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我们用半年时间来证明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16-6-7 23:58
标题: 我们用半年时间来证明什么?

我们用半年时间来证明什么?

南沙贝


      如果说过了55岁才踏入互联网公司工作,这叫做"大器晚成"的话,我都不好意思说其实这是"重头再来".

好吧!言归正传-----


    据说互联网企业的时间是这样划分的:三个月顶一年,如果6个月那就是两年了.我在爱哪哪旅行网工作了18个月,按照三个月的计算方法,我工作了"6年",自认为可以算得上是老员工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我是热爱这家互联网企业的.既然爱它,我一直从爱护的角度去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后,我感觉相当的严峻,不得不认真反思:我们用半年时间来证明什么?


    为什么说是半年时间呢?(我得说这是日历上的时间,而不是文中开头那三个月的算法)其实机缘巧合,我在这家企业每半年都会被调整至一个新岗位和新部门,每一次的调整都是一次转折,配合着公司方向性的转折.


     第一个半年,是2015年3月底开始,我配合c总将公司的发展方向定位到开发户外俱乐部上面,一直干了半年到9月底俱乐部开发有20多家,每周线上报名活动的数据是100-400人,这是我们爱哪哪的零的突破的半年.到此,俱乐部的开发突然被停止,所有俱乐部人员只留lin一人负责维持,还有一个人配合保险事宜,我转至新成立的策划部门.这一次的改变在我内心里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不过对于我来说我只是一名普通员工,领导叫干啥咱就干啥吧,太大的方向性的大问题也轮不到我来操心.


    很快,公司又出台了新方向:全力以赴地推,我这老员工首当其冲被分配到地推的前沿,那时内心复杂到了极点,面对面站在街头地推,于我这般年龄和经历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任务,但是后来我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感,与所有的90后一起每天冲锋陷阵在地推前线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我们有了第一批自己的种子用户.



    这半年时间,我们超过十人在运营部部为这第一批的种子用户呕心沥血,策划活动策划事件,管理社群,几乎每周没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就这么苦干了半年.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重点:

     因为工作需要,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具体的数据,当这些数据摆在我们面前几乎重复了三个月后,我的心越发冰凉.就是说,无论我们超过十人怎样的努力,线上报名的数据都远远无法超越lin一个人维持的俱乐部报名人数.就算是我们新加入另外一个会员卡部的会员业绩,仍然赶超不了俱乐部的报名数据.



   这样一个数据说明了什么?至少我认为它说明了:俱乐部的线上报名是优越于亲子群报名人数的.


      10:2(俱乐部增加了1人)的人数与业绩的对比成为反比的时候,难道不值得我们这样创业公司来认真地深度的反省吗?

      我们用半年时间来证明了我们投入和产出的反比性,那么如果我们及时纠错,及时止损,将有限的人力重新调配,会不会扭转这个局面?我们用半年时间来验证了这样的数据,我作为其中一员都深深感到内疚,如果仍然继续下去,其结果又是什么呢?

我的建议:




作者: 扑尔敏    时间: 2016-6-8 00:01
还真是工作总结啊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6-6-8 06:10
这真是跟公司老总不见外了。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6-6-8 08:30
真是好员工呃,公司想不发展都难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16-6-8 13:50
北原 发表于 2016-6-8 08:30
真是好员工呃,公司想不发展都难

让南沙呗帮你策划下杂谈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6-6-8 14:33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6-6-8 13:50
让南沙呗帮你策划下杂谈

固所愿也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