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蓝色的爱与哀伤
蓝色——英文“blue”,有忧郁、哀伤的意思,一个美丽又感性的词汇。不知道赋予这个单词此层含义的灵感是否来自“海洋”。
2008年的时候,两个叫雅克(导演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索)的人一起,给我们讲了一个“深蓝色的故事”——《海洋》。尽管时至今日这部影片才和中国的观众见面,但好饭不怕晚,在暑期档的大片夹击下,《海洋》取得了一部纪录片所能取得的最好的成绩。
影片开头,海边的小男孩用好奇的眼睛望向大海,话外音轻轻地说:“如果有一天,一个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孩子问我‘什么是大海’时,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什么是大海?
答案的吊诡之处在于,要看是谁来提问。按照习以为常的人类角度,大海是游乐场、是探险地、是优质蛋白的来源、是矿产油田的储存仓库。然而,对于海洋生物来说,大海,只是“家”。
蓝色狂想曲
巨大的鲸鱼无目的地在水中倒立,然后懒洋洋地扭动身体划向海面,跃起、落下;螃蟹大军在海底的“平原”上对阵,挥舞着钳子爬上对方的壳;晒太阳的海豹被突然冲到岸边的鲸鱼咬住,拖入海底;大团大团的鱼聚合散开,一边是鼓着腮吞食的鲸……
这是一部生动的蓝色狂想曲,没有人为设定的情节、故事及高潮。正打算走进影院的朋友,你真的从这部影片里学不到多少种生物的名字和习性,因为,整部影片没有任何传统纪录片的说教味道。海洋生物是影片的唯一主角,即使是在被人杀戮的时候,也是从它们无助的眼睛里来看一切,那种无助感瞬间可以冲击到你。这时,你不再是人类,你也成了一尾鱼,跟随它们的喜与悲。
在这样一部每一帧镜头都可以拿来当电脑屏保的电影背后,是迄今为止纪录片最为昂贵的技术支持。导演雅克·贝汉解释,之所以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是“情绪表达的需要”。
按说这些生物链里的低等生物是没有太大脑容量的,但是在雅克·贝汉的镜头下,它们都有了生动的表情,仿佛有自己的思想一般。因此,即使是没有情节、没有故事,它一样能深深抓住你的心,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于对生命的尊重。
冷漠的人类
影片有一个镜头:火山岛上的海蜥蜴惊恐地张着大眼睛望着远方,目光所及处,一枚火箭发射升空。这个镜头表述出了人类与海洋动物尴尬的关系——凌弱,且不友好。
影片的旁白中有一句话:“正是人类的‘睿智’把大海污染了。”
一直到电影播放到近一半的时候,海洋与它的子民都在以舒缓和谐的调子展示着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就在此时,镜头中出现了一张网。第一只接触它的鱼毫无防备地撞了上去,当它发现不能动弹时,不安地用嘴去撕咬却是徒劳。镜头向上,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各种鱼。
接下来,杀戮出现了。
从海里望去,站在船上的人高高在上,熟练地晾挂起被切下的鱼鳍、鱼尾,然后把它们的主人——还活着的鲨鱼抱起来投入水中。失去鱼鳍、鱼尾的鲨鱼扭动身体,直直地坠入海底。它拼命挣扎,不断大张嘴巴,鲜血染红了身边的海水。
影片的后半部,开始讲述起在人类干预之后,海洋动物的生存现状。即使是南北极这样人迹少至的地方,也只是“似乎没有被人类所打扰”。北极熊从冰面跃入水中,眼前是一片已经融化的海水。
这是一部大部分时候优雅而和谐的片子,弱化了强烈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在迪斯尼公司的施压之下,鲨鱼被割掉鱼鳍的部分甚至被禁止在部分国家的版本中出现。它没有《海豚湾》那样强烈的道德控诉,但不意味着它只想展示自然美好的一面。美好的背后是对美好的摧毁。
当它的眼睛望向你
影片中,人类的角色很少,除了雅克·贝汉与儿子的出演,只有那两个捕鱼者。前面两父子与后面两人的关系,映射了人类在海洋及海洋动物面前的两种不同角色——保护者与毁灭者。
“灭绝了”、“灭绝了”、“也灭绝了”,一个个已经灭绝的动物睁着无辜的眼睛出现在镜头前,那些标本做得栩栩如生,表情很萌,当它的眼睛望向你时,你几乎可以读出“为什么”这三个字来。
博物馆里,雅克对儿子说:“告诉你的孩子们吧,有很多生物它们存在过,却灭绝了。它们用几万年时间进化,却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消失了。”
“灭绝还会继续下去吗?”雅克的提问似乎没有答案。
人类到底应该在海洋动物的生存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正是由于人类的漠不关心,它们才会灭绝,现在我们有义务保护它们。”“物种的多样性,对于我们的未来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实人类也不过是地球各种生物的一种,当海洋里的生物消失殆尽,那“灭绝了”的点数终究有一天也会落到自己头上的。
影片最后,雅克富含深意地说:“现在醒悟还是来得及的,坚定地相信吧,大自然的力量!”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