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投稿][原创随笔]为什么李白没有赠诗杜甫? [打印本页]

作者: 色书生    时间: 2014-4-13 16:01
标题: [投稿][原创随笔]为什么李白没有赠诗杜甫?
[原创随笔]

为什么李白没有赠诗杜甫?




    这是一个略有些八卦的命题。这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略有点遗憾的妙事。从现仅有的资料看,唯有杜甫赠诗李白,李白却无一字一句,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李杜之间,一生之中,似乎有三次见面。初识是天宝三年春天,地点洛阳;第二次是同年秋日,地点梁宋;第三次是天宝四年夏或秋,地点齐州或兖州。双星共耀大唐,有点像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的绝世一战,不过,不是比剑,而是兄弟般的把酒言欢!杜甫的赠诗很真挚,“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的赠诗也很深情,“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知李白者,天下真杜甫一人也!

    那么,为什么杜甫如此倾慕李白,而李白却无只字半言呢?这里,先说说李杜之诗。李白,天才型诗人,道家文化在唐诗中的代表。他的诗,有神仙术,有酒色财气,有醉后佯狂。这样的诗人,古今只此一人!后世学李者多,终不成气局,就其原因,李白优游山水是假,要做大官才是真.唐玄宗最终“临幸”了李白。李白自许从此可实现经世报负了,未免多情得一厢情愿。其实,玄宗所要的,只是神仙术,只是一介文学弄臣而已。李白是天真的,他写了诸如“云想衣裳花想衣”的谄媚之作;李白又是大胆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矛头直指杨贵妃.

    杜甫,实力型诗人,儒家文化在唐诗中的代表!杜甫自称,“诗书破万卷,下笔始有神”,这不是自夸,而是事实。杜的文学成就,并不比李低,“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千百年来,仍能引起儒生的强烈共鸣。杜一生不得志,不仅未得大官,连微小的谏官也因言事而罢休,但,即使如此,杜的忠君思想,却没有一丝动摇。远大的抱负,现世的穷困,纠结在一起,诗境却从此而生。处同样的困境,李白屈服于李璘,王维受降于安禄山,杜甫却能如终忠于朝庭,这是李白与王维所不能相比的.王维“求仁笑孔丘”,李白“凤歌笑孔丘”,生死关头,都只能被孔丘所笑了,不是吗?

    简言之,李可远眺,杜可近观,皆是中国诗歌的不世高山。

    再回到主题。李白大杜甫十几岁,李白当时已诗播四海,而杜甫此时,却文不成名不就,他心生向望,是人之常情。我们知道,开元盛世,天下安宁,文人制得佳句,即可采入乐章,名闻朝廷,即可得大富贵。李白的第一桶金,就是贺知章赏其为“谪仙人”,才声名大振,由此而获翰林院供奉。李,贺之间,有没有潜规则,后人无从考证,不过,贺是著名道士,同一阵营美言加提携,当是事实。李白虽无实权,但一经他评品,士人便能进士得第,是开元时期的流行风气。如《李白集》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一篇,标题中的魏万,这厮,就是一个例子。他在吴越两地人肉李白,最后,才千辛万苦见到了真佛。李白听闻他走了三千里路,还是个爱高古的人,遂送了他一篇《还山诗》。魏万也做了一篇《金陵酬翰林谪仙子诗》,还炮制了一篇《李翰林集序》,自吹,李白说他魏万将来必名闻天下,那时侯不要忘记我李白与我儿明月奴。我呸,什么玩意!不过,就这妄人,几年后,还真进士及了第。魏万是一个“炒作”高手,得李白一诗,便大肆自夸,虽然无耻,在唐代,却又是常事。这个魏万,《全唐诗》仅存诗一首,即《金陵酬翰林谪仙子诗》,如果不依傍李白,这一首也未必能留存。杜甫赠诗李白,想来也有此目的。当时之际,李白名重,杜甫落拓,李白未写回赠,我个人之见,一者,两人诗风不同,又非同一阵营,道不同不相与谋。二者,李白谦虚.即无须他的品评,杜诗实力在此,当声名大著。三者,二人关系,是诗友,而非利益牵联体。四者,李白属随性之人,喜无拘无束的神仙生活。酒醉后,赠诗万首也可以,一句不答也可能。天子呼之,这酒徒,还要推三阻四,拿拈一番呢!并非什么“文人相轻”之类的陋习,我猜.

    历史有时是很公正的!一个李白见赠的魏万,并未得到后世的认可,无情地被淘汰了.一个李白未见赠的杜甫,却后来居上,经元白之推,最终成为了后世的“诗人之师”。这是李白的遗憾呢,还是中国诗歌史的遗憾呢,恐怕,两者皆有吧,我那么恨恨地想!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4-4-16 21:24
谢谢来稿
作者: 色书生    时间: 2014-4-18 16:58
马樱花 发表于 2014-4-16 21:24
谢谢来稿

请老师多多指点,谢谢老师读及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