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时尚道具——扇子 [打印本页]

作者: 马末都    时间: 2013-7-1 09:34
标题: 时尚道具——扇子
本帖最后由 马末都 于 2013-7-1 09:46 编辑

时尚的道具——扇子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时尚,一般说来时间都不会长久,时尚的东西会被新的时尚所替代。

    不过有一件生命力极其强盛的时尚道具,它就是扇子。

    扇子,最早称“翣”,别称“摇风”、“凉友”。相传禹舜时代已有,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晋崔豹《古今注》记载“舜作五扇”。不过,起初不是用它取凉,而是一种装饰品。在商周,王和后的车子用它来遮蔽风尘,叫“障扇”。后来皇帝和高官出行仪仗中,都有大障扇,以显示威风。

    殷商时期用雉尾制作长柄扇,仅是一种仪仗饰物,为帝王障尘蔽日。汉以后,竹扇和绢扇才普遍用来取凉,形式也逐渐增多;隋以前,扇子多以绫绢、禽羽、竹篾等材质制成;隋至唐代,出现了纸扇,后又发展了象牙扇、檀香扇等名贵品种,开始从实用功能向欣赏功能转变。成了历代不衰的时尚的艺术品。

    明清时苏杭的扇艺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扇的最高峰:苏州的扇子称为“香扇”,杭州的为“雅扇”。

    历朝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平民百姓,都把扇子当成了时尚的道具,几乎人手一扇,扇不离手,甚至到了人凭扇贵的地步。

    扇骨名贵,扇面是名人字画,扇坠都是珠玉珍宝。

    清之前,只能从文人的字里行间和画家留世的画作里一睹扇子的风采。

    晚清之后,西方的摄影师来到中国,留下了当时的影像,使我们现在能目睹当年时尚的人们是如何装扮,持扇留影。

    虽然西方的摄影师因为好奇拍了一些社会题材的照片,但是能正儿八经拍照片的应该都是有钱人,看他们一本正经地端庄站立或坐着,也许会好笑,可人手一扇,定会让你震惊,时尚的魅力无所不在!

    扇子应该是代表时尚最佳的道具了!

    三千年的时尚道具,从平民到皇帝,还有哪个能比得了?




雍容华贵的夫人




殷实人家的满族少妇




浓妆艳抹的汉族妇女




给朝廷做事的官人



守着的顶戴花翎






作者: 马末都    时间: 2013-7-1 09:48


朝廷的高官



民间的书生



就是当时的巨人留影,也不忘拿一把扇子。



作者: 马末都    时间: 2013-7-1 09:49
本帖最后由 马末都 于 2013-7-1 10:06 编辑







皇宫的宫娥





当差的大人






富庶之家






官宦之家






商贾大户






同门合影






平民百姓

到处都有扇子的踪影




作者: 马末都    时间: 2013-7-1 09:52


    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一张,拍摄的天高云淡,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出游,或站或坐,散布在树荫之下,小桥流水,引人遐思。而最萌人的是人手一把团扇,可见当年,扇子绝非夫人小姐专宠之物,大老爷们也是爱不释手呀!



同志之间






居家之中






街巷之上



伟人之旁



合家之欢时



孤家寡人时






相逢开口笑






静坐沉思余



这位就更不用说了,扇子大王




作者: 马末都    时间: 2013-7-1 09:54


聂圣摇扇,运筹帷幄



少帅舞扇,大师在胸



石佛动容,扇扇有情


作者: 马末都    时间: 2013-7-1 09:56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3-7-1 10:41
太惊叹了!
先不说这扇的文化,单是先生收集这些资料和影相也是费尽心思的。致敬。


最有意思的我觉的是《商贾大户》那张,在他们前面吃食的那群小动物应是小猫吧,可由确定他们一定是有意为之的,而这一群小动物,让照片一下子荡漾开来,仿佛日子就这样生机勃勃的展开了。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3-7-1 10:45
还有那组官员照,那上面的男子一个个面容沉稳谦和,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但他们的身形都是习惯性的前倾,那应是跪拜的后遗症。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3-7-1 10:49
还有那高官的长烟杆和巨人的长辫,叹!
我怀疑,他那么大的年纪吸一口烟,那得多大的肺活量才能到嘴里啊。
作者: 丹江诺儿    时间: 2013-7-1 10:59
了不起,这么多有关扇子的照片!佩服!
作者: 沙棘果    时间: 2013-7-1 11:04
{:soso_e103:}我都看呆了,真长见识了!{:soso_e182:}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7-1 12:27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3-7-1 20:11 编辑

马兄说扇倒也似未都讲古,有根有袢、有文有证。佩服!

扇子的确是国人的特有的一种名片,纵贯古今。过去常有文人间访友不遇,留下一折扇子为凭。扇子是从古至今除了文房清供以外的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珍赏价值的时尚用具之一。然而,扇子也是身份的标记。官吏、文人多持文人扇,扇骨档少,引为治学严谨,以示虚怀之意;商贾、豪绅所持扇骨十八档以上,开阖平阔,以示丰盈之意。这两种扇可谓国人精英们的常备之物。至于寻常百姓、贩夫走卒,多以芭蕉扇致用,也是真正体味扇子功效的一众人,为的就是求得一份清凉,并不需要正襟显贵与攀袭风雅了。

我十分喜欢江浙一带的“半张伞”,那是一种由棕竹制成的多档扇骨扇子,黝黑质朴、古色斑斓,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奇特在于扇面用纸——黑金纸(可能还有别的名称),那是一种用丝麻制成的纸,韧度极佳,撕扯不破。江南多雨,出门避之不及之时,以此扇覆首,过后晾干竟然丝毫无损。至于古代佳人美眷用扇就更是美不胜收了,素心团扇、轻罗小扇、檀木香扇、靓羽条扇、百褶画扇……,那是另一番百态人生的景致了。说不尽,说不尽了。

作者: 雁渡寒潭    时间: 2013-7-1 12:47
现在基本是手谈之士才玩扇子了,快绝迹了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3-7-1 13:09
雁渡寒潭 发表于 2013-7-1 12:47
现在基本是手谈之士才玩扇子了,快绝迹了

不尽然,有钱之人在玩扇子才对。当玩成为国人的重要消费目标时,一切被寄予此意义的玩意儿,就都被口袋里有闲钱的人趋之若鹜了。{:soso_e113:}

作者: 绿肥红瘦    时间: 2013-7-1 18:09
我,我一直就喘不上气来了,是马未都么?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7-1 19:37
开眼,很珍贵的资料图片!感谢马末都弄这好贴!

时尚道具的扇子,比起鼻烟壶大烟管儿等物什更具有文化含义,是否有了服饰有了环佩叮当的饰物开始就有了扇子?如果是那样,扇子与服装文化会否是一体的,渊源更久远?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7-1 19:42
我被女人们的三寸金莲儿吸引了很久很久~~

盈盈一握,就这个样的吧?我的妈呀,咋走道儿啊?全身重力压在一双三寸不到的小脚上,女人们还能劳作吗?
审美观一旦扭曲,残忍和造作都显得那么冠冕堂皇的啊,现在来看这样的小脚,难以相信这陋习居然沿袭了上百年。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7-1 20:04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3-7-1 12:27
马兄说扇倒也似未都讲古,有根有袢、有文有证。好文!

扇子的确是国人的特有的一种名片,纵贯古今。过去 ...

说得蛮好,也弄篇关于扇子的文字发主贴吧!

作者: 绿肥红瘦    时间: 2013-7-1 21:14
芥末 发表于 2013-7-1 19:42
我被女人们的三寸金莲儿吸引了很久很久~~

盈盈一握,就这个样的吧?我的妈呀,咋走道儿啊?全身重力压在 ...

三寸金莲才上百年的历史么?我怎么以为明朝就有了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7-1 21:33
绿肥红瘦 发表于 2013-7-1 21:14
三寸金莲才上百年的历史么?我怎么以为明朝就有了

我以为始于宋朝,不足一千年,刚才百度始于隋末,兴于五代~~看来一千多年历史。

作者: 绿肥红瘦    时间: 2013-7-1 21:38
芥末 发表于 2013-7-1 21:33
我以为始于宋朝,不足一千年,刚才百度始于隋末,兴于五代~~看来一千多年历史。

我去年在平遥还拍了几张小鞋子呢,小巧玲珑的

作者: 威海英子    时间: 2013-7-1 23:43
我们这里至今夏天还手摇蒲扇一边赶蚊子一边扇凉。
作者: 绿肥红瘦    时间: 2013-7-2 07:37
我怎么看,都没看到片1有扇子呀?难道我近视加重?
作者: 蝶儿    时间: 2013-7-2 10:43
许久未见马先生,问好!
作者: 芥末    时间: 2013-7-2 21:17
绿肥红瘦 发表于 2013-7-1 21:38
我去年在平遥还拍了几张小鞋子呢,小巧玲珑的

发来发来啦~~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