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自媒体】思想的豆饼 [打印本页]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00:40
标题: 【自媒体】思想的豆饼
[attach]416779[/attach]
此图镇楼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00:43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7-22 01:06 编辑

关于自媒体:

一、先来一段子:

某女奇丑,极喜自拍,发朋友圈,友忍无可忍:不知道自己长的磕碜袄?天天自拍啥呀?!

丑女驳之:姐长这样,如不自拍,还有谁能拍我?!


二、色爷说:就你这样的,等着媒体宣传你,得等到啥时候啊?


还是自媒体吧。



其实我们一直在“自媒体”——论坛、空间、微博、微信,都是自媒体。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00:59
此帖从书房搬到小说版,记录自己的非小说言论。
曰:思想的豆饼。

什么叫思想的豆饼呢?


大豆的出油率是15%左右,也就是说,100斤大豆可以压榨出15斤豆油,剩下的叫豆粕,俗称豆饼。豆饼主要用途就是喂猪,当然还可以喂驴。

思考是人类的本能。但思考的结果,并不都是豆油,反而大部分都是豆饼。



豆饼也有价值。于是就存放在这里。


哥是小说版“三保”,假公济私放点东西,不行袄?


何谓“三保”?


保洁,保姆,保安。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01:12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7-22 02:17 编辑

未来的手机。


  我觉得,可能有一天,对普通百姓来说,电脑会没有用了。所有用电脑解决的问题,手机都能解决。
  
  在家里,可以把手机接到电视上,电视就是屏幕。够大了吧。
  
  我对科技发展的未来很关注,所以有些预言还是很准的。
  
  以前的预言都变成了现实,比如充话费送手机、送宽带。
  
  手机的前身是电话,手机的名字就是“手提电话机”的简称。
  
  未来的手机:
  
  1,用途将更加广泛,出门必带的“身、手、钥、钱”将被手机取代。实物钥匙将成为历史,与手机号码捆绑的电子钥匙,可以打开各种门:办公室门、小区门、楼道门、家门、汽车门、保险柜门等等。身份证,护照、银行卡、驾驶证等等一切实物证件都将用手机存储起来,一部手机,可以“扫”天下。
  
  2,手机将变成各种形态,有的手机可以是巴掌大小的一块透明橡胶,任意贴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当然,为了使用方便,最好还是贴在胳膊上。
  
  有的手机则只是概念,已经分解为个个零部件,植入人体。比如芯片生物化之后植入大脑,耳机和送话器植入耳朵里,而手臂内侧的一块皮肤就是键盘,玩游戏、上论坛、查资料怎么办?一副眼镜就可以搞定,图像还都4D立体的。
  
  这个太科幻了哦。
  
  3,最近几年,手机将解决电池续航问题。以后的手机都如苹果四那样无须开盖,因为用户开盖只是为了换电池,将来手机耗电更低,而高能电池可以使用很久无须充电。
  
  未来的手机还可以利用太阳能、人的体温发电和运动发电,没电了,摇一摇、摸一摸,太阳底下晒一晒,都可以。
  
  4,除了电池,手机最大的问题是丢失和进水、摔压等损坏,未来的手机将有资料保护功能,手机里的全部资料,都有“云备份”,丢了手机只是破财,换个新手机,可以一键恢复所有资料。


        丢失的手机会自动报废。这样就没有人偷手机了,捡了也不能用,还不如还给失主。


       其实以现代的技术,这个早就可以实现,只是生产厂家不愿意去研发和生产。原因很简单,没有任何一个厂家愿意劳心费神自掘坟墓,研发和生产永不丢失永不损坏的手机。
  
  5,硬件上,近年的趋势,则是玻璃屏幕和金属壳,抗摔、抗压能力更强一点。
  
  6,现在最新的8核处理器和32G内存,估计会维持很多年,短期内不会再更新换代。因为这已经足够一般用户的使用了。但摄像头的功能和像素将会大幅度提高,直至达到微单水平。
  
  7,手机的大小,从技术角度不是问题,但手机除了通话,现在主要用于看图片和视频,不能太小。预计,以苹果iPhone6Plus手机尺寸为最大标准。158.1x77.8x7.1mm,这个尺寸,单手操作已经很困难。有人喜欢再小一点的,但不能再大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02:19
以上关于手机,有点尿崩。

色爷说:醉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话如尿崩,三句话能说清的事情他非得旁博引征地用三百句去说。
结果,把别人看晕了。

哥可能是老了,磨叽半天不得要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02:21
看美剧时看到一句台词,让我笑了好一会儿,然后又思索了好一会:

拳王泰森说:“在被打脸之前,每个人都有一个计划。”

多么美妙的一句话。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02:26
退避三舍
  
  现在,每次在论坛上说话之前,我都会想想:这话该不该说,说出去以后会有什么后果。
  
  据说世界上有四种东西是无法挽回的: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流逝的时间,错过的机会。
  
  所以话到嘴边,我会想想。
  
  所以,有很多次,我打了好多字,说了很多话,表达了很多想法,但最后没发出去,所以别人没看到。
  
  但有些话,好像不得不说。有时候连我自己也做不得这句话的主,这是由性格决定的。
  
  什么时候我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语言,我就算成熟了。
 ====================================


这段话是今年四月写的,现在看,比那个时候又有进步了。


祝贺醉笑一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02:49
  好久不去书房说话了。
  
  嘉人来,在书房说了几句话。
  
  书房刚开版的时候,我曾经邀请嘉人发几个帖子。前两天嘉人又到书房找我,找不着了呵呵。
  
  玩论坛,嘉人是哥最好的玩伴。
  
  当年在艺文视点,哥喜欢跟嘉人论道,谈的都是些舞文弄墨的东西。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什么季节?”
  
  “既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的王昌是何许人也?”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什么只字不提李清照?”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还是小桥流水平沙?”
  
  诸如此类。
  
  嘉人说:不管读书还是谈恋爱还是交朋友,“说得来”最难也最珍贵。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说得来,一句顶一万句,说不来,一万句不如一句。
  
  可惜,嘉人来迟了,哥已经离开了书房。
  
  离开书房,纯属意外。


       俱往矣,是非恩怨随风飘。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苏轼《西江月》
  
 

作者: 虎步漫游    时间: 2016-7-22 07:59
那就有可能是骡子

作者: 虎步漫游    时间: 2016-7-22 07:59
本帖最后由 虎步漫游 于 2016-7-22 08:01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7-22 00:43
关于自媒体:

一、先来一段子:

实话!无论是不是锥子,在不在囊中都无所谓,先自个欣赏自个晒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7-22 10:56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22:06
虎步漫游 发表于 2016-7-22 07:59
那就有可能是骡子

欢迎虎步光临。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2 22:07
令箭 发表于 2016-7-22 10:56

这两天光在那边吵架了。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7-24 18:39
人要有点脾气才对
没脾气那几乎是阉人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5 18:38
这是哥在某网站的帖子。转来收藏。
  第一个话题:评审期间的他山之石。
      话说本届XX大赛举办的非常成功。决赛期间,XX 网专门把《他山之石》版作为版友参与大赛的互动版面。有点创意。
  版友在此对参赛作品品头论足,气氛热烈。同时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起了很多争议。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决赛评审期间,一些评论文字褒贬抑扬、厚此薄彼,干扰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正常交流。比如臭名昭著的西湖哥,挟众多马甲,如“上官鹏浩、南国风”等等,尾随令箭等人而来,抄袭拼凑了几篇评论虚晃一招之后,矛头直接指向令箭等人的参赛作品。 
  这让参赛选手不无担心,这些评论是否影响评审结果。 
  更有些参赛者找人或者自己用马甲,无限吹捧自己,恶意贬低他人。 
  所幸,从第一轮评审结果看,似乎没受什么影响,比如争议最大的令箭小说《白鹤亮翅》,顺利进入决赛第二轮。
  但初审期间这种“乱象”的出现,可能是组织者始料未及的。
  严格来说,比赛评审就如高考批卷,应该是封闭状态的。评审期间,不应该允许对参赛作品进行褒贬评议,正规比赛,参赛作品甚至不允许跟帖。
  人气vs公平——这是网络竞赛活动无法绕过的一个话题。
  我们在微信朋友圈,帮助过多少素不相识的人点赞、投票?
  比赛还在继续。第二轮评审是否如执手主办方所说的“请外来的专家”进行评审?
  这一点我不确定。
  如果还是XX网站自己的会员来评审,《他山之石》这些七嘴八舌的评论,真的对评审结果一点影响也没有么?
  如是,则醉笑杞人忧天了。
       建议他山之石的版主和编辑,适当控制一下评论文章的尺度,对一些明显的恶意评论,予以封删处理。
       对于版友来说,编辑是代表执手的。所以,在一些有争议的评论文字中,请谨慎表态。
  

       第二个话题:文学批评。
  我一向认为:网络文字跟“文学”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网络文字,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质量难以保证,这是网络文字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最大的问题。
  在“网文”与“文学”之间,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文学批评”。
  XXXX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以“文区”而言,出资聘请相对专业的编辑人员对作品进行编辑和评论,用心良苦,精神可嘉。
  但在这次大赛期间,他山之石版出现的大量评论文字,质量不高。要么虚捧,要么恶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 

  曾经有人对一些所谓的评论者冠以“鞋匠”的称呼,虽有些贬损,但不无道理。
  那些对文艺理论、文学的流派与发展,历史与现状一无所知的人,大言不惭的评论别人的作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比如那个评论令箭小说的马啸西风老师,连“闻人”这个词都没听说过,就发文指责作者“闻人还是文人?作者也太粗心了吧,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云云”,不就是个“鞋匠”么。
  而装傻充愣不知西湖是谁的上官鹏浩,从网上大段大段抄袭评论文字,改个名字就拿来当做评论,发表在他山之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编辑的态度。 
  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说,他山之石的编辑,态度是不够严肃的。比如某些抄袭文字,编辑核对过么?发现了么?版友指出了抄袭问题,处理了么?


       我们的编辑工作有没有审核环节?明天我把《红楼梦》复制来发帖,编辑是不是也会给予“深刻、细腻”的评价?  
还有XXXX网按照纸媒的做法,实行编辑审核制度,并给每一篇作品加【编者按】。但那些【编者按】不论对什么文字,一概冠以“语言生动,剖析深刻,解析认真,感情饱满”等等,中学老师批作文的评语。
  这个现象,不仅是他山之石一个版块存在,其他板块也存在这个问题。编辑们为了维护社区人气,拉住作者,对文字给予一定的鼓励是应该的,必要的。 
  但,一味不负责任地胡吹乱捧,有何意义?那些文字真的达到了编者按中所说的水平了么? 
  一位版友说:单看编辑写的的编者按,该作品差不多可以获“诺贝尔文学奖”了。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帖子”而已,连“文学”的边儿都不沾。
  如此下去,执手的编辑工作就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了,对整个版面的质量,整个社区的整体水平,甚至对版友文字的提高,都是一种伤害。 
  一份报纸,一本杂志,有没有分量,并不取决于作者的文字,而取决于编辑。一个论坛或者社区,特别是执手这样的纯文学社区,要办出质量,办出水平,编辑工作任重道远。 
  文学批评,就其狭义概念来说:针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赏析,推介,在指引和推动作者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于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对作者、读者来说,意义重大,不可或缺。
  要提高文学网站的整体水平,吸引和培育高水平的作家,推出高水平的作品,文学批评至关重要。必须组织起一支真正具备文学鉴赏水平的编辑,认认真真、卓有成效的开展文学批评,而不是把所有的“帖子”都夸成“诺贝尔”获奖作品。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7 18:01
   前几天,就“文学批评”的话题说了几句个人看法。说完又觉得很无聊。我这人就这样,不说憋得慌,说完就后悔。

  还有“对《白鹤亮翅》的两点小疑惑 ” 那篇文字,前几天也看到了,跟帖说了几句,被执手管理屏蔽了。我没有申辩,屏蔽就屏蔽吧,执手有执手的规矩。

  这篇“小疑惑”说:令箭老师的《白鹤亮翅》里写到“1939年,山西省五台县一个叫金岗库的大院里,一封电报急急草拟,就要发出。……到了上海,潘汉年同志接应。”,在严谨的史料考证和严肃的创作态度的导引下,我去历史档案馆查阅了一下潘汉年同志的年谱,获知1939年潘汉年夫妇奉命回港从事情报工作。由此我产生了第一个疑惑:既然历史的真相是1939年潘汉年同志不在上海而是在香港......

  如此“考证”之后,对小说作者令箭提出严厉指责:个人认为令箭老师还是要尊重一下历史事实比较好。尊重史实,尊重人物,才能把历史小说的庄重、严肃性与通俗性有效的结合。打着小说的幌子,不给历史尊重的作品,要想不获得读者的强烈反对那是难上加难。

  看了之后,又忍不住,还得说几句。

  关于令箭这篇小说的情节真实性问题,早有人提出过、质疑过。比如1939年有没有盘尼西林的问题。而执手小说版的杨蝉衣版主早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堪称经典:把《三国演义》当做史书《三国志》来阅读,你认为对吗?

  《三国演义》从观点到事实,完全颠覆了历史,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历史小说。

  无独有偶,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的历史小说,被指篡改法兰西历史,大仲马的回答是:历史是什么?是一根钉子,用来钉我的小说。

  有趣的事,令箭对质疑“1939年是否有盘尼西林”的回应是:这个,真有。

  这也够搞笑的。

  顺便说一句,哥不是无原则的支持和维护令箭和他的作品。他谁啊?让醉笑去为他而颠倒黑白?为了证明哥的清白,哪天有兴致,哥拍令箭一砖,砸丫一头破血流。

  哥在是非面前,六亲不认。哥热爱真理到没有朋友、哥就这脾气,就恁耿直。
    就这么二。

  其实,对1939年是否有盘尼西林的质疑,算是一个问题,毕竟,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物、情节可以虚构,比如文革时期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中,丁洁琼回国后,发现恋人苏冠兰已经结婚了,伤心之余,准备离回美国,周总理亲自到机场,挽留丁洁琼。你说要不要“到历史档案馆”查查,某年某月某一天,周总理是否去过机场?没准那天总理出国访问了,没在国内。周总理这个人物是真实的,但这件事一定是虚构的。


     “真、善、美”是文学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文学的艺术真实,不是原样记录生活,而是“作家经过对一定的社会生活现象或假定的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而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的“真实程度”,是“可能有”和“应该有”的“真实”,而不是“潘汉年当时是否在上海”这类“生活真实”。
     这么讲,深了点不?能听懂吧?
     
     但文学作品中的虚构,还需“符合情景自身的逻辑性”还需顾及到“合理性”,不能完全建立在虚构之上。比如《第二次握手》有个细节,丁洁琼在机场候机时背英文单词,这本身就有问题,一个在美国生活工作多年的著名物理学家,还需像小学生那样背单词么?更为荒唐的是,丁洁琼背的单词居然是“physics”——物理学。

  《三国演义》再怎么颠覆历史,也不能让曹操骑着本田125摩托车抗着一把AK-47去打仗。

  穿越了。就。

  但是,去“历史档案馆”查证“潘汉年当时是否在上海”,就太荒唐了。

  文学的真实性,不是这样理解的。这种“研究”方法,按照苏樱的观点,叫“特务型”研究。读一篇小说,不去领会它的思想性,艺术性,不去分析它的主题,选材,结构和语言。而是一一核对、查找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与现实原型的出入,然后予以否定,这是欣赏小说还是研究历史?这样的“文学批评”严重背离了文学的基本特征和“艺术审美”属性。他说:文艺的美妙和神秘是不能用科学方法分析的,你若把它加以科学方法的分析,结果是使“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

  伊格尔顿是谁,苏樱是谁,自己去查。
  令箭这篇小说,不符合史实的地方还很多,不用去历史档案馆查资料,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1939年,杜月笙肯定不在上海。
  但这不是文学批评所要做的事。

  请把文学还给文学。

  打着“文学批评”的旗号,对令箭的小说做“特务型”研究,总让人怀疑是否别有用心。想贬低令箭,还需多读几年书。

  如果一定要把小说当做历史去“研究”,研究令箭是没有意义的,令箭一个无名小卒。拍死丫的也出不了名。建议去历史档案馆查证一下《三国演义》有多少处与历史事实不符,没准会在文学评论界一炮走红。

  因为古往今来,真没人干过这种事。

作者: 海小芹    时间: 2016-7-28 19:5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7-27 18:01
   前几天,就“文学批评”的话题说了几句个人看法。说完又觉得很无聊。我这人就这样,不说憋得慌,说完就 ...

说明人家仔细看了,可喜可贺。有些文字看一行就看不下去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8 21:06
海小芹 发表于 2016-7-28 19:52
说明人家仔细看了,可喜可贺。有些文字看一行就看不下去了

那些人别有用心,西湖之流。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9 00:42
昨夜开始,二十五小时内,从大连到铁岭,铁岭到辽阳,辽阳到大连。

一路狂奔。

终于在晚上11点10分到家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9 01:20
洗了个澡。然后打开电脑进论坛。

这已经是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

不管多疲倦。

去执手转转,看到“凯歌歌”给向执手高管小泉打小报告:醉笑是令箭的徒弟,云云。

有人说凯歌歌是在六星被令箭禁足了的泌水。

我觉得不是,今天的这个小报告,让我确信,凯歌歌是诗夊。


既然是与西湖并驾齐驱的诗夊,就没什么好说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29 09:01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7-29 09:03 编辑

执手杯小说二审结果,刚刚出炉。

不出所料,令箭的两篇都没进决赛。

小罗的《百合》进了。恭喜一下。


但也不过是往前多走一步,依然是陪衬。


最终的获大奖者,一定是自己人。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0: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0:53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0:26
哈哈,你以为执手会像令箭自己做评委自己又让自己的马甲“卖膏的”获得一等奖?

西湖,你太人渣了。你还有脸来六星?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0: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03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0:57
**** 该帖被屏蔽 ****

把嘴闭死!

在执手诋毁六星,攻击六星参赛选手,是人吗你?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05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0:59
**** 该帖被屏蔽 ****

你连狗都不如。

在执手被驱逐的日子也不远了。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09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04
从你给广东省文化厅及省作协写信告黑状整诗文哥那天起,你就给你自己埋下祸根了,真没想到你会那样龌龊和 ...

哈哈。这条给你留着,示众。

看你们俩还能龌龊到什么地步?

我写信?我有那个闲心撸撸管,我撸他?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11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09
那很好啊,我还有100多个马甲潜伏在六星,广州也有上千个网吧,你想害六星不和谐吗?

脑残就这么逻辑混乱。

你麻痹的,你这套脑残逻辑,吓唬别人去。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13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09
那很好啊,我还有100多个马甲潜伏在六星,广州也有上千个网吧,你想害六星不和谐吗?

欢迎脑残。

刚好小说版最近不忙。玩玩脑残也不错。

闲着也是闲着。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14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12
诗文哥亲自说的,你做了还不敢承认,你还是男人吗?

那人说的你也信?呵呵。

诗夊,说过人话吗?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15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14
走着瞧吧!骂人不是好孩子哟!醉笑这孩子不乖哟!

脑残是诊断,不是骂人。

就如我有高血压,你有脑残,那是病。

得治。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16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04
从你给广东省文化厅及省作协写信告黑状整诗文哥那天起,你就给你自己埋下祸根了,真没想到你会那样龌龊和 ...

这种威胁恫吓,对醉笑毫无作用。

我特么连警察都不怕,怕个鸡巴侦探?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18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09
那很好啊,我还有100多个马甲潜伏在六星,广州也有上千个网吧,你想害六星不和谐吗?

网吧?

我以为你会代理呢,跑网吧袄?

大热天滴,辛苦了。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19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17
**** 该帖被屏蔽 ****

作吧。西湖。

把你这些话,一一转给执手管理。让他们知道你是什么货色。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20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19
**** 该帖被屏蔽 ****

玩你跟诗夊这种脑残,算玩火么。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22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09
那很好啊,我还有100多个马甲潜伏在六星,广州也有上千个网吧,你想害六星不和谐吗?

六星若怕了你脑残,岂不是笑话?

败吹牛逼了西湖。你多次声称把六星如何,到现在六星还好好的。倒是你西湖鬼鬼祟祟的见不得人。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24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21
**** 该帖被屏蔽 ****

那只是在版面上,背后,他们很重视一个版友的人品,都在问我,这个西湖是什么人?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28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25
**** 该帖被屏蔽 ****

你猜猜,我会怎么介绍你?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35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09
那很好啊,我还有100多个马甲潜伏在六星,广州也有上千个网吧,你想害六星不和谐吗?

来啊,西湖,败光说不练啊。

开始吧。

用你那一百多个马甲,祸害六星。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笑傲浆糊    时间: 2016-7-30 11: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44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42
我给你小说版增加GDP了,哈哈,别谢我,你已经给我递了一杯咖啡了。


再来一杯啤酒吧

冰啤。

广州热不?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7-30 11:44
笑傲浆糊 发表于 2016-7-30 11:43
这可是你求我做的哟!

嗯嗯。

为了公平起见,我把屏蔽你的话都解开。

你畅所欲言。



作者: 死水微澜    时间: 2016-7-30 19: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8-1 11:16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8-1 11:29 编辑

然并卵

初入论坛,被杂谈砖手们笑骂为“二”,不啻愤怒,竭力争辩,抗争。多了,久了,不免有些暗自怀疑:可能,真的有点二吧。

忽如一夜春风来,如今又被善良而且厚道的杂谈砖手被指“复杂”。
醉笑被进化了。已非一般的二,而是进化为复杂的二或者二得复杂。

不禁莞尔。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8-1 11:23
网传三毛的一首诗: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我不太相信这是三毛写的。

立意不错,笔法却太网文。如果是我,最多写一句:我想做一棵树。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8-2 09:06
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考虑。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8-3 02:17
夜深人静翻看帖子,值得我夤夜秉烛看的文字真不多。

杂谈那边北原,小单,酱油的字,看着都舒服。

而有些人的文字,看着就烦。看一句跟帖,能恶心半天。

格格不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别人看我也这样吧。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8-3 10:20
  字幕组。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美剧的。
  
  2013年吧。
  
  《行尸走肉》《24小时》《越狱》《老友记》《破产姐妹》《犯罪心理》《罪案调查》《疑案追踪》,一直在看。
  
  个人偏爱科幻、悬疑,偶尔看看喜剧。一部分原因源于字幕组。
  
  一群自愿者组成的团队,义务给外语片特别是盗版的美国大片和美剧、日韩剧集配字幕,从最初的F6,到TLF字幕组、YYeTs(2007年改名为“人人影视”)、“伊甸园”,以及后来的风软字幕组和“破烂熊”字幕组,悠悠鸟,圣城家园,飞鸟影苑等字幕组。
  
  字幕组是中国互联网催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字幕水平极高而且不收费。字幕组大师们,是把外国文化和汉语文化融合的最完美的超级翻译。他们专业,幽默、冷酷、时尚。把流行元素和中国元素融入翻译中,叹为观止。
  
  这是一种精神,这是国际国产主义精神。
  
  纽约时报:字幕组是一群打破文化屏障的人。
  
  日本媒体:
  
  由于反盗版的问题,字幕组变成了非法组织。大多数字幕组解散,字幕网站关闭,部分成员被合法组织吸收。干正版翻译去了。
  
  字幕组的告别或预示着向网络索取免费影视资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向字幕组致敬。

[attach]418232[/attach]

[attach]418233[/attach]

[attach]418234[/attach]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8-6 07:54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6-8-6 08:02 编辑

华表的传说

一、昨天凌晨,也就是2016年8月5日0时30分,大连星海广场上,一年一度的大连啤酒节结束了最后一个狂欢之夜,开始拆除啤酒大棚。同时,把星海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华表”也拆了。


星海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上的华表是中国最高最大的一个华表。是薄熙来主政大连的时候修建的,而施工单位就是徐明的大连实德。


大连的华表建于1997年,据说是为了纪念香港回归。
[attach]418549[/attach]

本人拍于2016年春节期间。




二、华表是中国古代标志性建筑。传说从上古尧舜禹那年头就有了。不过都是木头的,而汉白玉华表,只在明清时期才出现。


我们经常见到的华表,都是在帝王宫殿、陵墓等地。比如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明十三陵前的华表,清东陵、清西陵前的华表。此外,北京卢沟桥头也有一对华表,是康熙皇帝重修卢沟桥的时候立的。清华大学院子里也有一对华表,是从圆明园什么宫迁过来的。
[attach]418551[/attach]



[attach]418553[/attach]

卢沟桥头的华表


[attach]418554[/attach]

清西陵的华表,


华表柱上一般都雕有龙和云纹,华表真正的讲究,是上面蹲着的神兽,叫“朝天犼”,还有个别名,叫“望君归”。
[attach]418555[/attach]


总之,华表和华表上的犼,都跟帝王生活有关。而华表这东西,真不是普通人玩的。


历史上除了帝王,建过华表的人有两个。


一个是赖昌星。


赖昌星在自己的家乡福建泉州的晋江县(现在叫晋江市)修建了一座跟北京明清皇宫紫禁城一样的宫殿,据说是为了建影视基地。


这座尺寸略小于紫禁城的“影视基地”包括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天安门,金水桥,当然也有一对华表。


[attach]418550[/attach]

赖昌星的“天安门”和华表。
1999年,赖昌星东窗事发逃往加拿大,身后却拉倒了包括部级、省市、海关300多位政府官员。2011年被引渡回国,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另一个是薄熙来。
薄熙来建的这个华表,只有一只,但却是华表中的南波万,最高最大,而且“装备齐全”,柱子上刻了九条龙,上面也蹲着个望君归的“朝天犼”。
2013年,薄熙来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ttach]418556[/attach]



两个玩“华表”的人,下场惊人的一致。

而为薄熙来修建华表的大连实德董事长徐明,
2011年个人资产已达130亿。2013年底因涉嫌薄熙来经济问题入狱。2015年12月4日,徐明病死在监狱中。年仅44岁。

龙椅不是谁都能坐的,龙袍不是谁都能穿的,华表不是谁都能修的,“朕”“皇”不是谁都能叫的。

必遭天谴。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8-6 19:00
    《西湖挥刀自宫了》
      
      刚刚看到某论坛秀场一个叫“狐小妹”的版友发了一首诗《遥望》。

  原文如下:

  遥望(和清风丝语一首)

  文/狐小妹

  偶然的邂逅     引发情缘

  你绽开的情思

  触摸我幸福的骨感

  扰乱我平静的步调

  我固守天空的唯一

  狂吻落霞的羞红

  多想大声的告诉你

  却又把爱埋藏在心底

  只是今夜

  我再无法安睡

  =============

  其中有几句看上去特别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查一下,果然。这首诗除了最后两句之外,都是抄来的。抄自网上一个“现代唯美爱情诗”的帖子,一句一句抄来的。【链接如下
http://www.kj-cy.cn/htm/2013629/27513.htm

  第一句:偶然的邂逅 引发情缘

  第三句:扰乱我平静的步调

  出自《不是初恋不懂爱情》

  作者:柒末雪

  失神的大脑

  搜索出久违的片段

  冲动唤醒了我

  记忆的库存

  简单的世界,没有复杂

  偶然的邂逅,引发情缘

  你不在我预料

  扰乱我平静的步调

  怕爱了找苦恼

  怕不爱睡不着

  距离拉不开,思念的手

  ......

  第二句:

  你绽开的情思 触摸我幸福的骨感

  第四句:

  我固守天空的唯一狂吻落霞的羞红

  出自该帖第六首《爱情》

  作者:上天入地

  ......

  漫爬行的文字

  与你私心切入

  
我固守天空的唯一

  狂吻落霞的羞红


  你深处压下

  你施舍的季风

  心岸以我速成

  .......

  隔空幽会

  传我网络的背弯

  夜环绕

  你绽开的暧昧

  风寒是我的添衣

  寻你语言的温度

  问候的烙印

  刻下我创伤的江天

  眼际是我的流浪

  触摸你幸福的骨感


  文字厚重

  相思一肩挑

  梦是你的嫁衣

  落水是我

  ==========

  够了吗?够了!

  哥已经吐了。

  ==========

  哥用自己不怎么样的名誉担保:这是被某手论坛封了IP禁止访问的“上官鹏浩”也就是臭名昭著、被多个论坛驱逐的“
西湖”的马甲。

       哥太了解西湖了。西湖的文字,无论诗歌、小说、随笔、评论,但凡文中稍微有点文采的句子,都是抄来的。可怜的西湖,居然混到挥刀自宫成女人。


       其实是不是西湖不重要,西湖抄袭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西湖本来就是一块小料。

  其实我想说的是:哥不懂现代诗,这样的“诗歌”在你们这些懂诗歌、写诗歌的人眼睛里,看不出问题么?

  据说“现代诗”讲究“意象”和“气场”,这样东一句西一句的抄袭之作,意象和气场也是完整的?连续的?

  到底,我们懂不懂诗?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8-7 01:40
I have a dream

我有一个梦。我在为实现我的梦想而努力。

加油。



作者: 罗柏林    时间: 2016-8-8 19:51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8-6 19:00
    《西湖挥刀自宫了》
      
      刚刚看到某论坛秀场一个叫“狐小妹”的版友发了一首诗《遥望》。
...

可怜的西湖,在七夕之夜又是孤孤单单,在这样的心境下,可能会激发他写一首传世的爱情诗来。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6-8-9 00:17
  哥又困惑了。
  
  霍顿说孙杨嗨药,国人震怒。
  
  某手论坛群里,大家在诅咒霍顿。
  
  哥又装逼了。哥说这事不怪霍顿,霍顿有自己的观点和准则,不能不让人表达,你可以不喜欢,不舒服,但霍顿没造谣。
  
  结果呢,可想而知。
  
  哥被群质疑:你是中国人吗?你是汉奸。
  
  似乎是中国人就得就得诅咒霍顿。
  
  我一辈子绕不过这个弯。
  
  怎么,我们没有是非观念么?对与错,全看关系,谁跟我关系近谁就是对的?是中国人就得向着中国人说话,否则就是汉奸?
  
  我们的人品呢?
  
  杜若说:因为别人一句话怒成这样,看来是打到痛处了。
  
  真特么有劲。
  
  向杜若致敬。
  
  在中国体育面前,不能提“嗨药”,一提就急眼。
  
  哥的这种判断,似乎不合时宜。但哥也无法改变。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8-9 08:29

作者: 哆来咪    时间: 2016-8-9 17:08
四哥,听罗柏林说你在执手小说群被踢了出来,真的吗?怎么回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