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光影·人生】赞助贴02:说说毛泽东时代的电影 [打印本页]

作者: 红衣修罗    时间: 2011-3-13 21:16
标题: 【光影·人生】赞助贴02:说说毛泽东时代的电影
本帖最后由 红衣修罗 于 2011-3-15 06:44 编辑


90年代初曾因台湾琼瑶片的盛行,杂志《大众电影》里有人将当时大陆正走红的刘晓庆、龚雪、张瑜等几位女电影演员与台湾的林青霞就作品数量上做了一番比较,结局是很令人沮丧的。大陆的电影演员首先要读电影学校,读了四年出来,还要到电影厂里从配角做起,然后逐步发展,多年媳妇熬成婆,等到走运靠部电影出名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七、八岁的老姑娘了。而林青霞16岁高中毕业后就拍了《窗外》一炮走红,从此每年都能拍上八九部乃至十来部电影,几年下来,名利双收。相比大陆的老姑娘拍少女片,正当花季的林青霞更显得青春美丽,娇艳动人。拍评论者大发感慨,原来这就是明星与演员的区别,看来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了。

再后来的发展大家都知道,渐渐的我们忘记了演员与明星的差别。现在电影只注重演员相貌服装色彩效果的震撼,已肤浅得只追求一个外在的东西,直到有天他们不知天高地厚的竟然开始翻拍二三十年代的经典老片时,我们才发现演员和明星并不仅仅是称谓上的不同,更有着许多本质上的区别。

过去改革前电影厂拍电影,演员必须要先体验生活,要演工人得进车间挥大锤,演农民得下田间割稻子,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获得实际的体验感受,才有助于真切形象的艺术表达。今天的这些嫩得象水葱似的“明星”拍影视作品秉持的是什么?三个字:想当然。过去(50年代到80年代)拍电影是拿固定工资,演员一门心思专注于角色的塑造,现在拍影视作品赚不赚钱才是第一位,塑造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早已是等而下之。太多的人根本不懂演员的内涵。演员是职业更是志业,物质上的算计从不羼入他们艺术角色的塑造,田中绢代为了角色肖似不惜拔掉自己两颗门牙,什么是演员?这就是演员!所谓明星者不过是披着影视外壳干赚钱的勾当。过去电影里演员本身质朴无华,光彩照人的是他(她)所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银幕形象。现在掉了个个儿,明星们一个个光彩照人花枝招展,他(她)们塑造的银幕角色却一塌糊涂!拍玩片就赶紧做宣传,扛起拷贝就直奔奥斯卡,一幅彻头彻尾的商人嘴脸!演员是靠塑造的银幕形象流芳百世,现在这些明星只在意钱,未必想要流芳百世,也未必想到会因自己拍的烂片而遗臭万年!


我老家有三家电影院,一个是“人民剧场”,一个是“长江电影院”,这两个大概是解放后建造的,两座电影院都处在县城中心最繁华的街道上,且相距不远。前两年,我工作的单位在老家县城的一个乡镇里(泉水乡),中午时分,我会骑着单车道乡镇街道上溜达。这偏僻的小集镇相比县城经济发展要滞后很多,说是集镇其实就是一条街,许多民居建筑和街道门房都还像改革之前一样,显得破旧,让人恍如隔世。一天,无意中我发现这乡镇上竟然还有一家电影院,紧靠着美丽的大泉湖,外貌建筑风格极像县城的长江电影院,四四方方,只是略小了点,显然都是解放后建造的,和长江电影院一样,此时显得破旧,已经很多年没人来看电影了。后来,长江电影院被拆除,而在之前,它一直是作为这座县城文化的象征。几乎在同时,泉水乡的电影院也遭到同样的噩运,被拆成一片废墟,听说有个阔佬吧大泉湖边一大片土地都买下了。我当时怅然若失,感觉拆除这样的文化场地简直就是令人发指的事情。当时我写了篇文章悼念,这也算是我能做到的反抗。

前些天,我骑电瓶车车到县城另一个乡镇瓜埠乡去玩,小时母亲骑车带我到这里看病,处于怀旧,重温故地。瓜埠这集镇的街道比以前要宽了许多,但镇上一部分仍然保留(也就是过去的老街),保持了原来的风貌,我信步走进老街区,仿佛一下子回到三十年前一样。然而我惊讶的发现老街里竟然有一座电影院,几乎和泉水乡的电影院一摸一样,显然是毛时代的产品。建筑顶上的霓虹灯架子显示的是“瓜埠影剧院”,保留了原来的特点,而并未像长江电影院一样因后来电影的普及而改名为“电影院”。此时虽然显得破败,但亦可想象当年的风光和泉水乡的影剧院一样,同周边街道上的建筑房屋相比,在这个小小的集镇上,影剧院绝对是一个“宏伟建筑”。 后来公司来了个农村青年,我一次有意询问他的老家乡镇是否有老式电影院时,得到了完全肯定的回答!

以前无意中发现泉水乡影剧院时,我多少还有点意外之喜,想不到在这个小小的乡镇上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剧院,等到此时发现瓜埠镇上有着同样大小的一座影剧院时,简直可以用“惊讶”来形容我的感受,解放后电影院能如此普及,这不能不引发我对毛泽东时代的重新审视。我是生于1971年,对文革时期的生活还留有一些记忆。对当时“影剧院生活”尤其印象深刻。那是票价低廉,普通百姓都可以买张票进去享受一番,看电影是当时人们的“精神盛宴”,有时全家人一起看电影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至于露天电影那更是免费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辛苦一天都可以带张板凳在长江电影院前的露天广场里看场电影,享受一番精神生活。现在家家普及DVD,一个人可以坐在家中看电影,但我却觉得缺少了那种集体生活的感觉,影院里大家不分贵贱,在一起观赏电影,看到精彩时群情振奋,看到悲伤时共同唏嘘。计划经济下人心不争,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个闲暇的生活(当然这不包括后来的文革运动)。这是我个人对毛时代民众生活得一个观点,我写文章纪念被强制拆除的两座老电影院,其实也是在怀念那一段过去的岁月。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3-13 22:47
题目不确切,似乎应该是从两岸的演员到老毛时代的电影院。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1-3-13 22:55
小时候看电影都是露天的,第一次在老毛时代的建筑的电影院里看电影,是9岁在河南,表哥在谈女朋友,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当电灯泡”,跟着去了,第一次吃到五香瓜子,奶油的味道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片子不是电影,而是山东拍摄的那部电视剧《武松》,被制成的拙劣的录像片子,色彩花花绿绿,声音也很古怪,动不动就快进,虽然如此,所有的人仍然看的津津有味。
作者: 高原红4344    时间: 2011-3-14 20:58
过去电影里演员本身质朴无华,光彩照人的是他(她)所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银幕形象。现在掉了个个儿,明星们一个个光彩照人花枝招展,他(她)们塑造的银幕角色却一塌糊涂!拍玩片就赶紧做宣传,扛起拷贝就直奔奥斯卡,一幅彻头彻尾的商人嘴脸!演员是靠塑造的银幕形象流芳百世,现在这些明星只在意钱,未必想要流芳百世,也未必想到会因自己拍的烂片而遗臭万年!
-------------------------
实实在在也称经典的议论!
作者: 高原红4344    时间: 2011-3-14 22:00
怀旧的文字,写得很朴实,也很有情感,不乏观点,读来舒服。安静的字中也流露出若干针砭世弊的议论,但绝不见“愤青”之骂,故而也称是理性的文字。呵呵,对于征文来说,该文主题有点“取巧”,也见作者睿智。

除了妞妞所说的题目或要适当调整之外,也指出几处供商榷:
“我老家有三家电影院~~”?
(文中论及有四家电影院:人民剧场,长江电影院,泉水乡影剧院和瓜埠影剧院。)
“处于怀旧,重温故地。”?(处于?出于?)
“人心不争”(此文字组合罕见)
“拍评论者大发感慨”(拍?)

还有一点感觉,第一部分的第一自然段中林青霞和刘晓庆她们,谁是明星谁是演员,似乎从文中读不出来,我的感觉好像都是演员。在第三自然段才读出演员是既要靠实力也要有牺牲精神的。而若干明星则几乎是花瓶的等谓语。

最后发一句感概: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扁担者流,再想从容地走进暗香萦绕的大陆影城、影院中看点电影,怕是奢望了。对大多数人来说,那儿不再是单纯的文化消费的地方,而是找闲情雅兴的场儿罢。买不起房,看不起电影,都是当今社会的写照!只是少了电影人还是可以过活,但是没有房子,就难过活了~~呵呵,说远了!
作者: 红衣修罗    时间: 2011-3-15 06:41
“我老家有三家电影院~~”?
(文中论及有四家电影院:人民剧场,长江电影院,泉水乡影剧院和瓜埠影剧院。) ...
高原红4344 发表于 2011-3-14 22:00


感谢高原红兄,你读的很细,呵呵,这里我需要说明一下,此帖两部分写于不同时间,此次应景我拿来经过剪裁放在一起,稍加编辑,确实有前后矛盾之处。说到电影院,文中如包括那个年轻同事老家的电影院,其实应该有五处。我们一个县城的几个乡镇几乎都有一个电影院,电影院如此普及,使我引发了对毛时代文化的一点思考。

至于演员和明星之分,是我没有交代清楚,因为改革之后,才有港台明星一说,所以演员主要指大陆的电影艺人。


作者: 我不是我    时间: 2011-3-16 14:40
在哪尼在哪尼?帖子里咋米见毛泽东时代的电影尼?
作者: 肥田老鼠    时间: 2011-3-16 16:05
文中对演员和明星的点评,不能不说,这个行当,存在着这样的诟病和有着那样的敬业。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3-16 17:40
那时候的电影元素很单一的,但看得津津有味啊。
    后来有了特技,有了三维,也看得津津有味。
    我感脚还是蛮幸福的。幸福这个事,得分阶段分背景。
----------------------------------------------------------
  妞的话,很客观!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