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李清照《声声慢》到底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打印本页]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19
标题: 李清照《声声慢》到底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刚看到四哥的贴子:《邀嘉人共赏析----李清照的<声声慢>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四哥说:历来有三种说法,曰春,曰秋,曰上春下秋。以前看这首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初春,经四哥这么一问,又好像是秋天。一个著名的词作家,不应该把季节描写得这样模糊,既是四哥邀嘉人赏析,我就不好打扰了,重开一贴吧。
      
       首先透露季节信息的句子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指冬春冷热交替时特有的天气,也有解释为天气忽冷忽热的气候特点。“最难将息”按照中医的理论,春天人体阳气向外疏发,因此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很多疾病也发作在春天,所以说是“最难将息”。按照约定俗成(也可说成相约成俗)的看法,“乍暖还寒”是描绘初春特有的词语,这是描绘春天景色佐证之一。

      “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乍一看,雁过也,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秋天,但是大雁是候鸟,春天是要由南往北飞的,所以这句也不足以证明就是秋天的景色,而很有可能是冬去春来,大雁北飞,李清照想起与赵明诚踏青的往事而无比伤感。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是最关键的一句,无论从谁的诗词看,“黄花”都是指菊花。李清照非常喜欢菊花,曾经写过“人比黄花瘦”的句子。但如果是在秋天,又怎么会“乍暖还寒”?所以不能先入为主地理解为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在这里写的很可能是春天满山遍野开放的油菜花。

       还有最后一个描写春天的佐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李清照这里所写的梧桐,不是在上海街边一排排粗壮的法国梧桐,而是中国本土的婷婷玉立、婀娜多姿、有凤来仪的梧桐,这种树在春天欣欣向荣,在它开花的时候,就是春雨贵如油的时候,往往是细雨伴着桐花旖旎而落,满地清香,但是也无限伤感。

       最后引用百度来的一句话:不能因为作者的伤感和清冷就心理上晕染上深秋色彩,人悲秋,也伤春。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8-12 20:25
哈,今晚一起跟着四哥吟风弄月了。
作者: 牛气冲天真小人    时间: 2012-8-12 20:27
作为南方人,我支持春季的说法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30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8-12 20:25
哈,今晚一起跟着四哥吟风弄月了。

这是四哥的强项{:soso_e112:}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30
牛气冲天真小人 发表于 2012-8-12 20:27
作为南方人,我支持春季的说法

北方人也支持春季的说法{:soso_e113:}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8-12 20:32
无论从谁的诗词看,“黄花”都是指菊花。李清照非常喜欢菊花,曾经写过“人比黄花瘦”的句子。
-----------------------------------------------------------------------------------------------------------------------

这个不对,黄花指的不是菊花,是忘忧草。
作者: 十年灵风    时间: 2012-8-12 20:32
。“最难将息”按照中医的理论,春天人体阳气向外疏发,因此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很多疾病也发作在春天,所以说是“最难将息”。
----------------------------
莫莫用医学来解释,很棒。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8-12 20:33
李清照在这里写的很可能是春天满山遍野开放的油菜花。
---------------------------------------------------------------------------

这个。。。。。。

太油菜了。
作者: 牛气冲天真小人    时间: 2012-8-12 20:34
其实了解作者在什么地方写的词就能理解了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34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8-12 20:32
无论从谁的诗词看,“黄花”都是指菊花。李清照非常喜欢菊花,曾经写过“人比黄花瘦”的句子。
---------- ...

拿证据来看看。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8-12 20:34
还有最后一个描写春天的佐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李清照这里所写的梧桐,不是在上海街边一排排粗壮的法国梧桐,而是中国本土的婷婷玉立、婀娜多姿、有凤来仪的梧桐,这种树在春天欣欣向荣,在它开花的时候,就是春雨贵如油的时候,往往是细雨伴着桐花旖旎而落,满地清香,但是也无限伤感。

---------------------------------------------------------------------------------------------------------------------------------

这段最好,观点独特,论据充分。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35
十年灵风 发表于 2012-8-12 20:32
。“最难将息”按照中医的理论,春天人体阳气向外疏发,因此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很多疾病也发作在春 ...

看看一会江湖菜刀能气疯不{:soso_e113:}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35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8-12 20:33
李清照在这里写的很可能是春天满山遍野开放的油菜花。
------------------------------------------------ ...

真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的开,才能叫满地黄花啊!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36
牛气冲天真小人 发表于 2012-8-12 20:34
其实了解作者在什么地方写的词就能理解了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也是嘉人论证的,但是我却没想到南北的差异,佩服一下嘉人。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37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8-12 20:34
还有最后一个描写春天的佐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李清照这里所写的梧桐,不是在上海街边一 ...

那你现在是春派还是秋派?
作者: 牛气冲天真小人    时间: 2012-8-12 20:43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0:36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也是嘉人论证的,但是我却没想到南北的差异,佩服一下嘉人。

这小丫头是实业系,所以相对会推敲得比较严谨。这就是她就事论事的方式,是值得称赞
作者: 嘉人    时间: 2012-8-12 20:44
除了说黄花是油菜花这一点不同意外,别的无异议。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45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2 20:44
除了说黄花是油菜花这一点不同意外,别的无异议。

{:soso_e113:}如果你说是别的菜,我也同意。
作者: 嘉人    时间: 2012-8-12 20:46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0:35
真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的开,才能叫满地黄花啊!

但是,注意,她用的是“堆积”,而且用了个词“憔悴损”,这不符合漫山遍里开放着的油菜花。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8-12 20:46
牛气冲天真小人 发表于 2012-8-12 20:27
作为南方人,我支持春季的说法

作为北方人,我支持是秋季。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48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2 20:46
但是,注意,她用的是“堆积”,而且用了个词“憔悴损”,这不符合漫山遍里开放着的油菜花。

黄花菜花期很短,春天也可能堆积。
作者: 嘉人    时间: 2012-8-12 20:50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0:48
黄花菜花期很短,春天也可能堆积。

但油菜花不可能堆积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52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2 20:50
但油菜花不可能堆积

{:soso_e132:}{:soso_e134:}{:soso_e131:}你到底哪伙的?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53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2 20:50
但油菜花不可能堆积

也有可能是春季开放的别的黄色花朵,春天开的花,花期都很短。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55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2 20:50
但油菜花不可能堆积

有没有资料记载李清照这首词写于几月?如果有记载,那么这个问题就不用论证了。

作者: 嘉人    时间: 2012-8-12 20:56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0:53
也有可能是春季开放的别的黄色花朵,春天开的花,花期都很短。

我猜测,应该是一种用来观赏的花。而李清照在别的词里提到过“人比黄花瘦”,按照一个人的用语习惯来说,是不会用同一个词来形容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的,所以当是黄花。

作者: 十七孔桥    时间: 2012-8-12 20:57
春派莫冉实力最强。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58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0:57
春派莫冉实力最强。

嘉人还没算正式出手呢。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0:59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2 20:56
我猜测,应该是一种用来观赏的花。而李清照在别的词里提到过“人比黄花瘦”,按照一个人的用语习惯来说, ...


{:soso_e179:}  
我老早就佩服嘉人的判断力。

作者: 旅途飘絮    时间: 2012-8-12 21:00
我看到的是李清照南渡后写的~~江南见雁雁归来,春天~~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1:01
旅途飘絮 发表于 2012-8-12 21:00
我看到的是李清照南渡后写的~~江南见雁雁归来,春天~~

江南见雁归来,不是秋天了?

作者: 旅途飘絮    时间: 2012-8-12 21:07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1:01
江南见雁归来,不是秋天了?

哈哈,就是啊~~北方是春天看到大雁回归的,瞧我这脑子~~
作者: 十七孔桥    时间: 2012-8-12 21:07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2 20:46
但是,注意,她用的是“堆积”,而且用了个词“憔悴损”,这不符合漫山遍里开放着的油菜花。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花,俺不赞同。

作者: 旅途飘絮    时间: 2012-8-12 21:08
翻了一下宋词选,上面是说写在秋天的~~南渡后写的~~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2-8-12 21:09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0:35
真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的开,才能叫满地黄花啊!

满地黄花堆积,说的是落花。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1:10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 ...

所以嘉人说是黄花菜比较正确。
作者: 十七孔桥    时间: 2012-8-12 21:13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1:10
所以嘉人说是黄花菜比较正确。

在南方,春天黄色的花,不止黄花菜和油菜花。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2 21:30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13
在南方,春天黄色的花,不止黄花菜和油菜花。

还有什么?上个片片看看。
作者: 十七孔桥    时间: 2012-8-12 22:12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1:30
还有什么?上个片片看看。

最近没有出去拍,有空翻一下以前的PP跟大伙分享一下。
作者: 牛气冲天真小人    时间: 2012-8-12 22:24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 ...

嗯,有点意思
作者: 七月十九    时间: 2012-8-12 23:22
本帖最后由 七月十九 于 2012-8-12 23:24 编辑

哈哈,好雅兴

作者: 墓歌    时间: 2012-8-13 00:15
冷笑 发表于 2012-8-12 20:46
作为北方人,我支持是秋季。

无条件支持冷笑,与南方北方人无关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3 09:42
墓歌 发表于 2012-8-13 00:15
无条件支持冷笑,与南方北方人无关

你不在你的金鸾殿里呆着,没事总下乡做什么?
作者: 天晴    时间: 2012-8-13 14:11
厉害了小莫。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我,自愧弗如。

有一点想说一下:时隔那么远,相距上千里,黄花直接说不知道就结了。

不知道还生憋就不好了。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3 14:21
天晴 发表于 2012-8-13 14:11
厉害了小莫。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我,自愧弗如。

有一点想说一下:时隔那么远,相距上千里,黄花直接说 ...

天晴大哥{:soso_e179:}我记住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本来不知道黄花是啥,非要瞎掰,必定挨拍{:soso_e113:}

作者: 猫曈    时间: 2012-8-13 15:23
木文化的人,背着手走过。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3 15:53
猫曈 发表于 2012-8-13 15:23
木文化的人,背着手走过。

回来,给题个词再走{:soso_e113:}
作者: 嘉人    时间: 2012-8-13 18:57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 ...

冤枉啊,我从没说过是油菜花。你能不能好好看看我的回复?

作者: 莫冉    时间: 2012-8-13 21:44
桥上有嘉人 发表于 2012-8-13 18:57
冤枉啊,我从没说过是油菜花。你能不能好好看看我的回复?

嘿嘿,我说的{:soso_e120:}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8-14 09:17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2 21:07
好好读这首词的意境,有两三盏淡酒,还倚着窗儿,应该写的是庭院的落花?根本没有田野的感觉。
说是油菜 ...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久矣,赵明诚已经过世,李清照饥寒交迫艰难度日,哪来什么庭院?茅屋一间能遮风挡雨就不错了,倚窗看的就得是野外,呵呵。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8-14 09:18
猫曈 发表于 2012-8-13 15:23
木文化的人,背着手走过。

没文化你背什么手呢?

就像不会写字的你别好几管钢笔做啥?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8-14 09:19
莫冉 发表于 2012-8-13 09:42
你不在你的金鸾殿里呆着,没事总下乡做什么?

领导都爱私访。



作者: 旅途飘絮    时间: 2012-8-14 09:36
冷笑 发表于 2012-8-14 09:17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久矣,赵明诚已经过世,李清照饥寒交迫艰难度日,哪来什么庭院?茅屋一间能遮风挡雨 ...

看的介绍说的是秋天,从见雁归来应该是江南的秋天,至于乍暖还寒,为何不是乍寒还暖,有时为了合韵,颠倒用字的顺序也是有的。瞎说两句,别拍哦~~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8-14 10:07
旅途飘絮 发表于 2012-8-14 09:36
看的介绍说的是秋天,从见雁归来应该是江南的秋天,至于乍暖还寒,为何不是乍寒还暖,有时为了合韵,颠倒 ...

说得对。

格律所限,就算真是咋寒还暖也得写作乍暖还寒。

作者: 墓歌    时间: 2012-8-14 10:14
莫冉 发表于 2012-8-12 21:01
江南见雁归来,不是秋天了?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

江浙一带,秋天见到的一样是雁南飞

作者: 墓歌    时间: 2012-8-14 10:18
冷笑 发表于 2012-8-14 10:07
说得对。

格律所限,就算真是咋寒还暖也得写作乍暖还寒。

乍暖还寒也被解释成乍暖乍寒,没错,忽冷忽热的意思
即使把“时候”解释成“时令”,也没啥,秋天本来也忽冷忽热的啊,“秋傻子”就说该冷了还总热呢,变化无常
再有,冷笑兄可以百度一下(我天天最少用百八十次百度),“晚来风急”还有另外版本“晓来风急”,“大家”也有解读

作者: 旅途飘絮    时间: 2012-8-14 10:37
冷笑 发表于 2012-8-14 10:07
说得对。

格律所限,就算真是咋寒还暖也得写作乍暖还寒。

{:soso_e181:}先~~为有相同的意见~~{:soso_e113:}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8-14 10:44
墓歌 发表于 2012-8-14 10:18
乍暖还寒也被解释成乍暖乍寒,没错,忽冷忽热的意思
即使把“时候”解释成“时令”,也没啥,秋天本来也 ...

墓歌兄一语惊醒,正好有贴可发了。
作者: 墓歌    时间: 2012-8-14 10:48
但是大雁是候鸟,春天是要由南往北飞的,所以这句也不足以证明就是秋天的景色,而很有可能是冬去春来,大雁北飞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丰子恺,江浙人

中国桐先开花后长叶,时间都较晚,那时候,想来大雁早就北归了
而李清照估计也就不会黄花、大雁、光秃秃的梧桐整到一起了
作者: 墓歌    时间: 2012-8-14 10:50
黄花、梧桐雨等等当然未必就是旧体诗词中的固定意象,但都凑到一的时候,还真是秋天的可能更大的
作者: 墓歌    时间: 2012-8-14 10:53
冷笑 发表于 2012-8-14 10:44
墓歌兄一语惊醒,正好有贴可发了。

哈哈
我就凑帖子呢,对错都别生气啊,包括刘翔的
声声慢的“乍暖还寒”,曾经有一段我也郁闷过{:soso_e112:}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8-14 10:53
墓歌 发表于 2012-8-14 10:50
黄花、梧桐雨等等当然未必就是旧体诗词中的固定意象,但都凑到一的时候,还真是秋天的可能更大的

靠,这几个回帖是墓歌吗?

你这一说正经话,我都不敢认识了。

作者: 墓歌    时间: 2012-8-14 10:59
冷笑 发表于 2012-8-14 10:53
靠,这几个回帖是墓歌吗?

你这一说正经话,我都不敢认识了。

为了泡妞,以前不会百度,我天天抱着十几本诗词瞎翻呢
10多年了,不容易啊{:soso_e113:}

作者: 十七孔桥    时间: 2012-8-14 14:00
冷笑 发表于 2012-8-14 09:17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久矣,赵明诚已经过世,李清照饥寒交迫艰难度日,哪来什么庭院?茅屋一间能遮风挡雨 ...

哦,原来是这样。
谢冷兄指正,学习了!!{:soso_e181:}

作者: 冷笑    时间: 2012-8-14 14:03
十七孔桥 发表于 2012-8-14 14:00
哦,原来是这样。
谢冷兄指正,学习了!!

我这也一家之言,桥兄客气了。{:soso_e183:}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