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放逐在生活的乐园里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5-28 10:40
标题: 放逐在生活的乐园里
本帖最后由 老树昏鸦 于 2012-5-30 07:33 编辑
放逐在生活的乐园里
最初知道苏东坡谪居黄州,是读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后来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才知道过去一直当真的东西原来满不是那么回事,不过这倒怪不得冯梦龙老先生,文学与历史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范畴。
当年,身为湖州太守的苏东坡经过长达半年的逮捕与受审,终于死里逃生,于元丰三年(1080年)贬谪到长江岸边的黄州充任团练副使,这是一个连班都可以不上的轻松差事,真正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他的才识和文名引起了一群文化官僚的妒忌与憎恨,二是他的性格一向嫉恶如仇,遇有邪恶便“如蝇在食,吐之乃已。”这起莫须有的所谓“乌台诗案”无疑让历史蒙羞,也让历代正直的文化人为苏东坡抱愤不已。然而我倒觉得,黄州之行给予了苏东坡一种生活的宁静和精神的升华,是苍天对他的恩赐和成就,我甚至怀疑,倘若没有这段时间的生活历练,苏东坡能否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一类的千古绝唱恐怕还是个问题。
现在就让我们倒退九百三十二年,欣赏一下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环境。黄州当时是长江边上一个僻静的小镇,距离汉口约六十里。苏东坡起初住在定惠院,这个小寺院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坡上,离江边还有一段路,那一带丘陵起伏,乡野风光如画。由于太守的礼遇,他还能住在临皋亭,那是一个驿亭,官员走水路时,经此可以小住,此处“去江五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后来官府又在亭子旁边给他加盖了一间书斋,置身此处,“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苏东坡还在黄州的东山坡上开垦出一块约十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三间房子,房子下面的小丘上建有茅亭,谓之远景亭,临亭远眺,乡野景色一览无遗。亭下就是他的雪堂,雪堂有房五间,是他到黄州后二年的二月在雪中竣工的,墙由诗人自己粉刷,还在上面画了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雪堂的台阶下有一小桥,横跨一小沟,若非下雨,沟内常干涸。雪堂东面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再往东是一眼小水井,井中冷泉清冽。再往低处是稻田,麦田,桑林菜圃和茶园。他的西邻是一片枝叶茂密的竹林,人行其中,不见天日,苏东坡就在此浓阴之中消磨长夏。
再来享受一下苏东坡的日常生活。黄州的徐太守仰慕苏东坡的才学,对他热诚相待,常以酒宴相邀,平日里也常送酒食给他。在雨天,他睡到很迟才起床,平时或在山间散步,或在庙宇、庭园、树阴掩蔽的溪流等处探胜寻幽。有时朋友来访,则一同到长江两岸的山里游玩。他有时芒鞋竹杖,雇一小舟,与渔民樵夫们消磨时光;有时过江去看望同乡好友,不能回家时便在朋友家住上数日;有时自己到乡野酒店小酌,当地的村酒味道不错而且价格低廉,羊肉鹿肉和鱼蟹也几乎不论钱买。他也可以看书,旗亭酒监藏书甚多,以将书借人阅读为乐事。苏东坡也务农事,他从邻居处移来树苗,从老家四川托人找来菜种,当地上冒出针尖般的绿苗,他会欢喜得像孩子般跳起来。他看着稻麦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下闪动,他感到得意而满足。耕作之暇,他到城里去喝酒,喝得小有酒意时在草地上躺下便睡,直到暮色沉沉时好心肠的农人把他叫醒。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他发明一个炖猪肉的简单方法,这种“东坡肉”至今在南方依然是一道名菜。他还会做鱼,先选一条鲤鱼,用冷水洗净后擦上点儿盐,里面塞上白菜心,然后放在煎锅里,放几根小葱白,不用翻动,一直煎到半熟时放几片生姜,再浇上一点儿咸萝卜汁和一点儿酒,快要好时放上几片橘子皮,趁热端到桌上吃。
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种神仙般的生活,世间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自由自在呢?如果这样的生活可以称之为贬谪的话,那我倒情愿让他们贬谪一辈子。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深,他说读书人如果有别的事情可做,就不要去做官。
充分的闲暇和美好的风景让苏东坡的日子美满舒服。他摆脱了官场的喧嚣纷扰与龌龊,充分享受着每一个日子带给他的快乐。苏东坡脱去了文人的长袍,摘去了文人的方巾,改穿农人的短褂子,好使人不能辨识他士大夫的身份。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转折与提升,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对官场的险恶有了痛彻肺腑的恐惧与厌弃,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并且反思自己的行为与个性,以求得到心灵的真正安宁。他崇尚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甚至怀疑陶渊明就是自己的前身。他在《安国寺记》里写道:“余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像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然而积习总是难改,深藏内心的儒家思想总是把他拖往另一个方向,想到“至君尧舜”的远大抱负难以实现,上不能忠君报国,下不能造福于黎民百姓,只落得混迹于江湖,有时甚至被醉汉们推推搡搡,他心中的煎熬自然可想而知。正是这种凤凰涅槃般的洗礼,让苏东坡对自身和外界有了更加透彻的洞察与把握,思想与艺术也随之产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升华。
就在我读完《苏东坡传》掩卷深思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一个现代人,他就是已故著名作家刘绍棠。“文革”期间,这位少年得志才华横溢的年轻作家横遭迫害,只好回到京西通州运河边的老家务农。然而他却因祸得福,不但保全了身心免受伤害,而且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多年之后忆起这段经历,他由衷地感叹说那是将他放逐在了生活的乐园里。
想不到时隔八百多年以后,历史的脚步竟这样神奇而且无奈地重叠在了一起。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12-5-28 14:09
呵,那真是神仙般的生活。
读书人如果有别的事可做,就不要去做官。说得真好。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2-5-28 17:37
呵呵,我也感觉苏东坡在黄州的日子很得悠然自得。{:soso_e113:}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5-29 11:27
本帖最后由 老树昏鸦 于 2012-5-29 11:34 编辑
李子四 发表于 2012-5-28 14:09 
呵,那真是神仙般的生活。
读书人如果有别的事可做,就不要去做官。说得真好。
怎么叫真好,那是相当好啊。{:soso_e113:}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5-29 11:28
本帖最后由 老树昏鸦 于 2012-5-29 11:35 编辑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2-5-28 17:37 
呵呵,我也感觉苏东坡在黄州的日子很得悠然自得。
怎么叫很悠然自得,那是相当悠然自得啊。{:soso_e113:}
作者: 般若山人 时间: 2012-5-29 11:35
去看乐山大佛,一路有不少苏东坡的影子。他的影响力,可见一般。
作者: 李子四 时间: 2012-5-29 12:59
老树昏鸦 发表于 2012-5-29 11:27 
怎么叫真好,那是相当好啊。
嘎嘎,你写的字也相当的好 。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5-29 14:45
般若山人 发表于 2012-5-29 11:35 
去看乐山大佛,一路有不少苏东坡的影子。他的影响力,可见一般。
那是自然,享誉千年的大文豪嘛,了不起!{:soso_e179:}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5-29 14:47
李子四 发表于 2012-5-29 12:59 
嘎嘎,你写的字也相当的好 。
老师取笑了{:soso_e181:}
作者: 心月 时间: 2012-5-29 16:05
苏轼的诗文成全了黄州的美名,黄州的生活补足了苏轼的精神,双赢哪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5-29 22:01
心月 发表于 2012-5-29 16:05 
苏轼的诗文成全了黄州的美名,黄州的生活补足了苏轼的精神,双赢哪
说得真好。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2-5-30 06:47
总感觉文人从政,便写出的好文章少了很多。仕途不顺,反而成就了真正的文人!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5-30 07:30
暮雪 发表于 2012-5-30 06:47 
总感觉文人从政,便写出的好文章少了很多。仕途不顺,反而成就了真正的文人!
没错,诗穷而后工。纵观文学史上的传世之作,往往都渗透着作者的血与泪,那些酒足饭饱后用牙签剔着牙写出的东西,便要大打折扣了。
作者: 凌云享耳 时间: 2012-5-30 09:42
还真是生活的乐园{:soso_e160:}
作者: 尚书青云 时间: 2012-5-30 20:18
题目好像如果可是
东坡肉之外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5-30 20:59
尚书青云 发表于 2012-5-30 20:18 
题目好像如果可是
东坡肉之外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好像又喝了点,可是又不大像。这地方好像没有东坡肉吧。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2-5-31 18:41
老树老师莫不是糊涂了,唾沫横飞叨叨半天,竟没看到俺想看的最后一哆嗦,不知道黄州其实出了二位你熟儿悉的名人
一曰苏东坡,二曰马樱花
与任邱不远,坐火车只要十小时,且直达,来吧,让马花妹子带你去逛逛所谓的东坡赤壁和看看苏大人手迹的前后赤壁赋~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2-5-31 19:29
门票五十元,俺前前后后逛了八遍儿了,唉,看来还得再逛去
郭老师若是怕俺吃了你不敢来,倒也替俺省了第九遍儿了{:soso_e113:}
作者: 尚书青云 时间: 2012-5-31 19:55
林语堂还写过一本《武则天传》好像。
他最后和赛珍珠搞实业没少赔。文人做买卖,不赔不正常。
作者: 淡淡紫丁香 时间: 2012-5-31 21:36
经历就是收获,看来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soso_e160:}
作者: 般若山人 时间: 2012-6-1 06:01
老树昏鸦 发表于 2012-5-29 14:45 
那是自然,享誉千年的大文豪嘛,了不起!
{:soso_e181:}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6-1 09:04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5-31 18:41 
老树老师莫不是糊涂了,唾沫横飞叨叨半天,竟没看到俺想看的最后一哆嗦,不知道黄州其实出了二位你熟儿悉的 ...
这么长时间又跑到哪里去了?非要老夫拿着钉耙打上山门才出来么?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6-1 09:05
马樱花 发表于 2012-5-31 19:29 
门票五十元,俺前前后后逛了八遍儿了,唉,看来还得再逛去
郭老师若是怕俺吃了你不敢来,倒也替俺省了第九 ...
你又不是白骨精,我也不是唐僧肉,谁怕谁呀。
作者: 老树昏鸦 时间: 2012-6-1 09:08
尚书青云 发表于 2012-5-31 19:55 
林语堂还写过一本《武则天传》好像。
他最后和赛珍珠搞实业没少赔。文人做买卖,不赔不正常。
我虽然没有跟赛珍珠搞实业,可那年受“蒋干”们唆使,也下了一回海,险些把蛋都赔掉了,至今走起路来裆部仍觉不适。
作者: 煮酒正红 时间: 2012-6-4 16:45
欣赏精彩,问好朋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