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简析《天净沙*秋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12-10-10 23:33
标题: 简析《天净沙*秋思》
本帖最后由 杨逍逍 于 2012-10-10 23:40 编辑

       又见醉豆质疑!这次他质疑的是名篇《天净沙*秋思》。他摇头晃脑,他浅吟轻唱,他辗转推敲,他捻须三根,最终变成了无须之人。他的帽子随着他的身影左右晃荡,可惜帽子太多太大,遮住了他干瘪的老脸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看到此处,我不禁想起一个成语——沐猴而冠,于是开怀大笑——绝妙!这个比喻太绝妙!可笑啊,明明胸无点墨,偏偏装得才高八斗。原文精义尚且领略不了,竟敢出口质疑!穿了个文化衫,就把自己当初文化人。帽子戴的多,就能证明你的脑瓜有用么?

    为了让艺文的筒子们不受蠢货误导,故对《天净沙*秋思》进行简略赏析如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翻译过来,大意为:

          一路走来,掠过枯藤,路过老树,听过昏鸦。
          抬眼望去,小桥跨过流水,流水依着人家。
          而我,踌躇古道,孤迎西风,独依瘦马。
          眼看夕阳西下。
          我驻足无处,思乡断肠,却还得零落江湖,奔行天涯。

    前四句全为写实,为作者一路所见所闻。
    首句描写一路阴暗凄凉的情调,暗示作者风尘仆仆,心情沉郁。

    第二句眼前一亮,一副乡间野村的写意风景,直观感受简约而宁静,心理感受安详而温馨,和作者沿途身受形成强烈对比。而且,请注意,全文精妙之处就在“人家”一词,如果没有“人家”,就是单纯的环境描写,无法直观的切入到社会、人文、情感层面,也无法对作者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与落差,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自己是一路飘零,“人家”却温馨宁静。哎,这要是我家多好?真想推门而入,却怎能把他家当我家?杜甫名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弃妇听到新人笑,自己暗自悲哭,与此句技法相类。这是“睹物思人,由人及己”的另一种情感关联方式,只不过本曲更含蓄些,仅以环境描写进行表现,需读者仔细揣摩。

    第三四句,作者在欣羡“人家”之余,忍不住顾影自怜:再看自己,临古道,迎西风,依瘦马,日落西山,前路茫茫。这里也暗示了作者一路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十分辛苦;所谓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同时点明作者思乡的动因,侧面烘托思乡之情的强烈。

    经过前面三重奏,种种情感,层层叠浪,推波助澜,作者沉闷孤苦之情终于爆发,忍不住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叹!此曲终成千古绝唱!

    既然是简析,此曲其它绝艳之处不再做赘述(有想更多交流的可站短,男士除外)。回过头来聊聊醉豆乐于质疑的现象。我认为,有的质疑表明人们很会思考,而有的质疑恰恰表明人们不会思考;有的疑问表明人们很聪慧,而有的疑问表明人们很愚蠢。而醉豆,属于后者。这不是污蔑,这是事实。

    Ps:艺文的版头文字居然是“让思想走的更远。。。。。。”原以为只是醉豆的签名。德国马克思墓旁有一句中文留念:“思想走了,马克却留了下来。”应该是中国人写的,意思可能是:社会主义思想被中国人继承,可中国还是那么穷;德国虽然没有社会主义,但却拥有财富(德国马克)。由此忍不住想把艺文的宗旨改为:“让思想走的更远,让傻逼玩的更欢!”虽然思想出走了,但傻逼还在么。



作者: 知音    时间: 2012-10-10 23:47

这个我要分成三节语文课来学习,时间安排在下周123,嘿嘿!
作者: 风飘飘    时间: 2012-10-11 00:33
恩恩,我来复习复习语文知识。{:soso_e113:}
作者: 花花    时间: 2012-10-11 01:36
解读的不错呀 但是醉笑看了肯定还是生气的
作者: 范闲    时间: 2012-10-11 08:55
层层叠叠的心境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12-10-11 09:12
人在旅途
作者: 禾苗    时间: 2012-10-11 09:44
学习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2-10-11 10:58
最好再驳一下“平沙”。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12-10-11 11:31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2-10-11 10:58
最好再驳一下“平沙”。

用“平沙”就无法直接勾起作者思想之情了。

看到了“人家”才想到了“自家”。

作者: 知易行难    时间: 2012-10-11 11:40
逍,咋这么有才呢咋
作者: 知易行难    时间: 2012-10-11 11:41
这叫思之有道,不是瞎特么想,直道不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12-10-11 11:54
“ 首句描写一路阴暗凄凉的情调,暗示作者风尘仆仆……”

凄凉是凄凉

倒真没感觉到阴暗。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2-10-11 12:43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2-10-11 13:22 编辑

“平沙”,一般中科院关注课题,而“人家”中社院关注课题;各有侧重,不分伯仲
作者: 春江潮水    时间: 2012-10-11 13:07
每当我看到艺文的版头,就感觉五块地砖儿扑面而来。
作者: 范闲    时间: 2012-10-11 14:31
逍兄太有才了,赞一个
作者: 小庄    时间: 2012-10-11 19:43
杨逍真的很有才。
作者: 知音    时间: 2012-10-11 20:19

等等等等等等,重要重要,这里面的“人家”,是说“是别人家”?我一直理解成是“有人住的家”。




作者: 知音    时间: 2012-10-11 20:20
这里面的“人家”,到底是说“是别人家”,还是指“有人住的家”呢……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