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的“造句”
北京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被拆了,在一个拆迁交织着疯狂的时代,这种事情不稀罕,利益是一个疯狂的魔鬼,在这个魔鬼的疯狂蛊惑之下,什么都不奇怪。我不止一次的说过:挖死人墓,拆活人房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无耻的表象特征之一。
一直期待着能为老北京延续记忆的梁思成先生当然想不到,在他身后未到百年,仅仅四十年,就有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东西,把他和林徽因女士的故居拆成一地瓦砾,断壁残垣。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吴晗的言论,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一个毕生热爱建筑并身体力行的保护有价值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用他大师的视角,知道保护一个文化遗产的意义和非比寻常的价值。
昨天,看到北京市有关部门对这次拆除梁林故居给出的所谓“官方的说法”,那就是首先肯定拆除是违规的,并声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其实,这种孩子饿死来了奶水的做法我们太熟悉了。这连基本的障眼法都算不上,基本属于欲盖弥彰。
作为一个有文化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名人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野蛮的拆除,相关方面是不知道还是装瞎呢?答案实在太简单了。
更滑稽的解释是在后面。对这样一个既成事实,这个解释方面言称,这种拆除是一种“维修性拆除”。读罢这几个字,我首先内心叹服中国方块文字的博大精深,遣词造句能力匪夷所思。
把一栋故居拆除为一地狼藉,片瓦不留,这叫“维修性拆除”,这种青天白日信口雌黄的说鬼话的能力,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显然是迫于一些压力,相关部门对此还表态说,将在原地遗址上重建云云。
拆了重建这是保护还是折腾?这是对老北京名人民居的爱护,还是给自己找一个不是台阶的台阶呢?
作为北京城市规划史上的重要一笔,梁思成曾在“梁陈方案”中,主张全面保护北京旧城,并为此奔走呼吁。最终,他没能使北京旧城摆脱被大肆拆除的命运,但在许多人心里,他成了守护北京旧城的象征。现在,被拆除的命运,终于也落到他自己的故居上来了。如今,梁林故居已经化作北京料峭春寒里最无奈的话题,随风而去。
“维修性拆除”,这样的解释,足以证明这真是一个冷幽默到骨髓的国家,在文字的创造和创新力上,前无古人,后也大概未必有来者了,因为这不是创造,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疯狂。
北京市“文保”部门别在那里揣着明白装糊涂,相关部门也大可不必立着婊子牌坊证明自己的清白,不能绕开的就是如今的梁林故居已经不复存在,就算你重建它一百次,一千次,那也不是故居,那是仿品,就像潘家园地摊上的那些仿品一样,最多能给你一个“高仿”的说法就不错了。
在疯狂得利益面前,文化和传统是没有一席之地的。所以,梁林故居的悲剧并不奇怪,反倒是有点情理之中的味道了。拆红了眼睛的人们,其实你们还可以有“更大的思维”,瞧见没,故宫那块地,有山有水的,拆了弄一个超高档的小区,哪可是皇帝老儿住过的“地儿”,当然了,如果你们愿意,还可以加大“开发手笔”,把天安门广场一并“征了”,咱不浪费资源是不是?
拆吧,不是罪,因为你们总是能用最好的词汇给自己造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句子来。
你,你们,大爷的。
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