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闲说春秋:他们的国.陈国篇(16) [打印本页]

作者: 闲散之人    时间: 2015-7-27 11:32
标题: 闲说春秋:他们的国.陈国篇(16)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5-7-27 11:36 编辑

闲说春秋:

                                                 他们的国.陈国篇(16)

一、

       公元前第693年,陈国的第十五任国君妫林在执掌了陈国七年之后,因病去世。
  
      不是七年之痒,算是七年之痛。
   
      从公元前1045年先祖妫满创立陈国,到妫林这里,已然走过352年。简略的文字,无法表达这过去的352年的岁月沧桑与变化,山河依旧,君主却已然换了十五任,这就是法则,人生最直接,最无法抵挡的法则,再牛的人,最后都要输给时间。

       所以说来,妫林区区的七年任期算个什么?充其量算是历史长河里,曾经有关这个古老国家兴衰历史中翻腾出的一朵浪花,你甚至看不出它的样子,它就转瞬在打着璇儿的岁月里,匆匆而去,再也不回。

      陈桓公妫鲍的四个儿子,除了老大妫免死于非命,这三个儿子完成了一次远远早于莎翁笔下《哈姆雷特》式的完美复仇,更重要的是,夺回了在他们看来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力。有朋友问我,这里有一个需要解释的现象,那就是妫免死后,妫跃,妫林,妫杵臼兄弟三人把篡权的叔父妫佗用计谋杀死之后,按理说应当有妫免的儿子继位,为何没有出现这样的顺承,而是让老二妫跃上位,说实话,历史留下的资料实在太少,只能从一个不太完整的侧面去推论,或许是妫免没有儿子,或许是别的什么缘由吧。

      妫林身后,把权力交给了他们 兄弟四人之中,最小的兄弟,他的名字叫妫杵臼。

      这也是他们这一辈人之中,坐在君王之位上时间最长的一个。

      上任三哥妫林,其实也没留给这个新晋接班人妫杵臼什么东西,想一想也好理解,一个执政七年的国君,就算他有能耐,却又能耐到哪里去?

       但是,要注意一点,那就是陈国不同于处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其他诸侯国。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基本是处在一种稳定的状态里。尽管有过短暂到八个月的“妫佗之变”,但是,能被迅速平息,并且让陈国走回常规路,这就是从高层面上看,陈国是相对稳定的。

       当然,这种稳定最大的原因也与它的外交,它和周王朝相对紧密的关系,它持续的经济增长能力,以及它的战略地位和防御手段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而且,我一直说一个观点,那就是其实你翻看历史会发现,中国的百姓阶层,其实是最容易满足的阶层,只要你让他日子过得下去,偶尔会感觉得到日子不错,他万万不可能,也不会扯杆子造反。大凡敢造反的,一定是内因外因齐作用,感觉无路可走,干脆放手一搏。而陈国自建国以来,秉持着很好的国风,严格延续着周王朝的礼仪,百姓们也不是那种处于饥寒交迫无路可走的状态,这样一来,这个国家也就很从容的活在春秋乱世。

二、

       公元前692年,妫杵臼正式宣布登基。从这一刻算起,他是真正意义上陈国的新晋掌门人,这个国家的兴衰荣辱,这一刻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在一个农耕社会的体系里,民生的全部意义在于让百姓们能活下去,少一些涂炭,多一些希望。尽管我并非刻意去美化这些诸侯君王,其实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对妫杵臼而言,父辈们,兄长们留给他的这份基业,起码不是一个烫手的山药,因为我在上文里说过,相比同期的春秋其他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陈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没有太大的危机和纰漏,这样的国势,不算太差。

      所以,妫老四接手的陈国,客观上说是不错的。

      在妫杵臼继任的元年,也就是公元前692年,春秋历史上发生了很多值得一说的事件,鉴于本文是重典讲述陈国的故事,故暂且忽略不计,以后涉猎到这些诸侯国的时候,会一一道来。

      周王朝的分封格局,其实饱含着最初期的周天子治世的大一统分封而治的思维,周天子觉得弄一群近亲或者干将在身边,总是觉得睡不踏实,还不如,我赏赐你一块地方,你自给自足,顺便给我朝奉纳贡更实惠,所以,干脆让你们去独立支起门户过日子,好坏都是你们自己的。这从管理的角度上看,思维是没问题的,但是,这种分封制的背后,注定要沦为最后导致周王朝分崩离析的导火索。

      妫杵臼能在陈国君位上,一坐就是四十五年,说简单点,这老小子身子骨不错,起码不像他的二哥,三哥那么短命,各自都是忙活了七年的君主命。这年头,活着或许就能赢得一切。说复杂点,那就是人家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治国烹小鲜”需要的是好作料,好心态,好功夫。否则,就肯定不是一个具有优秀厨子情怀的好君主。

      当然,妫杵臼这老小子也确实有故事,要手腕有手腕,要铁血有铁血,这样的人,在君王位子上,只要身子骨没问题,长久也就不奇怪了。

       兄长留给他的算是一份不错的基业,而能不能把这份基业坐稳做好,那是需要看他妫杵臼的本事的。

      毫无疑问的是,当初他两个兄长带着他从叔父妫佗手里夺回君王之位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权力的诱惑力和无法拒绝的威仪。改朝换代,今日自己为君,你要说他妫杵臼没有自己的治国之念,那他能坐稳四十五年的陈国君王之位,显然是无法让人信服的。虽有“烹小鲜”之举例,毕竟治国不是烹小鲜这么简单,需要的还是冷血和统治力。而这位妫杵臼同学,在这件事情上做的,那叫一个:毫不含糊。

三、

       时间很快就到了公元前672年,这是妫杵臼登基的第二十个年头。他老小子牛,活的滋润,干的长久。

       这一年,妫杵臼被一件事困扰着,那就是“接班人”,虽然自己的身子骨很结实,但是,百年之后的事情你不能不去想,何况一国之君。

      这妫杵臼有几个孩子,好像史料记载的也不很全面,只能从知道的说起。君王吗,除了原配,弄个臣妾爱妃的都不是稀罕事儿,妫杵臼同学也不是圣人,所以也不能免俗,也有爱妃。而这爱妃给他生下的儿子他也是喜欢的不得了。这孩子叫妫款,大概是很讨喜,所以,这妫杵臼怎么看就怎么顺眼,怎么看都喜欢。

      喜欢着,喜欢着,就来了问题,这孩子长大了,该给他一个什么名头呢?当然这期间,妫杵臼的爱姬的枕边风那也是一定少不了的,日子久了,这就是问题。这么喜欢的儿子,我该给他一个什么名头?!

      最好的名头是啥?

      太子啊!因为太子就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

      可是,可是,问题来了,因为太子已经立了,早就立了。立的也不是别人,也是他妫杵臼的亲生骨肉,妫御寇这是他妫杵臼当年立的太子,这就是接班人。可是,看小儿子妫款看着高兴,看着太子妫御寇这就看着不顺眼了。

      千万不要以为君王们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抽自己嘴巴的事情,他们习以为常。他妫杵臼当然知道,无论如何也不能立出两个太子,那是笑话,所以,这就是二选一了,虽然这大太子妫御寇立在先,事情总会有变化嘛。

      当然,换一个角度分析,可能这大太子,为人大概也不让父王满意,甚至可能有点对父王妫杵臼不敬,所以,内外因都具备了之后,他妫杵臼动手的时机也就成熟了。动手的目的很简单:

      换太子。

      说的容易,太子哪能说换就换啊。

      又有什么不容易的?一废一立罢了。

      所以,到了公元前671年,也就是他妫杵臼在任的第21年,他动了杀机,找了一个理由,就把大太子妫御寇杀了。

      可怜的妫御寇,还没等到父王把陈国江山基业交给他的那一天,却输给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妫款,更要命的是还把命搭上了。

四、

       毫无疑问的是,妫杵臼这一手太出人意料。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这老先生为了废长立幼那是毫不含糊啊。

       其实,陈国的这个换太子的故事,在春秋诸侯国的历史里,几乎算是家常便饭了,所以,不奇怪。

       干掉了自己的大儿子,曾经的大太子,这回他妫杵臼算是为小儿子妫款的上位,除掉了一块绊脚石,这样一来,立小儿子妫款为太子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这故事还没完。

       还记的妫佗吧?也就是今天妫杵臼的叔父,妫完就是妫跃佗儿子。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也有史料说妫完是妫跃之子,后被史料证实,这是误差。

       这妫完是个人物,他和他那个短命篡权的老子妫佗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改变陈国历史走向的一个人物,这是后话,暂且也不说。

       大太子妫御寇活着的时候,和堂兄弟妫完私交匪浅,这种关系不可能不引起妫杵臼的注意,所以,在干掉大儿子的时候,当然也不能放过他的侄子。

      这妫完是一个聪明人,一看自己的四叔当朝君王动了杀机,把自己的亲儿子都干掉了,联想到他和大太子妫御寇不浅的私交,现在不跑那不是等死吗?啥也别说了,赶紧跑路吧。

       所以,这妫完奔着齐国就跑了。

      人物就是人物,这齐国国君也是识货的人,妫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知道这妫完可不是他老子妫佗,这人有真本事,所以就想重用妫完。准备封妫完为卿,这在当时算是很高的官品了。

       妫完却拒绝了齐王之封,他对齐王说:“我作为寄居在外之臣,有幸能不做劳苦之役,就是您给我的恩惠了,我不敢担任高官。”桓公就让他做工正之官。这个“工正”官,如果用今天的目光看,在齐国掌管百工,算是工业部长吧?

      妫杵臼算是如愿以偿,把大儿子废了,让小儿子上位。这妫杵臼也真的是有点本事的,也敢下手,他还有一个女儿,给了周惠王姬阆为妻。起码别的不用多说,和周王朝的关系可见一斑。这个女儿史称“惠后”,这种姻亲的背后,有太多不用多说的东西在其中了。
妫杵臼陈国为政45年,这45年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唯一历史清晰记录的就是他废长立幼的这段铁血。

五、

       时间转眼就到了公元前648年,这是妫杵臼执掌陈国的第45个年头,再能活也要输给时间,他妫杵臼也不能幸免。

       这一年的春,身染重病的妫杵臼自知时日无多,他把他心爱的小儿子,妫款叫到病榻前,该嘱托的必须嘱托,早已经为小儿子铺平了上位之路,为此不惜牺牲大儿子妫御寇性命的代价。

       再看看自己的国吧,妫杵臼在搀扶下,站到了陈国都城上。远眺江山,近看都城,人生有多少不甘心,却又不得不放手的故事?他那一刻或许满足了,因为陈国毕竟在他的掌握之下,走过了45年,这45年,陈国依旧平稳前行在风云叠嶂的春秋。

       其实,这时候的春秋,早已经裂变成一个四处危机的火药桶。强国更强,弱国被灭,在弱肉强食的游戏中,周王朝对诸侯国的掌控力早已经荡然无存。这时候,算是看各个诸侯国自己能耐的时候了。

       陈国在春秋飘摇的风雨之中,能依然前行,不能不说当家人是有本事的。

       不知道在这一年具体到什么日子,妫杵臼走完他45年的执政陈国的路,不知道是带着遗憾还是带着微笑走的。

       荆榛满眼春秋路,征鸿不为离人住,何处是归宿,冷风啸蚀骨。
       万丈情怀挡不住,苍生岁月人归去,看遍旧山河,却道无限路。

       抚卷留诗:

      萧萧枯叶兼风雨,江山社稷有定数;
      泪歇灯花落何处,旧人此去无归路。

      妫杵臼,身后谥号:陈宣公。
      
                                                          2015年7月27日星期一


作者: 苏力    时间: 2015-7-27 13:58
学习了

留痕
作者: 虎步漫游    时间: 2015-7-27 14:34
这篇不及以前,太啰嗦。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5-7-27 14:53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7-27 22:36
那么久远的故事,写的嫩清楚,表示敬仰啊。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