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败”家讲堂:遑论鲁迅(9) [打印本页]

作者: 闲散之人    时间: 2010-2-3 14:55
标题: “败”家讲堂:遑论鲁迅(9)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10-2-6 12:28 编辑

“败”家讲堂

                                           遑论鲁迅(9

从《狂人日记》发表之后,鲁迅这个名字可以说迅速的在当时的文化界传播。一九一八年这一年,鲁迅先后发表了《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杂感》,这一年的冬天,鲁迅又发表了他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


    鲁迅以《狂人日记》为序,以一种宣战的姿态,高举起他对封建礼教的彻底战斗的旗帜。对封建礼教的否定,对盘根错节的封建仁义道德的质疑和嘲弄,成为鲁迅作品最炽热的火力点,最逼人的锋芒。

    《我之节烈观》这篇短文,犹如匕首,直刺封建礼教,毫不顾忌的撕下了封建礼教虚伪而残忍的外衣。全文不仅仅是简单的质疑了妇女所谓的“守节”,更是以一种战斗的姿态,直接叫板于这些陈规陋习,即便是在九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读此文,依然能感受到它那种傲然的咄咄逼人的气势。它对封建道德的不屑一顾,对传统礼教的虚伪性的揭露,几乎是毫不留情的。不是一个清醒的思想者,没有对封建制度的仇恨,根本不可能写出这样清醒的文章。

    而小说《孔乙己》的矛头依然是指向封建礼教,在这篇小说里,鲁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愚钝而又不失善良被封建科举制度坑害了一生的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

        孔乙己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而至死不悟的旧知识分子的典型,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孔乙己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如此鲜明、深刻的印象,是与作者塑造人物时运用语言的娴熟、精当分不开的。不仅能从他的衣着、相貌、举止、神态,而且能从他的思想、遭际以及他从人世带走的悲哀中看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既是整个社会环境逼迫的结果,也是他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所致,孔乙己的周围充满了冷漠与残忍,可他的身边一再出现笑声。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消失,在笑声中演完他一生的悲剧。

         鲁迅曾说过,《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小说。在不足3000字的篇幅内,鲁迅不仅塑造了孔乙己这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特别深刻地揭示出了造成孔乙己悲惨结局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写得凝练精粹,是一篇艺术精品。

        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既是整个社会环境逼迫的结果,也是他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所致:他“站着喝酒”已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踱进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与“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是多么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那见缝插针地向“我”卖弄“学识”的沉醉神态,都足以显示出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与痴迷。而这一价值观念的形成对孔乙己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耳濡目染的教育,早已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观念渗入到孔乙己的心灵深处。但孔乙己却没有丁举人那样的幸运,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挣扎在社会的底层。而长期为应试科举而埋头苦读的生活已使他手无缚鸡之力,不管孔乙己本人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连加入“短衣帮”的本钱与资格都已丧失,成了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

    这篇小说可以感受到鲁迅对笔下人物的刻画功力,以及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几乎可以用炉火纯青这样的词句来形容。

    他对孔乙己的刻画,完全是一种白描式的描写,你读着文字,就会在眼前浮动出孔乙己的样子。在人们的笑声之中登场,在人们的笑声之中孔乙己展现着他的迂腐,在人们的笑声之中他惨烈的谢幕。


         1919
12月鲁迅举家移居北京,朱安的去留并不是个疑问:她作为周家一份子地位是巩固的。她知道这次北上,和娘家可能再无后会之期,所以与寡母、兄弟、弟媳和侄子合照留念。离开绍兴当天,她的胞妹在码头送行。沿着京杭运河,一路北上,故乡早已经幻化成烟波浩淼天连水,水连天。


    朱安到了北京,就要面对新生活,但要建立起新的生活方式对她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她在这个地方连语言也说不通,而离开了大家族的支持,在周家兄弟同住的环境里,她变得孤立无援。主持北京八道湾家务的是弟媳羽太信子,和绍兴相比,北京为一个日本女人提供很多机会和社会关系。在朱安的生活里,婆婆鲁瑞是惟一不变的一环,也是她一生的唯一依靠。

    迁居北京后,朱安才第一次接触到丈夫的工作、生活,虽然只能旁观,但她也明白鲁迅已是个颇有名气的人物。一九一二年周树人到北京时只是个政府小官员,但一九一九年他已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分子,家中访客川流不息。在这个新世界,朱安是个外人,虽然年轻人称她为“师母”,但他们都知道鲁迅和她的实际婚姻关系。虽然这样,鲁迅和他的朋友、弟子对朱安仍算很客气,除了婆婆对自己的喜爱外,这是朱安惟一的安慰。虽然她知道自己无足轻重,但这个家庭始终有她的一个席位。

         在一九一九年春四月,鲁迅发表了小说《药》之后不久发表了小说《明天》。

         《药》是一篇旨意在警醒人们的小说,革命者夏俞被杀害了,而愚钝的人们却用他的血蘸了馒头去治病。这种麻木和漠然,是鲁迅这篇小说最精要所在,这是一篇有着象征意义的小说,通篇小说都在一种灰暗的色调之中。而最后的那段描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在乱葬岗相遇,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

    《药》这篇小说确实是有两条线,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人性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鲁迅与友人谈到《药》时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发表了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说,觉醒的人们,应先解放自己的孩子“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鲁迅批判的锋芒首先指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曲说”,指出这就是“退婴的病根”!鲁迅说:“只要思想未遭痼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也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假如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无改于父之道”,不敢分裂繁复,那生物不能发展,世界上也就不会有人类了。因此,鲁迅对于牺牲幼者的利益,以保全老人的做法深恶痛绝。1926年,他在《莽原》半月刊写了一篇文章,痛批《二十四孝图》,特别是对于“卧冰求鲤”,为了老人想吃鱼,就让孩子用体温化解冰冻来求鱼,“郭巨埋儿”,为了供养母亲,不惜将儿子活埋等更是痛加挞伐。

  鲁迅认为,当好父母“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艰苦困难的事”。要促成子女的发展,“开宗第一,便是理解”。中国人常将孩子误认为是“缩小的成人”,一切照成人的模式行事。“其实,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就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以孩子为本位,而不是把他们硬塞在祖先或自己为他们造就的模子中。鲁迅强调“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付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父母相传对待儿女的“成法”却“谬误甚多”。

  如鲁迅所指出,一种是锢闭,以为可以让儿女与社会隔离,以便不受影响;一种是教给他们恶本领,以为如此才能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还有一种就是传授些周旋方法,教他们如何顺应社会,而自己又不吃亏。完全“顺应”的结果便是“违反了合理的生活,倒走了进化的路”。鲁迅认为对待子女,最重要的心态便是“解放”二字。他提出“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因为“即我”———子女是从“我”分离出来的,所以“我”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独立生活能力;因为“非我”,子女是人类中独立的一分子,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鲁迅特别反对流行的报恩观点。他指出“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是非常荒唐的,特别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就更其堕落。他认为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主要的不是“恩”,而是“爱”。“独有‘爱’是真的”。挚爱幼子是一切动物的天性,绝无利益之心。鲁迅说:“只要心思纯白,未尝经过‘圣人之徒’作践的人,也都自然而然地能发现这一种天性。例如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绝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鲁迅强调指出:“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倘如旧说,抹煞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了乖剌的种子”。因为“恩”或“报恩”总是离不了利害交换的考量。

    鲁迅痛批那些自以为曾对子女好,就是对子女有恩,就可以索要报偿的人,把他们比作《世说新语》所记载的、用“人乳喂猪”的王武子。鲁迅说王武子所以对猪如此之好,如此格外施恩,无非是要猪肉肥美,好献于王公贵族,为自己谋利。鲁迅的结论是:“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鲁迅认为中国历代“拼命劝孝”而孝子不多的原因,“便全在于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

    客观地说,今天重读这些文章,虽然语言字词上或有艰涩,但是,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上,从《狂人日记》问世之后,鲁迅的战斗锋芒已经毕现,这时候的鲁迅已经以一个战士的姿态,向封建传统毫无顾忌的一次次挑战,毫无顾忌的一次次否定。因此,鲁迅作品之中的反封建,反礼教的初衷是始终未改的。


                                                                                                             201023日星期三

闲散之人——遑论鲁迅系列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0-2-3 15:19
鲁迅的结论是:“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鲁迅认为中国历代“拼命劝孝”而孝子不多的原因,“便全在于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

    客观地说,今天重读这些文章,虽然语言字词上或有艰涩,但是,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
这几句,给人的印像是相当深刻的。
楼主的推理缜密细腻,楼主的论据翔实可靠,给更多的仰慕先生之我辈以很深的指导和启悟。
作者: 闲散之人    时间: 2010-2-3 15:53
言重了,绝不敢当,我这就是信手涂鸦,莫要当真。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0-2-3 16:02
谦虚。
想起六星春朝时代,一妞写的贴。
说一农妇与村支书苟合,其夫忍耐良久,终于一天酒壮怂人胆,
问妻,1月31日?
妻答:12月1日。
农夫愤而指责曰:你谦虚!:lol
作者: 知音    时间: 2010-2-3 22:32
这样综合起来一看,突然感觉到鲁迅的文章都很阴郁,缺乏阳光,这个是以前一直没有感觉到的。

可能跟当时的生活背景有关,破帽遮颜过闹市的环境下,哪里会写出阳光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两篇算是有点温情的吧。
作者: 马樱花    时间: 2010-2-4 13:46
知音姐姐说得有道理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10-2-6 12:16
9在这里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