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市井生活——成都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荷苑听雨 时间: 2012-5-6 13:42
标题: 市井生活——成都印象
成都,于我,是一个陌生的城市。
对它的了解,仅限于一个叫蜀的字眼。三国时的蜀地,李白笔下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仅此而矣。
走近它的途中,始知都江堰——这个在汶川地震中没有丝毫损伤的水利工程就在此。杜甫草堂、武侯祠也在此。感叹自己的浅陋,一个文科出身的人,竟连这些常识都不知!
后来从网上得知,这个陌生的城市,是一个文化名城。曾因此处织锦业发达,有“锦官城”的美誉。
后来得知,当时并不知道。
游览时,只知道它,是一个市井文化浓郁的所在。在那里,我欣赏到它特有的市井风情,感受到它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特点。
一幅“舍南舍北皆春水,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对联,拉开了市井生活的序幕。
想当年,一场动乱,纷扰了大唐王朝。一代诗圣杜甫,仓皇逃离,在隆冬之际,来到此地。
初至的他,想来有点狼狈,也有点无措。他并非一人独行,而是拖家带口。此地虽有好友,可一家人都住在他人屋檐下,总非长久之计。
好友严武知道他的困顿,也知道他的尴尬。严武热情地接待了他,安顿好他的家人。在来年春天,家境并不优渥的严武,还与众好友集资,为他搭建了一座茅屋,使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结束了颠沛流离之苦。
那个冬日,我想杜甫并不寒冷。严武等朋友的热情,犹如冬日里的一把火,驱散了他四周漫溢的寒意。又如一缕惠的风,带给杜甫无尽的温暖。
此时是酷暑,看着宽阔整齐的茅屋,我知道,它不是昔日的模样。但它仍如一缕惠的风,带给我无限清凉。那清凉,来自一个叫唐的时代,来自那个时代那些淳朴友善的市井小民。
穿行在这个杜甫生活过的城市,我仍感觉到那股惠的风。
当我忐忑不安地坐在公交车时,为不知何时下车而焦急得浑身是汗时,一句“别太担心,你在我前一站下车,到时我提醒你”飘至我耳边,它消散了我的恐慌,清凉了我的身心。
伴着惠风,我在烈日下叩访这座名城。
窄窄的巷子里,头顶是高高晾晒着的各种衣服。墙边,闲倚着棍子、自行车。墙下,放着竹椅竹凳,竹凳上放着几碗菜,一个市民正翘腿坐在竹椅上,往口里扒饭。墙角,三个老人正悠闲地围着小方桌下棋。他们是那样的专注,全然不顾春来绿染。观此闲适自在的生活画面,众人皆认为这是往日的风景。可宽窄巷一行,让我知道,它仍存在于当下,它就是市井文化的精髓。
绿树下,古老的缝纫机静静地伫立。机子的女主人,专注地给客人修改着衣服。时光在此驻足,听任阳光在墙壁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墙前,青藤下,那着青铜衣,簪花带饰等待顾客的古妆女子端然静坐。
街道旁,一女子安然着躺坐在竹椅上。他的老公在旁边,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给她掏耳。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全然不顾旁边行人投过来的羡慕的目光。
店铺里,忙碌着准备食物的师傅,耐心等待的食客,正在收捡的服务生,精心制作造型各异食物的糖师傅。
偶然邂逅的一对执手相牵的新人,他们笑靥如花,周身散发着幸福的气息。
这些带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场景,如蛊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诱惑我在此长久的滞留。
把视线从居民身上拉开,把它们投掷到别处。
路边,茶馆里,随意摆放着供客人休憩放松的藤椅,散发着慵懒、浪漫的气息。街上,随处可见的用作买卖的小木屋,淡了商业气息,浓了生活情趣。
古今屋语前,伫立着青苔染绿的刻有花纹的水缸,卧着舱蓬轩畅的竹船。檐上高悬的风灯,横额上遒劲有力的大字,门上曼陀罗形状的锁,墙上悬挂着的剪纸似的画,那典型的中国红,无不彰显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把旧有的时光雕刻在这一屋里。
最妙的是那些橱窗。青色砖墙上,硬生生地被辟开一 块,一个叫作宽窄的创意广告就那样出现在眼前。鱼鳞似的背景上,一宽一窄,一白一绿,两个长方形的方框里,男的魁伟高直,意态潇洒。女的纤细窈窕,曼妙可爱。那光影,那明暗,对比映衬,交相生辉。
忽然,眼前出现一个伞的世界。那些倒悬着的印花绢伞,如一朵朵绚丽的花,绽放在半空。它们争妍斗奇,尽显美丽。伞下,两个手握相机的人闯入窗内。不知是窗陶醉了人,还是人靓丽了窗。
桔黄色的光,温馨了那扇窗。湿润如玉的茶盏,宁静了浮躁的心。如此临窗观景静坐品茗,不失为一种幸福。
如此市井生活,怎不让人沉醉?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5-7 14:12
我去过一次成都,那里真是闲适之处。我学了好多成都话,在笔记本上标注音调。
赶上正月十五,我去青羊宫(公园)看自贡的灯展,自贡灯展冠全国,成都市民安适的可以。越晚气氛越浓,气氛越浓越显平和。山河无恙,日月悠长,那时光令人回味、令人神往!
谢谢荷苑带来如此美文!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7 15:18
欢迎荷苑听雨光临艺文,此文唯美,艺文之幸!{:soso_e181:}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7 15:19
从来没去过成都,但是这天府之国的中心,一定别有风味吧。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7 15:21
街道旁,一女子安然着躺坐在竹椅上。他的老公在旁边,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给她掏耳。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全然不顾旁边行人投过来的羡慕的目光。
————————————————
{:soso_e113:}生活中习惯了的事,自己根本不在意。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7 15:23
市井生活无比惬意,只要生活幸福,不在于身在哪儿,而在于心在哪儿。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5-7 16:37
{:soso_e160:}欢迎荷苑听雨朋友光临!
成都我没去过,但拜读大作,已感受到那种古城市井气息。至于都江堰,余秋雨好像在哪本书里特别描写过,天晴兄应该最清楚。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7 17:30
成都因为蜀锦天下闻名,故称锦城。“锦官城”别称,据说就来自杜甫的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7 17:31
成都这座城市,实在是太闲了,大街小巷都是茶寮、麻将室,要不就是摆龙门阵的。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7 17:32
成都的气候我不习惯,难得见晴天,总是灰蒙蒙的阴天居多。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7 17:33
成都妹子说话还是不错的——做啥子嘛?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2-5-7 17:53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2-5-7 20:30 编辑
成都,好像没有哪座城市能如此迅速地将你融合进去。这也许是由于四川人把饮食做到全国各地的缘故吧,总之吃是没有问题,肚子舒服了心也就安生了。虽然,荷苑听雨着力描绘的景物不多,但也足见成都留给她的印象了。其实,成都最具市井文化的地方还有很多,如青羊宫、井巷子、锦里等地,这些地方才是成都人的精神领地。
好文!赞!{:soso_e181:}
作者: 吴策 时间: 2012-5-7 20:03
{:soso_e179:}{:soso_e163:}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8 07:06
没去过成都
好美的文字啊
原来画是写出来的
作者: 荷苑听雨 时间: 2012-5-8 11:49
天晴 发表于 2012-5-7 14:12 
我去过一次成都,那里真是闲适之处。我学了好多成都话,在笔记本上标注音调。
赶上正月十五,我去青羊宫 ...
山河无恙,岁月悠长。时间在那里,似乎是停滞了。
作者: 荷苑听雨 时间: 2012-5-8 11:50
莫冉 发表于 2012-5-7 15:18 
欢迎荷苑听雨光临艺文,此文唯美,艺文之幸!
谢谢欣赏。楼主赞誉,听雨惭愧了。
作者: 荷苑听雨 时间: 2012-5-8 11:51
莫冉 发表于 2012-5-7 15:23 
市井生活无比惬意,只要生活幸福,不在于身在哪儿,而在于心在哪儿。
只呀,只要心儿幸福,管它身在何方。
作者: 荷苑听雨 时间: 2012-5-8 11:52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5-7 16:37 
欢迎荷苑听雨朋友光临!
成都我没去过,但拜读大作,已感受到那种古城市井气息。至于都江堰 ...
谢谢灵风留下脚印。大作不敢,一些文字而已。特来向大家学习的。
作者: 荷苑听雨 时间: 2012-5-8 11:53
冷笑 发表于 2012-5-7 17:30 
成都因为蜀锦天下闻名,故称锦城。“锦官城”别称,据说就来自杜甫的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楼主博识。
作者: 荷苑听雨 时间: 2012-5-8 11:54
冷笑 发表于 2012-5-7 17:32 
成都的气候我不习惯,难得见晴天,总是灰蒙蒙的阴天居多。
那我很幸运,那天,天气不错。
作者: 荷苑听雨 时间: 2012-5-8 11:56
吴策 发表于 2012-5-7 20:03 
谢谢读帖支持。敬茶了。
作者: 荷苑听雨 时间: 2012-5-8 11:57
杜若 发表于 2012-5-8 07:06 
没去过成都
好美的文字啊
楼主如有兴趣,请前去一观,应不会失望。
作者: 雪玲珑 时间: 2012-5-9 19:32
成都是安逸哈,欢迎没来过成都的朋友伙儿,都来逛哈子成都噻{:soso_e113:}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5-9 20:35
真好字!{:soso_e179:}天府之国的惠风,也会熏得游人醉啊!
作者: 丝雨 时间: 2012-5-9 21:40
好文!
作者: 小溪 时间: 2012-5-11 08:11
悠闲适意的市井生活。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