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明朝倭寇的战力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小虎的老虎    时间: 2010-5-25 11:17
标题: 明朝倭寇的战力
本帖最后由 王小虎的老虎 于 2010-5-25 11:21 编辑

16世纪初,一支50人的倭寇部队从浙江登陆,一路烧杀劫掠、深入内地,转战千里、云游天下……好不容易才在京城脚下,被威武的明军歼灭。事后统计,累计被日本友人杀伤的军民达到了4千多人。堂堂天朝的常备军队,居然收拾不了日本的流氓阿飞,滑天下之大稽了。

根据历史家黄任宇的看法,倭寇名字猥琐,却是一支专业的雇佣兵部队。他们直接受雇于中国海盗,兵员的来源很广。史家考证,里面流浪倭人占30%,国人却占70%。大头目也多是中国人,如汪直,李光头,许栋,严老山等。

作为职业军人,倭寇组织严密、战术高超、士气高昂、武器先进(鸟枪、太刀),相较同期的明军,有莫大的战力优势。例如,倭寇一般以数人或数十人的小队行军。又惯使游击术,行动飘忽,呼啸而来,狂掠而去。一旦与明军相遇,先作各种鬼叫声扰乱明军心理,再辅以古怪的发型、妖异的面具,令对面的明军还未接战,就心惊胆战。

正式搏斗开始后,倭寇以散阵接敌,分成一个个小队,但彼此之间又有很强的协作关系;每小队以队长为首(貌似龟头小军曹)。队长一般以手中的折扇或太刀发出指令),队员们则根据指令,统一行动,执行既定的杀人程序。在这些组织严密、手艺精熟、态度敬业的杂种日军面前,孱弱的明军哪里是对手!

这里可能有个疑问:当年明军能将蒙古铁骑都赶到草原上去,怎么现在对付不了矮子?道理很简单:明朝的军制,乃是军籍制,即把一部分特定人群划为军籍(“垛集军”),兵丁来源皆由此出,所谓随军屯田,父死子继。是朱元璋定下来的。

这种制度,优点在于不费国之财力、形成职业化军队。但至明代中后期,却遗患颇多,类如因远离家乡、军饷极低而逃亡日多,因世袭和兵将分离而质素下降,因宦官监军而战力涣散,甚至最后各地卫所兵几乎都成散勇,兵不练、将贪污,武器各种各样、盔甲粗制滥造(居然还用过纸甲!),至于士气更是临战即溃了。

由此,倭寇以一当十、甚至一挡百的案例便屡出不鲜,类似于上世纪的抗日战争之情况——一小队日本人,后面跟群伪军,便可横行中原,饮马黄河。

关于倭寇的武器,再补充几点。日本人是比较早使用西洋洋枪的,仿制的洋枪让荷兰人都叹服不已。当时,倭寇的鸟枪在射程、精度、可靠性方面,估计比其时刚开始摸索鸟枪的明军,技术要更先进(明军鸟枪手蛮有心理障碍的,手里的那杆吊枪随时都可能爆掉。)。

倭寇的另一利器是太刀,看客们肯定很熟悉太刀的:没错,就是日本友人切腹的那把长刀---祖国的抗日片里比比皆是。结尾的时候,总会有位日本先生会嚎叫一声,众望所规地用太刀将肚子剥开,请大家参观他的内脏。

太刀的刚度非常高,成分接近钢,被认为是冷兵器制造的最高峰,而明军的佩刀只是由铁打制。战场上,明军只要把武器和太刀一个接触,很惊讶:断就一个字,它只说对一次……眼一红,整个世界安静了……

所以,归结起来,倭寇之所以战力强大,便在于:组织严密、战术先进、工具优越。而倭寇不败的神话,直到了文武全才、善于拍马行贿送美女的戚继光将军出世后,这才得以终止。
作者: 王小虎的老虎    时间: 2010-5-25 11:17
很老的帖子了;也拿出来贡献一下。
作者: 春江潮水    时间: 2010-5-25 11:28
这帖太好了。佩服。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钢和铁的区别在于含碳量,应该是2点几,低于这个的是钢,高于这个的是铁。估计明朝的时候治金非常发达,做出钢不是啥事儿。

评价钢除了硬度以外,还有韧性。硬度和韧性不仅取决于钢的材质、添加物,还取决于制作工艺。比如淬火啥的。最高的硬度应该是60吧?如果中日之间的钢质有区别的话,应该是日本的治金和材料科学比较发达。。

我也显摆一回,
作者: 王小虎的老虎    时间: 2010-5-25 11:31
这帖太好了。佩服。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钢和铁的区别在于含碳量,应该是2点几,低于这个的是钢,高于这个的是铁。估计明朝的时候治金非常发达,做出钢不是啥事儿。

评价钢除了硬度以外,还有韧性。硬度和韧性 ...
春江潮水 发表于 2010-5-25 11:28

除了钢刀和军籍制那段,其他都是抄万历15年的。:$
作者: 王小虎的老虎    时间: 2010-5-25 11:32
春江很专业啊。
不过我看网络上说,中国人确实做不出钢来。

当年最好的是大马士革钢和日本的太刀钢。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0-5-25 15:03
我看《明朝那些事儿》好像也说到武器这事儿
想那倭寇五十人小分队,竟在我堂堂中华境内如入无人之境,真是气闷,搁现在,把那“冲鸟岛”都给他炸了,想得美,做出一片岛来,还横在我纵横太平洋之关卡上。。
作者: 扑尔敏    时间: 2010-5-26 00:59
俗话说,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果然,我灵台一片空彻,脑海里气象万千地睡去了
作者: 王小虎的老虎    时间: 2010-5-26 09:36
俗话说,读诗使人灵秀,读史使人明智,果然,我灵台一片空彻,脑海里气象万千地睡去了
扑尔敏 发表于 2010-5-26 00:59

小扑同学也是个夜猫子。:)
作者: 寡妇门前挑水汉    时间: 2010-5-26 10:58
毛主席说,武器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看谁在领导。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