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何首乌被曝肝损伤 旗下保健食品或躺枪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尘    时间: 2013-8-18 20:02
标题: 何首乌被曝肝损伤 旗下保健食品或躺枪
    用于乌发、抗衰老的常用中药何首乌被曝或可致肝损伤。
  昨日,一则“何首乌可致药物性肝炎”的微博被广泛转载,微博称解放军第81医院及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多篇论文显示,即使是常规剂量的何首乌也有致肝损伤的副作用。
  何首乌不仅广泛用于药物,还可添加进保健食品以及洗护产品中。药通网分析师郑智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何首乌用途拓展,目前其年使用量已经达到了5000吨,成为了重要大宗中药材。
  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对何首乌致肝损害发出警戒,至于国内是否有致肝损伤的案例,以及是否会将何首乌退出保健食品目录,《每日经济新闻》给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新闻宣传司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记者发稿时间尚未收到回复。
  何首乌屡现致肝损伤案例/
  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案例并非个案。
  提出“何首乌因含有蒽醌类成分可致药物性肝炎”的微博显示,解放军第81医院的肝病研究所的《口服何首乌致肝损害40例临床分析》研究论文显示,在2004年5月份到2008年5月份,对四年间共收治的40例因口服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案例进行分析,其中38例均为常规剂量,这40例病人均为治疗脱发、白发而服用了何首乌。平均服用9周后,出现了肝损伤的案例,有两例患者死亡。结论称,口服何首乌可引起肝功能损害,甚至诱发急性肝衰竭,对于有肝脏基础疾病及老年人应该慎重使用。
  来自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和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论文,对总数3例和36例病人的案例进行分析,均做出了完全一致和相似的结论。
  万方数据库的搜索显示,何首乌致肝损害论文多达50余篇,其中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办的《中国药物警戒》、《中国药物应用与检测》等核心期刊都刊发了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案例分析。另外,《祝您健康》类的科普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乱服何首乌导致肝损伤》。
  2006年,原国家食药监局发布药物警戒通讯称,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了有关何首乌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称有7份怀疑与何首乌相关的肝损害不良反应病例报送到了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文献中也有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案例,故建议,何首乌制剂相关的不良反应表现具有很多肝病的体征和症状,若出现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如确诊为肝损害,建议停止服用何首乌。
  更值得关注的是,含有何首乌的药品多为非处方药,无需处方即可购买,而且作为可添加进保健食品的原材料,何首乌还广泛存在与保健食品中。
  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官方网站显示,含有何首乌保健食品共24种,在不适宜人群中,老年人和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并未被排除在外。
  国家食药监局数据库显示,上海雷允上和同仁堂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公司均可有含有何首乌的保健食品,不过,记者致电同仁堂药店和雷允上旗下的连锁药店咨询时,双方均称并无相关保健食品出售。
  国内是否有收集到致肝损伤的案例以及是否会将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机理进行过研究,是否有将何首乌退出保健食品目录的计划,《每日经济新闻》给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新闻宣传司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作用机理不明难脱身/
  何首乌不仅广泛用于药物,还可添加进保健食品以及洗护产品中。药通网分析师郑智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何首乌用途拓展,目前其年使用量已经达到了5000吨,成为了重要大宗中药材。
  虽然何首乌致肝损伤曝出了多个案例,但是何首乌是否是罪魁祸首,目前监管部门并未一锤定音。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办的《中国药物警戒》在讨论完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案例后,称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何首乌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可能属于过敏反应,并非何首乌本身毒性所致;一种观点与遗传性肝脏代谢酶缺陷有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何首乌中所含某种毒性物质所致。
  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药曾被很多人认为安全无毒副作用,但是实际上作用机制和副作用不明,并非无副作用。实际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这也是中成药目前备受质疑的原因所在。
  在2005年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上,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刘平教授称,目前中药所致肝损伤约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总病例的4.8%~32.6%。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使中药或者中药材无法从副作用漩涡中脱身,而中国中药始终走不出国门,包括一些中药材也屡屡在欧美等主流市场碰壁。
  公开资料显示,含有马兜铃酸的、乌头碱等成分的中药及中药材在美国、欧盟等国禁用。汞、铅、朱砂成分等成分的中成药也被美国关上了出口的大门。
  目前这种对于中药和中药材的质疑正在向国内延伸。近几个月来,药品所含成分有毒副作用一直拷问中药企业,其中也包括云南白药、同仁堂、汉森制药等知名上市公司,虽然这些公司屡屡做出澄清,但是药品作用机理不明,其成分如何起作用,对于含有毒副作用的成分是否有临床研究证明其副作用可以忽视等等,在这些公司的回复中均未得到明确。事情往往呈现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贵阳中医一附院消化内科周素芳医生在其《正确认识中药肝毒性》的文中表示,虽然目前中药肝毒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90%的中药毒性尚未掌握,缺乏系统研究。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