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乱评归隐宋朝的三篇散文 [打印本页]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18 20:45
标题: 乱评归隐宋朝的三篇散文
本帖最后由 芥末 于 2012-4-19 17:42 编辑
点评文字,是要经历一番忐忑心理的。深説不能够,因为毕竟不是专业的评论写手,总不能切近的当鞭辟入里。而说得浅了又失于事功,隔靴搔痒挖掘不倒深处。若用心评论,认知的局限性又不免失于偏颇,这对作者和自己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对于文字的敏感,有时仍止不住技痒侈谈一二,适逢今春归隐宋朝发了三篇系列散文,可谓篇篇精彩,我这里斗胆试着分析一下。
好的文字,不止文字层面上的叙述夺人眼球,还应具有社会层面的真实性和深刻性。所以我们读《红》著不看它草蛇灰线千头万绪的繁复美,而是每个人物社会背景下映现出的生活痕迹;不看宏大的场面熙熙攘攘,而是看作者最关切怜悯的入世情怀。无论时代的幸与不幸,摒弃了现实的体验和观察,就已经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关照。
总之,能够以悲悯的情怀和视觉去关注现实的文字,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刻性,那它就是好文字。
归隐宋朝的三篇系列文字《那年杏花不再开》、《故乡那些喝酒的人们》、《二爷的女人》时代背景差不出多少,叙事言物朴素洁净,别是一番平常语叙家常话,平淡中家族背后的小人物故事跃然纸上。实话说这类文字网络上不多见,北大荒一位作家曾经提议归隐宋朝将文字发到大刊去,奈何人家懒散,只愿意在六星一逞文墨,继续他的顽劣和低调。这三篇文字,读罢感触很多,创作由来归隐兄已经在“获奖感言”文字里叙述清楚了,这里毋庸赘言。单看这三篇文字,短章里不乏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命运的大情怀。而他的情感是悲悯的,恻隐之心是悲悯情怀的一种体现,孟子言到的“人性本善”里的“四端”有两个就是恻隐之心和是非之心,人如果能够秉持恻隐之心去同情社会,且有一颗观察社会明辨是非的“是非之心”,必然有所感,有所郁结,且不吐不快。这一切已经钻到他五脏六腑里,因此,我们读他的文字总免不了被感染,生出感同身受的唏嘘感,社会的可悲,人物的渺小与无助,都让我们重重得发出叹息,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创作者真切的观察体验,因此,真实性和深刻性已赫然在目。
但仅此一点不足以阐释这三篇文字的重量,这三篇字无论取材立意写作技巧都应该是无可挑剔的,此外,文字内所包含的文学元素却又是极多的。
首先,他是站在文学创作者的角度作文。
站在文学的角度行文,就需要避免偏执、造作、无病呻吟。归隐宋朝很注意文字的成色和品相,在叙事中,他努力使文字趋于平淡,不疾不徐,娓娓倾尽。他文字讲究“述而不论”,没有过多的感情渲染,情感的潮汐就藏在平铺直叙里,虽然表面水波不兴的,可是深处却有激流暗涌,我认为那也是一种深刻的痛楚。你看《那年杏花不再开》,历史沉疴中小人物的人生过往,人物命运的蹇滞,已在几件小事上淋漓尽致得表达出来。情节丰富不蔓不枝,人格形象饱满,故事却又耐人品咂。我望文生义第一感觉是一个草根民众在政治操手的翻云覆雨中,个人性格如不能趋利避害,想曳尾于涂泥无异于覆巢下的卵蛋。当社会被一种畸形的信仰所掌控,也便正亦是反,假亦是真,许多事情与假同谋,社会命运民众命运不可避免得涂上悲剧色彩。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是绝对的真理,在这样的大环境内要想明哲保身,只有求助于自己的内心,向内寻求自我精神的救赎,让内心强大,以抵外围世界的倾轧。所以这样的叙述这样的现实所反映的问题是深刻的,而创作者厘清过往,忠实地记录出来,本自站在了文学创作的高度上,让我们读来受益良多。
其次,他做到了用心灵说话,是真正的心酸人言辛酸事。
归隐宋朝的文字令你读起来心往下沉,沉到灵魂深处,这源于他在文字中伸展了一种人文关怀,也即我上面提到的深切的同情。因此,我们读一遍不能罢手,甚至要读二至三遍。如果一篇文字纠结于小情小调会失之大气,或者穷文辞之美只能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此文成功之处在于感喟命运还是审视人生,都是从内心深处挖掘出的语言场,故而掂在手里沉甸甸。我说他有自己的孤独求败情结亦不为妄言,真正孤独的掰弄文字的,才会沉下心来说话。而归隐宋朝恰恰是先自孤独,而后与灵魂对语。回首那段历史,用不堪回首是恰如其分的。我们阅读者只能如《祥林嫂》里的那些老太太们一般,第一次倾以同情的泪水,再次三次看多了连眼泪也会没有的,毕竟我们没有入境,没有亲历那段历史,即使经历了遭遇又不一样,能有一份理解也便不容易。但是,对于创作者来说就不是这样子,他的思维仍会回溯那段历史不能自拔,用五脏俱焚潸然泪下亦不为过,情之所至,原来一样可以使石狮子落泪。他的《二爷的女人》江豆儿,颠仆流离追随爱情,最终死在误伤里,人物命运可悲可叹。但最感人的竟是那位二奶奶,她为二爷做得几箱子的四季衣裳,她临终要回到父母身边安葬,她的默默付出和包容自省,她安于命运的无奈和一份未曾明心的深执的爱,这才是悲剧的两难的。人性的善良和命运的无常,却令我们超越男女爱情的话题,审视的是那种悲剧的根源,且沉浸而暗伤不已。二爷的女人,无论江豆儿还是二奶奶,无一逃脱悲剧性命运的藩篱,这大概是所有旧社会女人的宿命,但对于创作者来说,沉湎那段历史不止是一种释放,更多的是对那年月的人们遭遇无端非难的同情。只是家族故事颇多,一个清贵的家族在瞬息万变的政治风潮裹挟中,总不免布满密匝的忧伤,这些是社会给的,因此可见如虫豸般的小人物挣扎的痛苦的痕迹,这痛苦也便传染给了后辈们,给了文字的传播者。
再次,取文字审美的正价值。
时代发展的太快,当今文字走向已深为文学大家所担忧,快餐文化令时人无法静心品摩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而现实也令创作者无法效古人十年磨一剑的创作精神沉心写作。雪琴式的冷雨荒斋,左思式的闭门谢客,源自于个人的自省,也实在是时代造就的结果。去年一位山西女作家葛水平凭借一部《裸地》荣擢鲁迅文学奖一等奖,此位作家很清醒自己的创作使命,她珍藏刺绣、民俗手工艺品,穿旧式绣花鞋和印底大花的对襟长衫,即便不穿的时候也宝贝般得珍藏起来,连那闪着历史光泽的古建筑屋脊上的琉璃也被她的目光细细抚摸过。她是真的喜欢这些,她自言为了保持这份自省,才这般与地缘文化如此亲近,她认为这一切是她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这是她的价值取向,她有独特的观察现实和体验现实的方式。有人预言,她将来一定会写出更有分量的文字,最起码,她不是在逢迎和消解读者,这已经是当代作家中仅存的一种珍稀品质啦。
而归隐宋朝的文字,通览一遍你会发现,每一篇文字都带着一种拷问和反思,引领人们正确的评价那段历史。《那年杏花不再开》里的喜欢杏花树爱吃酸杏的王大伯,秉随性直率和一点正直,却惨遭挟私报复而被时代戕害。结局是爷爷恨恨得砍了枯死的杏花树,这个结局感觉处理得非常好,我总感觉是爷爷否定了那段历史。人已经作古,与人物同气连枝的树木也有感应,杏花的死去也代表了幻灭,对那个时代的希望的幻灭。作者很巧妙得采用暗线穿凿,较成功得烘托了剧情,实现了文字审美的正价值。江豆儿的遭际,让我看到《白鹿原》里田晓娥的影子。女人生来长得美不是炫耀的资本,它和薄命是一体的,这已经是古老的经验之谈,但是我们仍然要为这样一个女人感慨悲叹。如果换个时代,换做现在的时代,我不是鼓吹现在这个时代有多嘛好,但最起码,一个安于命运的循规蹈矩的女人,即使不被命运眷顾,却有更多的自主权在手里,命运再无赖,理塘一转就回,焉知就成了羔羊?时代也是刽子手?我的感觉:时代真是刽子手!但语境不一样,细细看过《故乡那些喝酒的人们》,哪一个不是砧板上待宰的鱼?侯五爷、老隋头,哪一个不如是?女人还是男人谁又不是时代浪潮里的沙粒,沉浮湮灭总会有个结果,淘之漉之剩下的金子般的坚忍者,毕竟是少数,在世事无机的变化中,在时代翻云覆雨的手掌内,未来都不可参。归隐宋朝如实记录那段往事,到令我们穿越了过去,以多角度观察人生,生出更多的感慨。《故乡那些喝酒的人们》虽叙述的都是小人物,都是与酒有缘,但小人物却生活在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映射的社会暗疾,一宗宗一件件,像是串起来的珠子,暗淡或是明亮,所着的色彩不同,但同样鲜活同样耐人寻味。这就是人生,“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直至“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人是社会人,没有人能完全置身事外,古代社会的桃花源只是理想社会,存在于梦里痴呓的。
文字能给予你的是什么,它应该是一种感动,弘扬一种真善美,揭露丑恶,还原真实,彰显善良,展示大美。但是我的理解,所谓的真善美并不是单纯的表述,它应该更繁复更含蓄些,是令人思之不尽的咀嚼。而做到这一些,要有对于现实的整体把握,坚实的取材,和老道凝练的笔触,且能以平实的语言升华情感。基于此,归隐宋朝的散文无疑已经是成功的啦!
作者: 昊哥 时间: 2012-4-18 20:57
芥末的评忒有味道,窜鼻子,很好呀!
作者: 吴策 时间: 2012-4-18 21:17
说实话,现在能静下心来完整的看一篇真正文章的人很少了,尤其是在网上。
佩服老姐。
作者: 特迪 时间: 2012-4-18 22:59
评论是一种解读,一种参与,一种体验,一种认知,一样需要“以悲悯的情怀和视觉去关注现实的文字,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创作可以仅仅展现生活真实和世态万象,其所包含的对生命的价值的静思和存在的意义的审视,却往往由评论来完成。所以,好的评论是欣赏作品的钥匙,我以为,芥末拿着一把好钥匙。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2-4-18 23:16
面对此篇文字竟然无言以对,这在我是不常有的。此时此刻,应该首先致以感激之意!{:soso_e181:}这几日正在挤时间写嘎玛丹增老师的《三匹亮瓦》的评论,不想芥末倒是首先给了我一个惊喜!
说实话,沉下心来读芥末的文字,是从她那篇关于高尔泰《寻找家园》的评论开始,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温婉的笔触对《寻找家园》做了充满感情的解读,又不乏深刻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从此,我们便有了关于文字的长久互动。她对于文字的要求很高,有时近乎于严苛,为此常常毁字、放弃了许多文章。她对于魏晋文人的风格和品格有一种偏爱,这也反映在她对于古体诗词的热衷,她的造诣有目共睹,不再赘言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而文字就是一面反映这块净土的镜子。文字的出发点可能是自娱自乐,但最终的社会属性却是给人看的。正如吴策兄所言:现在能静下心来完整的看一篇真正文章的人很少了,尤其是在网上。因此,能够被人关注,甚至被人欣赏,的确是一种幸福!再一次感谢芥末!为你的关注,为你的理解,为你的点评......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2-4-19 07:33
宋朝兄的这三篇散文我也很喜欢,芥末的解读确实好,够专业,也有自己的观点!{:soso_e179:}
作者: 五月麦芽 时间: 2012-4-19 08:32
芥末好文!马上去看看这归隐的这三篇散文。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4-19 10:05
芥末姐的评就像脂砚斋点评《红楼梦》,画龙点睛。
作者: 云飞雪落 时间: 2012-4-19 20:53
又看到芥版的好文了!
作者: 云飞雪落 时间: 2012-4-19 20:54
佩服!
深入浅出的分析,详略得当的评述。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4-21 16:44
吴策 发表于 2012-4-18 21:17 
说实话,现在能静下心来完整的看一篇真正文章的人很少了,尤其是在网上。
佩服老姐。
我也跟着佩服一下。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4-21 16:45
大跃进时候有句名言,叫怎么估计也不为过。
用来评价宋朝兄的散文也是如此,
老姐,你怎么夸我看也不过分。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4-21 16:49
好文留到现在,细细品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4-21 16:57
文字能给予你的是什么,它应该是一种感动,弘扬一种真善美,揭露丑恶,还原真实,彰显善良,展示大美----------
{:soso_e163:}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4-21 16:58
喜欢宋朝的文字
朴实却又深蕴哲理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4-21 19:33
冷笑 发表于 2012-4-19 10:05 
芥末姐的评就像脂砚斋点评《红楼梦》,画龙点睛。
哇哇哇,冷笑的点睛呢。更有一番机智在里头。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4-21 19:34
玲珑没来看真的挺遗憾。
她要是来了,不定说出什么来呢!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4-21 19:35
宋朝,芥末,才子佳人!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4-22 09:52
芥末的点评相当专业,是思想境界和文学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信手拈来的好文,与宋朝兄那三篇珠联璧合,有大家风范,在社会上充斥着无数廉价文学的今天,读宋朝兄和芥末的文字,让人身心倍感享受。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4-22 15:21
文字能给予你的是什么,它应该是一种感动,弘扬一种真善美,揭露丑恶,还原真实,彰显善良,展示大美。但是我的理解,所谓的真善美并不是单纯的表述,它应该更繁复更含蓄些,是令人思之不尽的咀嚼。而做到这一些,要有对于现实的整体把握,坚实的取材,和老道凝练的笔触,且能以平实的语言升华情感。基于此,归隐宋朝的散文无疑已经是成功的啦!
{:soso_e179:}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4-22 15:21
学习好评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20
昊哥 发表于 2012-4-18 20:57 
芥末的评忒有味道,窜鼻子,很好呀!
窜鼻子啊,好文字都是温润的!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21
吴策 发表于 2012-4-18 21:17 
说实话,现在能静下心来完整的看一篇真正文章的人很少了,尤其是在网上。
佩服老姐。
我评不咋地,就怕滥评辜负了归隐兄的好文字,老姐一直惴惴不安捏@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24
特迪 发表于 2012-4-18 22:59 
评论是一种解读,一种参与,一种体验,一种认知,一样需要“以悲悯的情怀和视觉去关注现实的文字,并且具有 ...
特笛兄好久没见,不是桃花您难得来六星,先谢谢桃花把您这位好兄长拉来,再谢谢您肯一如既往关注如许硬生的文字。老兄,一切安好、珍重!!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30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2-4-18 23:16 
面对此篇文字竟然无言以对,这在我是不常有的。此时此刻,应该首先致以感激之意!这几日正在挤 ...
归隐兄客气了,您的好文字有目共睹,我只怕乱掰弄说不到点子上,辜负了你的好文字!
谢谢不必说了,我真的很感觉愧得慌!希望早日得见你的评,那才是我要学习的!
关于文字,关于毁字说,过誉了。我虽不才,也知道文字是有尊严的,轻慢不得,所以辜废了许多,你看,才修炼到这个份儿,很悲催的事儿!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31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4-19 07:33 
宋朝兄的这三篇散文我也很喜欢,芥末的解读确实好,够专业,也有自己的观点!
唉,烟云兄,我这是献丑啊!!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32
五月麦芽 发表于 2012-4-19 08:32 
芥末好文!马上去看看这归隐的这三篇散文。
归隐宋朝的散文非常值得看的!{:soso_e179:}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33
冷笑 发表于 2012-4-19 10:05 
芥末姐的评就像脂砚斋点评《红楼梦》,画龙点睛。
谬夸啦老弟!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34
云飞雪落 发表于 2012-4-19 20:53 
又看到芥版的好文了!
又看到云飞美丽的身影啦!{:soso_e113:}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36
冷笑 发表于 2012-4-21 16:45 
大跃进时候有句名言,叫怎么估计也不为过。
用来评价宋朝兄的散文也是如此,
明显油腔滑调{:soso_e101:}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37
杜若 发表于 2012-4-21 16:58 
喜欢宋朝的文字
朴实却又深蕴哲理
{:soso_e178:}杜若说得对极了!!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38
天晴 发表于 2012-4-21 19:34 
玲珑没来看真的挺遗憾。
她要是来了,不定说出什么来呢!
老兄还能和玲珑联系上吗?联系上就告诉她,艺文的兄弟们很想念她!!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39
莫冉 发表于 2012-4-22 09:52 
芥末的点评相当专业,是思想境界和文学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信手拈来的好文,与宋朝兄那三篇珠联璧合,有大家 ...
小莫,我当真要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啦啊!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4-23 19:40
暮雪 发表于 2012-4-22 15:21 
文字能给予你的是什么,它应该是一种感动,弘扬一种真善美,揭露丑恶,还原真实,彰显善良,展示大美。但是 ...
{:soso_e178:}多谢暮雪来看贴啊!
作者: 昊哥 时间: 2012-4-23 20:40
再读,还是钦佩!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4-23 21:26
芥末 发表于 2012-4-23 19:39 
小莫,我当真要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啦啊!
我说的是事实,这篇字我看三遍呢。
作者: 绝地苍狼 时间: 2012-4-24 06: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祯谷熏 时间: 2012-4-24 07:57
这么好的帖子不顶就太对不起楼主了

交友yinxiaowz.com
ademuz.comyiyeq8.com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4-24 09:21
芥末 发表于 2012-4-23 19:37 
杜若说得对极了!!
{:soso_e181:}{:soso_e113:}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4-24 12:27
芥末 发表于 2012-4-23 19:38 
老兄还能和玲珑联系上吗?联系上就告诉她,艺文的兄弟们很想念她!!
我相信,她在这里看呢。潜水耳。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