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上山下乡——如歌的岁月 [打印本页]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6 15:58
标题: 上山下乡——如歌的岁月
本帖最后由 塔希提 于 2015-12-6 16:16 编辑

[attach]376969[/attach]



    12月6日,是我去农村插队纪念日。每年此刻,心中都会涌出一股热流,都会怀念我们共同插队的同学,都会在心中暗自纪念这一不平凡的日子。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晨,灰蒙蒙的天空飘着牛毛细雨。两名工宣队员带着十五名知青,在市革委会广场集合后,我便和同学们一起,搭乘一辆破旧的跃进牌敞篷卡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养育自己十五年的家乡。

    人生的第一个转折就此拉开序幕。

    可笑的是,在当时文革政治背景下,我们这些半大孩子,真的都还以为此行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干一辈子革命呢!

    我们这代人,从文革延续下来满腔热忱和狂热激情,人人都有着壮怀激烈的崇高理想,却在插队时第一次遭遇农村艰苦落后环境的冷却。严峻的现实让我们从个人崇拜和精神寄托中渐渐回归理性,逐步走向成熟。插队期间,知青们有多少苦闷,多少烦恼,多少迷惘,多少沉沦,甚至还有堕落,这一切,只有知青自己知道。在深深体味着被抛弃被蒙骗的感觉后,所产生的逆反,让知青们又开始进入另一种狂热:传阅禁读的《梅花党》等手抄本,传唱被禁唱的苏修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俄罗斯民歌,乃至南京知青创作的“修地球”悲歌!

    然而,时代终究要回归正轨。绝大多数知青,都难能可贵地先后通过各种渠道,从困惑和困境中走出。他们通过劳动与思考,于坎坷与荆棘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最终成为社会的基石、历史的骄子,甚至国家的栋梁!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年的场景吧——

    1968年秋,中国轰轰烈烈的文革,像一场刚过去的暴风骤雨,得到了短暂的停歇。历经两年半的停课闹革命,终于让领袖们意识到:这批孩子放在社会上怎么办?这种如今看来的失业现象,当时却被认为是城市里的不安定因素,于是生出个“备战备荒”的需要,来个城市人口向农村的战略大转移,最新指示里也有了那段:“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那里去,是大有作为的”。

    从最初掀起的上山下乡的热潮,到“全国山河一片红”,无数名当年的红卫兵,也与他们曾经的对立面“黑五类”、“狗崽子”一起,共同奔赴农村,或到公社的各个生产队插队,或到农场、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这股风直至延伸到干部下放、城镇居民下迁。史无前例的大迁徙,牵动着数千万个中国家庭,如同秋风悲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家所在的省份,最早的一批知青,在1968年9月便已经动身插队,我的哥哥,便是其中一员。此后的每月,都有无数名“老三届”的初、高中学生加入到这支大军中。最迟的一批,在春节后也被迫去了农村。前者是紧跟形势、响应号召的少数狂热弄潮儿;大多数人则是随波逐流,始终是中间派;后者虽然寥寥可数,却几乎都是被历史的鞭子抽打着赶到农村的。

    在那势不可挡的潮流中,我家兄弟姐妹中,有三人成了知青。我们各奔东西,跟着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同学,组成自己的知青小组,开始了自食其力的人生旅途。

    国家拨给每位知青240元,在我的记忆中,被作了这么分配:10元是上山下乡的鼓动费——被派遣地留用;110元是安家费(含0.3立方米木材计划)——拨给生产队;60元是起初6个月的生活费——每月10元连同口粮计划发到手中;还有60元由公社调配——作为上山下乡的专款使用,去向不明。

    所幸,我在农村只待了两年整。只是,在这两年里,我饱经辛酸,吃尽了苦,受尽了累,挨尽了饿;我也学会了各种农活,学会了照顾自己,还挣到了好几千工分——尽管第一年平均每天十分工只值一毛六分钱;从开始只能挑八十多斤,到后来一百几十斤不在话下;我的身高、体重都在苦难中增加,从最初的身高168cm、体重48Kg,到后来的身高174cm、体重55Kg,如果不是在青春发育期长期饿肚子、挑重担、承受压力,我相信,怎样也会长到180cm的个头哦!

    两年后,我终于随着返城大潮,离开了插队地,回城当了工人,成了光荣的工人阶级一员,在当时,那是被多少人羡慕的事情啊!

    47年过去了!多少轮春秋,多少个日夜,多少回魂牵梦绕,多少次难忘情怀!

    老三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知青组—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干一辈子革命……这些曾经的专属名词历历在目。

    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这一切多么地陌生,多么使人不可理解;可对我们这代人,却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也那么沉重。它是一段经历,一场磨难,却也是一笔宝贵财富,一种难以忘却的情结。

    47年前的上山下乡运动,你到底姓什么?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见仁见智。但无论你姓什么,对于我,都将是一段人生如歌的岁月,有欢歌,也有悲歌;有悲歌,更有欢歌!

    虽然对于这一段历史,经历者、评说者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但我们应该历史地、客观地评价上山下乡运动的利弊得失。对其中的积极因素,至少我认同两点:一、造就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代最能吃苦的人;二、给当时落后愚昧的广大乡村带去了文化和城市文明!

    可那时很多农村人,也对我们有个最大的反感:跟他们争饭吃!这也能理解,毕竟,土地应该属于农民。

    历史是前人书写、后人评说的!

    47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都已年逾花甲,再回顾往事时,不无感慨,如同叶辛在《蹉跎岁月》中留给读者的无限感慨那样!

    我怀念这段如歌的岁月,因为它是我生命中难得的一笔宝贵财富!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16:16
好古老的照片,难忘的经历。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6 16:20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16:16
好古老的照片,难忘的经历。

是啊,估计比你还大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16:22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6 16:20
是啊,估计比你还大呢!

那倒也是。嘿嘿。你的经历,足以睥睨我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16:24
我先洗衣服去,晚上再来读这段时光。让我百思不解又无限遐想的日子。。。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16:25
    我怀念这段如歌的岁月,因为它是我生命中难得的一笔宝贵财富!
————
特别喜欢这句话。人生经历,爱恨悲喜,都是财富。。。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6 16:34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16:22
那倒也是。嘿嘿。你的经历,足以睥睨我的。。。

人各有所长,是不会局限于年龄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6 16:34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16:24
我先洗衣服去,晚上再来读这段时光。让我百思不解又无限遐想的日子。。。

对年轻人来说,这些都是天方夜谭。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6 16:35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16:25
我怀念这段如歌的岁月,因为它是我生命中难得的一笔宝贵财富!
————
特别喜欢这句话。人生经历, ...

怀着积极的心态,看淡人生风云,才会这么觉得。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18:57
    12月6日,是我去农村插队纪念日。每年此刻,心中都会涌出一股热流,都会怀念我们共同插队的同学,都会在心中暗自纪念这一不平凡的日子。
————
就是今天?哈,塔塔好记性啊。我是经常记不住好多日子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19:00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6 16:35
怀着积极的心态,看淡人生风云,才会这么觉得。

我把这句话看成对我的表扬了,(*∩_∩*)。。。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19:08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6 16:34
人各有所长,是不会局限于年龄的。

这话我爱听,哈,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不然我得多自卑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19:15

    可笑的是,在当时文革政治背景下,我们这些半大孩子,真的都还以为此行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到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干一辈子革命呢!
————
那会儿的政治洗脑很到位,激发出年轻人的激越活力,有时候想想吧,也是很难得的经历。曾经满怀梦想,却不知道会跌得头破血流。。。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19:53

    我们这代人,从文革延续下来满腔热忱和狂热激情,人人都有着壮怀激烈的崇高理想,却在插队时第一次遭遇农村艰苦落后环境的冷却。
————
上次看见说这代人,经历特别更丰富,走过上山下乡,回城还遭遇下岗,还有好多、好多。。。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0:05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5-12-6 20:11 编辑

峻的现实让我们从个人崇拜和精神寄托中渐渐回归理性,逐步走向成熟。
————
轻描淡写里,多少心理落差。很不容易的一代人。最难得的是,塔塔居然能如此心平气和,甚至标注为“如歌的岁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0:10
插队期间,知青们有多少苦闷,多少烦恼,多少迷惘,多少沉沦,甚至还有堕落,这一切,只有知青自己知道。
————
看过很多这个方面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也听过现实里很多人说起过,曾经设身处地思虑,换了是我未必能扛得住那么多的心理折磨。。。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0:14
在深深体味着被抛弃被蒙骗的感觉后,所产生的逆反,让知青们又开始进入另一种狂热:传阅禁读的《梅花党》等手抄本,传唱被禁唱的苏修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俄罗斯民歌,乃至南京知青创作的“修地球”悲歌!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不是因为跟苏联交恶才禁唱的?另:其他两个我都没听说过。。。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0:19
    然而,时代终究要回归正轨。
————
中国的历史,总是从矿坑里摸索而行,不知道撞了多少,泪流满面多久,才能看到久违的阳光。看到塔塔这句话,想起那些颠倒错乱的岁月,愈发让人感慨万千。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0:20
    然而,时代终究要回归正轨。
————
有时候想想,如果能够少走一些弯路,中国经济何至于如此。。。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0:20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5-12-6 20:34 编辑


穷折腾,是这个词吧?很多时候,官本位管理是某个领导的随心所欲,想到一出是一出,说道哪儿算哪儿,这才是真正的社会弊端。而我国似乎从来就没走出过这个怪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0:20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5-12-6 20:37 编辑


以目前为例,老虎苍蝇为嘛屡打不绝?拨乱反正到底要耗时多久?为什么任何制度和管理的弊端到最后都是百姓在买单。。。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0:24
绝大多数知青,都难能可贵地先后通过各种渠道,从困惑和困境中走出。
————
我记得10年去北极村玩,正好遇到一批老人,他们也是昔日的知青,从各地赶回去碰头的。那些共同经历的艰难困惑,不亚于并肩扛枪上战场的情谊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0:30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6 16:34
对年轻人来说,这些都是天方夜谭。

幸好我不是年轻人。那张照片看见,都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一股子青春的朝气蓬勃。再联系此后经历的诸多坎坷,就算不经历也感同身受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6 21:10
犯困得不行。我先睡了啊。其他部分,我明儿电脑接着看,也顺便看看两个摄影帖。。。
作者: 风花    时间: 2015-12-6 22:20
话说吃苦也是一种磨砺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7 09:20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14
在深深体味着被抛弃被蒙骗的感觉后,所产生的逆反,让知青们又开始进入另一种狂热:传阅禁读的《梅花党》等 ...

那个时候,所有的爱情歌曲都成了“黄色”的,包括民歌都被禁了。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7 09:21
我也是老三届,在农村呆了三年。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0:24
风花 发表于 2015-12-6 22:20
话说吃苦也是一种磨砺

这妮子说出来的话语,总是那么成熟而睿智。令人又服气又唏嘘~~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0:26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09:20
那个时候,所有的爱情歌曲都成了“黄色”的,包括民歌都被禁了。

这是对人性的扼杀。谁这么脑残啊?下这样的禁令~~~~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5-12-7 10:33
我1978年高中毕业,那时上山下乡的政策有所松动,独生子女可以不下乡了,有多个子女的,可以选留一个在城里。我是老大,爸妈寻思可能以后政策还会变,就选我留城了。我的同学们有的下了乡,有的当了兵,有的考上了大学。我复习一年后,考入警校了。后来,果然取消了上山下乡政策,我的两个妹妹也没有下乡。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0:33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09:21
我也是老三届,在农村呆了三年。

老三届,我又忘记了,以前请教过的,是指哪几年的知青?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0:34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09:21
我也是老三届,在农村呆了三年。

三年,吃苦不算很多,是吧?我小心翼翼问一句~~~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0:35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5-12-7 10:33
我1978年高中毕业,那时上山下乡的政策有所松动,独生子女可以不下乡了,有多个子女的,可以选留 ...

所以你在塔塔和思静面前,也算是“小屁孩子”~~~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5-12-7 10:37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0:35
所以你在塔塔和思静面前,也算是“小屁孩子”~~~

我虽小他们几岁,但那个年代的事情我都知道或经历过,不像你,连人民公社都不知道。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49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19:00
我把这句话看成对我的表扬了,(*∩_∩*)。。。

你值得表扬。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49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19:08
这话我爱听,哈,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不然我得多自卑啊。。。

我是实话实说呀。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0:50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5-12-7 10:37
我虽小他们几岁,但那个年代的事情我都知道或经历过,不像你,连人民公社都不知道。

白个眼。哼。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0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30
幸好我不是年轻人。那张照片看见,都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一股子青春的朝气蓬勃。再联系此后经历的诸多坎坷 ...

是啊,最大的只有19岁,我才15岁呢。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1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1:10
犯困得不行。我先睡了啊。其他部分,我明儿电脑接着看,也顺便看看两个摄影帖。。。

哈哈,作息时间还是要保持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1
风花 发表于 2015-12-6 22:20
话说吃苦也是一种磨砺

这话非常正确。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2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09:20
那个时候,所有的爱情歌曲都成了“黄色”的,包括民歌都被禁了。

是的,甚至是反动歌曲。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3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09:21
我也是老三届,在农村呆了三年。

问好同时代的朋友。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5-12-7 10:33
我1978年高中毕业,那时上山下乡的政策有所松动,独生子女可以不下乡了,有多个子女的,可以选留 ...

是的,到1976年,基本上原先老三届余留下来的知青,都相继被安排了工作。到1978年,除了个别情况,基本上都回城了。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6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19:15
可笑的是,在当时文革政治背景下,我们这些半大孩子,真的都还以为此行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到农村这片 ...

洗脑,这玩意儿,在何时都很有效。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6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18:57
12月6日,是我去农村插队纪念日。每年此刻,心中都会涌出一股热流,都会怀念我们共同插队的同学,都会 ...

这日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8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19:53
我们这代人,从文革延续下来满腔热忱和狂热激情,人人都有着壮怀激烈的崇高理想,却在插队时第一次遭 ...

也是新中国建立后见证了几乎所有历史事件的一代人。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0:59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05
峻的现实让我们从个人崇拜和精神寄托中渐渐回归理性,逐步走向成熟。
————
轻描淡写里,多少心理落差 ...

心态好呀。再艰苦的岁月里,也有歌的伴随。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1:02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10
插队期间,知青们有多少苦闷,多少烦恼,多少迷惘,多少沉沦,甚至还有堕落,这一切,只有知青自己知道。
...

也确实发生过很多悲剧,使悲剧的主人公一辈子的伤痛都无法抹去。心理被因此扭曲者也不在少数,至今不愿提及这段往事的有之,一提起便破口大骂者亦有之。相比之下,我算是幸运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1:07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14
在深深体味着被抛弃被蒙骗的感觉后,所产生的逆反,让知青们又开始进入另一种狂热:传阅禁读的《梅花党》等 ...

那时的手抄本,除了《梅花党》外,还有《一双绣花鞋》,这些后来都被拍成了电视剧。前苏联民歌,本来在50年代中苏友好时很流行,我的父母都爱唱,但跟苏联闹翻后,这些便成为禁歌,是苏修的歌曲。修地球的歌,是南京知青创作的,很好听的歌曲。当时被定性为反动歌曲,作者也被当作反革命被捕入狱。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1:08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19
然而,时代终究要回归正轨。
————
中国的历史,总是从矿坑里摸索而行,不知道撞了多少,泪流满面 ...

是的,真是这样。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1:09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20
然而,时代终究要回归正轨。
————
有时候想想,如果能够少走一些弯路,中国经济何至于如此。。。 ...

所以,至今对文革还是持否定态度的。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1:10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20
穷折腾,是这个词吧?很多时候,官本位管理是某个领导的随心所欲,想到一出是一出,说道哪儿算哪儿,这才 ...

政治上的事情,说不清楚。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1:11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20
以目前为例,老虎苍蝇为嘛屡打不绝?拨乱反正到底要耗时多久?为什么任何制度和管理的弊端到最后都是百姓 ...

呵呵,别牢骚太盛。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1:12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6 20:24
绝大多数知青,都难能可贵地先后通过各种渠道,从困惑和困境中走出。
————
我记得10年去北极村玩,正 ...

是的,我的那篇《寻梦插队地》,就是这种感情。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7 11:14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0:33
老三届,我又忘记了,以前请教过的,是指哪几年的知青?

老三届,指的是1968-1966这三届初中、高中“毕业生”,一共六届。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除了66届的初中、高中生外,都是没有上完的。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7 14:42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53
问好同时代的朋友。

那些日子,艰难痛苦都已经麻木了。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7 14:43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52
是的,甚至是反动歌曲。

不过我们知青还是大唱特唱!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7 14:47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0:34
三年,吃苦不算很多,是吧?我小心翼翼问一句~~~

比现在年轻一代一生吃的苦都多!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7 14:50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0:33
老三届,我又忘记了,以前请教过的,是指哪几年的知青?

66,67,68级毕业的初、高中生,当时要求全部上山下乡,被称为老三届。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7 14:54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0:26
这是对人性的扼杀。谁这么脑残啊?下这样的禁令~~~~

啥叫文化大革命?就是把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知识统统推翻,除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13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5-12-7 10:37
我虽小他们几岁,但那个年代的事情我都知道或经历过,不像你,连人民公社都不知道。

扯,又得瑟。你不是军区大院的孩子么,咋知道人民公社的,哪里道听途说的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14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49
你值得表扬。

谢谢塔塔。虚荣心瞬间膨胀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16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49
我是实话实说呀。

也是。我得努力充实,丰富自己。让年龄突破见识的困囿,是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17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50
是啊,最大的只有19岁,我才15岁呢。

知道了,19岁是高中生,塔塔那会儿初中毕业生,是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17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51
哈哈,作息时间还是要保持的。

生物钟恒定,我是早睡早起的。到点就犯困。(*∩_∩*)。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19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56
洗脑,这玩意儿,在何时都很有效。

那会儿的人比较单纯,容易被洗脑。现代的人,应该很少能被调动起这样的积极性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20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56
这日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想想也对,刻骨铭心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22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56
这日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塔塔那会儿是在哪里下乡的?我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好像叫做孽缘。写上海的知青,是派在云南西双版纳。里面有首曲子,我现在都还能唱: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23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58
也是新中国建立后见证了几乎所有历史事件的一代人。

说真心话,我对这批人是充满敬佩的。他们的知识,阅历,连同生活的忍耐力,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比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26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0:59
心态好呀。再艰苦的岁月里,也有歌的伴随。

这也是我特别喜欢塔塔的地方。永远那么达观,对生活充满热情,散发出的正能量,能驱散很多阴霾。对了,想起了,就是那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27
  2015-12-7 11:02
磬 ...

С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28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1:02
也确实发生过很多悲剧,使悲剧的主人公一辈子的伤痛都无法抹去。心理被因此扭曲者也不在少数,至今不愿提 ...

悲剧已然发生,怨天尤人其实一点用都没有。不如放下过往,走好以后的生命历程。幸运之说,其实适用于很多人,关键还是一个词,心态。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30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1:07
那时的手抄本,除了《梅花党》外,还有《一双绣花鞋》,这些后来都被拍成了电视剧。前苏联民歌,本来在50 ...

一双绣花鞋,我好像看过电影?不过那会儿很小,看的又是那种坝坝电影,记得是跟《神秘的大佛》一起放的。电影情节通通都忘了,就只记住了这名字。改天瞧瞧看梅花党是什么玩意,没准我也接触过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32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1:07
那时的手抄本,除了《梅花党》外,还有《一双绣花鞋》,这些后来都被拍成了电视剧。前苏联民歌,本来在50 ...

我学刑法那些年,反革命罪都还有。这罪名真奇葩,那孩子好可惜,生不逢时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33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1:10
政治上的事情,说不清楚。

那倒也是,都是政客们的玩意儿,老百姓不过是随时局浮沉。。。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36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1:11
呵呵,别牢骚太盛。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不算牢骚满腹。就事说事儿,替百姓喊一次冤。哈,我有时候看影视剧,就会想若我出生在那个时代,保不准参加学生运动了,也许还是积极分子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38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1:12
是的,我的那篇《寻梦插队地》,就是这种感情。

改天翻给我看看呗。特别好奇那个时代和那些思维方式。。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39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1:09
所以,至今对文革还是持否定态度的。

不是“至今”持否定态度。我相信,这个词被钉在耻辱柱上,再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41
塔希提 发表于 2015-12-7 11:14
老三届,指的是1968-1966这三届初中、高中“毕业生”,一共六届。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除了66届的初中、 ...

明白了。花样年华,可惜了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41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14:42
那些日子,艰难痛苦都已经麻木了。

更多应该是内心的折磨吧?困惑,迷惘,寂寞,孤独。。。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43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14:43
不过我们知青还是大唱特唱!

山高皇帝远吧。这是运气好,没遇到坏蛋踩你,否则指定有罪名。。。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44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14:47
比现在年轻一代一生吃的苦都多!

嗯啦,你赢了吧。比如我,还真没吃过苦,汗哒哒。。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45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14:50
66,67,68级毕业的初、高中生,当时要求全部上山下乡,被称为老三届。

思静是在哪里下乡的?跟我说说呗。。。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19:46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14:54
啥叫文化大革命?就是把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知识统统推翻,除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一次听到如此诠释。我还真没考证过文革的确切涵义。如此说来,倒有点类似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5-12-7 21:18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9:13
扯,又得瑟。你不是军区大院的孩子么,咋知道人民公社的,哪里道听途说的吧。。。

我们院子外面就是人民公社的菜地呀!记得是向阳公社东风大队2小队的,以前叫做黄家湾。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7 21:37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5-12-7 21:18
我们院子外面就是人民公社的菜地呀!记得是向阳公社东风大队2小队的,以前叫做黄家湾。

发现你记性真好。猴年马月的,居然还这么清晰。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8 09:16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9:41
更多应该是内心的折磨吧?困惑,迷惘,寂寞,孤独。。。

好像远不止这些。但有一点最可贵,就是能够苦中作乐!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8 09:18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9:43
山高皇帝远吧。这是运气好,没遇到坏蛋踩你,否则指定有罪名。。。

不会呀,那时的知青一般人不敢惹,我们是在街上放声高歌呢!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8 09:20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9:44
嗯啦,你赢了吧。比如我,还真没吃过苦,汗哒哒。。

现在想来,吃苦就是一种人生体验而已。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8 09:22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9:45
思静是在哪里下乡的?跟我说说呗。。。

我是在川东农村,两个知青住一个队。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8 09:24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7 19:46
第一次听到如此诠释。我还真没考证过文革的确切涵义。如此说来,倒有点类似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了。。。

和文革相比,秦始皇算小儿科!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8 09:29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8 09:18
不会呀,那时的知青一般人不敢惹,我们是在街上放声高歌呢!

我在影视剧里看见的知青,咋都那么可怜兮兮、受尽欺凌的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8 09:33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8 09:24
和文革相比,秦始皇算小儿科!

汗哒哒。我还以为中国历史上,就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文化最惨无人道的扼杀呢~~~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15-12-8 09:39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8 09:22
我是在川东农村,两个知青住一个队。

泸州那个方向~~~两个知青在一个队,那也不算多么麻烦吧?几个生产队挨得近,知青们可以串联玩的。你们一般都干什么?总不能跟农民伯伯比力气,是不~~~
作者: 袁子旦    时间: 2015-12-8 11:00
本帖最后由 袁子旦 于 2015-12-8 11:02 编辑

俺很向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可惜没赶上山下乡!但俺哥当过知青。那年,俺哥用拖拉机从乡下拉回10多个自己种的大南瓜(直径有1米多),俺高兴得跳,趁大人不在把南瓜籽全挖出来炒了...。后来..后来被老爹一顿爆揍!好黑心!俺当时怀疑自己是老爹从路边捡来滴,就想出走下乡去。。后来南瓜放不得,基本上都送人了。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8 15:28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8 09:29
我在影视剧里看见的知青,咋都那么可怜兮兮、受尽欺凌的呢?

那是你被所谓的文人欺骗了!知青那个时期在农村,有点像刚改革开放时期的老外,是很吸引人眼球的呢!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8 15:32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8 09:33
汗哒哒。我还以为中国历史上,就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文化最惨无人道的扼杀呢~~~

小秦才杀几个儒生?文革是全部打倒,死伤之数不下千万吧!

作者: 流水思静    时间: 2015-12-8 15:37
金豆豆 发表于 2015-12-8 09:39
泸州那个方向~~~两个知青在一个队,那也不算多么麻烦吧?几个生产队挨得近,知青们可以串联玩的。你们一 ...

是在邻水,现在属广安地区。一个公社有几十上百人,每个生产队都有两个知青,所以经常串联往来。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8 18:07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14:42
那些日子,艰难痛苦都已经麻木了。

这个词用得确切。

作者: 塔希提    时间: 2015-12-8 18:08
流水思静 发表于 2015-12-7 14:43
不过我们知青还是大唱特唱!

是啊,这就是逆反心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