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打折腿的传说 [打印本页]

作者: 秋枫赋    时间: 2015-12-4 09:09
标题: 打折腿的传说
本帖最后由 秋枫赋 于 2015-12-4 09:22 编辑

                                                                                                                                              打断腿的传说
/行耘

   
     “我不去,你们小哥儿几个也不许去,谁去了看我打 折他的腿!”
    一大早儿,康大庆就在自家院子里使出“当家人”的威风,大呼小叫地吼得子侄辈儿们面面相视,不敢出声儿。

      今天是康大庆的大娘出殡的日子,按着乡俗老理儿,康大庆是必须到场的,不但他得到场戴孝,他的子侄们也是一个都不能少——那是 康家门儿上大奶奶的葬礼!

   
     “不简单呐你!要打断谁的腿呀?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狠得你!”一位老者接茬应声进了院门儿。.
走进院门儿的不是外人,正是康家族人万全叔。虽说万全叔不是大庆他们那一支儿的,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康 ”字来吧,怎么说 也算是 康家门儿里的老辈儿人。
      万全叔七十多岁的年纪,从小到大没离开过村上这片故土,也别说,前些年卖个瓜呀、菜的,也常到县城走动 走动,遇见个买的多的主顾,他还帮人家扛到楼上去:“那小窄憋楼梯儿,屋子倒是挺大,可收拾得还不如我的地块儿齐整!”
看过城里人住的楼房,万全叔如是说。
       看似闭塞的老人家, 却并不影响他评判事理儿的公道性,识字不多,也并不妨碍他对《朱子家训》的 背诵与讲读。更别说在村里 种地盖房子,论起来老人家都是把 里手;加上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的外表,从年轻时 起他就帮着哥儿们们处理康家院里的大事小情:“院儿里的事儿,院儿里说,庄户日子没有大不了的事儿!  康家老规矩,,就这么 一辈儿 、一辈儿传下来了。就连原来 公社的公安,也常表扬 :康家门儿里没有 ‘耍’!

      近几年来,老哥们一个个相继 过世,这门里老辈人也就数万全叔了。各家都忙活着各自的发家致富,倒也相安无事,一般琐碎的事万全叔也不会出头儿。
      但遇到大事,他 绝不会坐视不管,譬如就像今天,老嫂子“上路 ”,她的亲侄子不 去尽礼儿,违背最起码的“百事孝为先”的祖训不说,还为将来两亲叔伯兄弟们埋下分裂的祸根!有损于家族未来团结巩固的大事啊,万全叔得管——大庆忒出格了!
      “叔,您老怎么过来啦?有什么事让我兄弟通知我一声 不就结啦!”
      大庆疾步向前,虎眼向下一瞄,堆 成一副笑脸儿,立即温顺成一副猫儿像——他不敢在万全叔这样的长者 面前造次,他还得在这村子里 过日子不是!
        “我今天过来就一个意思:你大娘的葬礼你必须参加!五六十岁的人了,该知道个轻重!上行下效,别让晚辈儿看轻了你。葬礼结束,到我那去一趟,还有事儿呢!” 说完,万全叔头也不回踱出院门儿。
     
        说起 康大庆,在这村里也算是有 一号的人物。他中等身材,别看是奔六的人了,依然身手敏捷,无冬历夏一身青衣打扮,圆圆的脑袋总是剃得光溜溜的,虎眼儿阔口,不细打量倒也有一副敦厚劲儿,但细观眼神儿,总会令人感到一股凌厉气势——不吃亏的主儿!
      越是不吃亏的人,越总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话说八十年代末,康大庆的五叔打东北回来探亲,老人家远方归来,大庆自是远接高迎,一心想把五叔 接到自己 屋里好好款待一番,没想到五叔直接奔了 大伯家的长运兄弟 那里。
      长运是大庆大伯的长子,人很腼腆,在村里担着会计职务。几届村主任换来换去,却一直没换会计。人们公认长运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得平,嘴 上不爱说什么,可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总能看到长运的身影……
      “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真不知道他怎么就招人待见上的!
      大庆不服他这位叔伯兄弟。

      最让大庆不服气儿的是这次五叔回来后,竟把自己留了多年的老宅一股脑地 转给了长运
      “我走了这么多年,以后回来的机会也许不多了。孩子 们也都在东北安了家,我 这房子 与其闲置着,倒不如利用起来!就留给长运吧,只是你的哥们弟兄从外边回家来看看时, 你给他们 张罗 个落脚的地方……
叔叔叮嘱着长运。
      五叔的这座老宅是大 庆爷爷 在世时规划的。大庆父亲哥五个,爷爷就在村子尽东 头一拉溜儿盖起三四 处房子,都是“四破五”的老格局,据说盖了十多年吧,虽说五叔离家早,但老房子有他一份儿,就坐落在大庆与他大伯家院子中间。
      房子,老宅基地啊! 这么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就归了长运了?凭什么呀,我也是您亲侄子呀!大庆 忿忿地。
自打 房子的事儿落了停,好几天,大庆没到五叔屋里去。直到五叔离村回东北,他也只是磨磨唧唧地说了一句:“叔慢走,常回来看看。”原来准备送给五叔的几斤棉花瓤子却没拿过来。
      
      五叔走后,康大庆 再不到长运 院里去,有什么非要与村上会计打交道的事,他也推给不常出头露面的媳妇 张罗。至于对长辈大娘的招呼问候,更是无从提起——大庆是谁呀,这 老宅子的事儿明摆着,一准儿是大娘行使了“老嫂子”的权利,在五叔面前替她家 长运争下的!
      谁看不出来呀,这些年来,从不下地的大娘一到春天就拐啦着两只小脚儿到五叔老宅院子里种豆角撒菜籽儿 ,到处做标记,像什么来着——霸权主义!到处宣誓主权似得
      大庆每每在电话里提及他给五叔修房顶子的事也“顺带” 说上几句大娘人老心不老爱劳动、种豆角的事,五叔总是不往深处想,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什么城里老人们也爱 种点儿花花草草,劳动劳动锻炼身体,挺好挺好……
      是一码事儿吗?占有五叔的房产,这事儿大娘早有预谋,没准儿还是长运背后撺掇的……大庆捯磨老宅子的事,免不了跟他几个酒友叨咕几句。   
      其实这些年来,大庆的心里也早有小九九。五叔的宅子不是也 挨着 他的 房子吗,老宅子的屋顶就是大庆的晒场。
一到秋季,地里掰回来的玉米、砍回来的白菜,没摘净的花生秧子 ,他统统搬到五叔的屋顶上;还有院子里那棵柿子树,每年不少结果儿,黄橙橙的磨盘柿子,也早在他的垄断之下 ——兴你当大娘的地面儿入侵,就不许我 享有“制空权”?就您那双半封建的 半大脚儿,横竖爬不上房头来跟我争!
     
      心有忿忿,行动上免不了体现,不但体现,甚至还有些怪异。
      眼下这房子有了归属, 名正 言顺是长运的了 ,可这大秋的庄稼,这挂满枝头的磨盘柿子……在大庆看来,仿佛全村儿的阳光都撒到五叔老宅屋顶上去了;那青里透黄的柿子,似乎也该早点儿摘下来,弄几个大鸭梨,漤 吧漤吧照样能吃……唉!再也吃不成那挂 在枝头,霜打过后阳光一照,呈猩红色 、似乎能看透满罐儿柿子粥儿在流淌的大柿子了……想着想着,康大庆不由得从自家院子放上梯子、爬上墙头, 纵身一窜上了五叔、不,该是上了长运的房顶!顺手拉过柿子树枝条,连揪带薅,枝子叶子一起下,直到自己衣襟儿兜不 过来了,才跳墙而去。
      再过几天,他又是这样折腾一番,甚至还在屋顶烟囱旁边“方便”一下……解气!

      康大庆自以为得意,却没想到这一切都没逃过他大娘的眼睛!
这位 五六十岁的老太太,身板儿硬朗。别看是双“半大脚”(注), 早些年随村里壮劳力一块儿出工 挖河、护堤,割麦子耪玉米,哪样儿也没让人落下过,把家过日子也是把好手:培养三个儿子都上了学,奔着当医生、当教师的路子走着呢——康家老辈儿从事这两个职业的最多,算得上当村的“书香门第”吧,大娘心气儿高着呢,可不能让孩子们在她手里落了 。大 娘对本家孩子们也不错,连大庆都穿过她做的衣裳、鞋呢!
       老人家从大庆第一次上房摘柿子就看出端倪,特意敦促她的三儿子长运:“过去跟你大庆哥说一声,这柿子熟了少不了他的;如果没地界儿晒粮食可放到咱们 场院,房顶他也可以继续使,只是明年开春儿翻盖后就别上去了。”
      长运哼哈答应着他娘,可这手头事儿一多就把这茬给忘了。

      这天午后,大庆又窜上老宅屋顶,还带着 挂布兜子(注2)的长杆儿去剪高处的柿子……看着一个个还青格楞的正处在生长期的柿子被他硬拧下来,大娘心疼着,又觉得 大庆这是向她示威——说了还不听, 成心气不忿啊!忍无可忍, 她抄起烧火棍走了出去,来到院墙向上一望,人呢?这么会儿怎么没影了?再稍退后几步一看,这小子怎么蹲到烟囱旁边去了?
      “我说大侄子,你有完没完啊?这地界儿已是归了俺家长运了,你怎么还说上去就……”
      话还没说完,只见大庆 提拉着裤子向自家墙头跑去!
      “小兔崽子,二十大几的人了,怎么还这么祸祸人那……”看这情景,大娘气得一屁股坐在院子里……

      是气 ,是恨 还是觉得 没脸再见大娘?说不清的情绪。反正自那以后大庆 彻底 与大娘家断了来往。毕竟是亲叔伯当家子,大庆媳妇 问不出就里,仍时不常地敷衍着两 家关系……

       大娘 伴着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走完了她的人生历程。康家一族在 万全叔的主持下 ,为老人家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葬礼。松柏与杜梨儿树护卫下的康家老坟里,又多了一个新的骨灰盒……康大庆随着送葬的族人 行礼如仪 :争啊,要啊……唉,有什么呢?大娘的骨灰盒也就占 巴掌大的那么块地儿……哭了吗?流泪了吗?从家到坟地、又从坟地返回家里,他眼面前儿出现的都是大娘的往昔。  

      脑子乱乱的大庆 等到葬礼 结束,他听话地去了万全叔家。 万全叔把 大娘托付 转交的 前些年给他做的一双千层底儿布鞋到他手里……悲从心头起,大庆失声,嚎啕着跑出门去 ……
      
      “打折腿”的传说,从此消声灭迹。
                                                                                                                                   20151129草就,122日整理
1 半大脚:指解放前女孩子裹脚,没坚持下来又放开的脚,形状已经不正常。
2 挂布兜子:两根长杆子上按上一只张开口的布袋子,杆上还绑把剪子, 可以操纵剪下柿子掉到布兜里,一般是摘熟透的柿子时用。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12-4 11:38
生活的拮据,导致亲情的疏离~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12-4 11:39
真是打断根,连着筋~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5-12-4 11:39
好在,如今,不会那样了吧......
作者: 寒假    时间: 2015-12-10 09:46

作者: 苏力    时间: 2015-12-10 10:25
读过留痕~~

问好秋枫姐
作者: 秋枫赋    时间: 2015-12-25 10:51
锦瑟 发表于 2015-12-4 11:38
生活的拮据,导致亲情的疏离~

问好锦瑟,祝福平安幸福

作者: 秋枫赋    时间: 2015-12-25 10:53
锦瑟 发表于 2015-12-4 11:39
好在,如今,不会那样了吧......

如今的农村,因 生活圈子所限,人们还是遵循长幼有序,大多都能和谐相处
作者: 秋枫赋    时间: 2015-12-25 10:54
寒假 发表于 2015-12-10 09:46

问好版主,谢谢关注
作者: 秋枫赋    时间: 2015-12-25 10:57
苏力 发表于 2015-12-10 10:25
读过留痕~~

问好秋枫姐


祝福苏力全家平安幸福!

[attach]380525[/attach]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而作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