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赞助贴007】荠菜开花的田垄 [打印本页]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2-2-17 10:40
标题: 【赞助贴007】荠菜开花的田垄
本帖最后由 暮雪 于 2012-2-17 11:23 编辑

                                                                    荠菜开花的田垄
  
  乡村的风还有些清冷。房后的白杨在吱吱地甩着光光的枝条,它们总是挺拔地站在风中,不似我,蜷缩在角落里,如寒号鸟一般。我还无力支撑自己的一切,那一年我十岁。纸糊的窗子终于支撑不住风的呼啸,冷空气灌满了小屋。我抬眼看看窗外,又一场小雪将要飘下来了。
  
  我感觉去前院哥哥家的路有些漫长。嫂子正在坐月子,我将刚刚烧好的蛋茶给她送去,经过场院时脚下不小心就滑了一跤,好在手里的碗还好好的,仅溅出一些汤水而已。嫂子的脸色不大好,我有些怕她。她在姐姐的嘱咐中始终就是苦笑着脸,头也不住地点着——她们一点儿都不在意我的感觉。
  
  嫂子说:婆婆眼里,内孙没得外孙亲呐!这话有些刺耳,可我又不能反驳。母亲被姐姐接进城去,照管她那仅比我小三岁的孩子。姐姐有很强的说服力,她冲嫂子说:你是嫂子呢,多担待些嘛,待开春儿,我给你家孩子扯花衣裳穿……嫂子嗯哪嗯哪地点着头。姐姐在城里工作,平时还是不少贴补哥哥的家用。俗话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嫂子有几次都支支吾吾想要说点什么,可她终于没有说出口。我就是在嫂子的支支吾吾不能言说的苦衷里,萎萎缩缩地做她的小姑子。嫂子说:该烧饭了。我就赶紧端起陶瓷盆子和面,再搬个凳子摇摇晃晃地将面擀好,然后就是烧火造饭。饭烧好了,也是不敢多吃的,不然就要被那个刚学会跑路的侄子哭叫着骂我是饭桶。
  
  我总是站在村口那棵苦楝树下,等待着母亲的归来,这样就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感受一个真正的家的温暖。我甚至想要回到很小的时候,那时我不能容许母亲离开半步的,我总是在她想要离开的时候,用牙齿紧紧咬着她的裤管,拖死狗一样地闹腾个死去活来。偶尔也会被带进城去,只可惜城里的住房太小,鸽子笼似的,那里容不下我一个小小的身躯。母亲说:你该懂事了,你该好好听话……母亲说这话的时候,我已感觉到她喉间的呜咽。七岁那一年,我实在忍受不住对母亲的思念,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竟然搭上了一辆班车,去三百里外的城市去寻找母亲。我没有在那个蜘蛛网一样的城市街道里迷失,如一个丧家之犬般地忽一下就出现在母亲面前。我在母亲的惊诧里,诚惶诚恐地哭诉着自己的委屈,我说我是如何的害怕天黑,如何一个人蜷在角落里——邻家的孩子也不愿跟我作伴了,因为我头上长满了虱子……
  
  然而我终于还是没能将母亲从城里给弄回来,无论以什么软磨硬泡的方式。不久我又被送回乡下,在孤苦无依的寂寞里,熬过数不清的日子。我总是在空落落的房屋里,想着那时我曾如幸福的羔羊一般跟在母亲的身后,手里拿着小剜铲,去自家的菜园边上或是别人家的田垄上剜荠菜。母亲说,那时候家里还很穷,她总是去野地里剜些荠菜回来度饥荒——哥哥去水库下苦力,饭量大却又总是吃不饱;姐姐是长女,后来终于进城谋个差,可城里的工作比乡下更艰难……母亲说,我是她最小的女儿,是她最疼最爱的心头肉……
  
  我不认为我是母亲最疼最爱的心头肉,总觉得我是在大人们的哄骗之中,如一个孤儿般地流浪,虽然我能够从这些亲人的眼里,感受到一种叫作亲情的东西在汩汩流淌,可这样的亲情却是如此地折磨着我幼小的心灵。那年秋天,我坐在播麦种的拖拉机上,被疾驰的拖拉机一下子就甩进了路旁的深沟里,被摔得头破血流。我仰面朝天地躺在病床上,唯一最想的就是母亲——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如果我就此死去,她会是什么样子呢?“女儿乖,女儿好,女儿是娘的小棉袄……”那是什么时候的歌谣啊?那么且近,却又遥远!后来,母亲终于回来了,她好像一夜未眠的样子,眼睛红红的,抱着我左看右看,看着看着眼泪扑簌簌就滚落下来。我什么时候学会不哭不闹了呢?安静地被她抱在怀里,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丝毫也不想再抱怨她的狠心……
  
  然而我终究还是没有长大,依然被母亲搁置在乡下,在嫂子的眼皮底下察颜观色地混生活。我偶尔也会跟小伙伴们干仗,也会风一般在麦场里奔跑。我甚至学会了顶嘴。有一次吃完饭没涮碗我就溜出去了,被嫂子数落后我顺口顶了她一句,她发作了,发作的结果就是招来了哥哥对她的一顿臭揍。嫂子的哭声有些歇斯底里,她就如我当年去三百里外见到母亲的那般模样,尽情地哭诉着自己的委屈。她说有谁能够体会到她的难处呢,这些年她容易吗?这样说的时候,仿佛全天下的不公全让她一个人承受了。我在她伤心的哭声里,忽然觉得忽然觉得其实大人们都挺不容易的,为什么所有的不幸,竟要如此不约而同地要落在这些亲人们的头上……
  
  那一晚我又一次失眠了。
  
  母亲说要我耐心等待,她开春就回。我问:开春是什么时候啊?母亲说:就是田垄上的荠菜开花的时候!
  
  我记着了母亲的话。我知道,母亲的话里有许多安慰的成分,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我耐着心思站在村口那棵树楝树下,等待着开春,等着荠菜开花的日子能够早早到来。透过苦楝树的枝杆,阳光从高高的苦楝树上穿过,洒在我的头顶。早春的天气虽说还有些寒冷,但荠菜正举着嫩绿的叶片,它们很快就要开出细细碎碎的白花了……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2-2-17 10:43
晕,我的参赛帖括弧跟别人不很一致啊,请版主们帮着调整一下。{:soso_e121:}
作者: 潘霞    时间: 2012-2-17 10:43
修玲,随后看,先给你编号。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2-2-17 10:44
潘霞 发表于 2012-2-17 10:43
修玲,随后看,先给你编号。

嗯哪,一上来就有惊喜,多斧正啊!{:soso_e191:}
作者: 潘霞    时间: 2012-2-17 10:46
李修玲 发表于 2012-2-17 10:44
嗯哪,一上来就有惊喜,多斧正啊!

先奔菜市场去,呵呵,儿子要紧。
{:soso_e178:}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2-2-17 11:10
抱歉,我这个属于原创非首发,作赞助帖,随后再弄一个,麻烦版主们了!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17 11:22
李修玲 发表于 2012-2-17 10:43
晕,我的参赛帖括弧跟别人不很一致啊,请版主们帮着调整一下。

热烈欢迎修玲参与支持,{:soso_e163:}{:soso_e181:}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2-17 11:22
李修玲 发表于 2012-2-17 11:10
抱歉,我这个属于原创非首发,作赞助帖,随后再弄一个,麻烦版主们了!

没问题,再谢{:soso_e163:}
作者: 啼妃    时间: 2012-2-17 11:24
{:soso_e100:}你的娘,你的嫂,都是一些很动人的形象……
作者: 闲散之人    时间: 2012-2-17 11:52
读后:

        特别好看的一篇文字,写得平实,却生动而质朴。没有华丽的语言修辞,全文却透着脉脉的亲情。从一个小姑娘的视角,写出了人生诸多的无奈和苦涩。这样的赞助帖也足以提升本次征文的整体水准,值得期待。

作者: 潘霞    时间: 2012-2-17 14:20
修玲的字儿,简洁优美,从平凡琐屑的生活中提炼出了人物性格,行文处处透着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本真美。
作者: 散文评委二    时间: 2012-2-17 17:44
  这篇字,读来有些心疼。一个七岁的女孩子的童年,艰辛而敏感。好在结尾那些碧绿的芥菜,快开花了。希望可以抚慰小主人公的内心,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
  情真,情绪也好,好字!
作者: 一米幸福    时间: 2012-2-18 10:13
有人天生着好命,有人要用命来打拼。 似是一句歌词。
读完这篇文章,我竟然无端想起了它。
每个人的成长足迹,总是深浅不一,于是留在心头的印记也可能苦乐不一。
朴实的本性,有时候会在窘迫的生活中无意被磨损。这于很多家庭都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孩子的心,总是敏感得让人心疼。
不记得在什么时候,看过马总的一篇  两个女人的战争,印象最深的一点,便是与嫂嫂明里暗里争斗几十年后,面对哥哥的病,两个女人终于走到了一起,那不是两双脚放在了同一间屋子,更是两颗心抵达了同一片亲情的深海。
所谓亲情,说起来,它竟是如此简单。所以,当我看到作者写到嫂嫂被哥哥修理这一节时,真正体会到一个哥哥对于妹妹的怜爱,而这怜爱之中,又有多少作为“中间人”的难堪与无奈?
爱屋及乌,这便是爱的升华。荠菜花开,更是作者对于爱的渴望。相信童年的那片田垄早已花开遍地。祝福。
作者: 凌云享耳    时间: 2012-2-27 13:43
我耐着心思站在村口那棵树楝树下,等待着开春,等着荠菜开花的日子能够早早到来。透过苦楝树的枝杆,阳光从高高的苦楝树上穿过,洒在我的头顶。早春的天气虽说还有些寒冷,但荠菜正举着嫩绿的叶片,它们很快就要开出细细碎碎的白花了……
  
  
{:soso_e163:}生活本无奈,世事却有情
作者: 风清云淡    时间: 2012-3-15 08:56
那么小的年龄,就经历了如此的磨难,看得让人心酸.

喜欢修玲的文字,每一个细节都写得深刻到位,祝福修玲长大以后的日子每天都阳光灿烂!

作者: 潘霞    时间: 2012-4-1 08:18
  修玲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高手,这篇也不例外,从一个孩童的视角入手,没有正面勾画音容笑貌,而是把几个典型事件一一铺开。母亲进城照看外孙,“我就是在嫂子的支支吾吾不能言说的苦衷里,萎萎缩缩地做她的小姑子”;对母亲的思念让“我”像一只丧家之犬一样出现在三百公里之外的母亲的眼里;被拖拉机甩进深沟躺在病床上。这些事件中,传达了亲人们一种对生活的解释:艰难、清苦、无奈。当“我”在嫂子的哭诉声里,“忽然觉得其实大人们都挺不容易的”,这时,“我”长大了,理解了嫂子,理解了母亲,一心等待着荠菜开花的时候。从理解到感念,作者提醒我们不要忽略了身边的爱。
  童年时代的一些事物和片断,在作者心里更是一种人情味、纯真人性的象征,它们代表着心灵相通的美好境界,是作者对温暖亲情的美好召唤。纯粹质朴的语言中散发着淡淡的哀愁,为被平静的文字表面淡化的情感扩充了容量。
  “荠菜正举着嫩绿的叶片,它们很快就要开出细细碎碎的白花了”,预示着希望就在眼前。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2-4-1 08:24
潘霞 发表于 2012-4-1 08:18
  修玲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高手,这篇也不例外,从一个孩童的视角入手,没有正面勾画音容笑貌,而是把几个典 ...

偶给霞加分分。{:soso_e121:}{:soso_e178:}

作者: 潘霞    时间: 2012-4-1 08:27
李修玲 发表于 2012-4-1 08:24
偶给霞加分分。

{:soso_e192:}嘿嘿。
最近家里事儿多,没怎么上来,写得不好,修玲莫怪。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