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对同人于野兄“强力读书法”的一点回复 [打印本页]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5-10 11:29
标题: 对同人于野兄“强力读书法”的一点回复
年初我在一个论坛读了一个牛人“同人于野”的“用强力研读书”的帖子后,很受启发,有点心得,但也有一些分歧,兴之所至,不由写下来,遂记了下来,求教于各位方家。
此文中划线的是原文,没画线的字则是我的体会随感点滴。
“强力研读”不追求读书的广度,而追求深度。除此之外,它跟科学训练法有三个共同特点:
第二,用的时间很少。据说在那种专门培养天才的最好的音乐学校里,孩子们每天真正练琴的时间绝对不超过2个小时。因为没人能长时间坚持那样的强度,而没有强度的训练还不如不练。我真正读书的时间相当有限,平均大概每天少于一小时;只有在最有必要的情况下我才会写读书笔记,可能每周也不到一小时。
每天只读一小时不到的书,是不是也太少了?当然余秋雨说过读书也占用我们有限生命的很多时间,应该腾出来陪家人在一起,但每天读一小时感觉也太少了,难道强度之大无法继续再读了吗?
第三,不追求读得快。很多读书方法教人怎么用最快的速度读完一本书,其实那些有必要快速读完的书根本不配让我们读。追求把一本书快速读完,就好像追求把一只曲子快速……
追求快读和讲究慢读,其实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讲究质量效率。毛主席“多快好省”四个字很精要。
强力研读的目的是要掌握其一套思维方式。……
是的,思路很重要,或者说是方式、方法很重要。
对我而言,强力研读等于做读书笔记。我如果读四本书,其中只有一本会被做笔记,因为做笔记很费时间(比如《卧底经济学》,我就是想做但是没有时间做笔记)。好书实在太多了。下面我介绍一下应该怎么做读书笔记。
完全赞同,读书笔记做起来相当费时,如过于依赖它,反而耗费精力结果还得不偿失。但如楼主所说完全以强力研读取代笔记,我不懂这强力研读怎么个强力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歹记录个纲要也好吧?
写读书笔记本来并没有什么规则,但过去几年内我实践总结的结果,发现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作为普遍的规律。
1. 强力研读,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不可能掌握精要,反过来说如果一遍就够了,那这本书也不值得强力研读。我们说的思想类书籍,不是什么学术名著,所以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两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
2. 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的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
学习了。很有道理。我以为第一遍求全书轮廓,如画一个人的外形轮廓,第二遍如人的骨骼图,楼主说的第二遍就如掌握人的骨骼脉络一样,掌握全书的思路走向。当然我以为还有第三遍,这个需花费大量精力。我讲究速览,上来如将一个复杂的句子找出“主谓宾”一样,如一幅画快速归纳为黑白灰三大色块一样,然后再逐步深入。
3. 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然后这本书就可以还给图书馆永不再借。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给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呢,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
不能同意,强力读后书就“永不再借”?假如需要资料难道就靠强力研读后在脑子中的记忆?
5. 我习惯完全按照原书的章节给读书笔记划分章节,甚至保留各章的标题。在每一章的开头,写下这一章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各章穿起来就形成了系统 — 不过这种内容提要并不重要。
这习惯很好啊,怎么不重要了?
6. 重要的是一定要确能看出来作者的逻辑脉络!除非你写,否则你甚至可能根本看不到这个脉络。善于写书的作者往往会在书中收录大量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很对!居高临下,俯瞰全书的脉络,这样才能掌握关键。陆兴华的抓纲阅读和这差不多。书本如同木偶,读书笔记如同傀儡线,我们控制这几根线,就掌握了全书的精要所在。
9. 因为读书笔记是为了把书扔掉,要注意给将来使用搜索引擎留下线索。也就是说要把关键字,人名地名组织名等记好。万一将来想进一步了解,可以直接上网搜索背景资料。
如果做下的读书笔记真的能取代书本,那么这读书笔记肯定不属于精简类型,肯定内容很多,我以为笔记只有索引功能,假如写论文或有深度的书评,完全不依赖书本靠笔记搞定,恕我浅陋,窃以为不容易做到。
10. 强力研读是一种主动式的读书。要在笔记中写下自己对此书的评论,好像跟作者对话一样。我现在的统一做法是把自己的评论全部放在方括号【】中,到时候哪些是书里的,哪些是自己的一目了然。
没错,我认为笔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书的内容,一部分是自己的随感点滴,而且我以为后者内容越多越好,阅读时多即兴阐发,记录下来,即使未必正确。
11. 要随时注意发现书中思想跟其他书的联系,共同点或者不同点。一个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非常敏感的。要敏锐地记载下这些联系,关键词是敏锐!如果你不够敏锐,说明你不够主动。
很对,一本书读通比较费力,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两三本相关联的书放在一起比较着读,互相参照,更能触类旁通。我称之这种方法为“围猎”。
综上所述,楼主此篇文字使我获益很多,但觉得对于强力研读方法,具体如何强力,交代的似乎不够。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时间很短,又要读得慢,精神将集中到如何的强度,我读了还不太清楚。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10 11:33
读书学术贴啊?
支持!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10 11:34
我读书一向不求甚解,走马观花。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10 11:35
这么多年就没写过读书笔记。
因为不知道怎么写。
作者: 金花婆婆 时间: 2012-5-10 11:48
学习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0 16:47
灵风,太稀饭你了,我以为我每天读书不到二个小时太懒了,一直在自责,原来我是对的,嘻嘻!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0 16:50
我经常拿书当笔记,书上写满了心得与注解,有人看过我的书扼腕叹息:败家呀,夺好的书,往上写什么字啊!
和另一个朋友相比,我确实败家,他看过的书页都不折,看完之后跟新的一样.
我也不知道哪种读书方法正确,请灵风给判断一下。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5-10 17:05
马克思和列宁肯定是没有书品,他们都喜欢在书的扉页上写满心得,但他们的书多数都是借的书,比如老马,借的书上画满各种符号文字,列宁有几种颜色的笔,各有各的用场。
有伟人的先例,我自然不敢后人,我从南京图书馆借来的书都被我用很粗的铅笔轻轻地画出重要部位……{:soso_e118:}{:soso_e106:}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2-5-10 22:15
强帖!{:soso_e179:}灵风你们二人互动真不赖!学习啦!!
比较起来,我读书就是囫囵个读,总相信开卷有益,实际上混沌得很!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3:29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5-11 13:31 编辑
读书没有捷径,任何速成法都是扯淡,比如这个“强力读书”的办法,我除了一字一句去看,去领会,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了解和掌握?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3:34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5-10 17:05
马克思和列宁肯定是没有书品,他们都喜欢在书的扉页上写满心得,但他们的书多数都是借的书,比如老马,借的 ...
鄙视一下。
往公家的书上写画,目的是什么?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3:44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5-10 17:05
马克思和列宁肯定是没有书品,他们都喜欢在书的扉页上写满心得,但他们的书多数都是借的书,比如老马,借的 ...
真不可思议,亏你是个读书人。
每个借阅的人都象你这素质,那书还能看吗?
你画给谁看的?能告诉我么。
你知道别人看了那些写写画画是什么感受?
我每次看了都会骂娘!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11 13:48
莫冉 发表于 2012-5-10 16:50 
我经常拿书当笔记,书上写满了心得与注解,有人看过我的书扼腕叹息:败家呀,夺好的书,往上写什么字啊!
...
如果你没有成名,你在书上涂画就是败家,
如果你成名了,你的这个就是好学的行为了。
到时候出版一本莫冉点校本《xxxx》《xxxx》《xxxx》。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11 13:50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1 13:34 
鄙视一下。
往公家的书上写画,目的是什么?
不涂画,怎么出来的老毛评点《二十四史》?
所以得期待灵风兄成大名。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11 13:53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1 13:44 
真不可思议,亏你是个读书人。
每个借阅的人都象你这素质,那书还能看吗?
你画给谁看的?能告诉我么。
...
四哥的原则:不借钱,不借书。呵呵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4:18
冷笑 发表于 2012-5-11 13:50
不涂画,怎么出来的老毛评点《二十四史》?
所以得期待灵风兄成大名。
老毛那是自己的书,不知道老马和列宁是不是往图书馆的书上画过
这些伟人的毛病倒是学的挺到位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5-11 14:22
看来成名要趁早,现在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了。重任在肩啊{:soso_e130:}。
醉笑兄批评的是,我努力改正{:soso_e183:}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4:22
冷笑 发表于 2012-5-11 13:53
四哥的原则:不借钱,不借书。呵呵
呵呵,我觉得,往公家的书上写批语有点装B嫌疑,还有点在风景区到处刻画“到此一游”的二B嫌疑。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4:24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5-11 14:22
看来成名要趁早,现在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了。重任在肩啊。
醉笑兄批评的是,我努力改正{:soso_ ...
哈哈,我正想说完就跑呢,被你堵住了个现行。
别激眼哦,哥哥我嘴巴刁,穷山恶水出刁民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11 14:40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1 14:18 
老毛那是自己的书,不知道老马和列宁是不是往图书馆的书上画过
这些伟人的毛病倒是学的挺到位
老毛的书也不是自己的。
田家英回忆,老毛半夜三更忽然想起什么书了,立刻就让田去找。
如果说整个中国都是老毛,那就无话可说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5:11
冷笑 发表于 2012-5-11 14:40
老毛的书也不是自己的。
田家英回忆,老毛半夜三更忽然想起什么书了,立刻就让田去找。
当然。
老毛往墙角浇泡尿,那是神迹,你也去浇一泡尿,罚款。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1 16:12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5-10 17:05 
马克思和列宁肯定是没有书品,他们都喜欢在书的扉页上写满心得,但他们的书多数都是借的书,比如老马,借的 ...
如果我有幸,借到了灵风曾经看过的书,那才叫有福呢,比看了脂砚斋还过瘾。{:soso_e113:}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1 16:14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1 13:44 
真不可思议,亏你是个读书人。
每个借阅的人都象你这素质,那书还能看吗?
你画给谁看的?能告诉我么。
...
四哥,这事得探讨。
要是写上的东西,见解非常独到,观点非常新颖,画上的东西非常醒目,对读书有好处,那有什么不好呢?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1 16:16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5-11 14:22 
看来成名要趁早,现在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了。重任在肩啊。
醉笑兄批评的是,我努力改正{:soso_ ...
改正了就不能成名了袄,{:soso_e113:}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1 16:18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1 14:22 
呵呵,我觉得,往公家的书上写批语有点装B嫌疑,还有点在风景区到处刻画“到此一游”的二B嫌疑。
这要看写的是什么了,如果写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东西,那么跟后来的读者也是一种互动和交流,也是不错的方式,对吧四哥。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8:23
莫冉 发表于 2012-5-11 16:14
四哥,这事得探讨。
要是写上的东西,见解非常独到,观点非常新颖,画上的东西非常醒目,对读书有好处, ...
问题是有没有那种可能?呵呵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8:25
莫冉 发表于 2012-5-11 16:18
这要看写的是什么了,如果写的东西是有价值的东西,那么跟后来的读者也是一种互动和交流,也是不错的方式 ...
你批一句我批一句,那书成论坛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1 19:45
莫冉 发表于 2012-5-11 16:14
四哥,这事得探讨。
要是写上的东西,见解非常独到,观点非常新颖,画上的东西非常醒目,对读书有好处, ...
你等着,下回我跟你借书,就到处写批语,连勾带抹,空白页再画个小王八。。。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2 09:45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1 19:45 
你等着,下回我跟你借书,就到处写批语,连勾带抹,空白页再画个小王八。。。
那太好了,连学习带娱乐{:soso_e113:}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2 09:56
莫冉 发表于 2012-5-12 09:45
那太好了,连学习带娱乐
小莫早,周末了,写点啥袄?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2 10:24
说说个人体会。
我一直强调读书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然几十年来,也应该有些心得。
1,首先推荐大家读好书。好书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定论的经典作品。
古人说“开卷有益”,但目前图书市场空前发达,鱼龙混杂,有些烂书实在不堪入目,读之无益,浪费时间。
特别提醒,大凡“成功者必读的六十本书”之类的教人升官发财的推荐书目,万不可相信。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2 11:31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2 09:56 
小莫早,周末了,写点啥袄?
四哥早,我忙死,啥不写{:soso_e123:}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2 11:31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2 10:24 
说说个人体会。
我一直强调读书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然几十年来,也应该有些心得。
嗯,这我信。再说说第二点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2 11:32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1 18:25 
你批一句我批一句,那书成论坛了,
{:soso_e113:}那不就又是一本好书?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2 13:02
莫冉 发表于 2012-5-12 11:31
嗯,这我信。再说说第二点
今儿没空了,有空在说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2 13:07
莫冉 发表于 2012-5-12 11:32
那不就又是一本好书?
拉倒吧。
就这几头蒜?那本《扭秧歌》还是专业编辑的出版物呢,吹的天花乱坠的卖出去几本了?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2 19:55
昨天在车上用手机看这篇
现在静下心来细看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2 19:55
忙真没时间来论坛啊.......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2 20:03
莫冉 发表于 2012-5-10 16:50 
我经常拿书当笔记,书上写满了心得与注解,有人看过我的书扼腕叹息:败家呀,夺好的书,往上写什么字啊!
...
小莫原来这样看书啊
难怪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2 20:05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2 09:56 
小莫早,周末了,写点啥袄?
醉笑换头像了.......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2 20:10
醉笑还在草原吧
醉笑说话有点草原上暴风雪的味道{:soso_e197:}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2 20:10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2 10:24 
说说个人体会。
我一直强调读书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然几十年来,也应该有些心得。
继续啊
抻着脖子等着呢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2 20:43
杜若 发表于 2012-5-12 20:10
醉笑还在草原吧
醉笑说话有点草原上暴风雪的味道
草原暴风雪,想起《草原英雄小姐妹》,看过么,
动画片,龙梅,玉荣,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2 20:46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2 20:43 
草原暴风雪,想起《草原英雄小姐妹》,看过么,
动画片,龙梅,玉荣,
没看过动画片,小时候有这课文吧?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2 21:10
杜若 发表于 2012-5-12 20:46
没看过动画片,小时候有这课文吧?
那得看你哪年上的小学了,50年还没有这事儿呢,80年就不提这事儿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2 21:12
杜若 发表于 2012-5-12 20:10
继续啊
抻着脖子等着呢
脖子酸么,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13 09:30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2 20:43 
草原暴风雪,想起《草原英雄小姐妹》,看过么,
动画片,龙梅,玉荣,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动画片啊?
我看过的是课文。
政治色彩的胡编滥造之做,
忽悠孩子。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3 09:37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2 21:10 
那得看你哪年上的小学了,50年还没有这事儿呢,80年就不提这事儿了,
{:soso_e103:}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3 09:38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2 21:12 
脖子酸么,
酸啦
期待{:soso_e113:}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5-13 09:56
杜若 发表于 2012-5-12 20:03 
小莫原来这样看书啊
难怪
{:soso_e127:}难怪叫败家是吧?
作者: 杜若 时间: 2012-5-13 10:10
莫冉 发表于 2012-5-13 09:56 
难怪叫败家是吧?
难怪你博学多识啊{:soso_e178:}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3 10:43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千场 于 2012-5-13 10:55 编辑
冷笑 发表于 2012-5-13 09:30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动画片啊?
我看过的是课文。
龙梅玉荣是真人真事,龙梅死了,玉荣截肢,好像看过一张照片,文革时某年国庆节,玉荣在天安门城楼上跟毛主席握手,
问题不仅是政治色彩,而是那个年代标榜的价值观念是极其扭曲和不人道的,从金训华到龙梅玉荣到赖宁,在灾难面前,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挽救生命,而是提倡用生命去挽救“国家财产”,共产主义价值观竟然如此漠视生命的尊严,什么他妈混蛋逻辑!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3 10:58
杜若 发表于 2012-5-13 10:10
难怪你博学多识啊
恩,小莫比较低调,其实学识不在醉笑之下,且多才多艺,
作者: 丝雨 时间: 2012-5-13 11:50
学术研究学术探讨。。
作者: 丝雨 时间: 2012-5-13 11:52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5-10 17:05 
马克思和列宁肯定是没有书品,他们都喜欢在书的扉页上写满心得,但他们的书多数都是借的书,比如老马,借的 ...
{:soso_e113:}
我看书,遇到精彩的段落,同样也是划线。
作者: 丝雨 时间: 2012-5-13 11:54
冷笑 发表于 2012-5-10 11:34 
我读书一向不求甚解,走马观花。
分看什么样的书啦。遇到茶余饭后的,一目十行差不多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3 13:01
丝雨 发表于 2012-5-13 11:52
我看书,遇到精彩的段落,同样也是划线。
还要分段和归纳中心思想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5-13 19:32
我在手机上也看过这篇。回到家里我也写一点关于读书,与灵风兄共勉。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5-13 19:35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2 10:24 
说说个人体会。
我一直强调读书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然几十年来,也应该有些心得。
醉笑读书有心得,不然文章不会写的这样精彩,还能记住很多细节,一定有不少方法,不防改一改原来的稿,发上来。大家一起讨论。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3 22:20
天晴 发表于 2012-5-13 19:35
醉笑读书有心得,不然文章不会写的这样精彩,还能记住很多细节,一定有不少方法,不防改一改原来的稿,发 ...
好,
天晴一言,快马一鞭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5-14 11:34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5-13 10:43 
龙梅玉荣是真人真事,龙梅死了,玉荣截肢,好像看过一张照片,文革时某年国庆节,玉荣在天安门城楼上跟毛 ...
疯狂的年代,还有很多因为一根木头舍弃生命去救的呢,所谓爱护国家财产。
灭绝人性。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5-15 11:05
冷笑 发表于 2012-5-14 11:34 
疯狂的年代,还有很多因为一根木头舍弃生命去救的呢,所谓爱护国家财产。
灭绝人性。
金训华就是。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