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新闻报道】[寻找鹰城抗战老兵]王富生:打小仗无数 大仗只有三天 [打印本页]

作者: 汉唐魂    时间: 2013-6-19 08:52
标题: 【新闻报道】[寻找鹰城抗战老兵]王富生:打小仗无数 大仗只有三天
本帖最后由 失败的匈奴 于 2013-6-19 09:07 编辑

开栏的话

    7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华大地践踏,国家民族到了危机存亡的时刻,许多国人拿起武器保家卫国。抗战老兵就是当年为国家为民族浴血奋战的一个群体。

    近年来,经过志愿者寻访,目前已查证我市仍然健在的抗战老兵有80多位。他们大多数人已年逾九旬。仅近两个月,又有两位老人离我们远去。这些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当年抗战杀敌的经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怎样惨烈的记忆?
    敬请关注《我的抗战——寻访鹰城抗战老兵》。
[attach]189340[/attach]
老兵档案:
    被采访人:王富生
    出生年份:1921年
    家庭地址:宝丰县杨庄镇应河村参加
    主要战役:中条山之战

    近日,当记者与关爱抗战老兵平顶山网的志愿者“三乐”赶到宝丰县杨庄镇应河村时,92岁的王富生老人戴着一顶帽子,坐在家门口已等候多时。
    对志愿者“三乐”来说,这是他第二次见到老人,一个多月前,他曾前来调查核实过。这次,“三乐”为应河村的两位抗战老兵带来了礼物,每人一箱牛奶和一袋大米。一位就是王富生老人,另一位是晚报此前曾经报道过的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抗战老兵张狗剩。
    “我是苦命人,年轻时受罪不少。”这是老人见到我们说的第一句话。老人缓缓站起身,往路边新盖的房子走去。老人背有点驼,但能看出来年轻时个头不小。
    老人的身体没有大毛病,只是耳朵有点聋,对话时需要大声说老人才能听得清。老人在家务农的三儿子在老宅盖了新房,老人坐在新房内,向我们娓娓道来,关于那场战争和那过去的苦日子。


作者: 汉唐魂    时间: 2013-6-19 08:52
老兵口述    16岁离家当兵
    只为有个吃饭的地儿
    我的老家在新城区阳镇,我没有见过父亲。听母亲说,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父亲身上长了疮,在镇上喝了一碗羊肉汤,没想到回家后,竟然毒发身亡。后来,母亲带着我改嫁,是养父把我养大的。
    你想,后爹会待我好吗?十几岁就天天拾柴火做饭,伺候我姥娘。养父卖蒸馍,天不亮就喊我起来揉面、烧水、拉风箱。家里养的有驴,我得天天下地打草喂驴。就这还经常挨打,记得一次,搅辘轳的铁把丢了,后爹非说是我拿出去卖了,拿着大棍子往我身上夯,我姥娘撵出来,把棍子夺了下来。不过,我同母的弟妹们待我都很好,现在逢年过节还来看我呢。
    我曾经上过几个月私塾,只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认识自己的名字而已。
    16岁时,抗日战争爆发,有人来招兵,我就跑出去报名,人家一看就同意了。当时只想着离开家,有个吃饭的地方。
    我被编入了国军89师补充团,头一次出远门,随着部队先后到许昌、周口、淮阳等地接受新兵训练。记得第一年在外面过春节,想起家人,我哭了。
    当新兵那会儿,训练很苦。记得那时候流传着一句话,“会吃吃半碗,不会吃吃一碗”。新兵摸不住门道儿,盛饭时先盛满一碗,等吃完回去再盛时,饭桶里早没有饭了。老兵们则是先盛半碗,快速扒完,再回头盛一大碗,这样就能吃上一碗半饭。
    我因为打枪打得准,成了机枪手。后来接到上级命令,被调往山西,加入了唐淮源的第三军,我在第12师34团8营3连。
    当兵几年
    穿的都是草鞋
    我们的部队驻守在山西夏县、运城一带,阻挡日军。在那里一守就是3年。
    (据有关史料记载,1938年春,山西境内的中国军队为减少正面损失,将十数万之众的部队分散于晋南地区,建立防御工事,开展游击作战。)
    记得那时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铁路附近偷袭,阻止日军运输战备物资。每人背两个手榴弹,到铁路边上埋好地雷,趴在铁路边沟内。看到日军的火车开过来了,就拉线扔手榴弹,扔完就跑。随着地雷炸响,我们回头看时日军的火车头与车身炸成两截,侧翻在沟里。
    日军的碉堡就在附近,我们常是晚上行动,路上很小心,不能出声,想要咳嗽就用衣服塞住嘴。
    那时候部队缺粮,当兵的常常穿上便衣到村子里去买粮食。有时候买粮途中碰到日军,也会跟他们干一仗。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是一个绵延200多里的山脉,一片大山区。我们整天跑着打仗,后来转移至中条山里。我们穿的鞋子是用在山上割的荆条编的,把割下来的荆条泡在水坑里沤,沤软了编成草鞋。有时用旧布条和荆条一起缠,这样更结实。
    那时候,每个士兵都背着几双草鞋,有时候急行军,一天就穿坏一双草鞋。当兵之前真是没想到,当了兵不仅饭吃不饱,而且连一双鞋也没混上。
    夜里在半山腰上站岗,手榴弹盖子提前揭掉等着,因为不知啥时候就打起来了。有时候正吃饭,日军的炮弹就落了下来,我们就赶紧跑进防御工事。
    子弹不长眼呀,那时候经常有战友死在身边,也不知道害怕。


作者: 汉唐魂    时间: 2013-6-19 08:53
打小仗无数    大仗只有三天
    我们打了无数小仗,打大仗只有三天。那三天就是中条山战役中的战斗。
    (据史料记载,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侵占山西后,为了固华北、抑洛阳、窥西安,自1938年以来曾十三次围攻中条山,但均未得逞。中条山地区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1941年5月7日,日军调集重兵,从东、西、北三面兵分几路围攻中条山,志在必得。王富生老人所在的第3军在西线作战。)
    记得是民国30年,也就是1941年5月,我们接到上级命令,有场硬仗要打,部队立即赶赴前线阵地。侦察兵在前面走,我是在沟里扛着机枪跑,是那种捷克式轻机枪。
    第一天,我们先抢占了一个山头,上面有座寺庙。日军往上攻,飞机轰鸣,炮声震天,硝烟弥漫,战士们英勇抵抗,日军没有攻上来。当天我们团没有伤亡,而山下一会儿一冒烟,那是日军在焚烧尸体。根据日军的习惯,士兵死后,他们会取下徽章,尸体当场焚烧,然后取一些骨灰,寄回国内。
    到了晚上接到撤退命令,我们趁黑转移,有一处土山特别陡,我怀抱机枪骨碌了下去。我们走到天明时,又被日军截住了,结果展开激战。我当时趴在地上,向日军扫射,也不知道打死了多少人。
    我们排长中了一枪,子弹从一只眼睛进去,从耳朵后面穿出,但是没有死。到了晚上,我们再次转移。
    第三天,日军恼了,把一个山头都炸平了,部队损失惨重,可以用尸体成堆、血流成河来形容。幸运的是,当天排长让我掩护部队的炊事兵撤退,他们背着锅、碗和口粮走得慢,结果当天我未能上阵杀敌,逃过了一劫。这次战斗只有我和几个炊事兵没有事,其他人差不多都牺牲了。听说连军长都牺牲了。
    (据史料记载,第3军军长唐淮源沉着果敢指挥所部官兵,反复冲杀,以死相拼。5月10日,唐淮源收到撤退命令时,已陷入重围,无路可退。唐淮源三次突围受挫,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在大雨滂沱中,遣去左右,饮弹自尽于山西夏县悬山之岭。)
    部队撤退时,重机枪、迫击炮等重武器带不走又不能留给日军,就地掩埋了。蒋介石曾说那一年是胜利年,没想到败得那么惨。
    我随残部撤退至洛阳南的时候,1000多人的团只剩下二三百人了。
    能活九十多岁
    我已经很知足了
    中条山战役让部队严重减员,王富生所在部队被安排到南阳接新兵,补充兵源。当时王富生已升至班长,他也到南阳接兵,路过当时的薛庄乡时,他告假回家看望姥娘。
    老人说:“回家后,我才知道,我姥娘为了我,哭瞎了眼。后来,他们接兵返回时,没有来找我,我也就没再回部队。”从此,王富生回乡务农,后来做起了卖水果的小生意。3年后,他结了婚。
    那时候,河南已被日军占领,本地的姑娘害怕被日军糟蹋,纷纷出嫁。王富生所在的村里连着三天,有三个结婚的,他是其中一个。婚后,王富生育有4男4女,后来修建白龟湖时,他们全家迁到了如今的宝丰县杨庄镇应河村。
    大儿子、四儿子长大后,先后被王富生送进部队,参加了解放军。大儿子王清明在部队是军医,转业后到市中医院工作,现已退休。王富生则一直跟随在家务农的三儿子王铁良一起生活。
    如今,每天早上,儿媳把一碗牛奶鸡蛋茶送到他手中;中午喝二两小酒,总有烧鸡或猪头肉下酒。王富生老人说:“跟日军打仗的时候,我想着连30岁也活不到,没想到活到了90多岁,我已经很知足了。现在的生活比旧社会强上百倍,儿女们孝顺,俺全村的老头也没我过得好。”

    王富生老人说,他没有啥愿望,“人有生就有死,我很满足”。

http://www.pdsxww.com/news/2013-06/18/content_2109640_3.htm

作者: 失败的匈奴    时间: 2013-6-19 11:39
浴血中条!!!致敬老兵!!!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