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七绝】孤客吟<附诗评> [打印本页]
作者: 无门客 时间: 2011-3-7 08:57
标题: 【七绝】孤客吟<附诗评>
[attach]37406[/attach]
文/无门客
远山近水总关情,
独立船头向晚风.
人在江湖心在岸,
仰天漫唱雨霖铃.
评论 文/耶律
这是一首题图诗!这幅图是我从“婉若清扬”词集里得来的,我也和了一首。后来想到这幅图能够激发人的灵感,于是我把这幅图发到了〈辽河〉,当时,也有好几个人和了几首词。而只有无门却是写成了诗,而且是一首情诗。实际上无门写的是两首诗,我看了之后觉得第二首多余,于是劝他舍弃。舍弃的原因是第二首诗是对第一首诗的解释,这反倒不好了,一点悬念也没有了。如果单就第一首诗来看是相当不错的。没有一定功底的人是写不出来的。首先无门这首诗构思是非常好的,不是一般人敢尝试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大伙且看开头一句:“远山近水总关情”,开门便点题。关情!一个情字已经把整首诗的主题说得差不多了!一点也不作铺垫。实际上这种写法很容易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去。往下不好写啊!古人为什么提倡比、兴手法,就是因为有了比、兴作铺垫就好写了。实践证明也是这样的,很多好的诗词都是用比兴手法的。当然,开门见山的也有,那是得具有一定水平的人。无门敢于这样写,说明他还是有一定勇气的。实践证明,无门是成功的。且看下一句。“独立船头向晚风”。幸亏这一句没有接着写情!用一种动作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心思,比较不错。这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手法,只写了一个动作或姿态,那就是“独立船头向晚风”。独立交待了作者的独。独又怎么样呢?向晚风,即迎风而立,为什么能迎风而立?是因为作者有着无限的心事,任凭晚风怎么吹,我还是能忍受。其实,那不是忍受,是不在意了。那为什么不在意了呢?因为我心里有着更重要的事。这句是和第一句相呼应的。第一句提到了情,那么这一句又迎风独立,是什么情呢?让人不得不想看下一句。“人在江湖心在岸”这句转得特别好!高啊!如果没有第二句,那么第一句就是失败。如果没有第三句,那么第一、二句就全都失败!幸好有这一句。那么,这一句好在哪呢?作为读者不是想知道作者为什么情而迎风独立吗?可我这一句偏偏不说,只是告诉你,我人在船头,心却在岸上,由此可见这种情是多么深啊!我人都走了,心却留下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呢?大伙只能期待最后一句了。作者恰恰就在最后一句交待得特别清楚。“仰天慢唱雨霖铃”!〈雨霖铃〉是一首词牌子,说白了是一首词。有一点文化的人都知道,宋朝的柳咏填的〈雨霖铃〉是最有名的。那一首词是描写情人离别的,里边最有名的句子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哦!这一下读者们明白了,作者之所以慢唱〈雨霖铃〉是因为和柳咏有着同样的遭遇。原来,作者是在抒发离别的痛苦之情。想一想,一个男人和一个心爱的女人分别了,人虽然走了心却在岸上,没有办法,只好吟唱着柳咏的〈雨霖铃〉来表达对爱人的念念不忘以及离别的痛苦。这首诗只有到了最后的时刻,终于让读者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可谓匠心独运!
这首诗构思几乎完美,尤其是转结,特别能抓住读者的心思。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深厚的诗词功底。没有一定水平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希望无门以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作者: 梅玄霜 时间: 2011-3-7 12: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颜如小玉 时间: 2011-3-7 17:58
欣赏学习了
作者: 小妖的仙指 时间: 2011-3-7 19:56
语句简练却道出了心声,赞一个
作者: 轻寒 时间: 2011-3-8 22:35
人在江湖心在岸,
这种句子,新手喜欢,老干喜欢。
另外写近体诗写到新韵份上了,可见一般。
作者: 无门客 时间: 2011-3-9 08:11
人在江湖心在岸,
这种句子,新手喜欢,老干喜欢。
另外写近体诗写到新韵份上了,可见一般。
轻寒 发表于 2011-3-8 22:35
呵呵~~新韵很丢人吗?那像刘征、李树喜等大家都该进垃圾桶了?摘要部分文章给您看看~~
时代与大众,复兴与复古 (继承与创新),
新韵与旧韵
等
1, 时代与大众:
于右任说过:
“发扬时代的精神,便利大众的欣赏。盖违乎时代者必被时代抛弃,远乎大众者必被大众冷落。再进一步言之,此时代应为创造之时代。伟大的创造,必在伟大的时代产生。……诗应化难为易,接近大众。
诗词当随时代。诗词是高雅的,精粹的,是文化宝塔之巅。在古代基本是属于少部分人的;但在我们时代,诗词不能成为少数人参与、鉴赏而脱离大众的贵族文学。
反对空泛和空话
。当今时代,日子好过,节庆多多,容易产生套话和空话,这是时代使然,或者叫做“盛世诗病”。我们当前这类作品较多,包括一些大赛中获奖的作品。诗人不是政治演说家而是艺术创作者。宜用艺术形象而不是用直接的概念说话。
2, 复兴中的继承与创新:
复兴不是复古,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复兴都是包涵着创新。
首先,说继承,不变种--
继承是一种文化艺术样式的传承。品种是第一要素,是基本品性。对于诗词,就是基本形式、构架、对仗、粘连平仄、韵味要保留。凡标明五七绝句或律诗的就要规范,是此而不是彼,不是变成了别的东西。要先学习掌握,不可轻言破门。
同时,说创新,不守旧--
诗词如同滚滚江河。
诗歌和诗韵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历史上的各种诗词歌赋形式,无一不是一面因循着前人的足迹,一面又向前演变发展。不能
唐人作诗,不是根据古韵而是按照当时用韵,由此才有近体诗的繁盛。自古至今,大家都是改革之家。例如杜甫,说“晚节渐于诗律细”,“老去诗篇浑漫与”包括对变格的追求;
复古从来是没有出路的。李白所说“我在在删述,重辉映千春”就是。
3, 双轨并行
提倡新韵
文章当随时代,诗词和用韵,当然也是如此
。
于右任指出,诗有韵,为的是读起来谐口。但是后来韵变了。古时在同韵的读起来反而不谐,异韵的反而相谐。如同韵的元门,异韵的东冬。强不谐以为谐,强同以为异,这样合理吗?
据考证,现在所说的“平水韵”也并非宋代平水人刘渊所编。因为刘渊于1252年所编107韵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早已失传,而沿用至今的乃是金人王文郁早于刘渊32年编成的106韵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王文郁是金平水书籍(官名),所编《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应该是金礼部科举取士所用的“官韵”。后来,清康熙皇帝命张玉书等编《佩文韵府》,则完全依王文郁106韵设目,也是科举取士所用的“官韵”。且一直沿用至今。
什么是新韵。《现代汉语辞典》标示的四声。
双轨并行,提倡新韵,是上了中华诗词发展纲要的;
新韵的法律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起实施,四章28条)第二条,本法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十六、十七条还规定,特殊情况,可使用方言,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第十八条,以《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和注音工具;第二十七条,违反规定,干涉他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由于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我们的主张,就是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指出的: 适应时代,深入生活,走向大众; 敢于出新,通俗平白,提倡新韵。
作者: 轻寒 时间: 2011-3-9 10:50
别拿这些文章了,呵呵。说什么诗词大众化,都是骗人的。打油大众化还差不多。
什么国家文字法,新中国建国才几年。
作者: 无门客 时间: 2011-3-9 11:41
别拿这些文章了,呵呵。说什么诗词大众化,都是骗人的。打油大众化还差不多。
什么国家文字法,新中国建国 ...
轻寒 发表于 2011-3-9 10:50
哈哈 看来老兄真是个人高手,而且是顶尖顶尖级的人物~~~!无门甘拜下风~也期望您别对我的打油诗品评了,小子不才,也不敢视国情和法律不顾~~!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