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我们那里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老百姓喜欢晚上划龙船,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情景热闹而充满情趣。竞渡的龙船分为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划手的服装都是要同色的。划动时候如游龙戏水。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