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三个舅爷 [打印本页]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29 21:04
标题: 三个舅爷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14-7-29 22:52 编辑
三个舅爷
解放前,我奶奶在静海县农村织席,她的三个弟弟赶大车搞运输,算是早期的“物流业”吧。挣了一些钱,就在现在的天津站后广场附近买了一个大院子,号称“田家大院”,我的三个舅爷一下子从农民变成了市民。
解放后,我的三个舅爷都有了可以领国家工资的正式工作。我的二舅爷成了一名扫马路的清洁工,我的三舅爷和老舅爷都进了运输厂,哥仨儿都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
这三个舅爷还有一个哥哥,就是我的大舅爷。据说大舅爷是资本家,往东三省卖席起家,发迹后在河北区意租界买了一座楼,文革中被革命群众“共产”了。
大舅爷不住“田家大院”,我就不说他了。主要说说我的另外三个舅爷。
老舅爷
老舅爷是个“花神”。我小时候,“田家大院”里满地都是花,都是老舅爷种的。黄灿灿的向日葵,火辣辣的美人蕉,紫绿相间的葡萄架,五颜六色的喇叭花、月季花、狗尾巴花,还满院子里飞蜜蜂,飞蝴蝶,飞“老贺”(蜻蜓),飞“花大姐”(七星瓢虫),当然,也飞苍蝇,因为院子里有一个男女共用的旱厕,那是老舅爷种花全部肥料的来源地,也是各种苍蝇的快乐大本营。
别的不说,那时候苍蝇的种类真多啊,金色的、红色的、黑色的、绿豆色的、杂色的,个个肥头大耳,心宽体胖,再看飞起来,嗡嗡隆隆的,跟轰炸机似的,比现在苍蝇的体质可强多了。
老舅爷的体质也不错,共计生有三男五女。
老舅爷在五十岁时遇上一个坎儿,脖子上突然长了一个瘤子,恶性的。记得老舅爷做完手术后,我和我爸我妈去医院看他,老舅爷谈笑风生,在病床上还用硬泥巴、细铜丝、各种颜色的尼龙头绳编织孔雀,开屏的。
令人惊奇的是,老舅爷出院后,乐此不疲地拎着喷壶儿给花浇水,又蹦蹦跳跳地活了30多年。
三舅爷
三舅爷是个“老烟袋锅”。平时不爱说话,用三舅奶奶的话说,“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三舅奶奶成天跟一帮老太太斗纸牌,还让年少的我帮她去杂铺买一毛九一盒的“战斗”牌香烟。
三舅爷不会玩牌,业余爱好是有一搭无一搭地养兔子,经常懒洋洋地揣着手晒太阳,更多时候是在墙根底下抽烟袋锅。他的眼神从来跟“炯炯有神”不沾边,眼皮好像遮阳伞坍塌了一样,总是支不起来。
就这样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我的三舅爷和三舅奶奶竟然生了不少的优质孩子,女孩个个肥壮,男孩个个魁梧。
其中一个男孩儿叫田殿魁,家族大排行名列第十位。这个孩子跟他爹一样懒,上小学后嫌在作业本和考卷上写名字麻烦,擅自做主,把自己名字改成了“田大十”。
三舅爷的大儿子是汽车司机,有一年摊上了大事儿,开汽车把人给撞死了,被法院判了3年刑,弄得我三舅爷吧嗒吧嗒多抽了好几锅烟袋,本来计划活八十岁的,因为多发了三年愁,结果七十七岁就去天堂养兔子去了。
二舅爷
二舅爷是一个清洁工,上下班推着一个手推车,车上放着扫帚和簸箕。
二舅爷不光扫马路,还“兼职”掏厕所。据说从茅坑里掏过金戒指、玉镯子。文革时,许多有历史问题的家庭为了避免被革命,都会派人以去公共厕所解手的名义开展“义捐”活动。
二舅爷跟我的奶奶,兄妹之间的感情最深了。二舅爷下班后,常给我奶奶在劝业场附近买一块儿用草纸裹着的烧牛肉,烧牛肉酱红色,冒着油光,可以一丝儿一丝儿撕着吃,那个香呀。
二舅爷“文武双全”,“武”是爱好体育锻炼,每天早晨在院子里拿铁棍子朝自己的腿上擂,擂完左腿擂右腿,然后擂胳膊,擂完左胳膊擂右胳膊,越擂越美。二舅奶奶看着二舅爷的“雄姿”,捂着嘴躲在蓝布门帘子的后面偷着乐。
“文”就是爱听、爱唱京剧,二舅爷是个“京剧迷”,他买了一台电唱机,收藏了好多京剧名家的唱片,没事儿就“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
二舅爷最伟大的举动,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花四百多块钱,在南市一家委托店里,买了一个金丝楠木的衣柜,中间可摆佛龛,两边的柜门镶着比利时的镜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二舅爷在手推车上垫了草帘子,用绳子把金丝楠衣柜“五花大绑”,一步一步推回了“田家大院”。
二舅爷享年八十三岁,金丝楠衣柜现在仍光亮如初。
作者: 一粒沙丘 时间: 2014-7-29 21:32
沙发听酱油酱舅爷的故事{:soso_e113:}
作者: 西风 时间: 2014-7-29 21:39
金丝楠衣柜?这还了得?!{:soso_e113:}
放到现在,能值个宝马7系了吧?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29 21:44
当初在委托店买的,二舅爷的儿子一直想面见马未都。{:soso_e128:}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29 21:45
不会讲故事,记忆里的几个小片段。
作者: 西风 时间: 2014-7-29 21:47
不用见马未都,这家伙现在架子大,不好见。好在他委托我代理收货,把金丝楠衣柜送到我这来就行,我写个单子,拿这单子直接找马未都要货款。{:soso_e120:}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29 21:50
诈骗的节奏。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4-7-29 22:54
这篇字已经红熟透了,散发出悠悠的岁月的光芒。{:soso_e160:}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29 23:01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4-7-29 22:54
这篇字已经红熟透了,散发出悠悠的岁月的光芒。
我刚来六星时,发过类似的一篇,字数是现在的三倍。那时候,舍不得删改,东拉西扯,敝帚自珍。现在觉得简约才好。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4-7-30 10:11
文字虽短,意味却深厚,像几瓶袖珍的老酒。
不知道这样比喻是否妥帖。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30 11:35
对大舅爷没啥印象,但一般来说,有钱人都是财迷。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30 11:36
这个比喻贴切,袖珍俩字用得妙。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4-7-30 14:30
京剧界有一句俗语“花脸要美不要媚”
二舅爷酷爱花脸,他的雄姿是擂出来的。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30 15:17
这样写人,受了漫画影响。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30 15:18
花脸不吓人,花脸要是媚了,忒吓人了。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4-7-30 15:40
[attach]286577[/attach]
二舅爷的珍贵老唱片http://player.56.com/deux4_130788823.swf
赤桑镇
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
包拯唱【二黄快三眼】
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旁。
前辈的忠良臣人人敬仰,哪有个徇私情卖法贪赃?
到如今我坐开封国法执掌,杀赃官除恶霸伸雪冤枉。
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
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压民,
败坏纪纲我难对嫂娘!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30 17:45
婆娑可以做个京剧声画系列,脸谱、剧照、著名唱段,再通过美术手段烘托一下气氛。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4-7-30 20:45
国粹京剧,命运多舛,已身不逢时。。。。。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4-7-30 20:48
看来国粹中真正被国人发扬光大的也许要算麻将了。
殷谦说的。{:soso_e128:}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30 20:57
京剧也不用再创新了,把老戏留住了就好,愈久弥新。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7-30 21:03
向物流界老前辈致敬!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4-7-30 21:21
简约可是一个不能“简约”的过程,至少需要与自己的骄傲搏斗一番。这个,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这篇确实很精熟。我感觉你这样的东西一定很多,有些可能尚在酝酿之中,就让我们虚席以待吧。{:soso_e160:}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30 21:28
不是谦虚,是真没有啊。
你把你的中篇,陆续发杂谈吧!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30 21:30
如果不进城,他们都是万山大叔,长鞭呢一呀甩啪啪的响哪!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7-30 21:38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4-7-30 21:41 编辑
木用也关心一下,“田家大院”被“共产”了么
世界500强头把交椅又被物流界老大夺回来了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7-30 21:43
田家大院住的是普通老百姓,我爸学校分房后,我家搬出,其余几家后来因天津站改造也都被拆迁了。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4-7-30 21:49
便宜了后来的开发商了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4-7-30 22:48
呵呵,那样苏胖子该有意见了,在杂谈最好发些你这样的真材实料。{:soso_e113:}
作者: 我是来看酱油的 时间: 2014-7-31 21:53
最喜欢酱油哥了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4-8-1 11:46
外甥象舅,酱油兄看来不是花神就是歌神。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4-8-2 20:31
舅爷是我爸的舅。我爸爱唱歌、看戏,不爱养花。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4-8-2 20:39
哈哈,爷看多了,没反应过来。南方人都叫舅爹爹
作者: 开的是寂寞 时间: 2014-8-3 22:20
知足者常乐{:soso_e160:}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