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功夫熊猫》台词禅解 [打印本页]

作者: 柔情牧歌    时间: 2016-11-19 13:23
标题: 《功夫熊猫》台词禅解
     相信看过《功夫熊猫》的观众,都会对乌龟大师印象深刻。在电影里,乌龟大师是智者的化身。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散发着哲学的光辉,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不仅仅只是嘴巴上说说,在浣熊与恶豹太郎决战的时候,他制服太郎于举手投足之间,帅得惊动党中央!最后,乌龟大师在花雨中化为光芒消失了,形象升华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


    毫无疑问,乌龟大师的确是影片中无可争议的世外高人!那么,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修炼的哪门子功夫呢?
常言道:“听其言,观其行。”欲了解乌龟大师的真实身份,应该观察其言语和行为!经笔者观察发现,根据乌龟大师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来看,他其实是一个高明的禅师。下面例举他的几段经典台词说明:


作者: 柔情牧歌    时间: 2016-11-19 13:24
1、往往在逃避命运的路上,却与之不期而遇
佛经云:“纵经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佛教认为:所谓命运实际上是往昔业力的结果,这种业力如影随形,难以逃避,时间再长也不会自动消失。一旦遇到适合的外缘,业因就会成熟为果报,不期而至!
2、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很难看清,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说:“众生心性,譬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显。”(已经够清楚了,所以不用解释!)

3、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那就是它为什么被称作“当下”的原因。
《胜妙独处经》云:“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当下于此时,如实行谛观。”
佛教禅修主张“不悲过去,不贪未来,心系当下”,因为想过去是杂念,想未来是妄想,都徒劳无益,把握当下好好观修,才是从烦恼中解脱的正道。
4、从来没有什么意外
佛说因果偈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在因果之中,一切事件都有因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意外!
5、乌龟:是啊不过无论你做了什么,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你可能想要苹果或桔子,可你只能得到桃子,那个种子还是会长成桃树。

乌龟大师这里讲的正是佛教中“如是因,如是果”的著名因果原理。
铁齿铜牙纪晓岚将这一道理归纳概括为:“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之相偿也。”






作者: 柔情牧歌    时间: 2016-11-19 13:25
     可见,乌龟大师的每一句经典台词,都浸透了佛理和禅机。不仅如此,他准确预言太郎越狱和阿宝的出现,这种能力已经超越了武功本身,进入了“神通”的范畴。从其先知先觉的能力,以及淡定自若的态度来看,乌龟大师俨然是一位已经明心见性的禅宗大师。
     另外,据浣熊师傅所说,乌龟大师创造了功夫,这点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达摩祖师。达摩祖师不仅将禅宗的心法从天竺传到了中土,还为增强修行者体魄,创造了天下闻名的少林武功。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在临终之际,乌龟大师没有采取坐化,而是化为光芒消融于虚空。这种自选动作在汉传佛教史籍中难觅踪迹,却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多有先例,乃是密宗瑜伽的上乘果位——虹光身。据说,这种成就者不仅内心高度证悟,其身体也已转化为如彩虹一般的光蕴身,金刚不坏、寿如虚空!看来,乌龟大师不仅是一位禅门高僧,更是一位隐世的密宗行者!
     最后总结一下,乌龟大师虽然是虚构的,但这部电影的取材是真实的,画面是唯美的,意境是深刻的。以商业化制作而闻名的好莱坞,竟然能拍出这么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影片,令人顿生敬意!如此精髓的武侠和佛教文化,都被美国佬准确把握,并且运用传神!中国的电影人真的应该努力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19 16:19
柔情牧歌 发表于 2016-11-19 13:25
可见,乌龟大师的每一句经典台词,都浸透了佛理和禅机。不仅如此,他准确预言太郎越狱和阿宝的出现, ...

解读的真好
我很久很久很久没看过电影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19 16:19
不知道是不是电视剧看多了的缘故
我发现我竟然看不懂电影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19 16:19
大概是你因节奏太快的缘故吧
作者: 一叶舟    时间: 2016-11-19 19:43
我超爱的一部动漫电影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6-11-19 20:49
修中得悟,难能可贵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6-11-19 21:49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6-11-19 21:56 编辑

特喜欢功夫熊猫中音乐,佩服汉斯•季默

http://www.tudou.com/v/KAbVR9m5l7M/&rpid=47110027&resourceId=47110027_04_05_99/v.swf


作者: 一起神回复    时间: 2016-11-20 15:37
柔情牧歌 发表于 2016-11-19 13:25   藏传佛教历史上多有先例,乃是密宗瑜伽的上乘果位——虹光身。


这里有练瑜伽吗? 可以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