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读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打印本页]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16:08
标题: 读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帖最后由 月光屏 于 2015-6-4 08:44 编辑

读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是心学大师,儒家四圣之一。中年发配到贵州龙场驿站,翻然醒悟“理就在自己心中”这是他的心学开始。
       王的心学过程曲折,一开始讲究儒家哲学“圣贤之道”,把思考当成人生本身,无论何时只要思考一件事心外就已无物。后又对修仙之道感兴趣,新婚之夜是和一位道士谈了一夜。在骑射兵法也有射猎等似完全不相关的经历。正是这些经历的挫败和影响成就了如今的心学。
       朱熹是理学家,他的格物说,先知再行。也有不少人推崇和接受。王阳明则提出不同的思想:知行合一。则是知要体现在事上。只知不行还要去做。
       王一开始对朱熹的“格物”深信不疑。看到朱的一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连一草一木都涵着至理。”就是说,理这个东西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你只要认真的格,它就能出来。于是王和他的朋友到了种竹子的地方格竹子。一连格了七天,竹子仍是竹子,而王却病倒了。
       在以后王的学说中,否定了把朱的“理在万事万物中”这一理念。而陆九渊的“理在我心中,我心在宇宙。”同王的心学有类似之处,却没有进一步的阐述。
       对此王阳明回答心学需要行为的支持,必须要“心行统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弟子的疑问:“比如有人完全知道对父亲应当孝,对君王应当忠,但却不能去实践孝和忠,由此知和行是两件事。”答:“这种人的知、行已经被私欲隔断,并不是真正的知、行。天下没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还不是真知。”知行合一,就是要让人回到真正的意义去。不是你具体知什么行什么就算完事。
        现在许多人言行不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两回事。或是有嘴说没能力或不知如何去做。那么就得在人生中历练,学习,用正解的方法去做。
        王说,如果把“知行合一“放到具体事情上去,其实就是从意念发动处到最后完成事情,只是一个念头,只是一件事期间种种,都是一件事。
        再举例,弟子说“即使没有做亏心事,但是遇到那些不问青红皂白的坏鬼,无论如何都要怕吧?”王说:“你听过坏鬼能侵好人的事吗:如果真是怕,那就不是好人,他的心已大大地邪恶。不是鬼来迷你,而你的心自迷。。。。。”
        这是在知行的知方面的指点,最终解决问题还需要行。王又说:“你所怕的鬼在什么地方,这很重要。如果你认为他在床底,那就去床底下查看,如果你认为他在门外,就打开门,看看到底有没有。
       王教我们一个克服恐惧的方法,那就是要实践。如果你对社交恐惧,那就去社交,如果你对一件事可能引起的失败而恐惧,那就去做这件事。如果恐惧读书,说让他读书,如果有多动症,就让他静坐,这就是以毒攻毒,实践出真知。
        王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举一个例子有弟子在锄花间草时问王阳明:“天地间为什么善难培养,恶难去除?答:“只是未培未除。”又说,“你这想法不是真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给他分析说说“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
        你要赏花,就会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可如果你要草坪,就那花就是恶的,草又成善的了。这种善恶本是你的私心而起。那么草和花到底是善是恶呢?那么只要问问你的本心就知道了。
        弟子最后问,那我是把草干掉还是留着它?答,“问你的心,你除草的目的是什么。
        我看顿觉深得吾心,我闲瑕时喜欢看花赏花拍花。可是有人就说了:“好端端的人你不拍,拍什么花,有什么意思。”在他心中视花为无物,在我眼里花就是一世界。
       对任何一门学说要持严谨的态度,考虑其时代,不要轻易否决,也要不轻易肯定,更不能不求甚解,想当然。要辨证的去思考,去咀嚼再吸引再形成一套有效的实施方法。就比如各种学说,王也从没有轻易是陆非朱,而是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看完,总的感觉王的“致良知”思想比较实用,贴近生活,将思想世俗化了,解纠结人生,洞察复杂的社会现象。
        王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知是知非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而现在好多人对心学理解都有些片面化了,断单取义,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正如我一看王的心学二字,首先就想到唯心主义上面了。等仔细的看内容才知差之远矣。
        孔子曾说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中原义所指有许多争议,现在是普遍用来嘲讽女人和小人的一句话,这也是千年从汉朝大儒董仲舒到宋朝大儒朱熹对这句话的曲解,也给孔子泼上了歧视妇女的脏水。就其当时的环境分析有好多种的解释。一种是说当时孔子斥责他的学生的一段话,“女”同“汝”讲。还有一种是女子是侍妾,而小人是小孩子。还有的说是把女儿嫁给小人才难相处,更有说是骂的一个特定的女子。不管哪种我想一定不会泛批妇女,当时女子是不抛头露面的,所以孔子不能针对广大妇女。所以朱熹在这方面不如王阳明了,我们却要引以为戒。
        王的心说博大精深,我们以极其慎重的方式来解读,不要轻言懂得。也不是一时半时所能了解,需要慢慢体会,正好此书作者说要在人生中历练修行。
       王的心说我朋友推荐,闲时翻阅,略窥一斑,受益非浅。当然还有好多值得你深思的思想不一一叙述,的确值得多读,来回读,然后终需 “事上练”啊。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16:12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15-6-3 16:24
博大精深的东西,唯有慢慢细品体会,才能略知一二。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5-6-3 17:00
后又对修仙之道感兴趣,新婚之夜是和一位道士谈了一夜
=================================
这人怎么这样呢?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5-6-3 18:03
给美文配个像:
[attach]344398[/attach]
王阳明立像(余姚)

日本维新派中的东乡平八郎享有“东方纳尔逊”之誉,这家伙打败过大清北洋舰队和俄国海军,随身携带一方印章,上刻“一生低首拜阳明”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5-6-3 20:46
能知“事上练”,已是知“道”人。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20:48
舞婆娑 发表于 2015-6-3 16:24
博大精深的东西,唯有慢慢细品体会,才能略知一二。

其内容不是一下子就能了解的,就只能明白个大概。而其中某些思想会因生活中一件事而联系起来,那时才会更深的理解。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20:48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5-6-3 17:00
后又对修仙之道感兴趣,新婚之夜是和一位道士谈了一夜
=================================
这人怎么这样 ...

做为丈夫实在是不合适。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20:49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5-6-3 18:03
给美文配个像:
王阳明立像(余姚)
日本维新派中的东乡平八郎享有“东方纳尔逊”之誉,这家伙打败过大清 ...

名声在外啊。
作者: 开的是寂寞    时间: 2015-6-3 20:50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5-6-3 18:03
给美文配个像:
王阳明立像(余姚)
日本维新派中的东乡平八郎享有“东方纳尔逊”之誉,这家伙打败过大清 ...

师傅真厉害,没有师傅不知道的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20:50
沈眉珊 发表于 2015-6-3 20:46
能知“事上练”,已是知“道”人。

恩,做到这一点,就离成功不远了。
作者: 开的是寂寞    时间: 2015-6-3 20:51
月光是个爱学习的童鞋,赞一个。
作者: 开的是寂寞    时间: 2015-6-3 20:51
我再细细读读哈
作者: 开的是寂寞    时间: 2015-6-3 20:59
记得早些年读健康促进方面的书时,有种知信行模式,感觉有相似之处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21:00
开的是寂寞 发表于 2015-6-3 20:51
月光是个爱学习的童鞋,赞一个。

恩,今天还有老同学打电话来问我最近做么来,我说看书来,中间隔了那么时间不看书快成痴呆了。把书本捡一捡吧,感觉又回到学生时代。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21:02
开的是寂寞 发表于 2015-6-3 20:51
我再细细读读哈

这本书说老实话,拿过来好长时间没看,看也是翻几页就摞下来了,再过些日子又看,不知哪行看了感觉有点意思,再看就慢慢品出点意思了,竟发现好多思想以后应当值得再翻看的。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21:03
开的是寂寞 发表于 2015-6-3 20:59
记得早些年读健康促进方面的书时,有种知信行模式,感觉有相似之处

现在有好多书属于心灵鸡汤类,床头放本看看都可以让心神安宁。不过感觉王的心说有一些深度。
作者: 开的是寂寞    时间: 2015-6-3 21:06
月光屏 发表于 2015-6-3 21:02
这本书说老实话,拿过来好长时间没看,看也是翻几页就摞下来了,再过些日子又看,不知哪行看了感觉有点意 ...

是的,好长时间不读书了,脑细胞也有个适应的过程去年读池田大作的我的人学,也是看得一头雾水,后来硬着头皮读完了,才咂摸点味来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3 21:13
开的是寂寞 发表于 2015-6-3 21:06
是的,好长时间不读书了,脑细胞也有个适应的过程去年读池田大作的我的人学,也是看得一头雾水 ...

恩,身边真有坚持多少年每天读书,每天写字的,我经常给自己找借口,结果发现好多书读的半截拉块的。现在学的上进点,咱也坚持。宋朝推荐的几本书已经在计划内。
作者: 左手戴手套    时间: 2015-6-3 22:46
儒家四圣?
常规意义上,儒家四圣说的是孔子曾子孟子和颜回。另外,其学术思想是有儒家思想的部分,但其代表思想却是心学,其中朱煮的理学的成分更多于儒学的成分。
是不是我记错了。存个疑,不百度了。
作者: 益阳乐平    时间: 2015-6-3 23:22
这都是大智慧啊!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5-6-3 23:43
人生即修行,现在得瞌睡。好长,改日拜读!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5-6-4 07:27
此帖很有分量,我以为是杂谈版块的上乘之作!需要慢慢消化。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4 08:47
左手戴手套 发表于 2015-6-3 22:46
儒家四圣?
常规意义上,儒家四圣说的是孔子曾子孟子和颜回。另外,其学术思想是有儒家思想的部分,但其代 ...

恩,这里的儒家四圣指:孔孟朱王。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4 08:48
左手戴手套 发表于 2015-6-3 22:46
儒家四圣?
常规意义上,儒家四圣说的是孔子曾子孟子和颜回。另外,其学术思想是有儒家思想的部分,但其代 ...

王前期思想是儒家思想,所以算是儒家之一。后期才钻研心学。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4 08:50
左手戴手套 发表于 2015-6-3 22:46
儒家四圣?
常规意义上,儒家四圣说的是孔子曾子孟子和颜回。另外,其学术思想是有儒家思想的部分,但其代 ...

朱应当是理学为主,也有儒家思想。我其实对这些人物了解也不是很透彻。是听老师说把他们在一个阶段归为一类。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4 08:51
花开富贵 发表于 2015-6-3 23:43
人生即修行,现在得瞌睡。好长,改日拜读!

必须慢慢读,我也找了点皮毛,看人家举的例子感觉有点意思。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4 08:51
本帖最后由 月光屏 于 2015-6-4 08:52 编辑
益阳乐平 发表于 2015-6-3 23:22
这都是大智慧啊!


需细细品味,我觉得好,推荐一下。坛友水平高深应当领悟不一样。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4 08:54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15-6-4 07:27
此帖很有分量,我以为是杂谈版块的上乘之作!需要慢慢消化。

心学一下子我也吸收不了那么多,就挑了那么一点我感兴趣的贴上来以作交流。如有兴趣自己慢慢读来,一定有不同的收获。
作者: 蔡诚    时间: 2015-6-4 10:59
本帖最后由 蔡诚 于 2015-6-4 11:02 编辑

对心学不了解。看了大概,感觉中国古时候的学科比较单一模糊,帖子里提到一些东西完全可以归结到心理学行为学。比如“理就在自己心中”,这是非常模糊的话,按大白话说,就是“理要靠我们自己的大脑判断”,至于判断的标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说到这里,想知道世界上有没有一本教人如何思考,如何判断价值的书。与心说同为东方学说中的佛学,有些东西就特别细微,一时半会儿很难领会。所以对心说的“博大精深”中的“精深”可以理解,但对“博大”有所怀疑。所谓“博大”或许也是杂乱的另一种表现。
作者: 蔡诚    时间: 2015-6-4 11:31
看来,明末清初的心学还是有进步意义的。回归了人性,推崇民主,政治上反对或限制帝制。可惜被清朝压制了。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4 20:11
蔡诚 发表于 2015-6-4 10:59
对心学不了解。看了大概,感觉中国古时候的学科比较单一模糊,帖子里提到一些东西完全可以归结到心理学行为 ...

我想王之所以评心学家,还是后来取得的成就,不可否认他前期受朱熹影响。另外我们现在来解读前人的著作也是因人而不同。我个人感觉他的思想所含深意比较渊博,有些思想值得深思。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5-6-4 20:16
蔡诚 发表于 2015-6-4 11:31
看来,明末清初的心学还是有进步意义的。回归了人性,推崇民主,政治上反对或限制帝制。可惜被清朝压制了。

前人思想受朝代所限,我们现在只取其中符合我们所需的即可,不能全部理解,也不能全部采纳,要有所取舍,那一直广传至今的学说对现在浮躁 的社会和人有安抚作用,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