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他荡漾在太平湖波里
[打印本页]
作者:
闲散之人
时间:
2011-8-26 07:48
标题:
他荡漾在太平湖波里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1-8-26 07:49 编辑
他荡漾在太平湖波里
八月二十四日那天早晨我起床的时候,看到窗外雾蒙蒙的,空气的能见度很不好,略感有着些许的压抑。时间是早晨五点一刻,我惯例的打开电脑,看一看这一夜之间,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又发生了什么,我电脑安装的一个提醒软件给了我一个提示,打开之后,看到上面是:“今天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逝世四十五周年”,不觉内心有几分感叹。
四十五年前的那个凌晨,年近古稀遍体鳞伤的老舍先生独自走出了生活了16年的百花小院,来到德胜门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在太平湖边坐了整整一天和大半个夜晚,然后步入湖水自尽。没有人知道,在老舍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坐在太平湖边都想了些什么。但是,我却可以想象得出,一个老者,一个有着硬骨和尊严的人,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去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因为就在这前一天,老舍去北京文联“参加运动”,受到了“造反派”和“红卫兵”的批斗。他们强加罪名在老舍头上,使老舍遭到了人格上的侮辱。如此不堪忍受的侮辱降临到头上,老舍毫不犹豫,平静而坚定地选择了死亡。
我读过老舍先生几乎全部的作品,他是一部老北京的活字典,他笔下展示的是一幅幅社会市井最真实的画面。从《骆驼祥子》里的那个为了一部人力车奋斗道毁灭的祥子,到那部画卷一样的《四世同堂》,以及他的话剧《茶馆》《龙须沟》,他用他的笔,勾勒出的那些活生生的,充满着时代质感的画面,那一个个生动,朴实,真实的人物,充满着“京味”的对话,活脱的个性,在老舍先生的笔下,个个呼之欲出。
在我看来,老舍先生是现当代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NO1,至少迄今为止,没有什么人能超越他。老舍先生用一种近乎美术的纯白描的艺术手法,在他笔下写活了他的时代,更写活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人物。
洗练,幽默,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无不透着时代的痕迹和色彩。
老舍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自己评价自己的文字:“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却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透过这段自谦的文字,我仰视着这个文化大师,如果连老舍先生都自谦自己是一个“小卒”那么谁还敢妄自托大?!在老舍先生存世的文字里,它几乎涵盖了各种体裁,小说(短中长),散文,戏剧,诗歌,杂文,每一篇都是值得称道的力作。如果没有“文革”,老舍先生极有可能成为中国问津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但是,“文革”改变了这一切。
我的一个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朋友这样对我说,“老舍先生写活了小人物”。想一想即是,老舍先生笔下没有太多“高大全”的人物,他多数写的都是这个社会底层或者普通的小人物,但是,却能让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个性鲜明,雅俗共赏这种文字能力,当下中国没有几人能做得到。
老舍先生自杀的太平湖现已不在,老舍的儿子舒乙在其文章《爸爸最后的两天》中说过:“太平湖悲剧发生12年后,有一次,我偶然打开一张解放前的北京老地图,竟一下子找到了父亲去太平湖的答案。太平湖正好位于北京旧城墙外的西北角,和城内的西直门大街西北角的观音庵胡同很近很近,两者几乎是隔着一道城墙、一条护城河而遥遥相对,从地图上看,两者简直就是近在咫尺。观音庵是我祖母晚年的住地,她在这里住了近十年,房子是父亲为她买的。我恍然大悟:‘父亲去找自己可爱的老母了’。太平湖过去芦苇丛生,充满野趣,后来湖水被填平了,建成了北京地铁修理总厂,今天即使寻得到旧处,也见不到湖面。”
人生或许充满着宿命,充满着定数,一个在“文革”前十分平静的文人,却被这个疯狂的政治风暴而惹怒,以至于做出了“以死抗争”的惨烈选择。老舍先生是那么期盼着自己身后哪怕有一块小小的墓碑,但是,他却选择了“太平湖”。如今的北京,依然有着“太平湖”,只不过此湖非彼湖,但是,我宁愿相信一个伟大的生命,他的灵魂会荡漾在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新太平湖的碧波里。但是,他确实当之无愧的应当拥有一块墓碑,上面写着人民对他的最好评价,那就是一个文学大师,人格高尚的文学大家。他是一个宁愿选择死亡而不趋炎附势的人,是一个笔下千秋,无数活跃的人物,却对人生其实有着无尚大爱的人,在老舍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或许才是文人铮铮硬骨。
“太平观荷”据说是老北京的一景儿,如今的“太平湖”据说依然美丽,如织的游人,不知道在游历“新太平湖”的时候,是否能记起“老太平湖”这段往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是否会有老舍先生的笑容在荡漾?!
2011年8月26日星期五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1-8-26 09:52
因为尊重生命,所以选择死亡。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1-8-26 15:15
悼念一下老舍先生,闲散老师对他的评价我深以为然。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1-8-26 19:26
我敬重老舍,他的文笔好美,好顺,看着舒服。
他劝年轻人写东西少用形容词和成语,真是把写好文章的诀窍说到家了。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1-8-26 19:29
前两天正好看名人谈北京,看到老舍这样说道北京:
老舍(老北京满族正红旗人)“那些大城市是咖啡,北京是香片;他们是拳击,我们是太极拳”。“北京处处有‘空儿’,不是‘满膛满馅’”——四合院里栽的花种的草很好地改善了局部小环境,好像北京城一个一个的小“肺泡”,让这个城市自然而富于生机,使北京拥有巨大体量的同时保持了优雅与宁静,避免了一般大都市的拥挤和嘈杂。
作者:
朱七七
时间:
2011-8-26 20:53
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我们心里。
作者:
朱七七
时间:
2011-8-26 20:55
文革,冤死的何止是老舍......
那块铁永远烙一代人二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心里......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1-8-27 10:19
一提到老舍,心中便有一处挥不去的痛……
作者:
巴黎倍儿甜
时间:
2011-8-27 23:20
最喜欢的一位作家~
作者:
影子
时间:
2011-8-27 23:32
印象中 看老舍的书最多 喜欢他的散文、小说~·
作者:
肥田老鼠
时间:
2011-8-28 18:42
那个年代,摧残人性正常思维令人疯狂。
那个年代,迫害人命正常生活令人崩溃。
那个年代,损毁古物建筑不懈余力令人心痛。
那个年代,茶馆没了,四世同堂也难以同心了。
作者:
一代文氓
时间:
2011-8-29 20:15
文革里听信老毛忽悠,跟着我党走的人,被折磨而死,用鲁迅在雷峰塔的文章结尾来说:活该。
作者:
宜笑
时间:
2011-8-31 20:47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1-9-1 10:37
文革里听信老毛忽悠,跟着我党走的人,被折磨而死,用鲁迅在雷峰塔的文章结尾来说:活该。
一代文氓 发表于 2011-8-29 20:15
可惜了这些人才。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