北斗六星网

标题: 笔架山下觅诗圣 [打印本页]

作者: 笔吟剑啸    时间: 2010-4-12 18:54
标题: 笔架山下觅诗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首《望岳》;一阕《春望》;翻览《三别》,吟诵《三吏》,品味着《秋兴八首》,感叹着诗人忧国忧民的壮怀,思绪随着车轮飞转,一路沿着历史的隧道,去寻觅诗人在故里——笔架山留下的点点滴滴。
  杜甫故里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的笔架山下。
  笔架山,一座不高的山丘,远远望去宛如文房桌案上的笔架,因形态酷似故而得名。
  三月的笔架山,依然茅草萧索。偶尔可见一些不知名的嫩草芽,在山坡向阳处享受着阳光。山的北面,遥遥可见黄河滚滚东去。
  山的南面一片开阔地,山脚下依山开凿一排窑洞,窑洞的门脸一色青砖包镶。正中间一个窑洞安装着黑色门楣,门框上方一简陋匾额镌刻着“杜甫诞生窑”字样。由山脚下向前走出约150米,一个几欲枯竭的水池,座落在新栽植的树丛里,这就是传说的洗砚池。
  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曾祖父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家迁于此。据史料记载,诗圣杜甫公元712年正月初一五更时分,诞生在河南巩义南瑶湾村笔架山下这个窑洞里。杜甫在巩义生活的确切时间不详。有专家根据杜甫《百忧集行》中“忆年十五心尚孩,健若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几回”等资料推算,杜甫至少在巩义生活了15年;也有专家考证,在杜甫外出游历、求官期间,不时回到巩义故乡居住,大约在巩义生活了30年。
  抚摸着诗人留在历史空间的身影,呼吸着诗人飘荡在书卷中浓浓的气息,凝目注视诗人故里,仿佛诗人就在眼前。意念中感悟着一个飘逸的影子,时而躬身伏案疾书,挥动豪管浸墨游走,把忧国忧民的壮怀跃然纸帛;时而投笔洗砚池凝思远眺,似乎在释放满腔沸腾呼啸长空,震撼着黄河、洛水轰然共鸣。
  笔架山、洗砚池留下了杜甫许许多多不朽的传说,这些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最奇异的当属幼时的故事。
  传说杜甫从小就聪颖过人,三岁能认字,五岁能背诗。七岁时的一天,他和本村的孩子在河边玩耍,突然看见从远处飞来一只凤凰,落在河滩上。杜甫忙跑过去捉,谁知跑到跟前一看,不见了凤凰,只见一颗五彩斑烂的河卵石。那卵石晶莹剔透,流光溢彩。杜甫又惊又喜,忙拾了起来。同村的小伙伴们出于好奇,都围上来争着要看,杜甫生怕被别人抢走,随手把卵石放入口中。不料那卵石溜光水滑,“哧溜”一声便进了肚里。孩子们都吓坏了,一窝蜂跑回杜家报告。杜甫的妈妈一听,吓得脸色苍白,急忙派人请医、灌药。村中的父老乡亲也都闻讯赶来,祈祷上苍保佑小杜甫平安无事。就在这时,杜甫突然觉得腹内有一股热气直往上涌,最后实在忍不住,一张嘴,“哇”地一声,一股东西激喷而出。众人仔细一看,吐出的不是卵石,而是一串串瑰丽的诗句。这些诗句便是杜甫最早的《咏凤凰诗》,杜甫说的“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指的就是此诗。
  说也奇怪,从此以后,杜甫心中总有一股郁悒不平之气。只要看到人民的苦难,心里就难受,就翻腾,一翻腾便顺口吟咏出感人的诗章。桂甫一生留下诗文字字珠玑,篇篇锦绣,脍炙人口,可称千古绝唱。
  河洛天华孕育了诗人的不息生命,河洛水土培育了诗人高尚的性情,河洛文化熏陶了诗人的灵性。以至诗人对故乡眷恋不舍,在离开故里的颠沛生活中,仍念念不忘故乡的养育情,情切时写下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以抒发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深情。
  诗人的一生忧国忧民,他的爱国精神和关怀人民的真挚感情为我们后人所推崇,而他留下的优秀诗篇更是让人们世代传颂。杜甫在国内受到人们千百年来的崇敬与热爱,文化无国界,杜甫在国际上同样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在一九六二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大会上,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以此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纪念。
  杜甫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矛盾,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杜甫的诗政治性现实性、人民性、艺术性都很强,唐代诗人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也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毛主席称杜甫的诗是“政治诗”。以至长期以来,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郭沫若,对杜甫倍加推崇,亲笔为杜甫故里题写碑铭。
  浩瀚史河滚滚去,惟留美名不见人。流连在诗圣的故乡,追忆着诗人的文化踪迹,不由得心怀澎湃,感叹荡然。入眼处诗人故居的面貌亦在修葺,当地政府于2003年开始规划设计,在保留诗人故居原貌的原则下,充分展示诗人一生的文化轨迹,相信在不远的日子里,诗圣杜甫的故里会以新的姿容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作者: 妙韵怡然    时间: 2010-4-12 19:38
了解笔架山,了解关于诗圣的传说典故.
作者: 诗情划意    时间: 2010-4-12 22:41
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了诗圣的一生,欣赏这样的文字,问候!
作者: 贤女娉婷    时间: 2010-4-12 23:29
最近特忙,先跑上来问候一下,等明天有空再仔细阅读。
我们这里也有一座笔架山呢,下次,我把我以前写的我家乡的笔架山发上来。
作者: 向天啸    时间: 2010-4-13 15:39
文字深美,笔架山下一代诗圣从此出发,欣赏!
前年冬,到了巩义,看了康百万庄园和雪花洞,因是集体行动,没有去看杜甫故里,很憾。
对杜甫也有很深的崇敬之情。手头有些资料,附于骥尾:
杜甫墓在河南偃师首阳山下,其先祖西晋大将杜预,祖父杜审言均葬于此。杜甫从河洛之地出发,历经磨难。安史之乱后,由东都洛阳西至长安,后至川,最后由川入湘,病逝于湘江舟中,终年五十九岁。临终嘱次子宗武归葬祖地。宗武无力,暂厝岳州平江县,其孙嗣业于杜甫逝后四十三年,扶柩北上,行经荆州,遇元稹,求其作墓志铭。一代诗圣终于归于先茔。
元稹墓志铭曰: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後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以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俗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逮至汉武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後,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文壮节,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於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荩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陵迟至於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唐兴,学官大振,历世之文,能者经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後,文体之变极焉,然而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於晋、魏,工乐府则力屈於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
作者: 向天啸    时间: 2010-4-13 15:40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予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後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馀无闻焉。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以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俗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逮至汉武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後,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遒文壮节,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於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荩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义、格力无取焉。陵迟至於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唐兴,学官大振,历世之文,能者经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後,文体之变极焉,然而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於晋、魏,工乐府则力屈於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
作者: 向天啸    时间: 2010-4-13 15:40

作者: 向天啸    时间: 2010-4-13 15:43
后半部发不上去了,呵
作者: 贤女娉婷    时间: 2010-4-13 20:55
在作者的文字中,领略笔架山的风情,领略诗圣的人生.
作者: 江中牡丹    时间: 2010-4-14 20:29
后半部发不上去了,呵
向天啸 发表于 2010-4-13 15:43
 发~:lol
作者: 笔吟剑啸    时间: 2010-4-15 20:48
问好天啸、娉婷、牡丹,一起抱抱你们:lol
作者: 江中牡丹    时间: 2010-4-16 18:03
抱吧, 我来了!:P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