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戈叔亚调查报告:抗战时期的中国战略物资出口 [打印本页]

作者: 失败的匈奴    时间: 2013-3-29 06:41
标题: 戈叔亚调查报告:抗战时期的中国战略物资出口
过去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美国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向中国提供的大量物资;而忽略了中国的出口物资。当时无论是美国通过“租借法案”,还是前苏联和英国(甚至还有战争初期的德国)等国给与中国的物资,在签署协议时都明文规定,我们都必须以相应钨、锑、锡、猪鬃等稀缺战略物资进行抵偿的。

一、驼峰坠机上的钨锡

1996年3月,我和伙伴们在云南中缅边界的深山密林中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广为流传的二战驼峰飞机的残骸。记得当时摸着上面的伤痕和铁锈时,我无比羞愧地低下了头。因为这些飞行人员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而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却太少太少……我感觉“扭曲的螺旋桨像是一张大嘴,它挣扎着像要述说,但是终于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航空公司第53号飞机。今天,人们在美国老布什图书馆里可以看到中国人赠送的53号飞机机长吉米·福克斯的铜像,以及***主席和布什总统的亲笔题词。飞机的残骸陈列在云南怒江州片马驼峰航线博物馆里。

驼峰航线堪称伟大的军事空运冒险历史的经典版本。它的出现使得今天的人们有机会追溯战争期间美国飞行人员把大量的美国援华物资空运到中国的故事。

但是中国航空公司第53号飞机却是在从昆明飞往印度汀江的途中坠落的。也就是说,飞机到达昆明是运载着美国提供给中国的抗战物资,卸货以后返回汀江基地失踪的。虽然美国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飞机上运载的物资是:锡、钨和猪鬃。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我们在飞机失事地点也没有发现这些货物,后来我在片马不远的泸水县鲁掌镇附近的傈僳族村子里面,看到了老百姓从中航第53号飞机残骸处找到的锡锭,上面刻有“云南锡业公司”。

记得当时我很感动,感觉到在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将大量的物资送往中国的同时,贫穷的中国人民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刻并没有忘记报答那些帮助自己的朋友,哪怕是倾家荡产。

从这以后,我逐渐开始关注驼峰航线的飞机在到达昆明返程时所运载的物资了。

二、美国资料很少

由于我和美国方面的关系较多,所以我一开始就寻找美国驼峰航线方面的资料。

在我所接触的美国驼峰方面的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他们更多的是涉及美国陆军空运总队从印度飞越驼峰运到中国方面的物资,这些物资包括:武器装备和弹药、医药和医疗器械、飞机车辆零部件及各种机械和油料,以及军用被服等等,甚至包括在美国印刷的中国货币还有人员。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提及驼峰航线的飞机在从昆明返程回印度基地时运载的物资却很少很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开始由于驼峰空运危险性大,美国方面要求飞机空机返回以免出事。后由于中国方面提出要求,他们才在返回印度是搭载少量的中国出口物资和到印度整训的士兵。

美国威廉·凯宁(William Koenig)所著的《飞越驼峰(Over The Hump Airlift To China)》,我翻译并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及美国军方出版的《二战中的陆军空军(Army Air Force in WWII)》第五卷“空运中国(AIRLINE TO CHINA)”这两本书中提及到了“在飞机从昆明返回印度时,要运输邮件、用坏的引擎、人员和原料,如钨锑锡和猪鬃”。

至于运输了多少数量的这些物资,以及为什么要运输这些原料,我所接触的美国驼峰方面的资料都没有提及。

有趣的事,为什么大量运输猪鬃,难道美国方面没有吗?后来我在翻译原滇缅公路工程管理局总经理谭伯英在美国用英文出版的《修筑滇缅公路(The Building of the Burma Road)》一书时看到了如下一段:

“我们必须从很远的地方把猪运来,很麻烦。同时中国的猪也不像欧美的猪那样肥胖、温和和懒惰。中国的猪又高又瘦,腿又长又壮,这是因为在中国农村猪都是放养而不是圈养。长期的野外生活这使得它们像山羊一样疾走如飞。

当我第一次到美国时,在各处看到了猪。但是我感动奇怪的是为什么美国要进口这么多的中国猪鬃?然后我明白了,因为中国的动物很少人工训养都是健壮的,所以长有又粗又长的鬃毛。

猪鬃主要是用来做工业涂料的毛刷子,特别是给飞机、车辆和军舰的铁壳涂油漆。美国欧洲的猪大都是圈养的,养尊处优使得这些猪的猪鬃又软又稀,不能做毛刷子。

三、通过驼峰空运出口的物资

以后我通过台湾的飞虎队研究专家许剑虹先生得到了中国航空公司驼峰空运的部分档案资料,其中有“资源委员会”所运输的物资的1943-1944年的年度表。其中运输的物资就是钨锑锡和猪鬃等。

据不完全的统计:

“驼峰”航线开辟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利用从昆明返航的飞机将物资运到印度,通过加尔各答港出口到美、英。1942年4-11月,只有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运输出口物资。经中美协商,美军“驼峰”空运队从12月开始在昆明接运中国的矿产品出口美国。1943-1945年,经“驼峰”空运出口盟国军工生产急需的特种矿产品有:钨25,085吨,锡17,170吨,汞204吨。1944-1945年空运出口的农产品有:茶叶7307公担,桐油2177公担,猪鬃25463公担,生丝1961公担。

但是,资源委员会如何运输这些物资的细节,各种资料都无法找到。

四、周熙祐:资源委员会驻加尔各答运输处代表

我没有想到的是周冠宇女士的已故父亲周熙祐在资源委员会工作的珍贵资料是一份做为“自传”的交待他的“反革命罪行”的材料。

材料上详细叙述了周熙祐先生的一生,由于周冠宇女士写了父亲一生的经历,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这里仅仅介绍我的调查过程和这份材料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自传”提及在1939年1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柳州成立了钨锑联合运输处(据薛毅著《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资料显示该委员会是1938年12月同样是在柳州成立钨锑运输处)。处长是夏宪讲(是国民政府原外交部长王正廷的外甥,资源委员会第一任主任翁文灏的亲戚),该处成员多为江浙人。

——物锑联合运输处在柳州的地址(柳州中华路12号,1939年夏季被日机轰炸搬迁到了柳州北门外漠塘村)。

——运输处的工作是将钨砂锑块等经越南出口。1940年日军进攻南宁时,一批来不及运走的钨砂曾经沉入广西的邕江(后又打捞上来)。

——1940年7月由于日军占领越南,滇越铁路中断。钨锑联运处撤销,同时在贵阳成立运务处,处长莫衡、副处长夏宪讲,工作人员周熙祐等。负责资源委员会货物经过滇缅公路进出口事宜。

——1941年7月,英国中断滇缅公路三个月,使得中国的进出口陷入困境。年底,资源委员会运务处紧急命令曾经留学美国的夏宪讲以运务处总代表,国民政府经济部总代表和资源委员会总代表身份前往缅甸首都仰光,专门处理运输事宜。周熙祐随行。

——夏周等人在仰光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督促尽快将从国外购进的大量汽车组装抢运物资回国。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运务处处长莫衡来到仰光,夏宪讲则前往印度另行开辟新的运输线路(并指定周熙祐也要去)。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资源委员会运务处仰光代表办事处大部分人员撤退到后方细保(距离滇缅公路终点站,缅甸的腊戌不远)待命(周熙祐随行)。

——1942年3月,周熙祐到达印度加尔各答。

……

这份交待材料上述情况均属资源委员会钨锑出口的重大事件,由于国内外任何资料上都从未提及过,所以可以说这份“交待材料”显得非常珍贵,因为是填补了这个方面历史的空白。

五、调查的尴尬

这份交待材料可说是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物资进出口的一个大事年表。十分遗憾的是,材料中缺少一张(第21-22页),正好是说到周熙祐到达印度加尔各答以后的事情,应该是资源委员会加尔各答办事处经营驼峰航线出口钨锑锡以及猪鬃事宜。也就是我最为所关心的……

这份材料许多地方都有“X”、“O”字样,据周熙祐的女儿女婿回忆,这是当时的办案人员所为,他们认为那些地方交待的不清楚,责令父亲重新写。就是因为需要重新交待,父亲才把这份材料拿回家继续交待,这样无疑中就保留了下来。

于是,我和昆明电视台编导孔丹等人非常兴奋地无数次到云南省档案馆和周熙祐先生身前所在单位“昆明铁路局(现已经撤销)”原来所属的各个单位调查并查阅他的档案;希望从历年来周熙祐无数次的交待材料中寻找资源委员会出口钨锑等事宜,特别是驼峰空运期间在印度加尔各答办事处的情况,因为这是中国抗战物资进出口事务的一个重要事件。

结果却非常失望,档案馆虽然提供了一些和周熙祐有关的材料,但是都和我们的调查无关。而唯一重要的一份材料估计就是在印度加尔各答的资料,但是又由于里面有大量的英文,档案馆拒绝借阅!

费了许多周折寻找到的周熙祐先生的档案更是啼笑皆非,除了有几份他的履历表、一份铁路局政治部“关于周熙祐问题的复查决定”外,其他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他历次运动的交待材料全然不见!!

铁路局管理档案的同志说,在落实政策时,所有人员档案中的“不实之词”都按照中央有关规定销毁了……

作者: 汉唐魂    时间: 2013-3-29 07:35
由此看来抗战时期国际对我们的援助并不是无偿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过我们还是要感谢盟军对中国战区的支持,只是没必要上升到人道主义上来。

美国不是救世主,就像我们感谢飞虎队却没必要象对救世主那样颂扬。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