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有过两次设计,一是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一是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是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天已经大热的时节。规定要求设计的是齿轮减速器,每一小组设计一种。先是大家一起根据要求的输入转速和减速比,运用《机械原理》所学知识,分别推算主动齿轮﹑中介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直径与齿数;再依照齿轮的转速及两两齿轮间的啮合系数,计算出齿轮所以承受的强度,进而确定出齿轮的厚度以及每个齿轮的轮齿宽度,最终按照《竞赛工艺学》选定经过何种加工工艺处理过的金属材料。这个结果可谓是集思广议得来的,本着既能达到要求,又体积小﹑成本低﹑节能省电的原则,大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后才达成一致。
画图时每人一块画板,一套绘图工具,自己买来不同型号的绘图铅笔和橡皮,怕出汗弄脏了图纸,还特意买了白白的汗布手套。有的把图板放画架上,有的干脆打开桌盖,直接斜靠在桌面上。因为设计时间为一周,其它课都停上了,所以大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各自选好位置,有的面墙,有的朝窗,有的两桌相对而望,有的两人并排而坐,教室里乱成一团,完全没有了平时上课或自习时那种横成排﹑竖成列的秩序。
画图时的作息时间也充分体现了自由。有人喜欢白天画,有人喜欢晚上画,有人喜欢夜深人静时画,我仍然喜欢习惯了的作息时间表,上课时间画图,课外活动时或去图书馆查资料,或到操场打球,或回宿舍打够级。那一周,感觉很充实﹑很自信,也很快乐。
毕业设计是在6月份,从上海实习回来开始的。如果说在校办工厂实习,是为了了解纺织设备的构成,增强理性认识,在青岛几个国棉厂﹑纺织机械厂和纺织配件厂实习,是为了熟悉设备的配套布局和使用状况的话,那么去上海国棉一厂和二十一厂的实习,则起到开拓眼界﹑更新观念﹑增强大局意识的作用。
棉纺织厂的规模是按细纱工序的纺纱能力,通俗的说法就是细纱机的锭子数量,即纱锭数来划分的,3万锭以下的属小型企业,3——5万锭的属中型企业,5——10万锭的是大型企业,10万锭以上的是特大型企业。如果依照计划经济年代的标准来配干部的话,小型企业领导是科级,中型企业领导是处级,大型企业的领导是厅级,特大型企业的领导可以配到省部级。
棉纺织厂的设计是按照已确定的纱锭数,向前推算粗纱机﹑梳条机与配棉机,向后推算络筒机﹑整经机﹑浆纱机﹑穿综穿筘架﹑织机,以及成品经验机和打包机的配套数量。本着节省空间﹑便于操作和合理布局的原则,按工艺流程顺序,按工序划分区域。然后依据不同机器设备的外型尺寸,预留出值车工的巡回通道﹑原料和制成品的运输通道和维修﹑保养﹑保全使用的空间,以及消防安全通道,确定安装位置。因为我们的专业是织造,《棉纺学》只学了概论,所以毕业设计的重点是从准备工序到织造。
我国的纺织厂,大多采用柱网结构的锯齿形厂房,天窗朝向为北偏东5°,这样可以避免夏季阳光直接照射进车间,造成值车工的眩目,影响疵点的发现与判断。临路的厂房两侧,通常设计成附房,一来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二来可以配件室﹑空调送风机房﹑办公室﹑更衣室﹑休息室﹑卫生间﹑会议室使用。那时的墙壁,就是用石灰涂摸过的白墙,顶部除了空调管道与照明灯具,也是光秃秃的。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看的话,四壁和顶部应该贴上吸音材料,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车间内的噪音。因为当时的织机绝大多数是有梭织机,车间里的噪音高达90多分贝,一进车间,那投梭棒撞击梭子﹑梭子在筘面上滑行,以及梭子进入梭箱制动的响声,便会象潮水般“哗哗”地呼啸而至,肆孽地击打着人的耳膜。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作环境的噪音最高不得超过80分贝,超过80分贝,那么每增加1分贝,工作时间就要减半,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里工作,只要在车间里走一趟,就能按规定达到了工作时间。但实际上,我们的纺织工人不仅要干满8小时,而且还要按“四班三运转”的顺序上夜班,工作之辛苦由此可见一斑。
当时聊城市的临清国棉厂是山东省棉纺织行业的一面旗帜,我也曾利用假期去那儿参观过,比较起来那时的纺织厂设计都是按相同的规范搞的,不同的是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我们的设计也多为按图索冀,没有多少新意,只要合规就行。期间也曾考虑过采纳部分新型自动化设备,却因自动化程度高的随便与传统的老设备之间的配套比例无法确定,以及使用这些新型设备带来的减少用工数也是个未知数,而最终无奈地放弃了。
各种设备的台数确定后,就开始编写设计报告书,那时没有打字机,电脑更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只能是用手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的写,从建厂的可行性报告﹑厂区选址﹑设计思路﹑依据到设备的选型﹑规格﹑数量﹑安装,最终阐明本设计的优缺点,洋洋洒洒有十几页纸。报告书完成后,便集中精力开始画纺织厂的平面设计图。图是按一定比例缩小画的,从厂区道路到辅助设施(比如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动力车间﹑化验室﹑维修车间﹑食堂等),从厂房外部到厂房内部,尽可能的做到尽善尽美。整个毕业设计,足足用了20多天的时间才算圆满完成。
毕业答辩是在各自的教室进行的,允许其他同学旁听。担任评委的大多是各专业课的老教授,印象里是五位老师。当我就自己的设计做完介绍后,评委们便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始了提问,因为自己设计的东西,早已经烂熟于胸,倒也对答如流,只有教空调课的黄老师让我着实紧张了一把。黄老师是我的学兄,七八级机织班的,跟我一个专业,因为是球友,所以彼此很熟悉,他大三时被学校委派到华纺(现在的中国纺织大学)进修,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了。他提了个超出我设计以外的问题:你设计中的空调是采用的单侧送风,如果车间东西方向的距离增大,你采用什么方法,或者什么送风方式,来确保车间温湿度的正常?我不假思索地答道:“如果总长度不超过80米(印象中80米是单侧送风的极限长度),我会通过计算来考虑加大风机的功率,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送风量来保障车间所需温湿度的正常;如果总长度超过80米,我会考虑采用双侧送风的方式。”说实话,双侧送风在教材里只是泛说,介绍得不详细,我也是通过查阅其它资料才知道的。看黄老师频频点头,我接着补充道:“双侧送风方式虽然比单侧送风均匀,效果也好,但是投入大,运转与维修成本也要大得多,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采取这种方式。”
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感觉天格外蓝,云格外白,阳光格外灿烂,心情也格外的清爽。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伴随着学业完成的喜悦,即将踏入社会的憧憬,还有一丝淡淡的伤感与离愁,悄悄的涌上心头。
2010年3月14日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