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骑着马儿逛超市 [打印本页]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3 16:33
标题: 骑着马儿逛超市
本帖最后由 新石头上的叶子 于 2016-5-13 16:55 编辑

                                                    骑着马儿逛超市
                          采编:杨继平  校对:刘卫  后台:张源涛
     前言:下面两张相片,一张是本文主人公、双腿残疾的彭云华,一张是陪倍他六年,充当他代步工具的马儿。我拿着这两张相片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我在街头随机抽取了十个五到十岁的儿童,让他们描述一下相片上的人跟相片上的马儿是什么关系?
     有三个孩子的回答是:马儿把他的腿踢断了。
     有一个孩子的回答是:这个人被马咬伤了。
     有一个孩子的回答是:他想偷走这匹马。
     有三个孩子的回答是:这个人为什么要蹲着走路啊?
     另外两个孩子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attach]405110[/attach]
[attach]405113[/attach]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同一个事实,就算在天真无邪的孩子眼中,也会有不同的结论,这就是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彭云华的人生注定是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五味杂陈的。因此,作为石林一个家喻户晓的小人物,外界对他的评价等等不一,其中,负面评价是最主要的。正如他自己坦言:我是老虎不吃人,也恶名在外。这种自我评价包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他曾经作过恶;另一层是,要洗清恶名很难。
       受选题和篇幅所限,我只能选取他极积面对生活的态度进行真实的记录,与恶和善无关。
       本来我们是约定在县城采访的,到了时间,我给他打电话,他告诉我他正在老家帮一户盖新房的人家杀羊。我说你别吓我,你那种样子怎么可能杀得了羊?他说,你不信就来看看。我说你等着,我马上就来。于是我翻身下床,脸都来不及洗,背上相机,骑上摩托车就往他家跑。我赶到他家时,羊身已经下了汤锅,他正蹲在地上打理羊杂碎。由于走得太急,采访本也忘了带,他家连一张白纸也找不到,整个采访就记录在从他家里找出的一张花花绿绿的广告单上。
[attach]405111[/attach]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1967年五月初五,彭云华出生在石林县下赵官庄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两岁时患上骨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他的双腿肌肉严重萎缩、骨格严重变形,致使他无法站立,他只能蹲着,一只手拄着脚掌,另一只手拄着一个草墩(停息时可以当坐垫)行走。他的世界从此变得低人一等,他的视线从此变得矮人一截,他的行动从此变得慢人一拍。但是,不一样的视角,产生的是不一样的观点,形成的是不一样的做法。正如那句被用烂的名言所指:上帝为你关上了一道门,同时也为你打开了一道窗。
        对彭云华而言,上帝显得更小气,根本没为他打开什么窗,最多只为他撕开了一条缝。但是,他用别人无法想像的方式,硬生生地将这条缝撑成了一条路。
        13岁之前,彭云华什么都没有做,包括读书。那种年龄,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哪怕他的人生将来会比别人难测一百倍,他也不会去思考、去担忧。
[attach]405114[/attach]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7.jpg
        18岁时,成年了,残疾也不可以成为否认这一事实的借口,因为,他嘴唇上同样长出了毛绒绒的胡子。彭云华选择的第一份营生是补鞋,而且是以走村串巷的方式。
        大家可能要问了,他这个样子,怎么走得了村?如何串得了巷?
这就得说说马了。从哪年开始养的马,彭云华记不清楚了,他只记得那匹马陪伴了他六年。那真是一匹好马,它就是为彭云华而生的。那匹马连我都有深刻的印像,我估计大部分石林人跟我一样,也有印象。那匹马十分矮小,跟条狗似的,又丑又瘦,和主人组成了天造地设的一双,堪称绝配。古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到他这儿,似乎要换个说法了:怪人彭云华,丑马遍街撒(跑的方言说法)。
         然而那匹马却陪伴着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的名声,有一半是这匹马帮他打响的。当然,这同时也是一种很另类的名声,如果往深层里思考,它甚至算不上是什么好名声。但对彭云华来说,名声很重要,好的坏的、香的臭的,都是他的一种资源。如果是好名声,自然会是他末来生意场上的一种良性广告;如果是恶名声,也会被他加以利用,从而改变他弱势中的弱势地位。试想,一个蹲着走路的人,要到社会上闯荡,如果不依靠一些非常的手段支撑,那么谁都可以对他指手划脚步,谁都可能把他从这条街赶到那条街。真是那样的话,他连讨饭都有可能占不到一个有效的地盘。
[attach]405115[/attach]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9.jpg
        彭云华亲口告诉我,他的确做过一段时间的街霸,以老花台为中心,东至卖马巷,西至县医院,南至大街心,北至双眼井,在这一范围内,谁都不可以跟他做同样的生意。我问他当时你做什么生意?他说卖饵块,生意好得很,我媳妇看着摊,一天能赚百把块。听了他的话,我当场就晕了,因为他做这种营生的时候差不多是在2010年左右,那个时候,一天可以赚百把块钱的生意种类很多,我真搞不懂他为什么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就要把自己弄成一个大恶人(未完待续)。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3 16:50
我靠,最后一张是无关图片,不知点了哪儿给传上来了,不知如何删除了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3 17:01
弄好了,您继续。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3 17:03
锦瑟 发表于 2016-5-13 17:01
弄好了,您继续。

刚看到删除,吓了我一跳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3 17:03
本帖最后由 新石头上的叶子 于 2016-5-13 17:25 编辑

                                 骑着马儿逛超市之二

                                      采编:杨继平 校对:刘卫 后台:张源涛


       还是接着说跟马有关的事吧,彭云华在当时被石林人民形象地比喻为马虱子,这说明了他跟马是怎样的不可分割。采访的时候,他八十四岁的老父亲更是用了一个不能再生动的比喻:他骑马,就像用镙丝钉上在马身上一样稳当。
[attach]405118[/attach]
                          彭云华和84岁的父亲在凌乱的家里
       如果让我说说我的看法,那就是,他骑马,简值就是石林的一个痞子。因为某天早上,我走在狭窄的马家巷,当时正是买菜高峰期,胡同里人来人往,这时候,我听到一声吆喝“让开让开,马来马来”,我刚闪到一边,就看到一匹瘦马驮着一个佝偻的背影小跑着从人缝里穿梭而去,我惊得张大了嘴,我真的搞不明白一匹马在人群中怎么还可以跑起来,而且它竟然是有人驾驶的。旁边有人告诉我,骑马的人跟你一样,也是一个残疾人,那个人还强调说,这算什么,那家伙还骑着马儿上过百货大楼呢。那个人说话的样子,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仿佛我们残疾人都是让人讨厌的。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对彭云华非常的反感。
[attach]405119[/attach]
                                            原石林百货大楼
       当时的百货大楼,相当于现在的超市。采访的时候,我问彭云华,你真的骑着马儿逛过百货大楼吗?彭云华告诉我说,不是逛,是骑着马上过百货大楼的台阶,还骑着马上过石林大酒店的四楼,不是座电梯,是从台阶上爬上了四楼。他告诉我,这两次行为都是因为跟宜良县做牲口生意的人打赌。上百货大楼的赌注是一千五百块,能上去算他赢,如果他输了,马儿就归对方,结果他赢了。一个星期后,赌输的那个牲口贩子又介绍了一个同伙来石林,这次增加了难度,要求他骑着马从楼梯上爬上石林大酒店的四楼,能上去,他可以赢到2000块钱,上不去,马儿将被人家牵走。
[attach]405120[/attach]
                                                 石林大酒店全景
       这种赌法很有点意思,石林大酒店放在现在都算得上石林的高档酒店之一,在当时更不用说,是全县最高级的地方,一般人走到门口就会怯场。再说说石林大酒店的结构,一进门是宽敞的大厅,从大厅到楼梯口足有二十米以上;而且楼梯的转角处还没一迷宽,胖点的人都难以转身,别说一匹马了。
[attach]405121[/attach]
                                                 石林大酒店大厅
       由此可见,对方在下注时已经为彭云华设下了三个套:一是进大门后在通往楼梯口的过程中完全有可能被酒店的工作人员拦截,最终上不了四楼;二是假如有幸到达楼梯口,一般的马也不可能驮着几十公斤的重物还能连续爬七八十级楼梯;三是就算能爬上去,到转角处怎么转弯?
[attach]405123[/attach]
                                             石林大酒店狭窄的楼梯转角
      在我看来,最要命的还是赌注,对方输了,两千块钱对一个生意人来说肯定算不了什么。要是彭云华输了呢?虽然他的马并不值这个价,但马就是他的双腿,离开马他将寸步难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赌局甚至比港台片中的赌博场面更显残酷。
      最终,赢家依然是彭云华。
      就这样,那匹瘦马在短期内总共为他赢到了三千五百块钱。用彭云华的话说,“那些钱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直到现在。”因为,他用这三千五百块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出行问题,还可以载人赚钱养家糊口。
[attach]405124[/attach]
                                                彭云华和他的三轮摩托车
         说到这里,那是怎样的一匹马,大家可能心里已经有数了。在石林,不是已经有一头明星牛擎天柱吗?彭云华那匹马,要是也懂炒作的话,以上百货大楼和大酒店为切入点,应该可以炒得比擎天柱还红火,毕竟,斗牛还只是个别地方喜欢的行为,有地域性和时间性。而高楼大厦,遍布全国,永远是爬不完的,我相信城里人肯定也喜欢看马爬大楼的表演,而且下的赌注会更大。现在,彭云华那匹马早就命归黄泉。看来,精明的彭云华也有脑子搭铁的时候,他咋没想过到大城市专门表演骑马上楼的绝活呢?
[attach]405129[/attach]
                                                    5号牛王擎天柱战斗场面
        尽管这样,当他告诉我可以骑着马做以下事情时,我还是感到万分吃惊。
        彭云华说,我骑着马,背着补鞋子的机器,走村串巷的去补鞋,但是生意不好。
        彭云华说,我骑着马上山扛树,身上的树有50公斤重。
        彭云华说,我骑着马下河撒网,媳妇在岸上牵着网的另一头,有时候一天捕到的鱼,可以卖200多块钱。
[attach]405135[/attach]
                                             彭云华曾经捕过鱼的巴江河
        这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问坐在一旁,现年84岁依然耳聪目明的彭老太爷:他没吹牛吧?老人家微笑着说:他说的一点都没夸大。(未完街续)




作者: 嗯嗯    时间: 2016-5-13 17:51
这个报道写的不好,半小说半散文半报道。
不过这不要紧。你可以写篇小说,专写彭云华和马的故事《倔马》。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3 17:59
你是说三不像吧?
你是被令箭赶走的猴子吗
作者: 嗯嗯    时间: 2016-5-13 18:02
           驾,一匹醋红烈马挟风而来。。。。。。

从他的爱情写起,适当的虚构润色,一部很好的小说题材啊。
作者: 嗯嗯    时间: 2016-5-13 18:07
本帖最后由 嗯嗯 于 2016-5-13 18:13 编辑

   在我看来,最要命的还是赌注,对方输了
看来,精明的彭云华也有脑子搭铁的时候   还是接着说跟马有关的事吧
。。。。。。。。。。。
=================================
算哪门子报道啊。你的这写作调调。

在令箭心里我不是猴子。是悟空。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3 20:37
静待更新。
作者: 死火    时间: 2016-5-13 23:37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09:32
嗯嗯 发表于 2016-5-13 18:02
驾,一匹醋红烈马挟风而来。。。。。。

从他的爱情写起,适当的虚构润色,一部很好的小说题 ...

      中国石林网创办两年,一直找不到方向。两个月前来到公司,我跟老板说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创,老板采纳了我的建义。于是把《掌上石林》定位为立足石林,面向全国的掌上杂志。但是人力物力是个问题。所以这一块其实是我一个人在弄,处于零推广状态。我选了个专题:石林小人物。第一期就把原来的十多个阅读提高到八百多。第四期是一个大热点,5月1日,石林的明星牛、百战百胜、身价百万的擎天柱在相当于人类七十岁的时候,退役之战在石林斗牛城打响。这一期的阅读猛增到接近五千。这个现像说明我们的定位和方向是准确的。
      彭云华在石林跟我在六星一样,是争议相当大的人物。第一次采访,因为不了解他的性格,我的问题不敢涉及他的情感,尽管他总是不自觉的提及。之后,在上刊问题上,还有一翻艰难的过程,报道中会有提及,在此不多言。
      在写稿的时候,我发现用一期的版面是无法容纳他的生命之重的。在这期间,他主动多次打电话给我,源源不断的为我提供素材。前天晚上,他带着七岁的女儿到邻县卖唱,打电话约我同去。我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在去的路上,他又给我讲了很多很多。我发觉他跟我的个性一模一样,心里没有一点隐私。于是我终于明白事先让他签定的关于肖像等等的协议是毫无意义的,我完全可以像写自己,像对待自己一样自由。
     所以,你说的有关他的爱情、他的故事,其实不需要任何虚构,只要如实讲述,它都接近一部小说。我是说,他的爱情,我同样不会放过。
  ,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09:33
嗯嗯 发表于 2016-5-13 18:07
在我看来,最要命的还是赌注,对方输了
看来,精明的彭云华也有脑子搭铁的时候   还是接着说跟马有关的 ...

边报道边议论不可以吗?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09:33
嗯嗯 发表于 2016-5-13 18:07
在我看来,最要命的还是赌注,对方输了
看来,精明的彭云华也有脑子搭铁的时候   还是接着说跟马有关的 ...

边报道边议论不可以吗?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09:34
嗯嗯 发表于 2016-5-13 18:07
在我看来,最要命的还是赌注,对方输了
看来,精明的彭云华也有脑子搭铁的时候   还是接着说跟马有关的 ...

在令箭心里我不是猴子。是悟空。

本质上都是猴子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09:35
锦瑟 发表于 2016-5-13 20:37
静待更新。

一定更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09:35
死火 发表于 2016-5-13 23:37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死火

作者: 嗯嗯    时间: 2016-5-14 09:44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6-5-14 09:33
边报道边议论不可以吗?

报到要语调要简洁。要尽量客观。
可以煽情,但要煽情无痕。
如果我是主编,你这篇报到文字不过。

作者: 苏力    时间: 2016-5-14 10:01
虽然不是很严谨,但真的很不错
静等下文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0:05
嗯嗯 发表于 2016-5-14 09:44
报到要语调要简洁。要尽量客观。
可以煽情,但要煽情无痕。
如果我是主编,你这篇报到文字不过。

我是主编懂不,所以我可以随心所欲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0:07
苏力 发表于 2016-5-14 10:01
虽然不是很严谨,但真的很不错
静等下文

切,一篇发给本地老百姓看、以炒人气为主要目的的文章,故意不严谨的。

作者: 苏力    时间: 2016-5-14 10:13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6-5-14 10:07
切,一篇发给本地老百姓看、以炒人气为主要目的的文章,故意不严谨的。

不严谨还有故意的?

靠!


那你严谨一下我看看

作者: 虎步漫游    时间: 2016-5-14 10:56
嗯嗯 发表于 2016-5-14 09:44
报到要语调要简洁。要尽量客观。
可以煽情,但要煽情无痕。
如果我是主编,你这篇报到文字不过。

那得看他写给谁看的,要是面向大众呢,还是易懂好玩为要,即使流俗一些也无偿不可,毕竟小小网站要活下去,太高雅的话就没几个人看了。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3:25
苏力 发表于 2016-5-14 10:13
不严谨还有故意的?

靠!

呆会儿发篇严谨的给你看看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3:26
虎步漫游 发表于 2016-5-14 10:56
那得看他写给谁看的,要是面向大众呢,还是易懂好玩为要,即使流俗一些也无偿不可,毕竟小小网站要活下去 ...

附议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3:26
本帖最后由 新石头上的叶子 于 2016-5-14 13:53 编辑

                                                                骑着马儿逛超市之三

                                          采编:杨继平 校对:刘卫 后台:张源涛


       彭云华告诉我,老母亲生病长期卧床时,他给母亲擦洗身子;老母亲解不出大便时,他亲手抠出来……又接着说老母亲活着的时候,没有自来水,他用嘴咬着茶壶提水给二老喝,把水咬到家,桶里只剩一半了,另一半全洒在了身上。这时候我根本没有被他的话感动,因为我根本不相信他说的是真的。我当时产生了阴暗的想法,我想让他证实给我看,彭云华很爽快的进行了现场演示。
[attach]405219[/attach]
      他又告诉我,他曾经挖过田,坐在发坨上,挖完一水田要磨烂两条裤子。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一热,我极力忍住眼泪不让它流下来。激动归激动,我的阴暗心理还是没有消减。我说你家附近有没有地,能不能挖一下让我看看?彭云华说,没问题。然后从墙角找了一把锄头递给我说:上车,我带你去地里。我把锄头扔上了他的出租车……
[attach]405220[/attach]
      请注意,我说的是出租车,而且是说他的。这种解释对石林人民来说是多此一举,但对全国的读者来说,却是必要的。
      我真不知道该用轿车还是出租车来给他的车命名,因为,这样的名字太高大上了,他的车会受之有愧的。然而,不这样命名也是不对的,它分明就是轿车,而且车顶上赦然立着出租车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这已经是第二辆了。
第一辆是红色的,彭云华说花一万一千块买的。在我看来,那些报废的车辆都比它漂亮得多。
[attach]405221[/attach]
      现在这辆是灰色的,八千多块买的。这车改装过,离合器上焊接了一根钢管,变成了手动离合。也不知怎么回事,当我把锄头扔上车,坐在副贺驶位上,并没有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彭云华带着我往他的地里去,结果路面被一户盖房的人家堆满了砖头,我们只好原地掉头。我得强调一下,一般的司机,在那样的路段是绝对掉不了头的,但他轻松地完成了。
      我们在村里转了一圈,在路边找了一块空地,他艰难地挪进地里,我把锄头递给他。他接过、举起、劈下,利索而有力,熟练而轻松,果然是个种地的老把式。
[attach]405225[/attach]
       我得说一下,小人物这个专栏,本来计划一人一期,一人一访。但是彭云华的人生经历之饱满超过了我的想像,而且故事的典型和新奇也让我欲罢不能。我对他的采访已经变成了多次。第一次采访后,刚要动笔,好友邓云彭打来电话,极力阻止,说他刚听到彭云华本村的几个人亲口所言,他对自己的女儿有家暴行为,他根本不配上媒体。同样是老板的邓云彭甚至因为激动而口不择言,他说:“我要是在旁边,我非捧那个家伙一顿!”完了,还以很坚定的、仿佛我的直接上司的口吻说:“就这么定了,不写他,不让他上刊”。放下电话,我终于忍不住被老邓不合时宜的古道热肠逗得哈哈大笑。第二天,我的老板胡永洪也表达了跟邓云彭同样的意思,胡总的看法更偏激,他说,那个人就是一碰瓷的,开辆破车专门在公路上跟别的车相撞,反正他已经那个样子了,谁都只会跟他私了自认倒霉。对于这一说法,我根本不需要取证,只要稍作推理,胡总的观点就会不功自破。谁见过开着车用自己的生命去碰瓷的?我们唇枪舌剑的结果,胡总被我说服。[attach]405222[/attach]
  
       为了慎重起见,我决定再做一次采访,没想到,这次采访,我当场把他七岁的女儿认做干女儿,这样,彭云华和我成为了亲家,两个腿脚不便、性格相似、命运相仿的残疾人打亲家,何其的门当户对!
      我的第二次采访,重点就是要对彭云华是否有家暴行为进行调查。所以我们约定的时间在周末。
      其时,彭云华的第三个媳妇刚好逃离他,他正像一个疯子一样开着车到处找人,他在电话里也用了狠词:老子抓到她,绝对轻饶不了。本来别人就说他有暴力,现在媳妇又不辞而别,他自己又凶相毕露,似乎,已经没有再调查的必要了。可是,根据第一次采访留给我的印像,我坚信他一定不会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完全是一个恶人。
[attach]405223[/attach]
      这时候,我的采访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它已经从一开始的正面宣传演变成了一场真相调查……。
                                       (未完待续)

作者: 嗯嗯    时间: 2016-5-14 15:15
本帖最后由 嗯嗯 于 2016-5-14 15:17 编辑
虎步漫游 发表于 2016-5-14 10:56
那得看他写给谁看的,要是面向大众呢,还是易懂好玩为要,即使流俗一些也无偿不可,毕竟小小网站要活下去 ...

就是要大众呢,我的意思也是这样啊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5:27
本帖最后由 新石头上的叶子 于 2016-5-14 16:53 编辑

                                                 骑着马儿逛超市之四   

                彩编:杨继平  校对:刘卫  后台:张源涛     


      我才到他家门口,彭云华一边表现得很兴奋,一边从家里叫出七岁的女儿彭金丽,吩咐女儿叫我大爹。女儿很听话,甜甜的叫了我一声“大爹。”
       家里的炉子上炖着一只鸡,我以为是用来招待我的。彭云华看出了我的意思,解释说:“我的女人找回来了,她说想吃鸡肉,我把鸡买回来,杀好了,她找个借口又跑了。”
      这时候,她的女儿站到我面前,一本正经地说:“大爹,当一个人爱你时,她会爱你的身体、爱你的思想、爱你的家庭。当她不爱你时,你留得住她的人,也留不住她的心。”
[attach]405239[/attach]
     孩子说这些话时,嘴说到哪儿,手就指点着哪儿,无论是语言还是表情,都是深深地陷入了场景的。我被她的少年老成惊呆了,足足有半分钟没反应过来,只是睁大了眼睛看着她。
    半分钟后,我对彭云华说:“老彭,你白活了,你还不如一个七岁的孩子。”
    彭云华说,是啊是啊,我现在想通了,不再找了,她想嫁谁就嫁谁。
   我说,我这次来,是要核实一个问题,听外界传言,你有家暴行为,你不仅打老婆,还打女儿,还专门开着车干碰瓷的勾当。这些疑问,我想听你亲口给我一个解释。
   我的话显然让他很气愤,这已经不是一个记者应当问的问题,而是一个法官的凌厉审讯了。彭云华沉默了两分史钟,掏出手机拔通一个电话,声音开着免题:
   对方:喂,老彭,你有什么事,我在上班。
   彭云华:毕师,上次我的车碰到你车的事,我不是要赔你八百块钱吗,最近我媳妇跑了,钱也被她带走了,我想跟你打声招呼,待我几天,我凑好了再还你,行吗?
  对方:好吧,你凑够了就送来,我手头也不方便。
……

[attach]405240[/attach]
    这通电话证明碰瓷一说真是无稽之谈。
    我一点都不感到内疚,接着问对孩子家暴的事情。我直接问孩子。
   我说:小丽,你告诉我,你爸爸有没有打过你。
   孩子说:打过。
   我说:“用什么打?”
   孩子说:“用拖鞋。”
   我用抓到把柄的眼光看向彭云华,他刚要开口,孩子补充说:那是因为我不听话,大爹,你说哪个孩子没有被家长打过?“
   我无言以对,因为我也打过儿子,比彭云华还狠,但是我现在却以记者的身份,不自觉地扮演着一个卫道士的角色,道貌岸然的向别人发问。

[attach]405241[/attach]
   彭云华为我解了围。他对女儿说,金丽,过来,咱爷俩为你大爹唱一段山歌,就唱唱你娘是如何抛弃我们的。
   唱山歌是彭金丽的拿手好戏,这个孩子一岁时在一天内同时学会了走路和说话,四岁时开始唱山歌,只要给她个主题,就可以现编现唱,利用每年的假期和周末,她已经可以挣够自己当年的学费。
[attach]405242[/attach]
                                       
生日当晚,难得亲人相聚
彭云华和女儿唱得十分投入,我先哭了,然后他们爷儿俩也哭了。
   但是我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孩子对母亲充满了无限的恨意。
   我当场提出要认孩子为干女儿,我明确表示在经济上我帮不了她,我只能在孩子的成长中给她一个正确的引导,比如,对母亲,不可以如此充满敌意。

[attach]405243[/attach]
   彭云华拉过孩子,要让孩子下跪,我及时阻止了。孩子甜甜地叫了我一声干爹!
   接下来,彭云华跟我讲了他的几段婚姻,其中一段涉及到女人想利用他去杀人的情节。另一段涉及到他的钱被券走三十万的争议,而我无法联系到当事人进行核实,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想对他的情感展开讲述,这些经历只有可能成为我小说创作的素材。我能保证的是,他没有对任何一个女人使用过家暴。

[attach]405244[/attach]
   本来,这篇报道要是按我的思维,是可以写到第十期的,但是我们的专题格局不充许我这么做。
    所以,我想,利用现有的素材作个结尾也是可以的。
    5月8日是彭金丽八岁的生日,为她祝贺的亲朋有近三十人。其中包括彭云华第一任妻子的亲哥哥夫妇。当彭金丽许愿时,但愿她许的是:妈妈,你能来看看我吗?当彭金丽吹灭蜡烛时,我想,她吹灭的都是不堪的岁月,她的前景会一日比一日美好。
    5月12日晚,应彭云华相约,我陪他们爷儿俩到四十公里外的宜良县城卖唱。我曾经作过舞厅主持,也当过歌手,所以,在宜良的广场上,时隔二十三年,能为他们爷儿作一次主持,我感到莫大的荣幸!
    那晚的人很多,围得水泄不通,四十分钟后,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彭金丽突然改词:
    老天也是多情种
    撒泪笑看人间事
   ……

[attach]405245[/attach]
   现场掌声如潮,大都惊呼其为神童,那些笑脸和呼声,竟也充满了羡慕……。
   







作者: 嗯嗯    时间: 2016-5-14 15:53
后面写的好,看来写的好不好离不开他人的指导。



那晚的人很多,围得水泄不通,四十分钟后,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彭金丽突然改词:
    老天也是多情种
    撒泪笑看人间事
   ……
   现场掌声如潮,大都惊呼其为神童,那些笑脸和呼声,竟也充满了羡慕……。
   =======================================================
这点不说虚构,润色了没有。毕竟只有七岁啊。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6:40
嗯嗯 发表于 2016-5-14 15:53
后面写的好,看来写的好不好离不开他人的指导。

我敢肯定的告诉你,没有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4 17:18
:“大爹,当一个人爱你时,她会爱你的身体、爱你的思想、爱你的家庭。当她不爱你时,你留得住她的人,也留不住她的。

彭金丽突然改词:
    老天也是多情种
    撒泪笑看人间事
_______________
我也表示震惊。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4 17:18
叶子老师,你又发重了。我删去了一贴。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4 17:19
下面该严谨的文字了吧?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7:21
锦瑟 发表于 2016-5-14 17:18
叶子老师,你又发重了。我删去了一贴。

谢谢!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7:22
锦瑟 发表于 2016-5-14 17:19
下面该严谨的文字了吧?

好吧,那就再发一贴。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7:23
锦瑟 发表于 2016-5-14 17:18
:“大爹,当一个人爱你时,她会爱你的身体、爱你的思想、爱你的家庭。当她不爱你时,你留得住她的人,也留 ...

她还有一些惊人言论,我没有记住,因为她总是在你没有准备的时候突然来那么一段。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7:25
本帖最后由 新石头上的叶子 于 2016-5-14 17:29 编辑

      32年前的4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功克被越军战领的老山,并创造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
     谨以此文向参加本次战役的全体官兵和阵亡英烈们表示致敬和哀悼!
            
                                                     石林小人物——淳朴老兵杨富元                                                                       采编 杨继平

      杨富元1964年10月出生于石林县大麦地庄村,现年52岁,任石林会议中心副总。

                                                 杨富元近照
       1982年10月29日,杨富元光荣入伍,成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5211部队72分队的一名步兵。杨富元虽然被分配在当时全团的王牌连队,但因为从小在农村生活,仅仅读过大队附设的初中,对部队的一切既感到新鲜又觉得陌生,一开始,训练成绩并不显著。后来,在领导和战友的帮助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勤学苦练,入伍仅半年就参加全师组织的轻武器射击比武,获全师团体第三名。

      在部队时的杨富元(前排中)


       入伍一年,杨富元就被提升为班长,接到参加老山地区对越自卫作战任务后,他积极组织全班战士认真领会上级作战意图,带领全班战士苦练杀敌本领,全班训练成绩在短期内突飞猛进。这一进步让连队干部不只对他,甚至对他们班有名的刺头老兵也刮目相看。




        在1984年4月29日的146拔点作战中,杨富元带领全班战士前赴后继、猛冲猛打,在头部被炮弹弹片击伤时,战友数次怒喝其下火线治疗,但他根本听不进云,仍然坚持战斗,他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为战友们作出了表率和榜样,真正体现了一名军人勇于牺牲,力争胜利的革命意志。
       这是一次在整个老山地区来说,工事最坚固、防御最完备、火力配置最强大的战斗,全连伤亡较大,呼啸的炮弹、血腥的场面、战友的牺牲成了杨富元挥之不去的印象。所以,当部队为他申请嘉奖时,他主动把记功的机会让给了其他的战友。



        1986年10月30日,杨富元退伍还乡。一个月后,被石林县政府招待所的领导从家里直接要走,在招待所做了一名厨师。干一行爱一行,干什么像什么,杨富元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
          现在,杨富元虽然是单位的副经理,但工资还不到四千元。但他每年都要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大部分来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并亲自购卖食油、猪肉、营养品慰问烈士家属和生病的战友父母。


                                        杨富元(左二)和战友慰问战友家属
        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县所有参加过战斗的老兵,没有一个上访,也没有一个向党委政府提出甚至是合群合理的要求。至今为止,这一群老兵仍然保持着以战斗集体的形式,以儿女的身份为逝去的战友父母披麻戴孝。他们的行为,给社会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杨富元及战友们以儿女身份送别英雄段平之父
       只讲牺牲,不求索取,这就是石林参战老兵们的高风亮节和伟岸情操。
        同为参战老兵的石林作家朱树霖老师,在采访结束时,忍不住赋诗一首:
                         滚滚红尘唯利计
                         老兵品质实为高
                          祖国昌盛需进取
                          欣有其质迎风飘
       石林的这一群老兵,有德有才,还有血性,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是一种只有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只有经历过炮火的洗礼才能造就的真正的军人气质和气息。
                    (感谢朱树霖老师对本次采访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4 17:32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6-5-14 17:25
32年前的4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功克被越军战领的老山,并创造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 ...

根本木有照片。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7:33
真可惜,这一篇的相片被我全部存成了WORD文档,取不出来了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4 17:38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6-5-14 17:33
真可惜,这一篇的相片被我全部存成了WORD文档,取不出来了


存得进去,却取不出来?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4 17:39
锦瑟 发表于 2016-5-14 17:32
根本木有照片。

都是分两次发的,先发文字,后发照片。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4 17:40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6-5-14 17:39
都是分两次发的,先发文字,后发照片。


哦。至于文字严谨不严谨还是老大们来说。
作者: 嗯嗯    时间: 2016-5-14 19:08
后面这篇采老兵的写的像报到。
但这首诗实在太差
滚滚红尘唯利计
                         老兵品质实为高
                          祖国昌盛需进取
                          欣有其质迎风飘
作者: 罗柏林    时间: 2016-5-14 23:04
来迟了,还刚看到。
作者: 浅笑无声    时间: 2016-5-15 09:02
在网上说还可以。但这报道对报纸而言,照片太多了,只能用一到三幅图片,报社副刊编外编辑路过。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5 10:20
嗯嗯 发表于 2016-5-14 19:08
后面这篇采老兵的写的像报到。
但这首诗实在太差
滚滚红尘唯利计

老兵写的诗嘛,主要突出可爱就行了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5 10:21
罗柏林 发表于 2016-5-14 23:04
来迟了,还刚看到。

来得正好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5 10:24
浅笑无声 发表于 2016-5-15 09:02
在网上说还可以。但这报道对报纸而言,照片太多了,只能用一到三幅图片,报社副刊编外编辑路过。

这是发《掌上石林》,相片不算多,有时候可能比这个多几倍。如果发报纸,我跟你的看法是一样的,三到四张足矣!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6 10:14
催更哦。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6-5-16 10:41
锦瑟 发表于 2016-5-16 10:14
催更哦。

发完了噻

作者: 锦瑟    时间: 2016-5-16 16:42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6-5-16 10:41
发完了噻

下一篇呢?另起个头儿?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