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康德传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3-1 22:34
标题: 康德传笔记
第一章        1724——1740年

伊曼纽尔•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多元文化”的哥尼斯堡城。4月22日,被称为“埃马努埃尔”,故康德的教名就是“埃马努埃尔”,伊曼纽尔是康德后来自己改的名字,但意思都是与“上帝同在”。康德对自己的名字一直都很自信。

我若有一个这么拽的名字,我也会相当自信——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生的好啊,康德小哥哥。出生,挑不着好人家,挑个好日子也行。我这辈子就没挑好人家,也没挑好日子。我的出生日期活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不求与上帝同在,与某个小神同在我也心满意足了。

康德的老妈安娜•雷吉娜•康德也是一个能下崽的主,啾一个啾一个的往外生!按此,当时的哥尼斯堡并没有推行计划生育。貌似,现在的哥尼斯堡也没有推行计划生育。康德有八个兄弟姐妹,四个夭折,只存活下来五个。这又说明,当时的医疗技术比较低。

在我出生的那个小镇,也有能生的主,我知道生的最多的就是七个!前六个都是女儿,最后一个是个儿子。生这么多干吗?“重男轻女”呗,思想决定行动。在生小孩子这件事情上,某些人有浓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不仅农村,城市也有。而所谓的计划生育,不过是罚钱而已。而依照目前中国孤寡老人逐步增多的趋势来看,这些人的思想未必是陈旧封建的——老无所依的人最可怜。不能用肤浅的眼光去批判或者去嘲笑某些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别完全跟着党走,相信自己的感觉。“政客的话怎么能相信呢?”意大利的一个前总理如是说。一个政客的话都不能相信,一个党的对你毫无利益的话,又怎能去相信呢?还不如当娱乐新闻来看呢!

康德的老爸约翰•格奥尔格•康德是一个马具师,所谓马具师即是制造马具的师傅。当时的哥尼斯堡,若要开店铺,必须加入行会。这个所谓的行会,非政府机构,却拥有极大的权力——它控制着行业的人员选择、商品价格等等。另外,行会会员有极大的自豪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康德作为行会会员的儿子,必然会有自豪感。

前面说过,哥尼斯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它有来自许多不同国籍的居民组成,康德的母亲是本地人,康德的父亲是马具师。与其他国籍的孩子相比,康德作为这个城市的永久居民,肯定会多一份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无论康德承不承认!他的另一份自豪感都来自于他是这个城市的永久性居民——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流浪和漂泊,让我意识到,身在他乡与身在家乡的区别。身在他乡,异常冰冷的目光时常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总会被人冠以某某佬,或总称为外地佬。身在家乡,就会有某种不言而喻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来自于哪里呢?应该是来自于家庭、亲戚和朋友的关照与呵护。中国,是一个很奇怪而又正常的国家。中国人,是完完整整彻彻底底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是好是坏,分不清楚。或许,大家都一样吧。

未完待续

1732年,康德进入腓特烈中学,在《论教育》的讲义里,康德说:“许多人认为少年时期是黄金岁月,但是或许是个错觉。那是最难受的时期,有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纪律,朋友寥寥无几,自由更是难得。”康德批判或许有他的道理,因为腓特烈中学领圣体的学生必须“撰文报告其灵魂的状况”。所谓的“灵魂报告”就是让学生自我观察、自我批判。可想而知,十几岁的小孩子要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痛苦而又不切实际的一件事情。别说十几岁的小孩子了,就是成年人,又有几个能真切的做到自我批判!

故,这样的“灵魂报告”犹如我们中学上学时的入团申请书。不同的是,入团申请书千篇一律并且要缴纳一定的工本费。而“灵魂报告”却有貌似严密的审查体制——学生先写好交给一个训导人员,再由老师写一份交给训导人员。若两者出入甚大,学生会遭到训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觉得,还是会多有漏洞的。因为一个老师不可能了解他所有的学生,也不可能对一个学生的灵魂作出合理的判断。也难怪,康德批判这个所谓的“灵魂报告”。

腓特烈中学的第一外语是拉丁文,康德的拉丁文成绩很好。康德也很喜欢他的拉丁文教师海登赖希。我们国家的第一外语是英语,英语之所以成为国际性的官方语言,与“日不落帝国”的全球性的侵略有着必然的联系。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英文就像现在的普通话一样。希望这一天不会到来。郭德纲在他的相声中说:“一个小孩子会七八国的外国话,和八国联军对着骂街绝对没问题,但就是听不懂中国的相声,我要是家里的大人,早弄死他了。”郭德纲有些相声的台词,还是值得我们在哈哈大笑之后好好思考一下的。别忘了本!1749年,康德用德语写完《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而没有使用拉丁文。库恩(《康德传》作者)说康德这个决定让他显得傲慢,我倒是不这么认为。我只觉得康德这么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的德国人。我们的五千年文明,已经快被糟蹋的差不多了。

再者,当时的德国,社会风气也是很拘谨的,也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女孩子也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的。故,康德年轻的时候和女孩子玩过家家之类游戏的机会是相当的少。简单来说,康德没有早恋的机会,康德的初恋在哪里呢?这样也好,没有早恋对自己的学业没有阻碍,早恋害人哪!控制不好,一辈子就搭进去了。设想,康德中学的时候有女同学,康德这个时常考第一的小哥哥,难道就没有点小小的追随者啥的?康德若一个不小心坠入了爱河——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直接淹死了。

关于本章,最后必须要说的是,康德一方面受益于腓特烈中学的教育,一方面又批判这种教育。康德是矛盾的。我们也时常陷入这种矛盾之中,一方面得益于它,另一方面又痛心疾首的去批判它。无论是家庭、工作、国家、社会。每时每刻,我们都从中取得利益,却忽视掉,转而去批判它们带给我们的种种不便。这说明了什么?我还不确定,但是我们的确都在这么做。这么做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现象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无论是“桃花源”还是“伊甸园”,都不可能真实的存在。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4-3-2 09:11
{:soso_e160:}
作者: 不爱和尚    时间: 2014-3-2 16:18
正襟危坐听讲座{:soso_e157:}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4-3-4 09:06
这又是哪一位高人啊,宝贴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3-5 22:52
第二章 1740——1755年

1740年9月24日,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一个与世隔绝的大学”。1739年的腓特烈大帝到访哥尼斯堡的时候,甚至讽刺的说,这个城市较适合养熊,不适合作为科学的基地。这从侧面反映了康德所进入的哥尼斯堡大学的教学条件并非最好,它远远不如哈勒与莱比锡的大学。而整个德国在这一时期最优秀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哲学家却出自一个“二流大学”,这说明,二流大学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再者,中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文学家是没有进入过大学的,如我比较喜欢的马克•吐温等人。这又说明,命运的确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不能决定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工作之余,你的兴趣爱好或许会引导你走向光明——这句话是写给我自己的。我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但为了生存,必须每天坚持着自己讨厌的事情。我个人觉得,我很像年轻时的马克•吐温——从事过各式各样的职业。最后马克•吐温走向了光明,而我呢?暂且就这样吧。暂且也就只能这样。

康德的大学生活也并非了无生趣,据康德的学弟海尔斯伯格说,康德喜欢打台球以及翁布尔牌,并且还以此赚点小钱。康德自己说:“打牌可以修身养性,让人情绪稳定,习于容忍克制,因此对道德修养有所影响。”而我却完全不赞同康德这样的说法,或许是我自己的缘故。台球,我打不好,老是进不洞,并且打了三四局之后绝对的就晕了。而打牌,近于赌!康德打牌也并不完全是因为娱乐,也有赌的成分在内。康德若没有严格的自律精神,能控制住自己打牌的次数,估计他会变成哥尼斯堡的赌神。

关于打牌,以前没觉得什么,最近越来越反感。店里的几个人下了班除了打牌就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我差点没被带成一个小赌鬼,还好,我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在迷茫了近三个月之后,终于彻底的与打牌生涯说拜拜了。打牌浪费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钱输赢到是其次。今年计划写的小说完全被打牌的时间占去了。简单的来说,三个月的打牌时间我能写完一部小说——尽管,这部小说写出来也未必有人看。再者,李敖貌似也从来不参与赌,李敖对赌也是持批评态度的(详见李敖写的《国赌史记》)。

康德的大学生活除了读书、打台球、打牌之外,貌似也没有什么了。当时没有女大学生,康德在大学里面是接触不到学妹的,没有机会以学习的借口接近学妹然后做进一步男女之事的发展。也没有手机、电脑,可以摇摇微信、聊聊陌陌、打打游戏。我忽然觉得,物质文明正慢慢的侵蚀着精神文明。一步一步,一点一点,从小孩子到老年人。另外,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中国越来越多的四眼小哥哥或者小妹妹也正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以此来看,再过四十年,中国的近视眼人群将突破7个亿,这无疑预示着中国眼镜店行业的美好前景。然而,伟大的中国,再也不会出一个因为读书而近视以至于老年失明的陈寅恪了!

博罗夫斯基说(康德的学生,终生与康德维持良好的关系,也是三部“正式”康德传记其中的一部作者):“在所有的老师当中,克努岑是最重要的一个。克努岑为他【康德】及其他学生指出了方向,但不是要让他们依样画葫芦,而是让他们有朝一日成为独立的思考者。”而另外一些资料显示,克努岑是非常的不重视康德,至少,康德绝对不是他的得意门生。康德在克努岑眼中是非常普通的一个学生,并且,有点不喜欢。因为康德的作品《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有部分思想是反对克努岑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克努岑是一个好老师。在康德以后的执教生涯中,有部分克努岑教学的影子。康德曾对他的学生说:“你们不要跟我学哲学,而是要学习如何作哲学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去思考。”我有理由相信,康德的执教方式受到了克努岑的影响。

在康德后来的《道德形而上学》一书中,他提到,“古人可为今人之师”和“认为古人必然比今人有德有能,则是愚昧的错乱”。这种思想康德大学时期运用的很好,他在这个时期的一些作品以及对克努岑的批判性回应便可为证。而在我们国家,这种思想虽早就出现,但却难以维持发展。我们看《古史辨》的作者顾颉刚先生是怎么说的,“以是知辨伪思想,无代蔑有,特为不适宜之时代环境所压折,乃若有时有、有时无耳。予若不处五四运动时代,决不敢辨古史;即敢辨矣,亦决无人信,生不出影响也。适宜之环境,与少年之勇气,如此其可宝贵也。”

顾颉刚先生的话道出了中国疑古思想得不到发展的缘由——特为不适宜之时代环境所压折!故,直到现在,我们还对一些古代思想绝对顺从。当然,已经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早已深入人心,若想短时间改变,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者,就是要看政治的环境如何了,政治环境若是要你“愚昧的错乱”,为了生存,就算不错乱,也稀里糊涂的错乱吧。因为,你的不错乱会“为时代环境所压折”。并且,会把你强制性的“错乱”!“文字狱”,每个时代都有。

1746年,康德的父亲去世。康德时年二十二岁。康德的母亲于1737年去世。即,康德在二十二岁那年父母均不在人世。对此,不做评价,因为此时德国的风俗如何不知道。若是换在中国,这绝对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孩子。十几岁没有了娘,二十出头又没有了爹。1748年8月初,康德离开了哥尼斯堡,先后在于特申、阿伦斯多夫、劳滕贝格担任家庭教师,直到1754年8月,康德再次回到哥尼斯堡。家庭教师在当时的地位比较低,然而或许是因为康德善于社交,他与学生家属的关系都保持的很好。

有些人说康德一生都未离开过哥尼斯堡,是错误的。至少,康德大学毕业后的六年时间是离开了哥尼斯堡的。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3-5 22:53
暮雪 发表于 2014-3-4 09:06
这又是哪一位高人啊,宝贴

就是做个读书笔记,算不上宝贴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3-5 22:54
不爱和尚 发表于 2014-3-2 16:18
正襟危坐听讲座

看看就好。。。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3-5 22:55
令箭 发表于 2014-3-2 09:11

找不到表情。。。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3-10 22:26
第三章 1755——1764年

1755年4月17日,康德在哲学系交出了他的硕士毕业论文——简述几个关于火的思考。同年的6月12日,康德取得硕士学位。紧接着,为了取得执教的资格,康德又作了另一篇沦文——对形而上学认识基本原理的新解释。这两篇论文在康德的哲学作品中微不足道,不过只是应付取得学位。故,没有必要解释什么。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都不需要解释什么。有些是因为微不足道,有些是因为无法解释。

康德在这一年出版了一本书,倒是值得注意一下——《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对这部书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但《康德传》里面提到了一点,是李泽厚书中没有提到的。康德在这部书中推测,我们不是宇宙中唯有的居民,在其他星球上也存在着有智能的生命!不知道这是不是在人类史上的第一次有人怀疑我们不是宇宙中唯一的居民。但,比较遗憾的是,出版这本书的出版商恰好破产,这本书也大部分被销毁。这是命啊,命运,有时候会善意的捉弄人一下。

康德有了硕士学位和讲师资格,便可以在大学开课。但是,大学不付薪水,他必须靠学生支付的钟点费过活!若是,我们现在的大学忽然实行这一经营模式,估计一大批教授会改行或者饿死。或是因为没有真才实学,或是因为大学生的浑浑噩噩。其根本原因,莫过于人类对财产的兴趣远大于对知识的追求。封建社会,读书是人的唯一途径是因为穷苦人只有升官才能发财。而现在,却不一样了。经济的多样性决定了人才的多样性。读书再也不是咸鱼翻身获得利益的唯一途径。

猛然,觉得我们这个国家的人越来越奇怪。对孩子一方面越来越宠爱,一方面又强加给他太多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生怕受了一丁点的委屈,这老师若是骂两句打一下,那还得了!曝光啊、虐童啊、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长此以往下去,还有那个老师会真心的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小孩子,有几个是按照大人的说法去做的。我们小的时候,又有谁是没挨过揍挨过骂的?我从来不觉得老师打两下骂几句就是对我的不尊重或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更没有觉得他是在虐待我。教师或者说老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也对孩子有一定的教育权。说的更直接一点,我认为老师偶尔打骂孩子是必须的。至少,我到现在仍然很感激一个打过我的高中老师,因为我做错事情了。难道我做错事情被打一下就要去告发老师吗?若是都去告发,那么,下次我再犯错的时候怎么办?讲道理?讲道理?讲道理?试问,有几个会听得进去道理的?若全都是讲道理,我们要监狱还有什么用?犯了法,讲讲道理就没事了。

另,现在曝光出来的几个典型案例也绝对不能全部怪到老师的头上,如刚刚不久的背不出来书就去跳楼的。孩子的父母也得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你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存在问题?别一出事了,就说自己的孩子平时很乖。谁看自己的孩子不乖呢?

我现在对结婚生子一事越来越感到恐惧,尤其是对待孩子的问题。我时常都在想,若有一天,我的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我应该怎么做?我的孩子考试得了大鸭蛋,我该怎么做?我的孩子学会撒谎了,我该怎么做?我的孩子被别的孩子起外号,我该怎么做?我的孩子被别的小孩群殴,我还怎么做?我的孩子他爹没别的孩子他爹有本事,我该怎么做?我的孩子若是男的还好,若是个小女孩,被校长带走开了房,我该怎么做?在学校里面被老师打骂倒是其次的问题,因为再坏的老师也有一定的职业素质。另外的一些社会问题,才是影响一个孩子真正成长的因素。而我,是否要强加给他太多他不喜欢的东西。小时候学习要好,长大了泡妞要本事,成家立业了要有车有房无外债,以后他生了个孩子,再次循环。不想了,太累了,做梦去了。

1756年,康德谋克努岑与克奈普霍夫的教职均失败。1758年的时候,康德谋基普克的正教授位置也失败。简言之,康德这时期的“仕途”不是很光明,康德这一时期是一个耀眼的“社交人物”!

1758年1月22日,俄罗斯将领费莫尔抵达哥尼斯堡,开始了这个城市五年之久的被占领旅程。俄罗斯人的占领对康德没有带来什么困扰,反而使康德受益颇多。首先就是钱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有一些俄罗斯军官来上他的课!其次,康德时常参加一些上流社会的派对,结实了许多商贾、名流。如,凯泽林克伯爵家族。康德与凯泽林克家族发展出特殊的关系,尤其是和女伯爵。康德说她是“女性中的碧玉”,简单说即是,康德认为她是一个完美的结婚对象。据说,他们两个没有“罗曼蒂克史”,不免有点小小的失望。

我简单的认为,是因为两点,其一是阶级问题,这个不可改变。其二是因为相貌问题,康德身高只有157厘米,这个个头别说在西方的男人当中了,就算是东方的男人当中,也算是矮的了,并且弱不禁风。康德在30岁左右,是有过结婚的念头,但他考虑来考虑去,等“鸭子”都飞了,他还没考虑好。另外,1769年,雅各比的前任妻子背叛雅各比(比雅各比年轻二十二岁)与格舍恩结婚,以及不久之后康特尔太太对丈夫的不忠,很可能让康德彻底的对婚姻打消了念头。再者,此时的康德已经45岁了,貌似不需要再因为性的需求而结婚了。

18世纪的日耳曼,有许多学者因为无法负担妻小的生活而选择保持单身。故,康德并非一个特例。康德前期不结婚与财政确实有很大的联系,后期选择不结婚估计是受到了两个好朋友妻子背叛的影响。而我国近代史上“逻辑第一人”金岳霖终身不结婚估计要与林徽因有直接关系了。林徽因,你究竟是有多美啊?民国的多少男人被你迷倒?

1759年,康德与魏曼对战。两个人本就没什么好感,他们在争取同一批学生,而魏曼此时占了上风。康德对魏曼有些时候是置之不理的,因为康德是傲慢的。当康德不再回复他的一个好友哈曼关于儿童物理教科书的信时,哈曼就觉得康德是用对待魏曼的方式对待自己。哈曼说这是康德对他的侮辱,并攻击康德说——您过于高傲,以致不愿告诉自己实话。••••••您要如何对待魏曼都可以,但作为朋友,我要求不同的往来方式••••••不过,康德和哈曼一直保持着某种的关系。从哈曼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康德对魏曼是十分不礼貌!以至于哈曼十分反感康德用对魏曼的方式对自己。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你死我活的关系。

1762年,俄国人离开哥尼斯堡,并且与普鲁士结盟向丹麦宣战。原本占领这个地方的国家突然要与被占领的国家结盟,资本主义国家委实是为了利益而作战。其实,又有哪一次战争不是为了利益而发生的呢?以前的,现在的,国外的,国内的,有哪一次的战争不是因为利益?人,活着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之所以为个体的人,或许正是因为“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活”把人与人区分开来。也或许这些“为什么而活”在旁人看来都没有任何意义!

普鲁士与俄罗斯的结盟没有对康德带来任何坏的影响,就如俄罗斯人占领哥尼斯堡时一样!康德还是康德,还是可以为军官上课——只是换成了普鲁士的军官。康德的命运貌似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而20世纪发生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却对许许多多的中国学者、文人有莫大的影响,最典型的莫过于周作人!

《康德传》读到这里,我终究还是想起了周作人。周作人的附逆非偶然,也非必然。首先,周作人的老婆是日本人——羽太信子,周作人在日本留学受日本人的影响极大。其次,卢沟桥事变之后,周作人是作为留守人员看守北大的人员之一。最后,北平沦陷之后,“临时政府”成立接管了中国主办的各文化机构,当然包括北大!我始终没有想明白一件事,周作人除了附逆之外,还有其他的路能走吗?“南渡”他没有去,他还能怎么做?抛开所有的猜测和理由——如周作人是因为经济压力,如遇刺!

周作人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个人!政府都换了,为什么要求一个文人铮铮铁骨?政府不给活路走,却还阻止自己找活路。可笑可笑!请把人当人看,而不是政治的牺牲品。哪怕是现在,我们到现在无论口号上怎么反对日本人、痛恨日本人,领导人不一样会晤吗?我们的口号无论怎么响,都是自欺欺人。不要上了政治的“当”。自欺欺人的电视剧拍的国人都是如何如何的英勇无敌,把日本侵略者刻画的笨如蠢蛋?唉,意淫!看看姜文的《鬼子来了》,姜文为了这部被禁止的片子还亲自跑了趟日本。更可笑可悲的是,周作人抗日结束后蹲了国民党老虎桥监狱,国民党打跑之后又被文革中的激进分子收拾了一番。相比康德,周作人是可怜的。

在这个时期,康德接触了卢梭,这个对他有终极影响的人。康德在1764年出版的《论优美感与崇高感》的后记中说:

  我天生是个求知者。••••••我鄙视一无所知的乌合之众。卢梭在这方面纠正了我的错误,消除了我的盲目偏见,我学会了尊重人。我常常觉得,假如我(作为研究者)不想再奠定人权上给大家做些贡献,我就会比那些普通的劳动者更没有用处。

康德的这段话给许多自以为是的文人骚客当头一棒,不要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学会尊重人!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就是学不会呢?会码两个字就觉得自己特了不起。绝对不能简简单单的一句“素质问题”,也绝非是厚重的文化遗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到底这些人为什么就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呢?这事,得问他们自己了。

另外,康德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真实的世界中才能得到教育,不要拘泥于书本以及文字。对此,我是这么认为的,书本和文字是人类对真实世界的曲解加工,任何一本书或者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它的局限性,故而,一本书或者一种文字不可能对任何人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即,与其从书本中寻找经验,不如从现实世界中探索,当然,书本在其中可能会充当一个辅助角色。

康德在这个时期出了一些书籍和论文,但都被后来的三大批判所盖过去!并且,康德后来也自己反驳了自己此时书中的一些观点。康德这个人是前后矛盾的,康德的作品也是矛盾的,不仅是晦涩难懂的三大批判。或许,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康德的三大批判——你明明看懂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可是你就是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谁不是矛盾的呢?你今天的思想和昨天的一样吗?你今年爱一个人,明年可能就恨她,后年可能就觉得她无所谓,大后年可能连她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了。康德的前后矛盾证明,他是一个真实的人。若一个人活的滴水不漏、一成不变,只能说这个人早就死了——思想。

康德说:有原则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一个人很容易拥抱错误的原则,而这些原则越普遍,抱持这些原则的人越固执,则衍生的危害就越大。

我们国家,有太多拥抱着错误原则的人。例如,一些老人!他们固执的拥抱着他们的原则,并传播给下一代。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因为有太多的老顽固。老顽固沾沾自喜的倚老卖老,对不服从他的人嗤之以鼻,妄自尊大的样子实在可恨。他明明错了,可他就是觉得自己是对的。他们固守着一个自己的原则,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原则。

我一直都是一个叛逆的孩子,一直都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去尊敬那些隔壁的老太婆,她不是亲人,只是一个长辈。她偷人家东西,她骂街,她贪小便宜,她自己都是女人还重男轻女!儿媳妇生了女儿老嘴巴撅的老高。

“老人跌倒了,扶还是不扶”,到现在依旧纠结这个问题,我碰到这样的事情,在外面,肯定是不去扶。在老家,或许会去扶,因为都是认识的人。在外面,搞不好被讹了,弄不好还赔个倾家荡产,这事,划不来!顶多也就是报个警。人心,都一样,我一点都不伟大。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4-3-11 16:29
{:soso_e160:}
作者: 红尘六痴    时间: 2014-5-2 23:47
第四章 1764年——1769年




1764年,康德40岁。康德认为,一个人的品格到四十岁才定型。一个人的品格是天注定,还是后期形成,这本身就各有各的说法。康德所谓一个人四十岁品格才定型,绝大部分是从自身而定论。1764年,康德认识了英国商人格林,一个《像时钟一样的人》。他与康德一样是个单身汉。但他的生活却像时钟一样极有规律,并且,他没有恶习。康德为了让格林高兴,戒掉了打牌与看戏。



多数人认为,对康德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牛顿与卢梭,对格林只字不提,这有失公允。无论牛顿还是卢梭,都是已作古之人。他们对康德还是其他人的影响只是通过书本和思想。而这些,远远不及一个活生生的格林对康德的改变。若康德四十岁没有遇到格林,很难想象这个“交际高手”能静下心来写完奠定其哲学地位的三大批判。喝醉与打牌,是最能消耗时间与精力的事情,这是我自己的体验。喝酒,会让人头晕,精力难以集中,喝多了还伤身体。而打牌,除了浪费时间之外,我现在还找不到它有什么有意义之处。或许,我所知道的打牌玩法没有德国当时的玩法高明,因为据说,康德认为打牌有益于头脑。另外,还有些人说,打麻将的人不容易老年痴呆。呵呵,只是各自的看法。我现在还无法被这些观点说服,就像我认为打牌除了能占据我的时间之外,别无他用一样。



另外,格林的公司还替康德处理财务。钱财是一个是实际的东西,没有钱财,是任何事情都做不成的。稍后的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受到恩格斯的经济援助,若没有恩格斯的经济援助,很难想象马克思能有心情写资本论,诚如列宁所说:“如果不是恩格斯牺牲自己而不断给予资助,马克思不但不能写成《资本论》而且势必会死于贫困。”而格林之于康德,却不是经济援助,而是“经济合作”。一个人,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静下心来思考书写。这也是我始终坚持的原则,先让吃饱穿暖,再讲人生大道理啥的。



李敖在处理台湾慰安妇的事情上就做的很好,他拿出自己的个人藏品,拍卖一百万美元,捐给慰安妇!他不是简单的喊口号,他是彻彻底底的做了一件事情。让日本人闭嘴,让慰安妇安享晚年,让台湾某些汉奸无地自容。李敖说:“这是我近年做的最痛快的一件事,不过毕生收藏化为乌有,每每想起,还在心疼。我坦白地告诉大家:我的底子没有那么伟大,不像基督教徒所说的‘我们爱人类’。不是我李敖爱这些慰安妇,不对的,我恨日本人,我觉得恨在这个问题上“恨”比“爱”的力量还强大,我恨李登辉这个‘政府’在日本人面前是软脚虾,不敢争取中国人的尊严;我恨日本人这样欺负我们中国的女人以后还要花钱来收买。人家讲投资报酬率,我的那个‘酬’是仇恨的仇,我愿意报仇,花钱来报仇。”



1764年11月11日,哥尼斯堡一场大火,烧了一个星期,许多人丧生,这场亲历的火灾,让康德明白,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在天灾人祸面前,生命往往只是数字。地震,好多人死去。火车脱轨,好多人死去,台风,好多人死去。生命,就这样被包含概括。我的生命,如何与其他人不同?我的生命,如何绚烂、如何多姿多彩?我的生命,何时才能绽放?萧伯纳说,生命的真正愉悦在于把自己奉献给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目标,在被废弃以前,把自己耗尽,宁愿是一股自然的力量,也不要成为自恋的、抱怨连连的一团麻烦,好似全世界的人都没有尽责让你变得快乐。



1766年2月,康德谋得一份图书馆的工作。据我所知,图书馆走出两个名人,一个是康德,另外一个是毛泽东。当然,这两个人完全没有联系。为了生存,许多事情我们必须去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再者,没有这些微不足道的工作,康德还是康德,毛泽东还是会成为毛泽东。某些片段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柏杨不坐牢一样是柏杨,陈寅恪不目盲一样是陈寅恪一样。痛苦的经历,确实可以能使一个人安静的思考,但幸福的人生,更能促使一个人走向成功。苦难,是经历。幸福,也是。



这个图书馆开放的时间是每周星期三和星期六下午一点到四点,按照现在的说法,康德这份工作算是兼职。也即,他的授课工作并没有停止,康德在这一时期说,他要教的不是哲学(哲学是不可以教的),而是如何进行哲学思考。哲学不是简单的背诵几个已成定理命题,而是如何分析、如何解决问题。故而,所谓的名人名言不过是忽悠小学生的玩意。一个小学生,可以因背下名人警句引以为豪。若一个成年人,动不动还使用,那就是人云亦云了,说俗点,就是骄傲的吃别人吐出来的馒头。



1769年底,康德收到埃尔兰根大学的聘请书。本已答应,可是在最后时刻,他又拒绝了。康德说:对于家乡的眷恋,还有众多的友人,特别是我孱弱的身体,都使我无法放心去实现我这个计划。我似乎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内心的平安,虽然这已经是如此困难。



从另一个方面,康德此时已经45岁,不再是30几岁,这个年龄段的人,似乎对新生活只有恐惧、没有新鲜感。康德自己的话也多是真心话,亲人朋友,是康德不愿离开哥尼斯堡的重要原因,还有他从不健康的身体。我到了45岁,也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孤零零的漂泊。现在,已经不愿意漂泊。一个人,一双手,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一个可以掏心窝子说说话、聊聊天的身边人。



或许,这样,是我能安心对着电脑胡诌一些文字的基本条件。我没有什么应酬,也不需要。固定的工作,一成不变的路线,冷冷清清的文字。突然觉得,我的文字是没有活力的,是死气沉沉的。它们像卖不出去发了霉的菜,只有倒进猪食桶里,拉到养猪厂里,喂猪!



1766年,康德出版了一本怪异的书——《视灵者之梦》。后来,康德几乎为这本书道歉,可见,此书中阐述了康德一些错误的观点,对研究早期的康德是有帮助的。从而,不是每一部作品都是教育人启发人的。破烂的作品年年有,只是有些人不肯承认罢了。读书,是要有选择的。



而如何选择,委实因人而异。不是你喜欢别人就一定喜欢,你讨厌别人也讨厌。也应了那句俗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我,却经常变换着,从一开始的余秋雨、王小波,到李敖、柏杨,到吕思勉、袁伟时,再到最近的哲学系列,几乎隔两年就换一种风格,文学、历史、哲学!这三样东西我现在认为是相辅相成的。曾听人说,懂历史的人不一定知识渊博,但知识渊博的人一定懂历史!我国的“哲学”

,是夹杂在历史中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哲学转变,都被写进了历史里。故,哲学在我国貌似不怎么被重视。我们国家讲“思想”,讲传承!而西方哲学是不断的推翻前人的观点。引用牛顿的话就是——之所以看的远,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而我国,却一直在仰望着巨人。



至此,对早期的康德已经叙述完毕,早期的康德思想是怎样的?各有各的看法,但,就像对任何一个人的研究一样,每个人对康德的定位只代表了他们自己的意愿。比如说,单从婚姻方面来,我就认为早期的康德是一个略带性障碍收入微薄小个子的讲师。从思想上,此时的康德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三大批判体系,只是略有成绩。早期的康德是怀疑主义也好,是折中主义也罢,我现在都无心继续啰嗦,因为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要办——我困了,睡觉。码字,真的要有合适的休息时间,不然,苦苦思索之后仍会是一筹莫展,仍旧是不断的敲击回车键。

作者: 红粉    时间: 2014-5-3 08:58
{:soso_e160:}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6-26 21:12
第五章 1770—1780年

1770年1月,耶拿大学提供了一个职位给康德。去年底,埃尔兰大学的聘请被拒绝。可见,此时的康德在教育界小有名气。此次的聘请也被拒绝,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康德渴盼在哥尼斯堡晋升的机会来了。康德也如愿以偿,在提出申请的第十五天后(3月31日),学校宣布康德担任逻辑与形而上学的正教授。康德终于得到了自1755年以来梦寐以求的教席。一个职位断断续续等待了25年,康德算是有毅力的一个人吧?如此一比,我这几年苦苦的等待又算了什么?青涩韶华,本就是取得成就的垫脚石。一点一点的努力,才能换来光鲜夺目的荣耀。只是,等荣耀到来的时候,又变成了压力。追求、欲望,欲望、追求。到最后,烟消云散。

在康德正式入职之前,他必须公开辩护以拉丁文写成的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与理智世界的形式与原则》,康德视这篇论文为“前批判哲学”真正结束,以及“批判哲学”的开端。这篇论文也是康德自认为成熟作品的开始,当蒂夫特伦克在1797年与他商谈短论集结出版时,他说,我不想收录任何1770年以前的作品,所以让我们从《论感性世界与理智世界的形式与原则》开始吧。简而言之,康德认为自己1770年之前的短论文章都不值一提。这一年,康德56岁。

56岁的康德把“感性”定义为“主体的接受性,借助它,主体的表象状态就有可能由于某个对象的在场而以一定方式被刺激起来”;把“知性”理解为“主体的一种能力,主体藉此而得以表象那些因其特有性质而无法经由感官获致之内容”。康德主张,我们必须划分两个世界——“理智世界”与“感性世界”。也即,康德认为这两个世界是没有关联的——把感性视为“杂乱无章的思想”,或者把思想视为“清晰的感觉”,都是严重的错误。这段话,我理解起来相当费劲。换作我的话,那就相当清晰明了,感性,就是主体感觉到一个东西的存在。知性,就是分析这个感觉到的物体。只是,我的话容易误人子弟。还是看那相当费劲的文字吧。再者,对于知性、感性,下一章再讨论。

对这篇康德自认为成熟阶段开始的作品,激起了学术界的一点点波澜,舒尔茨、门德尔松、兰贝特、赫茨以及哈曼等都做出了或贬或扬的评论。比较有意思的是,哈曼评断这篇论文的文章直接翻译了休谟《人性论》第一卷的结论。我想,这也是康德为什么对哈曼的批评视而不见而对其他人的意见都采纳的缘故。哈曼无疑有抄袭他人思想的嫌疑,对于休谟,此时的康德无疑是知道的。哈曼此时用休谟的哲学观点来批评康德,除了落一个被无视的下场之外,还无端的被世人鄙视。

在我国,各知名院士抄袭的丑闻不断爆出。把这些名单百度列举出来,可以写一个小时。我实在无闲心去把谁的名字弄来玷污自己本来就不是很清爽的文字,只知道这些事情就好了。不光是院士,就连网络作品抄袭,也比比皆是。前几年,就曾亲眼目睹过一个女孩子,拿别人的文字冠以原创来炫耀自己学富五车,当年,她还笑话我——没文化,真可怕!后来,一个网友告诉我,她的东西都是抄袭的!这也让我对她是不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产生了怀疑。

是什么,把人类捉弄?把这一个美好的世界污染的漆黑腥臭。是什么,把人类玩弄?让这一群号称最高级最有智慧的生物沾沾自喜的自欺欺人。是什么呢?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这个时期,康德认为,一切道德的基础是理念。也即,道德感不是原始的感觉。它是基于一个必然的内在法则,使我们得以从一个客观且外在的立场去观察和感受。言外之意,康德认为,人的本性绝非单单的善或者恶。我们不能直接认为道德感是原始的本能。道德,是人为的道德。道德,是人为自己立法的一部分!

康德升任教授之后,有一件事情是令他厌烦的,他必须在早晨七点开始讲课,为此,他还特地雇了一个仆人来叫醒他!而在此之前,康德从未在八点之前上课。有时候,我们的生物钟会被生活所改变。像我,这么多年,习惯了中午午睡。若再过几年,我换了工作或者是自己做点事情,我的生物钟又会被改变。或许我早晨两点就得爬起来工作,直到十点,然后睡到下午三点,再爬起来工作,直到八点,再睡去。如此周而复始。一开始改变,肯定不会太适应。就像康德一样,早起讲课得雇佣一个仆人来叫醒他。只是现在不用雇佣一个专门叫醒自己的仆人罢了。都是为了生活,我们做一了一些或喜欢或不喜欢的事情!

康德稳坐教授职位之后,听他课的学生越来越多。受他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这里必须得提一个人——历史学家巴齐克!在他的自传里,他说:我渐渐明白,康德的某些学生知道得比我还少。我开始相信他们是因为虚荣而听康德的课。我讥笑这些人,并宣称哲学是无用的。

而康德貌似也知道许多知识他的学生听不懂,但康德讲课的对象是“有才能”的人,不是平庸者。现在的康德是一个孤傲的人,他已经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学生而讲一些大众化的课。我相信他也不愿意这样做!就像一个孤傲的成名作家,成名之前为了糊口写一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文章。成名之后就不管这么多了,就想写一些属于自己的文章。

另外想说的是,巴齐克在1780年成了一个全盲人!因天花,在1776年他20岁的时候,他已经丧失了一只眼睛的视力。从他24岁的时候,他就每天雇一个小男孩为他阅读,接着又换成大学生!与之相比,我是能有多么懒惰,多么堕落!这也难怪连一向厌恶盲人的康德,也对其颇有好感!

在1778年,康德又一次得到离开哥尼斯堡的机会。教育事务部长策德利茨给康德提供了一个哈勒大学哲学教授的职位,起薪600塔勒。但被康德婉言拒绝了,虽然康德在哥尼斯堡的薪水只有236塔勒。康德拒绝的理由或许只有一个——自己的生命能量有限!也或许是因为,他不愿意离开这个他如鱼得水的生活圈!

在哥尼斯堡,康德有自己的交际圈。经常参加重要的宴会,尤其是去凯泽林克女伯爵那里。有他品格形成的英国商人格林••••••诸多友人或许是他不离开这个城市的重要原因。

1781年,康德坦言,《纯粹理性批判》写的过于艰难!这本书前后经历了12年的思考,但整理成书却仅仅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六年后,也就是1787年,康德又整理了出版了第二版。也就是目前流行的版本。然而尽管如此,这部书仍然晦涩难懂。1792年,康德告诉他的学生说,如果思考或者写作要有方法,就必须知道:一、他要阐述的究竟是什么;二、阐述的关键在哪里。只是,我们不理解这个古怪的老头究竟在《纯粹理性批判》里阐述了什么!

康德批判哲学引起德国人的注意,并非源自康德,而是源自小说家冯.希佩尔的小说《步步高升的生涯暨指导附录》,在这本小说里,他几乎是一字不漏的摘录了康德的“哲学全书”以及“人类学”的讲义。因此,在后来招致了剽窃的指控。康德在“作者的声明”里为他辩护,并证实他引用了自己的讲义。不过,从这个事件,我想说的是,不要小看小说的力量。

我们国家的人,并非真的喜欢历史。我们喜欢的是小说,无论是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南北朝、南北宋、五胡之乱、元明、大清以及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对真实事件的探究远远低于对故事本身起起伏伏的兴趣。古装电视剧的出现,让“真实”在虚构面前,彻底的一文不值!历史啊历史,你究竟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写了上面的一段话,貌似我反对小说似的。其实不然,我非常喜欢看小说以及胡乱写一些杂七杂八的文字。只是,本来就不怎么真的历史被矫饰太多,让我更加看不清它本来的面目。不过,现在的我,对历史的兴趣大不如前!我已经不再傻乎乎的相信有“真实历史”的存在了!宫廷刀笔吏的话是不能相信的,野史杂家,又看不到宫廷所发生的事情!现在,更可怕,新闻假到令人发指。“吃国粮”那帮人更是一句实话没有!算了,想这些也是杞人忧天。洗洗睡了。当然了,不洗洗,也可以睡。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4-6-27 15:37
{:soso_e160:}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4-6-27 16:23
看了几次这个标题,一直觉得肯定是严肃刻板的文字,没想到这么挥洒自如。
可见感觉是个多么不靠谱的东西。
问好楼主{:soso_e160:}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6-27 20:43
北原 发表于 2014-6-27 16:23
看了几次这个标题,一直觉得肯定是严肃刻板的文字,没想到这么挥洒自如。
可见感觉是个多么不靠谱的东西。 ...

幽默是无处不在的{:soso_e181:}

作者: 小娘子    时间: 2014-6-28 23:36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4-6-29 12:24
看完了…虽然不懂哲学和康德…
但俺欣赏楼主的语言风格…膜拜中。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7-27 22:21
第六章  1780—1784

前几日因胃出血去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打点滴的时候特无聊,手机上的游戏也不想玩,除了聊QQ和微信之外,只有胡思乱想!胃病给我带来的痛苦在某些层面上给我提供了一个好好休息的时间。从过年到现在,我一直都没有怎么休息过。工作虽不累,但每日的繁琐早就使人厌倦。另外,市场前景的不好,也经常让我陷入恐慌。

人一旦在一个地方待得时间久些,就会有些依恋。我是不想换工作的,但我知道,这个店已经是无法继续维持下去。我必须得寻找出路,努力的活下去,然后拼搏、奋斗!我从未放弃过,虽然我运气一向不太好,虽然我一直就这么坎坎坷坷、不人不鬼的活着。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因为我缺少钱?如果给我一笔钱,我是否就可以成功?是否就可以立即衣食无忧?是否就可以找个女的结婚生子?胃病突发的前几天,我去一个朋友那里看她的店面装潢,与她聊了一阵子,才发现,自己缺少的不仅仅是钱!就算给我一笔钱,我也会慢慢的糟蹋完!你有经验吗?你有未来的规划吗?你有控制这笔钱的能力吗?答案是,没有!清醒的认识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我有奋斗的勇气,却没有成功的经验!我不相信任何一个人的成功可以复制,也从不看那些乱七八糟的所谓“成功学”来浪费自己的时间。

我只相信一样东西——哲学!就算我相信的这个“哲学”,也是将信将疑!每个冠冕堂皇的哲学定理都会有一个更加接近完美的相反理论与之遥相呼应。这弄的我越来越糊涂,从而也越来越聪明的来看待一些问题和处理一些事情。哲学,起源于生活,我当然把自己所理解的哲学再次应用到生活上来,不然,我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背这些定理?考个文凭?我又不是学生!

有时候,我反问自己,我喜欢哲学吗?每次的答案都是,我不喜欢!甚至讨厌。我也喜欢玩游戏在网上泡妹妹或者约小美女出来吃饭聊天等等。简单来说,我更倾向于物质享受。因为物质享受能给我带来精神快感。而所谓的精神粮食,只能让我一次又一次的疲倦——除了顿悟之外。我不想读书,那些七七八八的作家一个比一个讨厌,可是,我又得读书。因除此之外,我只有不断的上网看些泡沫剧来打发自己的时间。只是,看多了,我会厌烦,我很少坚持把一部电视剧看完整!

许久不写东西,突然一写,竟不知不觉的扯了这么多没什么用的东西。难怪有人说,文字即垃圾。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以后!太多的文字垃圾争先恐后占据人们的视野!

康德也是一个胃病患者,他的病症也应该突然加重过折磨的他痛不欲生。不然,他不会经常检查自己的“垃圾”来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正常。他不会对自己的病症如此在意!常听人说,久病成医。我想,康德这个身体一直不太健康的人就是他自己最好的医生!他懂得利用一些措施,比如刚刚说的检查排泄物来验证自己是否正常。

有人荒谬的说,康德的哲学成就在某种意义上源于他的病症,这完全是一种略带幸灾乐祸并夹带寻找自我平衡的说词。病痛,只能给人带来痛苦,除此之外,它带不来任何有意义的东西。病痛之后的领悟,与病痛没有任何关系——两个原子事实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我突然想,我们是否也应该检查自己的文字垃圾,来看看自己是否依然正常?小病初愈,不熬夜,睡!

今天下班的路上,我特意走的很慢。我脑子里在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我许久,它们将继续困扰着我,因为我找不到答案。我一边慢慢的走,一边慢慢的思索,试图找到答案。不知不觉中,我一无所获的回到了房间。

慢,也是一种艺术。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要快,来不及思考、分不清好坏、弄不清为什么!只要你快速的完成就好。很快的,我们也就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快速的吃、快速的工作、快速的拉!康德接近60岁才完成其奠定哲学地位的著作,我们这么快、这么急,急什么呢?快,或许是因为没有准备好吧,也或许是因为自卑。

现在,就简单来谈谈《纯粹理性批判》!关于这本书以及康德的另外两大批判,许许多多的人都做过研究,我国最著名的研究者当属李泽厚先生。我在这里只是管中窥豹,简略的叙述一下自己所知道的一点点儿事情。康德曾向雅赫曼说过,这本书的每个句子都经过格林过目,可见,格林对这本书有多大的影响。也可以这么说,格林是康德之外最懂这部著作的人。当然,也可以这么说,格林是这部书实际上的顾问。而目前我国的一些书籍,所谓的一些顾问连书的内容都没有看过,更有甚者,一个人辛辛苦苦的码字,终于成书,而为了出版,为了卖钱,不得不在作者一栏再挂上别人的名字。这是谁的悲哀?名气大过实质。

这部书旨在回答康德批判哲学的第一个问题——我可以知道什么?他经过那些我还没了解的论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本体是不可知的,我们可以知道的只有现象。也即,我们不可能知道“自在之物”为何,只能知道它们对我们而言是什么现象!同时,康德也证明了上帝是不存在的。至少,尼采是在康德之后。

我认为,这部书最重要的是,康德提出了二律背反——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二律背反的具体论证网上就可以随便找到,就不赘述。不难看出的是,二律背反是相对主义的延伸和继续,故而,康德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己发现了这一理论,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其实,西方的哲学多是不断的对前人哲学的修正与归纳,这与我国的一味传承是有区别的。可悲的是,我们到现在了,还在讲孔子的伟大。

当时的学界对《纯粹理性批判》最初反应是,它太像贝克莱以及休谟。可是康德却贬低贝克莱,而赞扬休谟。康德有些行为是比较奇怪的。比如说,他厌恶盲人却对双目失明的巴齐克颇有好感。康德的好友哈曼对于他提出的二律背反则认为,不是理性的二律背反,而是语言上的二律背反。而什么是理性什么是语言上的二律背反呢?傻傻分不清楚!理性难道不也是语言规定的理性吗?这些问题,我想在之后的维特根斯坦那里能找到答案。

康德之后出了一本书——《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在这本书里,康德用比较容易被接受和简单的陈述来处理《纯粹理性批判》里的主题。康德提出四个问题:一、纯粹数学如何可能?二、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三、一般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四、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科学如何可能?康德在先验感性论里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时间和空间是先天的直观形式。故而纯粹数学是可能的。第二个问题的可能是因为我们拥有各种范畴和原理。对于一般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康德认为,虽然我们不能“认识”经验以外的一切,我们仍然也必须 “思考”它们。比如,我们明知道诸如上帝、神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了秩序和设计的认识根据,我们又必须假设他们存在。既,在主观上,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造物者的存在。第四个问题,康德认为,即使我们无法认识绝对的实在,但是道德仍然可以对我们要求说它是绝对且不可抗辩的,使人类高于禽兽的,是道德的要求。只是现在有些人,越来越“返璞归真”,离禽兽越来越近。

《纯粹理性批判》和《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并非一个驳斥涵盖一些客观知识的反怀疑论的作品。康德所响应的,只是部分的怀疑主义。局部性的怀疑主义只涉及形而上学知识的可能性,而非一切知识的可能性。康德想要证明的是,形而上学家的某些个别的主张是可能的或可证成的。

1783年12月30日,六十岁的康德终于买了一幢自己的房子。1784年的5月22日,房子施工完毕,他得以顺利搬进去。7月7日,他偿还清了与这栋房子所有的债务。康德这所房子装修朴实无华,除了靠近监狱,时常听到雷鸣般的祷告声之外,康德都很满意。另外,康德这栋房子离格林的住所比较近,他得以每天下午固定拜访痛风在身的格林。

作者: 苏力    时间: 2014-7-28 08:15
昨晚手机读过,此时只为一顶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4-7-28 09:06
二律背反看似枯燥,其实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触及到,甚至能给自己的思维解困,只是每个人的深浅感受不一样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4-7-28 09:08
我很希望散版的小说写手们都来看看这个文章
看不懂没关系,开卷有益嘛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4-7-28 09:46
来学习{:soso_e160:}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4-7-28 11:52
雅俗共赏的文字,很欣赏楼主的语言风格。{:soso_e160:}
作者: 临街卖酒    时间: 2014-7-29 11:50
学习。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9-30 15:35
第七章 1784—1787年

1.
第七章的笔记的延宕有许多原因,也可以说是借口。胃病的反复折磨是其一,工作的变动是其二,本身的懒惰是其三,懒惰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时常对着电脑,毫无思绪,不知道应该从何谈起。我找不到一个出发点来与自己预设中的轨道连接上,这是时常出现的。刚才我忽然记起李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大致如下,文人不能等到有灵感了才写作,正如妓女不能等到有性欲了才接客一样。

李敖此语将不可一世的文人身份降低了不少!他很实实在在的指出了一个彼此心照不宣的事情——文字工作者多数的作品是稀松平常毫无意义的,只有偶尔的昙花一现。故而,单独去阅读一个人的文集是十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事情。比如,我前几年读林语堂的文集,当时就浑浑噩噩的过了一遍,除了《假如我是土匪》还有些印象之外,其他皆完全记不得了。再如最近读《恶之花》,也是看过就忘记,只简短的记住了几个短小的章节。这或许与我不是一个博闻强记的人有关。但,我的的确确在读书这方面浪费了不少时间。我现在仍然做着浪费时间与精力的事情,我自欺欺人的说这是充实自己。其实,我明白,这是逃避现实。我真不知道读书到底有什么用!除了能让自己变的狡猾之外。就像我现在读康德传一样,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之外,就是让自己变的更加狡猾,说的好听点,就是聪明吧。

1785年4月,《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出版,这本书只有短短的60页左右,却可能是康德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康德写这本书,与两个人有关,一个是加尔费,一个是西塞罗。加尔费是西塞罗的翻译和传播者,也是公然对康德第一批判提出批评的人。而康德对西塞罗却有极高的评价,他表示,要构筑真正受欢迎的哲学,唯有阅读、模仿西塞罗。当然,这是略带盲目崇拜的评价,不值得学习。对于自己喜欢和爱戴的人与事物,我们往往做出过高的赞誉。同样,对于厌恶的人与事物,我们通常做出恶劣的评语。这是人之常情,姑且听之任之,但万万不可全然信之。我现在依然坚持的认为,人们无法对一事物做出纯粹的客观评价。世界,或许就是一个主观的世界!

对西塞罗,不止康德提起。后来的叔本华在其谈论道德领域的问题时,也常常引用。由此看来,在道德哲学领域,西塞罗并非庸俗之辈。我所偏爱的两个哲学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及,也让我对西塞罗忽然有了兴趣。西塞罗把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我们基于普遍的天性或者共同的本质而应该做的事情,第二类是基于我们个体的特性而应该去做的事。

西塞罗这个看似全面的分类瞬间让我钻了空子,我们还应该去做的事情是基于我们个体的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去做的事。并且,多数人都属于第三类。无论我们的普遍天性是什么、个体特性是什么,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都不得不迫于生活压力,而去从事我们一些我们原本不喜欢的事情,只有少数人,从事了他们喜欢的工作。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关于道德,康德认为,名誉只是道德的外在形式,或者是“身外之名”。同时,康德认为,阶级的差异与道德无关。从近来我国发生的接二连三与道德有关的社会问题中,不难看出,康德是有先见之明的。我们最高、名誉最好的社会福利性机构红十字会,一件又一件的丑闻。我们国家的一个又一个的高官被查。在我们普遍意识里,认为红十字会是“道德”的。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是迫切希望官能为民做主的。然而,现实与我们所想的,是背道而驰的。如果,把一切罪责都归咎于机构的不完善,那么,这就是一群混蛋构建体制下的王八蛋。只是,混蛋和王八蛋太多。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4-9-30 15:42
轻贤 发表于 2014-9-30 15:35
第七章 1784—1787年

1.

看到这个更新真高兴,楼主国庆节快乐{:soso_e160:}

作者: 彼岸花谢了    时间: 2014-9-30 18:09
关于道德,康德认为,名誉只是道德的外在形式,或者是“身外之名”。同时,康德认为,阶级的差异与道德无关。从近来我国发生的接二连三与道德有关的社会问题中,不难看出,康德是有先见之明的。我们最高、名誉最好的社会福利性机构红十字会,一件又一件的丑闻。我们国家的一个又一个的高官被查。在我们普遍意识里,认为红十字会是“道德”的。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是迫切希望官能为民做主的。然而,现实与我们所想的,是背道而驰的。

——远在康先生出生之前,“道德与名誉互为装饰”,或“道德与阶级地位无关”的论述和有关文字、绘画、器物、民间传说例证,在各世界各主要文化区域皆汗牛充栋。这里提到的红会高官现象,首先是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的问题,与具体当事人的道德修养关系甚微,尤其当最后那两个“潜意识”果真存在的话。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11-8 14:17
说到底,这么许多的与道德有关的事件,就是“自律”的问题!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但我总是模模糊糊的感觉到,我是做不得坏事的,我好像应了那句俗语——三尺头上有神明!不信鬼神,无任何宗教信仰的我,唯一相信唯一惧怕的就是头上的神明。在我青春期将要走到尽头,而立之年随之而来的二十多年,这个模糊的“信仰”一直控制着我,引导着我没有做过任何一件伤天害理违背良心的事。就算想去做,冥冥之中,也总是做不成。 不过,话又说回来,好像我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就那么平凡简单且不甘的活着。我想,许多人都和我一样。

康德在随后出版的《实践理性批判》,写道: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欲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增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无需寻求它们或仅仅推测它们,仿佛它们隐藏在黑暗之中或在视野之外逾界的领域,我看见它们在我面前,把它们直接与我实存的意识连接起来。

之所以热爱康德的哲学,就是因为康德的两个理论,其一是二律背反,其二就是他在第二批判里写下的这段话。这段话与我潜意识里模棱两可的思想前后呼应,时常让我欣喜若狂。这种感觉,就像读《人间词话》,王国维认为诗词(文章)唯独真,才可以经久不衰,与我执拗的一贯坚持不谋而合一样。

我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如果我坚持对,你是没有办法改变我的,除非,我自己随着岁月的沉淀慢慢的改变自己的思想看法。如,我以前特别讨厌站街女,认为这是非常低贱十分堕落的行为。然而,现在就不再这么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女人愿意做皮肉生意呢?对她们,有一丝丝怜悯。我觉得,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换个思维模式来审查社会现状。生活不易。也或许,在她们眼中,风雨飘摇中的我们,一样值得同情和怜悯。单纯的把人性一分为二是“善”或是“恶”,是万万不足以解释五彩缤纷的世界。人性,是复杂多样的。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11-8 15:34


康德将《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寄给出版商以后,写了几篇论文。其一,“从世界公民的观点撰写通史的想法”,这个理论是好的,但康德自己并未实施起来。不知道吕思勉或者范文澜编写中国通史的时候,是不是以世界公民的观点?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以费正清为首的团队编写的《剑桥中国通史》,绝对不是以世界公民的观点!诚如余英时在其文《费正清与中国》一文中指出,费正清有两个维系不变的原则:第一是美国的利益,第二是现实的主义。故而,我们没有必要将一个外国人主持编写的书籍吹捧到天上去。当然,必须承认,以费正清为首研究中国历史的美籍历史学家,为中国历史的研究注入了许多新鲜而独特的见解!

其二,什么是启蒙?康德认为,启蒙意谓“人类走出自己招致的懵懂”!什么又是懵懂呢?康德认为,“无法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知性。它是自己招致的,因为它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是缺乏在没有他人的要求下独立使用理性的决心和勇气”。我们必须有独立思考的勇气!我们也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自由,应该摆脱思想监管。可笑的是,我们永远摆脱不了酱缸(柏杨语)的熏染和管制。必须与政治思想在一个战壕里!所谓的宗教思想自由,前提必须是符合国家的利益。更可笑的是,我突然想到,如果出现了千奇百怪与国家利益相左的思想自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将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一些批评家,在痛心疾首的批评一个事件时,往往忽略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这个事件不这样执行,那么你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了吗?马克思说,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而批评家或者评论家往往只做了一步,就趾高气扬起来了。故,现在我不太同意康德这个观点,但又不完全反对。

其三,“翻印书籍之非法性”!康德认为,出版商的身份是个代理者,是作者的代理人,因此他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作者卖书。所以,出版商没有权力任意出版书籍。可见,在那个时候,盗版商还没有今天的我国盛行。如果康德碰到我们国家的盗版商,估计他把头发薅光,也找不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是,话又说回来,康德又不是金庸古龙,盗版商也不会找上他。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4-11-9 09:02
{:soso_e160:}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11-12 15:06
康德从前的学生赫尔德也不同意启蒙的可能性,赫尔德发表了《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备注,传记上面说此书发表于1780年,而康德在1785年才发表对此书的评论,不知道是传记上面时间搞错了,还是此事件为故意设计。)。由此,两个人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辩。与赫尔德的文字争论也未辛免,到最后沦为道德和人身的攻击。赫尔德在写给哈曼的心中说:……如此狠毒、扭曲,如此形而上学。从头到尾都偏离我书中的精髓,让我诧异不已,而怎样也不会想到康德,我的老师,我未曾有意冒犯过的人,会有如此下流之举。书评作者揶揄我的职业,从远方放了三四把火……

康德也确实对赫尔德此书做了不甚公允的评价——序言里不涉及新作,直指作者本人!并且影射赫尔德的追随者是“盲目崇拜他们无法了解的东西”。但我怎么觉得这句话更适合康德自己一点,康德的晦涩难懂是出了名的,他的学生不止一次的在笔记中提及。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康德与后来的罗素相去甚远!维特根斯坦可以直接对罗素说,他的《逻辑哲学论》是罗素永远搞不懂的!然而,罗素并未生气。而是和另一位答辩主持人摩尔一致通过!维特根斯坦的博士学位申请也是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的天才与不羁,罗素与摩尔的宽容与慧眼识人。话又说回来,赫尔德在哲学上的造诣远远不如被称之为天才的维特根斯坦。如果,康德面对的是维特根斯坦,那么这场论辩,又改会如何呢?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4-11-12 15:11
{:soso_e160:}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4-11-25 15:34
没有如果!任何已发的历史事件,都是单独不可改变的,除非我们肆意去扭曲和改变。一个人也只能是他自己,不可能成为别人。忽然想起王小波的那句话——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1786年6月27日,对康德影响至深的好友格林辞世。格林的死,彻底改变了康德的生活,使得他不再参加任何晚间的聚会,甚至完全放弃晚宴。他似乎决定每天在无声的寂寞中度过那从前为深刻的友谊保留的时分,以献给从前的知己,直到生命终点!格林的死,也让康德开始有了“自己的伙食”,他不再去外面用餐,雇佣了一个厨师。故,我认为,对康德影响最大的人不是牛顿或者卢梭,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格林,当然,这个格林和格林童话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我现在的生活也有了一些改变,虽然我没有一个像格林一样的好朋友与世长辞。我交了女朋友,没有了那么多的私人空间。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有那么多独自阅读的时间。她不在乎我是否可以完成卑微渺小的理想——写完康德笔记,她像许多女孩子一样,真实具体的陪着我每一天。为了明天,今天必须得努力工作,必须得拖着疲倦的身体惺忪着眼睛起床。枯燥繁重的生活,逼迫着我。努力,奋斗,怀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平凡简单的重复着一天又一天。

作者: 一叶舟    时间: 2014-11-28 09:27
真是厉害,随记也能介么精彩{:soso_e179:}前来支持,点赞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4-11-30 19:21
{:soso_e160:}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3-23 22:54
第八章 1788——1795
1.
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前言里,康德说他将不会再与他的批评者争辩,因为他必须把所有的时间“根据这个预备学去完成体系”。那么,康德对他的批评者置之不理了吗?没有!康德让他的朋友和学生去对付他的批评者,甚至是“强迫”。这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康德的学生克劳斯,他说:
   
如果不是康德一路干扰的话,我现在写作的部分,在两个月前便已写完了。他不停地以书面补充他关于泛神论的想法,好帮助我顺利掌握书评的基本要点。但正因为如此,他把事情弄得更加困难,因为我偏离了预定的道路,却找不到康德提示的路径。

康德希望克劳斯能按照自己预设的思想体系去评判对手的文章。可是,克劳斯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康德不厌其烦的左右克劳斯,使克劳斯不但没有完成康德交给他的任务,反而对“康德哲学”揶揄!克劳斯说,“与形而上学有关的事物都有违我的天性,强迫我自己去做这方面的尝试没有任何用处”。终于,在1789年的某天,两个人分道扬镳。

两个人为什么决裂,书上没有讲出个所以然来。但我有理由相信是因为克劳斯忍受不了康德对其思想的左右。鲁迅与周作人兄弟的决裂也是迷一样,是什么原因?到现在也弄不清楚,两兄弟均三缄其口。与周氏兄弟不同的是,在康德临终的最后一年,克劳斯还去探望过他。

另外,从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可以确定,他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人。博罗夫斯基说,“如果有人公开反对,他便觉得委屈;再不退让,他便满腹委屈。当然,他不会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人身上,但是有人来反驳他,便衷心感到不悦。”博罗夫斯基的记述与上面康德所呈现“强迫”克劳斯的内容不符。康德或许不会强迫外人去同意自己的观点,因为谁也没有能力去强迫别人毫无保留相信自己的世界观。康德作为一个六十多岁的哲学家,应该明白这一点。康德只有去时不时左右、诱骗他的学生(在克劳斯写书评的时期,康德送给克劳斯一颗钻石戒指作为报偿)。结果却是令他的学生十分厌烦,直到分道扬镳。

喝了一杯开水,消除一天的疲倦,关掉音响,打开书本,继续敲击键盘。1790年,《判断力批判》问世,我是没有时间通读这本书的,只能管中窥豹,根据传记中的资料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本书分成两个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与“目的论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批判”处理的主题是审美判断的有效性。不知为何,我对这个部分怎么都读不进去,或许我与康德出入太大,也或许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审美。我的生活一片狼藉,人也不太打扮。我认为,所谓审美,只是个人主观审美。我曾开玩笑的对揶揄我穿着的人说,我内心够完美,所以不需要衣服的装饰。只有内心脆弱的人,才靠装饰物。我说这些,貌似是显示自己的崇高。但委实没有,我生来就不是一个会穿衣的人,只是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而已。从没人注意到我的内心,我也不需要谁的关注。孤独久了,慢慢就习惯。

我现在觉得,一个人挺好。我感谢她给我短暂的温柔之后,留给我一片孤独。根据我个人的审美,她是美丽的。我手机上还留着她的相片。可是她又伤我那么狠,她让我祝福她,我怎么祝福?我不知该说她自私还是伟大,有些事情,我看不明白,想不通。就像看不懂这部分一样。我们的故事,就像小说。或许,我应该把我们的故事写成小说,一个没有结局浪漫的小说,一个开始的很突然,结束的很必然的小说。我放不下,放不下又能如何呢?一个人,痛苦的回忆两个人。每次回忆,都特别痛。让我渐渐的在痛的回忆中忘记。

目的论判断批判,更加不知所云。貌似只说了人类是自然的最终目的。康德时代,人类还没有那么明显和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如果他活在现在,他应该会改变这个说法。所处时代,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无论他是多么的理智。故而,一切都在变化革新,没有必要守着破旧的理念。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3-24 15:53
轻贤 发表于 2015-3-23 22:54
第八章 1788——1795
1.
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前言里,康德说他将不会再与他的批评者争辩,因为他 ...

好久不见楼主,欢迎一个!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3-24 15:53
关注你的文字,请继续!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3-24 23:25
锦瑟 发表于 2015-3-24 15:53
关注你的文字,请继续!


{:4_138:}
作者: 死火    时间: 2015-3-25 08:15

作者: 苏力    时间: 2015-3-25 11:01
读过留痕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1 22:46
2.

此时,康德哲学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在日耳曼持续扩大。仰慕者与抹杀者分成明显的两个派别。仰慕者中,以赖因霍尔德为代表。他不是简单的介绍康德哲学,而是亟思予以开展,这也给后来的黑格尔和叔本华做了铺垫。抹杀的代表是埃伯哈特,他主张莱布尼茨的体系优于康德:康德在他的批判哲学思想里说的,莱布尼茨都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而康德每与莱布尼茨意见相左之处,都是康德的错。这无疑惹怒了康德。他很快就回击埃伯哈特,并且成功的说服了年轻一代,使他们相信莱布尼茨没有办法给他们任何东西。

康德现在成了哥尼斯堡最有名望的哲学家,每个到访哥尼斯堡的人都想见他。在这个时期,最有名的是费希特。但是他对康德的讲课并没有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听他的课并不能像读他的书那么受益。他孱弱的身体疲乏得无法承载如此伟大的心灵。康德已经相当脆弱,他的记忆力也已经开始衰退。”康德现在已经68岁,费希特有这样的评价,也并不过份。康德已经老了,他的名望已经超越他实际的授课知识。这个时期,康德对自己的讲课有这样的说法,他说:我不是为天才而讲课,因为他们可以自己找到自己的路;也不是为蠢才而讲课,因为那毫无用处。我是为中才而讲,因为这些人希望学会一技之长。故而,听康德课程的人,多是一些庸碌之辈。康德这话虽然不大好听,但却是事实。一个天才,是不需要谁来指路的。比如,前面说过的天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而一个木头,任你说破大天,他也是一句话也听不进去的。人,虽不能因为别人不如你而沾沾自喜盲目自大,但必须得明白,在这一方面,别人确实不如你!

然而,康德虽没有亲自教出来一些天才来。他的后继者却个个都是哲学界不可忽视的人物,如黑格尔与叔本华。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肯放弃对康德研读。甚至于有人说,理解了康德,才算懂得了哲学。这当然夸大其词了!一个人无论再伟大,都不能代表一门学科。再者,哲学不过是一门“后物理学”,不过是一场语言的游戏。不懂哲学,一样可以生存。有些人把哲学比作空气,又让我觉得好笑。好像不把哲学捧到天上,研究哲学的这帮人就不能显示出自己的伟大。我们中国人最爱的事情,就是把某一物或某一人捧到天上,然后时不时的拿来吹嘘,以此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强行的让他人也认同。我觉得,这是非常无聊的一件事情。

1791年9月,康德发表了“论一切辩神论哲学尝试的失败”,康德以约伯(传说中上帝的仆人)为例,说明信仰绝对不是因为明白了上帝的计划或本质以后的结果。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无知的,也会有怀疑。在宗教信仰上,我们需要的只是“真诚的心、正直、坦承自己的怀疑,并且在没有任何感受的时候不假装有信仰”。我是个没有什么宗教信仰的人,一不信中国的道,二不信印度的佛,更不信西方的基督。我认为,所谓宗教,说好听了,就是信仰,难听了就是洗脑。传销就是利用了宗教的模式来愚弄人们。当代宗教,如果符合一国的政治纲领,才会得以被承认和发展。若违反,肯定会被打压下去。故而,宗教不过是统治的工具。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1 22:47
死火 发表于 2015-3-25 08:15


谢谢。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1 22:47
苏力 发表于 2015-3-25 11:01
读过留痕


谢谢。。。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4-2 10:24
轻贤 发表于 2015-4-1 22:46
2.

此时,康德哲学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在日耳曼持续扩大。仰慕者与抹杀者分成明显的两个派别。仰慕者中,以 ...

楼主……其实……我不是很佩服你的哲学研究得有多么深刻……我更佩服的是你降紫的年龄竟能安心去研究哲学。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4-2 10:35
在俺眼里……哲学跟政治是多么枯燥乏味的两门学科啊…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2 22:41
锦瑟 发表于 2015-4-2 10:24
楼主……其实……我不是很佩服你的哲学研究得有多么深刻……我更佩服的是你降紫的年龄竟能安心去研究哲学 ...


我比你大,好不好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4-2 22:56
轻贤 发表于 2015-4-2 22:41
我比你大,好不好

对对,估计大个十个月八个月的。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12 23:38
3.

话又说回来,又有几个人是真的在信仰。信佛的、拜财神的、祈祷上帝的,哪一个是在真正的信仰?哪一个是把信仰建立在道德之上。宗教信仰,偏离道德的轨道越来越远。大家不过是信的钱,或是求自己平安。康德在后来的《仅论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里说,祈祷作为“内在的礼拜方式”与获利的方法,是最有害的“迷信偏执(拜物)”,同时也是不合理的,因为那是在向一个全知者诉说愿望,而它既是全知者,任何说明都是多余的。

另,在这本书的注释里,康德说,我承认自己不喜欢某些聪明人喜欢讲的一种说法:“某个(正在准备以法律保障公民自由的)国家的国民,还没有成熟到享有自由”;“大地主的奴隶还没有成熟到享有自由”;“人类还没有成熟到享有信仰自由”。因为根据这样的假设,自由永远不会来到;因为如果人们没有先得到自由,他就永远没有成熟的机会。

这是康德向统治者或者说正统学者发出的挑战。接下来,按照常理,应该会有一场不大不小的论战,但却丝毫没有动静。直到1793年9月,康德才发表了一篇文章“论谚语:理论正确,实践无方”,这篇文章里,康德提到了新闻自由、革命权、战争的权责、和平的维持以及政府权力之本质等主题。单从上面几个刺眼的名词就不难看出,这又是向国王喊话的。国王很快就用一纸禁令禁止了康德再次发表相关的主题。到了1794年10月1日,沃尔纳受命于国王致函康德。直接对康德说,若您继续违抗,将有很不愉快的措施降临。康德也做出了让步,十一天之后,他回信说:一、他滥用了自己的哲学以贬抑宗教并“反抗”国王的“旨意”;二、他将来不许再撰写“类似”的文字。

康德被“禁言”事件证明,任何东西只要沾上政治,都必须与之相统一。否则,只有被打压下去的命。就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的《自由中国》刊物,无论办的多么优秀,但与当局对立,只有被蒋介石打压去的命。政治这东西,太阴险毒辣,还是不要碰的好。苏轼第四个儿子满月时,曾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太贪了,又要到公卿,又要无灾无难,怎么可能?苏轼一生颠簸流离,难道还看不懂政治?不过,据历史记载,苏轼的儿子们貌似都没什么大灾大难。有些事情,真的很难说。

1795年8月,康德又出版了一本书——永久和平论:一个哲学构想。康德用一个“安全条款”作为开场白。他说,一个“纯学院派”的“理论政治家”,不可能对国家构成威胁,因为“有世界观的政治家”或“实践的政治家”,本来就不屑于纯粹的理论家,因此不会有兴趣也没有必要予以理会。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康德以退为进的作品。理论家,确实只会纸上谈兵。但是玩政治的,连这点基本权力都不会给你。就连酒足饭饱之后,发发牢骚,吹吹牛,都尽量不能与政治挂钩。说不定哪天,就被偷拍发到网上,扣你一顶反革命的帽子。珍爱生命,远离政治。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5-4-13 09:59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4-13 13:36
轻贤 发表于 2015-4-12 23:38
3.

话又说回来,又有几个人是真的在信仰。信佛的、拜财神的、祈祷上帝的,哪一个是在真正的信仰?哪一个 ...

就连酒足饭饱之后,发发牢骚,吹吹牛,都尽量不能与政治挂钩。说不定哪天,就被偷拍发到网上,扣你一顶反革命的帽子。珍爱生命,远离政治。
————————————————————————————————————
还好俺对政治木有一星半点感觉。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4-13 13:38
在俺眼里,只要小日本和老美不欺负咱国家,只要当官的还讲良心,其余爱咋咋滴。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25 22:56
第九章

1.1796年开始,72岁的康德已经无法授课。他已经开始喋喋不休,像个老年痴呆,或许他已经老年痴呆了。一个人年轻时越聪明,到老的时候越容易老年痴呆。他的老朋友们,不是过世,就是行将就木。1796年4月23日,希佩尔撒手人寰。他死后发生了许多争议。因为他各式各样的性癖好和私人稿件中对朋友露骨的性格描写,尤其是他的《生平》。在其中引用了太多的康德哲学,康德这个时候站出来澄清说,他不是作者也不是执笔人。希佩尔是引用了他的哲学,但并不表示剽窃他的文字,因为希佩尔使用的是他做康德学生时的笔记。再者,很早之前,希佩尔就在《步步高升的生涯暨指导附录》里引用了康德哲学,康德那个时候也是为他澄清了剽窃的嫌疑。

在《生平》中,希佩尔使用了康德这样一个主张——在读一本书时,我们必须找出该书的灵魂,尝试去体会作者的核心概念,如此我们便可以掌握其全貌。可是在如今这个一切都泛滥的年代,谁还有心情去找一本书的灵魂?又有几本书有灵魂呢?珍惜你手中难得一见的好书吧!当然,这也只是你认为的好书而已。前几日,一个朋友在网上晒了几本刚买来的书。我简短的说了几句讽刺的话,他说我快到了三十岁,是不应该这么狂傲的。他说,我的才气还支撑不了我的狂傲。可是,他买的几本书,我确实看过其中的三四本,我只是很诚实的说出了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与狂傲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首先得诚实。这不就是他曾经送给我的字中所要表达的——读书何须三千卷,人品当争第一流!

1797年的时候,康德已经打算“捆好行囊”,不再发表作品,他对自己已经没什么期望了,他已经70多岁了。他后来“整理旧稿”,出版了《道德形而上学》,这本书是无法与《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相比的,只不过是讲课笔记的稿件。对于这本由“老年痴呆”集结其讲课笔记出版的书,不想多说一句。很早就听说过“悔少年书”,突然觉得老年人也是少出书的好。可是可是,我没出过书,是不是就不用后悔了呢?想太多了。

昨夜与城叔聊天,谈到我写的东西。他对我说,不应该硬来,应该顺其自然的写完这个笔记。只是我最近工作太忙,每天不到九点半,别想回到房间。然后拖着一个疲倦的身体坐在电脑前。我只有硬来,才能勉强完成这最后的断章残篇。我也想要一个完美的结局,不想仓促了事。然事与愿违,写这个只是随便玩玩,我必须努力工作,我已经老大不小了。我明白一个道理——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必须得受什么样的罪。尽管,反过来不一定成立。这或许是支撑着我继续读书的唯一原因,我只要一本书,让世人记着。如此,便好。说了些无用的话,眼皮子都在打架。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25 22:56
锦瑟 发表于 2015-4-13 13:38
在俺眼里,只要小日本和老美不欺负咱国家,只要当官的还讲良心,其余爱咋咋滴。


心真宽。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4-25 23:19
——读书何须三千卷,人品当争第一流!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4-25 23:20
轻贤 发表于 2015-4-25 22:56
心真宽。


俺自我感觉蛮好。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29 08:15
2.康德最后一部作品“以及惟一(保存)下来的手稿”是未完成之作,一般称为他的《遗稿》。康德相信该书对于其批判体系的完成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直到搁笔的时候,都无法确定其标题。

1799年,康德发表了最后一篇独立完成的作品——关于费希特知识学的公开宣言,他说,费希特的知识学是个站不住脚的体系,因为纯粹的知识学不多不少仅仅是个逻辑,其逻辑原理不可能为我们带来认识的材料••••••因此,我再次声明,我的《批判》必须逐字去了解••••••不难看出,康德在为自己“拉票”,只是,只是,你的《批判》我没办法去逐字了解,真对不住您老人家。我不想穷其一生钻进别人构建的体系里,尽管这样很温暖,可不是我想要的。

1800年,康德的记忆力已经坏到记不起几个小时之前做过的以及几个小时之内必须办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在读书,尽管过目就忘。1801年11月,康德把他的财产委托给了瓦西安斯基,他的助手。1802年1月,跟着康德四十年的仆人兰珀因对他非常恶劣,被辞退。康德又找来一个仆人,还是叫他“兰珀”。或许是叫习惯了的缘故,不想改口。1803年,康德长期援助的妹妹来照顾他。1804年2月12日上午11点,康德逝世,离他八十岁的生日还有两个月零十天。

好吧,就这么结束吧,就让我用全书的最后一篇诗,也是康德最喜欢的诗人薄柏的《人论》,结束吧!

他站在地峡上,处于中间地带
  身形高大,智能渺小
  对怀疑主义者过于聪明
  对斯多亚主义者不够骄傲
  他悬在中间,充满怀疑
  现在该行动呢,还是该袖手旁观?
  他是精神,还是肉体?是动物,还是神明?
  他的思想舛误,生来只为可以死去
  知识空空,理性用得
  太少,甚或已经太多
  感觉与精神是发酵中的混沌
  他受骗于自己,又是自己的启蒙者
  可以升天,也可以堕落
  主宰一切,又是一切的猎物
  是真理的卫士,却为幻像所欺
  是世间的骄傲与笑话
  是一个谜!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29 08:17
至此,完。谢谢大家一路支持。
作者: 轻贤    时间: 2015-4-29 08:23
零零散散写了一年零七个月整,康德传笔记终于写完。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5-4-29 09:56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4-29 10:22
轻贤 发表于 2015-4-29 08:23
零零散散写了一年零七个月整,康德传笔记终于写完。

也是心血之作。小祝一下!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4-29 10:25
对于康德,知之甚少。这世界学者太多,哲学更是深之又深的奥。
对于楼主文字中的许多个人见解,俺反而觉得满是趣味,跟着读完了。
欢迎下一篇大作光临本版,祝好。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