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庐山很小 [打印本页]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2 18:55
标题: 庐山很小
本帖最后由 尘心 于 2012-4-2 19:03 编辑
庐山很小
庐,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又说:“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如此说来庐山也真的是很小,与五岳之首泰山相比那就更小了。毕竟泰即太,太的本字是大,所以泰山应该是非常大的。但是,几千年来小庐山的风韵却不比大泰山逊色多少,所以说庐山虽小但是却小出了她的傲然与从容。
泰山,五岳之首,又位居关中,自然也就成了王侯将相封禅祭天的好去处。前有秦皇汉武的顶礼膜拜,后又有唐玄宗宋真宗之流纷至沓来,虽然唐玄宗宋真宗不能与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相提并论,但他们好歹也是集运气与实力于一身的帝王。由此可见,无论你有多大的丰功伟绩与天地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帝王心里就开始发虚了,就得找个靠山来抚平自己内心的不满足感。仔细想想先如今托关系找后门成风也是情有可原的,连人家帝王都在找靠山,我们再不承袭下来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当然,有了帝王将相的衬托,泰山在人们心中也就莫名其妙的变大的,可能连泰山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大了。
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与泰山相比小庐山从一开始就与帝王无缘,也不需要与帝王有缘。庐山与生俱来就注定了会有另外一番境遇,来造就一座山和一群人的传奇。“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诗化的自然,更是人化的自然。庐山的山山水水、庐山的一草一木、庐山的诗情画意,注定将为这一群意气风发的文人留下一份寄托,一份豪情。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带着“天下有才一石,我一斗,天下人共一斗”的气势狂傲而来,在庐山写下一首首山水之作,开创了中国山水诗的源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的陶渊明带着不刻意之时的大悲大喜,带着沉浮数十载的大彻大悟,从庐山而来最后又归于庐山这片山水。只是不知是陶潜诗化成一座庐山还是庐山幻化成一个陶潜。从陶翁以后,田园诗风叱咤中国文坛,也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纵然敢叫高力士脱靴,敢让贵妃研磨,但是在这三千尺的庐山飞瀑下也只能叹服。这就是庐山,她从不借助所谓的神明来让你屈服,她只是简单的用自身的魅力来感化人心。
至于杜甫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又是另外一番意境。正如他的诗歌一样,杜甫本人也是那般的沉郁雄浑,也正是他的这种品质让他看到了庐山的千姿百态,看到了庐山的变幻莫测。
这便是文人,能胸怀天下狂傲不羁,也能对酒当歌徜徉于山水之间。他们的豪情,他们的雄浑,给了庐山一份属于自己的灵魂。
我曾有幸一睹庐山的芳容,但是那次的庐山之行却让我感到分外悲凉,以至于让我有一种从此不再踏入庐山半步的冲动。如今的庐山早已没了当年那番气势,没有了丝毫精神寄托的感觉,有的只是人为的涂脂抹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商人的利欲熏心,满山铜臭。庐山很小,容不下用满山庸俗,更容不得商人利欲。庐山很小,所谓的旅游收入,卖掉的是庐山的一世清白,所谓的开发,削去的是庐山的血肉。
汪曾祺先生曾经在《泰山很大》一文中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我想庐山很小,如一捧清水,虽然不能像镜子照的那般真切,但是照出人心,足矣!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2 19:10
小弟乃荒野一学子,初到贵地,但求文字有所提高,还望各位不吝指教,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4-3 06:50
尘心 发表于 2012-4-2 19:10 
小弟乃荒野一学子,初到贵地,但求文字有所提高,还望各位不吝指教,
欢迎尘心来到论坛,大家一起交流学习{:soso_e181:}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4-3 06:53
我就是泰山人,呵呵{:soso_e120:}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4-3 06:59
毕竟泰即太,太的本字是大,所以泰山应该是非常大的——我还第一次听说这意思。泰山海拔并不高,1500多米,但是鲁中地区大多是丘陵平原,感觉这山就很高了,泰山的雄伟,泰山的禅学,泰山是属于祭拜的山,它浓厚的人文色彩,中国其他山川望尘莫及。“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那为何独独是泰山,而不是其他山?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2-4-3 07:05
这篇说庐山的字,角度新颖,有文化底蕴,不错!
作者: 欧诗漫 时间: 2012-4-3 08:05
本帖最后由 欧诗漫 于 2012-4-3 08:07 编辑
唉,庐山很小
说小不小,说不小还真的小。谁才是始作俑者?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3 09:03
暮雪 发表于 2012-4-3 06:59 
毕竟泰即太,太的本字是大,所以泰山应该是非常大的——我还第一次听说这意思。泰山海拔并不高,1500多米, ...
该句出自汪曾祺先生的《泰山很大》,晚辈私自借用,不免贻笑方家。不过我生在庐山脚下,见庐山被毁不免心痛。还望以后有机会到泰山看个真切。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3 09:04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4-3 07:05 
这篇说庐山的字,角度新颖,有文化底蕴,不错!
承蒙指教,晚辈学习了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3 09:05
渝人日记 发表于 2012-4-3 07:21 
对于庐山,国人的心情得复杂的。
一座好山,被法国人的别墅群给毁了。
一处风景,被政治斗争给毁了。
群山本无罪,错自在人心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3 09:06
欧诗漫 发表于 2012-4-3 08:05 
唉,庐山很小
说小不小,说不小还真的小。谁才是始作俑者?
但愿这样的始作俑者越少越好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2-4-3 17:26
欢迎尘心网友!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3 18:17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2-4-3 17:26 
欢迎尘心网友!
谢谢孤鸿兄支持,不胜感激
作者: 芳紫陌 时间: 2012-4-3 18:56
{:soso_e179:}我想庐山很小,如一捧清水,虽然不能像镜子照的那般真切,但是照出人心,足矣!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3 19:00
芳紫陌 发表于 2012-4-3 18:56 
我想庐山很小,如一捧清水,虽然不能像镜子照的那般真切,但是照出人心,足矣!
谢谢版主支持{:soso_e112:}{:soso_e112:}
作者: 昊哥 时间: 2012-4-4 16:24
掉到钱眼里的庐山,的确很小!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4 17:05
昊哥 发表于 2012-4-4 16:24 
掉到钱眼里的庐山,的确很小!
精辟
作者: 昊哥 时间: 2012-4-4 17:42
尘心 发表于 2012-4-4 17:05 
精辟
我去年去庐山游览了,深有感触!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4 18:02
昊哥 发表于 2012-4-4 17:42 
我去年去庐山游览了,深有感触!
生在庐山脚下,见庐山如此,感觉分外悲凉。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2-4-5 07:48
几千年来小庐山的风韵却不比大泰山逊色多少,所以说庐山虽小但是却小出了她的傲然与从容。
这便是文人,能胸怀天下狂傲不羁,也能对酒当歌徜徉于山水之间。他们的豪情,他们的雄浑,给了庐山一份属于自己的灵魂。{:soso_e179:}
庐山的灵秀符合历代文人的情怀,成了他们的归属之地。尘心说得明白。{:soso_e160:}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2-4-5 07:49
我曾有幸一睹庐山的芳容,但是那次的庐山之行却让我感到分外悲凉,以至于让我有一种从此不再踏入庐山半步的冲动。如今的庐山早已没了当年那番气势,没有了丝毫精神寄托的感觉,有的只是人为的涂脂抹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商人的利欲熏心,满山铜臭。庐山很小,容不下用满山庸俗,更容不得商人利欲。庐山很小,所谓的旅游收入,卖掉的是庐山的一世清白,所谓的开发,削去的是庐山的血肉。
同感!{:soso_e181:}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5 08:56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2-4-5 07:49 
我曾有幸一睹庐山的芳容,但是那次的庐山之行却让我感到分外悲凉,以至于让我有一种从此不再踏入庐山半步的 ...
能得归隐前辈认同,不胜荣幸。谢谢前辈指点
作者: 依文 时间: 2012-4-20 20:10
庐山,好几次都想去!有一次都到山脚下了,也没进去!因为恰逢假日,门票翻了一番,我的钱钱不够。呵呵,看了你的庐山,我想我不用再去了。
作者: 般若山人 时间: 2012-4-21 06:27
对于庐山,国人的心情得复杂的。
一座好山,被法国人的别墅群给毁了。
一处风景,被政治斗争给毁了。
===============
渝人说得对。{:soso_e113:}
作者: 心月 时间: 2012-4-21 09:33
庐山的风骨与品格,在千年的诗文中永存,也在我们的理想中永存。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作者: 心月 时间: 2012-4-21 09:34
我这同名的弟弟真是写得一手好文字。{:soso_e179:}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21 10:00
依文 发表于 2012-4-20 20:10 
庐山,好几次都想去!有一次都到山脚下了,也没进去!因为恰逢假日,门票翻了一番,我的钱钱不够。呵呵,看 ...
大概是我太激进了吧,看看庐山,好也罢,差也罢,总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21 10:06
心月 发表于 2012-4-21 09:33 
庐山的风骨与品格,在千年的诗文中永存,也在我们的理想中永存。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庐山之多艰。现实的庐山虽然早已没了当年的那份精彩,但是诗化的庐山永远在每一个文人的心中。心月姐,被你夸的都不好意思了,如果有建议还望不吝指正哦。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21 10:11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4-21 06:27 
对于庐山,国人的心情得复杂的。
一座好山,被法国人的别墅群给毁了。
一处风景,被政治斗争给毁了。
渝人版主在读者的时候就经常指点在下拙作,现在渝人版主已经离开,晚辈也只有祝福。以后还希望山人前辈能为在下拙作指点一二,问好。
作者: 嫣兒 时间: 2012-4-21 10:13
小与大都是相对的,且无关乎于形态,或许更关乎人的心灵与意识。问好楼主{:soso_e160:}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21 10:16
嫣兒 发表于 2012-4-21 10:13 
小与大都是相对的,且无关乎于形态,或许更关乎人的心灵与意识。问好楼主
无关乎于形态,或许更关乎人的心灵与意识。
嫣儿版主说的真切,学习了。也问好嫣儿版主。
作者: 般若山人 时间: 2012-4-22 07:21
尘心 发表于 2012-4-21 10:11 
渝人版主在读者的时候就经常指点在下拙作,现在渝人版主已经离开,晚辈也只有祝福。以后还希望山人前辈能 ...
嘿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过我可不敢指点,只会胡乱点评。
作者: 尘心 时间: 2012-4-22 09:21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4-22 07:21 
嘿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不过我可不敢指点,只会胡乱点评。
山人版主过谦了,让“胡乱”点评来的更猛烈些吧!
作者: 般若山人 时间: 2012-4-22 18:52
尘心 发表于 2012-4-22 09:21 
山人版主过谦了,让“胡乱”点评来的更猛烈些吧!
哈哈,等到起,暴风雨会来的。{:soso_e113:}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