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申明一下,我这里所说的“书”,只限于文学书。文学以外的书,我绝对没能力也没资格评说,当然,就算是文学书,我这个半吊子文人,也只凭个人的喜好,乱弹琴而已。好在,听说苏州话里的“说书”,就是吹牛,是游离于事实外的妄自忽悠,不是苏州人的我,就借此方言忽悠一回,权当消遣。 一:书非病不能读也 写出这个标题时,我在脑海里仔细历数了近十年来所看过的书,不得不让我惊叹的是,过去的三千多个日夜,我看过的书居然没超出五本,还都是晚上从旧书摊边路过时买的,也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氏所著,同样,一本都没仔细看完过。是书的质量不敢恭维,还是没有看书的闲情逸致,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只是由此明白,读书,不过是有钱的闲人的消遣。如我等没钱的穷人,成天劳碌奔波,读书,已经是一种很奢侈的享受了。也许有人会说,何不把那些逛大街,打牌,喝酒吹牛看电视剧的时间用来读书呢?是的,我是浪费了无数可以看书的时间,不是我不想看,是一天的身心疲惫让我无法进入到书中去,或者是那些被我捧在手里的书,缺少了让我沦陷进去的魅力。不是我不想进步,是没有那份心情,那份环境。也许你会说,那干嘛不读点好书,读点可以让你沦陷的书呢?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好书么?不错,好书多的是,就算我孤陋寡闻,知道的好书也不少,可是,这些书,在我周围,是无法借阅的,买,钱呢?上有父母,下有妻儿,都还在等米下锅呢。一本书,够他们生活几天的,我舍不得,就算舍得,也不会这么做。 当然,不读书,我这个仅上过乡村高小,且在校语文成绩很少及格的半文盲,现在不会也有些许文字偶尔见诸报刊杂志,算是潇洒过一回;不读书,我也不会混成一个半吊子文人,在丧偶后,还会得到一个漂亮女大学生的垂青,终成百年之好;不读书,我也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摔倒后,重新爬起来,以一种执著于渺茫信念的赤诚,笑对惨淡的人生。 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的读书,和那种所谓的求知欲,进取心,都没有丝毫的关系。纯粹为了消磨时光,打发无聊,排解或是转移生活压力,也根本不会考虑到会在文学这个领域有什么作为。读书对我来说,仅仅因为疾病。 第一次能静心看书是在我二十一岁那年,在外打工的我无意中感染了肝炎,回乡下静养了三月有余。那时农村没有电视,只有一台收音机,根本不足以打发那段百无聊赖的日子。在一次去镇上配药时,我咬牙用六块钱买了一本《红楼梦》,是那种小字典形状的压缩版,字很小,但不影响阅读。近一百个日夜,这本书一直伴随我到肝炎痊愈。可能是因为我手里唯一的一本书吧,我看完后,再从头看,前后不下几十遍,后来,里面的所有诗词大都能背诵,仍不忍放手。 得感谢那次的专心,以至到现在,只要提到《红楼梦》,对里面的情节词句,我都记忆犹新。偶尔学着写点东西时,红楼里的话常常不自觉的就跳了出来。 第二次能“专心”的“博览群书”,“得益”于我前妻的病。前妻跟我七年,病了六年,有近两年在医院里度过,更别说医院外的护理时间了。相信谁都知道一场马拉松式的看护意味着什么。如果没有书,估计很难有人会耐得住那种旷日持久的煎熬。 现在想想,医院,委实是个读书的最佳场所。除了病人,病人家属之间书籍共享外,医生,护士也常常会把自己的书贡献出来。那段时光,对书籍,我真正到了能“博览”的境界。只要是书,无论是文学,医学,科学,史志甚至色情什么的,我都可以读得津津有味,且乐此不疲。因为,除了书,我没有第二种消遣方式可选。 更可称道的是,可以和同类看书“闲人”互相交流心得,评说优劣,再波及某位作家其他的著作,然后,一起胡评乱说一通。或是有精彩的段落,会念给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听,再随口瞎说几句。虽然那种“说书”,现在看来很是可笑,但由于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书籍,居然将我从一个半文盲的乡巴佬,提升到一个可以附庸风雅的层次上来了。 细想来,最近十年中,我读书的时间也就是病中几日吧,幸运的是,除了偶尔几天感冒外,我很少生病,也就很少读书。十年未读全五本书,在我看来,再正常不过。况且,现在有了网络这种更有魅力的消遣,读书,就更与我越来越远。 可惜的是,书和疾病是两码事,书因疾病才得以翻阅,却对疾病没任何用途。任是我“博览群书”,前妻终是回天乏术。书籍给我的,除了消耗掉的青春岁月,就只剩下淡看沧桑,笑对生死的麻木与淡然。 其实,如果没有书,那段时间也会那么过;如果没有书,我自不会崩溃,只是不能为惨淡的人生找一说辞罢了;如果没有书,我也不会沉沦到难以自拔,只未必能重新站起,抱得美人归。 同样,如果没有书,我今天也不会发出“书非病不能读也”的无病呻吟了。 二:书,不过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在二十年前,有人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我一定会和他急。现在,倘若还有谁将此话奉为人生重要的信条,我肯定会笑他傻。 年轻时对书的痴迷,可以追溯到我的孩童时代,记得刚上小学时,我和三个死党辛苦一个暑假,捡破烂,寻蝉壳,挖野芋头,摘青桑果等,所有能为我们积累钱财的事都做了个遍,最后,我们积赚了五块多钱,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天一起走到十里外的镇上,将新华书店里的小儿书每样都购得一本,余下的钱,买了十几本我们那时还看不了的小说书。最后,用剩余的几分钱买了两斤桃子分吃了回家。 那时农民一天的收入不足两毛钱,记得过年时,辛劳一年的父母也只分得两块多。我们那五块多钱足够一家过两个快活年了。可是,我们居然可以不在乎温饱,倾其所有的购那些无用的书,如此大的手笔至今让我叹为观止。 如今,这个往事在我眼里已不再是故事,成了笑话。我现在有钱宁可提高香烟的质量,也不会去买一本书。不是书本身不好,而是我明白,书对我等卑微的凡夫俗子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以我的切身体会来讲,书,只是束缚我们行动的枷锁。不信可以调查一下,在我们打工一族里,看书多的,受过书香熏陶过的,绝少能坐上老板的位置。 我这样说,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这里说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五六年前,一个公司的老总请几个同行聚餐,我一位朋友也在邀请之列,到了酒店,发现多了一位不速之客,是其中一个老板的伙计。老总点了一份河豚,人手一只。老总说他吃了会反胃,放弃吃。那个伙计说,他从来没吃这种东西,也没吃。其他人就吃了各自的份额。酒足饭饱离开,走到酒店大门,伙计说要去趟厕所,又折回去,几个人等了很久,他才出来。后来才知道,那个伙计回去将两只河豚都吃了。 那个老总听说此事,叹息说,此人不会久居人下,是做老板的料。两年后,老总的话就应验了。朋友把这事说给我听时,说这样的人才能做老板,还说换是我,肯定不会这么做。由此定论,我永远做不了老板。 是的,不仅是我不会这么做,可以肯定,所有读书多的都不会这么做。书,教给了我真善美,教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做人原则,有很多事,我不会做,或是不屑做,放弃不了那些所谓的原则,殊不知,好多可以成功的机会,就这样在这些“原则”的干扰下,眼巴巴的失去了。 很多时候,看着和我一起出来打工的很多人,一个个事业有成,我会眼红。我确信,他们的智商并没我高,机会也没我多,仅仅因为他们为了发迹做的事我做不了而已。曾经看到有个年轻的打工仔,干活也把书揣在身上。和他说起世间事,几乎无所不知,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看到他想做老板的迫切,我说,看书是看不成老板的,只会离老板的位置越来越远。他差点和我急,一如我年轻时候。 我知道,有些话要到我这般不惑的年纪,他才会听得进去。读书,除了将我们变成碌碌无为自命清高的伪君子外,其他的用处,其实渺茫。 好在古人早有至理名言: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属于读书人的,过去是,现在也是。书,好比香烟,给你兴奋,给你快感,同时,也会损伤你的肺,久而久之,你就不知觉的受其毒害,影响你在这个世间的所作所为,慢慢会无法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呼吸,因书而死的估计也不会比因烟而死的人少。 曾看到一个好书的诗人这样感叹:姓颜的和姓黄的小骗子至今没出来见我。看来,他应该有我同样的体会了。颜如玉,黄金屋,只会存在于圣贤的说教里,如果照圣贤说的做,不仅成不了圣贤,连姓颜姓黄的都找不到。 看多了书才明白,书,只是少数圣贤谋生的伎俩,行骗的工具。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会有多少分量和价值。而且,我们总是忘了去追究,他们未必就真是圣贤,仅仅是我等芸芸众生,被他们忽悠认可他们为圣贤而已。 “读书就是为了娶漂亮老婆”,这句惊世骇俗的话曾被千夫所指。我以为说这话的人已深得书味,读书,除了成就一个才子佳人的梦想比较实在外,还能有其他更有现实意义的么?不要说那些情操气节之类的空谈,那只是吃饱了没事做的人自我陶醉。 当然,我不是鼓吹什么“读书无用论”。只要读的书足够多,或是足够少,都是有用的。还用烟来比,足够多,能深得此中三味,你可以自己造烟,可以有自己的书,并以此忽悠别人,用以争名夺利。足够少,也就只会当成一种偶尔的享受,和烟一样不会上瘾,不会为其所害。 遗憾的是,我们都不能像对待烟那样对待书,不知不觉中就陷进去难以自拔,天长日久的烟熏火燎中,已毒入骨髓,被其骗得云里雾里。蓦然醒悟时,心已碎,梦已断,人已老。 不惑之后才明白,书,不过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可不看书,又怎会明白? |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