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人人都离不开一张网 [打印本页]

作者: 泥絮阁管淑珍    时间: 2011-10-30 09:06
标题: 人人都离不开一张网



人人都离不开一张网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关键字:铁网山;罗网;陶渊明;红楼梦;后汉书  作者:管淑珍    2011-10-25 06:57
  韩非子说:“善张网者引其纲。”纲是提网的绳子,只要抓住事物的要点,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这就是纲与网的逻辑关系。常听年轻人说,活得很累,生活像一团乱麻,恐怕就是没有抓住人生纲要的缘故吧……
  《红楼梦》中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死了,却寻找不到上好的棺材,贾珍正着急,薛蟠送来一口棺材,说是产于铁网山的上等樯木所造,可以万年不坏。脂砚斋在评点这段文字时对铁网山作了如下阐释:“所谓迷津易堕,尘网难逃也。”以尘网来比喻人生,不止曹雪芹一人,晋代陶渊明也曾说过:“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不愿在尘网中浪费光阴的陶渊明最终选择了隐居。
  网本是捕鱼抓鸟的工具,跟网字相近的还有罗字,二字也常常合称为网罗或罗网。罗也是捕鸟的工具,在甲骨文中,罗字上面是一个网字,下面一个鸟的图形。后来,罗字上面的网简化为“罒”,含有“罒”这个部首的字很多,其中一些字的字意与网有关,如羁字,在古汉语中常组词为:羁鸟、羁旅、羁宦。再如罪字,世上的罪犯无论其动机和结果有着怎样的差别,其根源恐怕都是陷入酒色财气的网罗而不能自拔。
  在文章中遇到网罗或罗网,首先要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网罗人才是褒义词,是经世致用的贤达之士肯做的好事;司马迁说自己“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是为撰写《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搜集资料,其刻苦认真的态度令人钦佩;杜甫《梦李白》中说“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是为身陷囹圄的李白担忧,希望李白早一点逃脱罗网。
  这时我们就会想起商汤所说的“网开三面”,商汤认为张网者不能将天下生命一网打尽,应该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孟子则说“数罟不入洿池”,数罟就是细密的网,可见,当年的孟子不仅主张仁政,而且具有最原始的环保意识。
  由此看来,对网字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据《后汉书》上讲,汉和帝的皇后在诏书中常讲,要以先王功德和儒家思想来教化子孙,使他们具有较高的觉悟,不至于触犯罗网,这也是从另一侧面说明:人是不可以抛弃一切束缚而任意妄为的,不能脱离生活中的各种网而单独存在的。比如人际关系网,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在《三国演义》中,介绍袁绍时常说,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谈及刘备时常说他是汉代中山靖王之后,其实不过是借助祖先的人际关系网来实现各自的政治理想罢了。人人处于网中,即使是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也有不少“奇文共欣赏”的素心人与之相互交往,何况你我碌碌尘寰中人呢?
  韩非子说:“善张网者引其纲。”纲是提网的绳子,只要抓住事物的要点,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这就是纲与网的逻辑关系。常听年轻人说,活得很累,生活像一团乱麻,恐怕就是没有抓住人生纲要的缘故吧……
  文| 管淑珍[attach]79316[/attach]







分享

0





阅读(1) 评论 (0) 收藏(0) 还没有被转载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悲情是学不来的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寻找苹果游戏达人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发评论 旅游行摄,轻品日本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泥絮阁管淑珍:



更多>>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昵   称:

分享到微博    

验证码: [url=]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url] 收听验证码                                                                                                                

匿名评论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悲情是学不来
作者: 凌云享耳    时间: 2011-10-30 09:19
呵呵,管老师是从那边复制过来的?还有评论呢
作者: 凌云享耳    时间: 2011-10-30 09:21
韩非子说:“善张网者引其纲。”纲是提网的绳子,只要抓住事物的要点,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这就是纲与网的逻辑关系。常听年轻人说,活得很累,生活像一团乱麻,恐怕就是没有抓住人生纲要的缘故吧……

作者: 沈盼盼    时间: 2011-10-30 14:46
问好!欣赏!
作者: 青青河边草呀    时间: 2011-10-31 1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龚扮沛    时间: 2011-10-31 2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知母    时间: 2011-11-1 18:16
管老师真有才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