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土耳其,无论其历史怎样磅礴厚重,文化怎样绚烂多姿,景色怎样叹为观止,真正拨动俺心弦的,只有特洛伊。
小学时读《古希腊神话与传说》,被里面拗口的人名弄得头晕目眩,更不知遥远的古希腊在地球哪个角落,便一脚陷落在特洛伊,奋不顾身。几十年后,给殉美讲起特洛伊,说到阿喀琉斯命战车拖着赫克托尔尸体,绕城疾驰。一位女神“唰”地抛出一张隐形盾牌垫在赫克托尔身下,随即张开斗篷随之飞行,为他挡住炽烈的阳光。
殉美问:“你是不是给所有人讲这一段,都会配合抛掷和飞行的动作?”
俺想了下,的确如此。因每讲到此,俺便模糊了时空,分不清远古与当今,分不清神话与现实。恨不能俺就是那位女神。当然,幸亏俺不是。否则,俺绝非仅做这些,俺必违背天规,直接参战,一切将更乱。
十年特洛伊战争,俺只记住两个名字:赫克托尔,阿喀琉斯。阿喀琉斯是人神混血,古希腊神话称这种人为英雄。他是个天生的战士,神勇任性残暴,只为个人荣誉而战。而赫克托尔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他高大英俊,英勇无畏,人生信条简洁明确:敬奉自己的神明,挚爱自己的女人,保卫自己的国家。他用短暂而蓬勃的生命践行了这些。这是个完美的男人,无愧的英雄。
1993-1999年,俺曾住在京南洋桥附近。那期间河南人的连锁超市“亚细亚”方兴未艾,洋桥路口便有一家。俺常去那里购物。不可思议的是,俺竟在梦中将这地方与特洛伊扯上了干系。那是个异常清晰的梦:超市四周拉起隔离带,说是发掘了一处古希腊墓葬。被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俺设法躲过警卫,混进超市。超市内空空荡荡,中央一个矩形深坑,上大下小,底端一具敞开的棺木。俺快速抵达坑底棺木旁,惊奇观望——竟是阿喀琉斯,其铠甲正熠熠生辉。当俺伸手去触摸铠甲时,阿喀琉斯复活了。片刻的惊诧后,俺竟与之拥抱说;“欢迎来到20世纪!”
话音未落,一个念头倏地闪现:为什么不是赫克托尔?!
俺愤怒地推开阿喀琉斯,并在愤怒与伤感中醒来。
这个荒诞的梦过去几年后,俺读到了德国人谢里曼于1873年挖掘特洛伊的事情。谢里曼一直深信特洛伊战争绝非神话,而是真实的历史。他将特洛伊锁定在土耳其西北的希萨利克,滨临爱琴海,靠近达达尼尔海峡。并最终挖掘出遗址,盗取的大量珍贵文物中包括阿喀琉斯的杯子,海伦的项链等等。而这地方在历史上属小亚细亚。
在许多年里,俺一直试图解释这个梦:莫不是俺曾听说过谢里曼挖掘特洛伊,只是没往心里去。后因常去超市“亚细亚”,留在潜意识里的东西悄然泛起,便组织了一个荒诞梦境?而梦中复活的原不该是赫克托尔,因为被称作“特洛伊城墙”的赫克托尔必永远与他的国家,他的人民,他的亲人相守在一起。
而从心理方面的解释是:或许因为赫克托尔太完美,宛若神明。阿喀琉斯虽让俺憎恨,但他身上有着与凡人相同的种种不完美。每读到他因与阿伽门农个人恩怨任性地拒绝出战,俺都会隐隐感到心虚。因此复活的是阿喀琉斯而非赫克托尔。
或许,正如佛家所言,人生从来都是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不得而知,不得而知……最终,俺也未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解释。
此次土耳其之行,因种种原因,俺并未前往特洛伊。同伴们对特洛伊多兴趣寡然,途中偶遇去过特洛伊的中国人,也是众口一词认为不值得一游。其实俺也知道,特洛伊早已夷为平地,虽有一处博物馆,但有价值的文物早被谢里曼之流洗劫一空。然殉美说:“那怕什么,只要踏上那片土地就够了。”知俺者,殉美。
俺并不十分遗憾此行未能造访特洛伊,因为今后某一天,俺必定会去。也希望那时俺能给那个梦一个完美的解释。
附:相关纪年
1,公元前16世纪前后,希腊人渡海建造特洛伊(中国夏商之交)
2,公元前13-12世纪,特洛伊达到繁荣鼎盛(中国商朝)
3,公元前12世纪初,希腊联军渡海攻打特洛伊,历时10年。沦陷后的特洛伊被屠城焚烧,夷为平地(中国商朝)
4,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史诗《伊利亚特》中描述了特洛伊战争。(中国西周后期)
5,1871年,谢里曼开始发掘特洛伊遗址,1873年成功(中国清朝)
6,公元21世纪的某一天,醉月楼主将造访特洛伊遗址,追怀悲情的赫克托尔,英雄的赫克托尔,伟大的赫克托尔。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39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00:22 编辑
出门前再发个,聊做假条。
另,照片缩小过,但这次好像不成功,只能打开一部分,可能又得打开全屏模式才能看全。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39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45 编辑

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39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46 编辑

蓝色清真寺院内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39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47 编辑

蓝色清真寺内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39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48 编辑

蓝色清真寺穹顶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49 编辑

老皇宫或蓝色清真寺某处,记混了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50 编辑

老皇宫或蓝色清真寺某处,记混了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51 编辑

老皇宫或蓝色清真寺某处,记混了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52 编辑

土耳其是穆斯林国家中最开放的,妇女着装并非严格的黑袍黑头巾,看着花花绿绿的头巾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54 编辑

青年着装更随意些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58 编辑

那个小美人儿在玩手机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1 23:58 编辑

这个也挺美的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00:00 编辑

俺脚着这位胖大婶很有范儿,土耳其人很喜欢这种米色长袍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00:00 编辑

女旅行者装束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00:01 编辑

这么严谨的妇女着装,多半是邻国穆斯林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00:02 编辑

老皇宫一角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0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00:03 编辑

小镇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1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00:04 编辑

孔亚的一处古驿站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1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00:05 编辑

古驿站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1 23:41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00:05 编辑

古驿站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5-6-21 23:47
感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人,碰上许多事,许多的人都只是过客,许多的事都只是麻烦事。
有益的人少,有趣的事也少,于是人生便显得荒凉和空洞。
我楼主姐姐便是这极少数中的一位,她带给我们的故事便是这极少数中的一个,二个……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5-6-21 23:49
倘若能和楼主姐姐在一起打几个滚儿或者做几件事,比如一起去采个蜂蜜,帮蜂农酿个甜酒,或者和楼主姐姐一起去旅个游,赏个景,再或者喝个酒,爬个山,扭个广场舞(俺会跳个正宗蒙古舞的),想来是极好的。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5-6-21 23:51
土耳其,清真寺,伊斯兰教,某种程度上和新疆的某些清真寺及信教人群有似曾相识处。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00:13
你好快!
真乃捷足。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00:14
俺相信,这个是极容易办到滴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00:16
照片怎么又没弄好涅,俺明明很会传照片了。
希望是论坛犯病,明儿再来看就没问题了。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5-6-22 00:23
原来这是请假条啊,好有趣啊姐姐。
准假了。
一路顺风,早去早回。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5-6-22 00:24
很好呀,俺一张张全看到了,正欣赏异国风情哩。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5-6-22 00:32
本帖最后由 野妞 于 2015-6-22 00:33 编辑
主贴极有个性,有知识有见解有梦幻,有思想,有幽默和俏皮,像我们楼主姐姐鲜明的活泼的个性。PP也一张张细细看完了,清真寺内极富风情,图案各种绚丽多彩,
图中女子跟新疆这边穆斯林女性着装有许多相似处。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2 07:21
有些呼啸而过的意思!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2 07:22
这个有些怯怯的。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2 07:23
拿相机的女人漂亮!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2 07:25
十年特洛伊战争,俺只记住两个名字:赫克托尔,阿喀琉斯。
-------------------------------------------------------------------------
比我强,我只记得特洛伊木马计。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5-6-22 16:21
你这木马跟旋转木马有区别么?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2 16:40
不知道,得问下马花。
作者: 哈尔滨 时间: 2015-6-22 19:09
喜欢读游记,读不同的人写的游记,主要是能长见识,随楼主姐姐的文章和图片也梦游了一回我。
游有方,心随景游,景为心融,是为上游
作者: 哈尔滨 时间: 2015-6-22 19:39
记得读初中的时候,有篇课文《筑路》,作者的名字曲里拐弯……外国人的名字忒长了些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19:44
新疆维族,俄罗斯族的女子也是相当好看的。
不过有一回吓俺一跳。
俺1994年去新疆,半夜到的,疲惫不堪。就近直奔一家宾馆,但没房间了,只有一个床位,俺决定凑合忍半宿。
服务员领俺到客房门口,拧开门,打着灯。俺滴个神啊!荧光灯下六七个女子从被子里探出头来观望,黑眉毛,深眼窝,隐约感觉到那些蓝格莹莹绿格莹莹的眼神,以及迥异于汉人的容貌,都让俺一时回不过神来。加之房间内异味很冲,俺强打起精神,毅然决然离开了。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19:46
哈哈,就是这感觉!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19:47
莫不是被俺吓着了,暗忖: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女汉子么?!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19:49
那个捂着嘴的,感觉也不差。
一些穆斯林国家仍奉行一夫多妻,俺曾琢磨:那两个美女会不会都是中间那男子的老婆?
哈哈,俺这想法可能有点邪恶了。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19:51
如今特洛伊遗址处复制了一个木马,以供参观。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19:56
本帖最后由 醉月楼主 于 2015-6-22 20:03 编辑
同一风景,每人的视角,感觉都不相同,所以俺和你一样,也喜欢读别人的游记,古今中外,各有千秋。
俺总觉得读他人游记,有种神游的感觉。
作者: 醉月楼主 时间: 2015-6-22 19:59
《百年孤独》中那些人名长且重复,曾把俺折磨的半死。
还有俄罗斯文学作品里,各种“斯基”何其多,真疯狂。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2 20:50
咱俩算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吗?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2 20:51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2 20:52
是不是一看中国的美女来了,怕抢她的镜啊!这么解读,楼主满意否?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2 20:53
做为男人,俺替中间那男子美一会儿。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5-6-23 15:37
你也就只剩下瞧着肥美大烧鸡狂咽口水的本能反应了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3 15:59
你的意思是哥老了呗?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5-6-23 18:49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5-6-23 15:59
你的意思是哥老了呗?
不是,我那意思是,你羡慕但眼馋着呗~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5-6-23 21:02
哦,这很正常啊,马姐夫也羡慕!
作者: 哈尔滨 时间: 2015-6-24 11:02
我家有个旧茶缸,估计是我爷爷手上就有的。上有毛主席的一席话,后面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名字,外国佬的名字不是一般的长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