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我的老师毕宝祥 [打印本页]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3-31 09:23
标题: 我的老师毕宝祥
本帖最后由 十年灵风 于 2012-3-31 09:27 编辑

中国江南的地形属于丘陵地形,高度有限,我生在江南,过去平时晴日里登上一个土丘,远眺地平线,恨不得捶着胸口高呼:“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想想着实可笑。

江南人画中国山水画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日常经验里接触不到,如何去表现巍峨高山。过去南京有龚贤金陵八大家,但画卷中委实看不出江南丘陵的风貌。我后来进了南京师范大学接触到毕宝祥先生的画作,才发觉江南的低矮丘陵一样可以在宣纸上画出特有的风采。

先老实交代,毕宝祥先生并不是我老师,我参加南师大高考美术培训班时,一些美术老师偶尔过来指点一下学生,毕宝祥先生是白净的书生相,面上不苟言笑,我原先也不以为意,直到在南京美术馆看到他举办的个人画展,我才猛然发现并由衷赞叹,没有五岳雄奇的普普通通的江南丘陵原来也可以表现得如此美丽!
[attach]105836[/attach]

[attach]105837[/attach]

[attach]105834[/attach]

[attach]105840[/attach]

[attach]105833[/attach]

[attach]105832[/attach]

[attach]105838[/attach]

[attach]105835[/attach]

我装内行地说,毕老师的风格更多得益于他对黄宾虹山水画的浸淫。
后来命运的安排使我没能追随毕老师潜心于国画艺术的钻研,多年后再看到毕老师的照片,青年时英俊的他已然是谢顶的中年人了,我衷心希望他的国画艺术创作更加精进!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3-31 09:36
欣赏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3-31 13:14
这个贴,杜若能喜欢。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3-31 13:15
百度一下:
    毕宝祥,1960年生于南京, 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社科联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常有作品和文章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画刊》等专业刊物和书籍;常有作品参展和获奖,曾在江苏省美术馆、新加坡等地多次举办画展。出版有《山水画的传统与现代》、《黄宾虹山水画技法解析》、《毕宝祥画集》、《毕宝祥山水小品集》、《国画山水》、《文画毕宝祥》、《毕宝祥山水画集》等。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3-31 13:15
个人作品
  其作品经常参展、发表、获奖。如在《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江苏画刊》等专业报刊上均有作品发表和专题报道。曾在新加坡和江苏美术馆举办过画展。其作品被中南海、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美术馆等国内外机构和私人广泛收藏。出版有《毕宝祥画集》、《毕宝祥山水小品集》、《黄宾虹山水画技法解析》、《山水画的传统与现代》等论著。《江苏画刊》、香港《大公报》、《新华日报》、《江苏工人报》、《扬子晚报》、《每日桥报》等均有专门介绍。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3-31 13:16
个展及贡献
  1998年6月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1986年版画《静夜》发表于《江苏画刊》;版画《佤山情之一》参加“江苏版画展”。   1987年油画《绿梦》、版画《佤山情之一》参加省青年美展,其中《佤山情之一》获优秀奖;油画《南疆的梦》参加“江苏省美展”;版画《佤山情组画之二》发表于《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作品集-南师大学集》。   1988年国画《明瓦廊》参加省级青年美展,获优秀奖;国画《明瓦廊》发表于《江苏工人报》美术版;国画《赶场》赴南斯拉夫展出;国画人物2幅,发表于《江苏画刊》;获徐悲鸿奖学金。   1990年国画《佤山情之一》发表于《江苏工人报》并有专题介绍;国画《忆陕北》参加江苏省美展。   1992年国画《山水》获“加拿大国际水墨大赛”佳作奖。   1994年《山水》发表于《新华日报》大文化栏目,并有专题介绍;《山水》1幅及个人简历载入《中国现代艺术家作品润格》;《青青人家》参加“全国教师优秀作品汇展”获优秀奖;作品5幅发表于《江苏画刊》并有专题介绍。   1995年作品1幅发表于香港《大公报》并有专题介绍;文章《写实、写趣、写心》发表于《江苏工人报》;文章《浅谈中学山水教学》发表于《中国美术教育》第二期。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3-31 13:17
[attach]105865[/attach]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3-31 13:22
这几幅都是远景,给人一种空阔的感觉,用的是皴染的手法吧?
景物很静,显得博大精深,灵风说他长期浸淫于黄宾虹山水画中,可能也是受黄的影响,很古朴怀旧。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2-3-31 13:37
  不懂绘画,不敢评说什么,好象小莫倒是很内行!{:soso_e100:}
作者: 素颜    时间: 2012-3-31 15:11
不懂画,但喜欢看,大概看的角度也不是专业的角度。每次看这样的画总是揣测着那些点点染染是怎么弄出来的。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3-31 15:22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3-31 13:37
不懂绘画,不敢评说什么,好象小莫倒是很内行!

不是内行,就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略知一二。小时候临过芥子园,几年后再看,幼稚得可笑。
国画,书法,篆刻,戏曲还有古诗词,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晓一二,传统文化不能丢,即使不是行家,也要会欣赏。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3-31 15:23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3-31 13:37
不懂绘画,不敢评说什么,好象小莫倒是很内行!

在绘画上,我们的杜若是行家。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2-3-31 15:46
国画,书法,篆刻,戏曲还有古诗词,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晓一二,传统文化不能丢,即使不是行家,也要会欣赏。
-------------------------------------------------------------------------------------------
  说得好!{:soso_e179:}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3-31 16:11
江南虽无苍凉、大像,但有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人画。毕老师的画,看着就惊艳。很好。

不懂画,瞎说。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3-31 16:13
素颜 发表于 2012-3-31 15:11
不懂画,但喜欢看,大概看的角度也不是专业的角度。每次看这样的画总是揣测着那些点点染染是怎么弄出来的。

都是动笔杆子的,问题问的好。

灵风懂的,听他回答吧。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