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先锋意识永远是文艺发展的动力 [打印本页]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0:47
标题: 先锋意识永远是文艺发展的动力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16-11-23 10:49 编辑
一,从《欧那尼》之战谈起
1830年2月25日这天,在法国巴黎法兰西院大剧院即将上演一场硝烟大战,这天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剧本《欧那尼》上演的日子。这不是一个一般的戏剧上演,它实际上是一场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决战。
这天场内的双方都有所准备,古典主义派的,包下了很多包厢,不惜代价专门雇请了一批喝倒采和捣乱的帮闲;而另一边,一批年青艺术家则组成一支“雨果的铁军”,他们拿着雨果亲笔书写的西班牙文“铁”字的门票进场。他们在19岁的青年诗人戈蒂耶的带领下,统一身穿鹅黄色的服装,分散在戏院的各个角落里,为戏剧的顺利上演保驾护航。支持雨果的还有巴尔扎克和台弗利亚兄弟等。
演出刚开始,果然场内就次序大乱,风暴席卷而来,剧中主角刚唱两句开场白,古典派包厢里当即狂呼乱叫喝倒采。然而,回答他们的是“雨果铁军”战士的更大音浪的叫好声。接着,几乎每一诗行,每一唱段都是一边喝倒采,而另一边叫好。那些保守派的甚至雇人从屋顶上往下倒粪便,扔垃圾。雨果夫人回忆说:“巴尔扎克首先吃了一根烂白菜。”
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大多数观众,包括一些古典派的,由于深受剧中壮烈的情绪和优美的诗句感染,大都沉浸在剧情之中,剧场里也就逐渐安静下来。到了扮演女主角唐娜·莎尔的马尔斯小姐上场,她以金石般的声音朗诵精彩的诗句;顿时全场暴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一片吹呼:“雨果胜利了!”“浪漫派胜利了!”
从1830年2月25日《欧那尼》首演起,法兰西大剧院接连演出了一百余场。场场都爆满。
《欧那尼》的上演,被后来文学史家们称之为震动了欧洲的“欧那尼之战”,它标志着统治法国文坛一、二百年的古典主义彻底失败,浪漫主义获得彻底胜利。
摘:雨果的《欧那尼》之所以会在法国文学史上爆出耀目的火花,是因为在奉“古稚”、“三一律”等为圭泉的伪古典主义和主张接近现实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两军对战中,起到“引爆刀和力挫保守营垒的作用,它顺应了“七月革命”前夕法国进步文化奔突跃前的潮流,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由此可见,一个新的文艺思潮或流派的诞生,往往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
二,雨果与波德莱尔
从上边我们知道了维克多.雨果在法国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雨果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不容置疑。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创作时间也很长,其创作历程超过60年。他一生写了大量的作品。但我们所知道的,是他以他的小说为世界所熟知。其实雨果还是一个诗人,他16岁就开始写诗,一生出版的诗集有26卷之多。据说他写诗动辄上千行。但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他的诗歌并不多。关于诗歌,人们喜欢拿雨果和波特莱尔作比较。
波特莱尔,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波特莱尔一生只活了46岁。他的创作时间就更短,他一生出版的诗集只有一本《恶之花》。但是,法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诗人不是雨果,而是波特莱尔。
摘:当时正处于浪漫主义末期,一些公认的主题在创作上已显疲乏,大多数诗人在那块拥挤的土地上死守阵地,鲜有大胆创新者出现,而在众人之外坚持培育那朵“恶之花”的波德莱尔不外乎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
看见了,坚持创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新的突破。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会开辟一片全新的创作领域。
三,印象派的诞生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个名为“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展”的画展,当时有31位画家参加。他们是一群长期为学院派官方沙龙排斥在外的青年艺术家。他们是赶在官方沙龙展开幕之前两周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的。他们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画家。 他们的这次展览的作品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
其中画家莫奈的一幅海景画,《日出·印象》被《喧噪》杂志记者路易·勒洛瓦撰文加以讽刺。题为“印象主义者展览会”,他在文中借古典派画家之口,对这些作品大加抨击。他说“日出·印象”模糊地、令人难受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证明了作者的无知及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就是花糊墙纸也比这幅海景更完整些,说什么这些漂亮的颜色、四溅的泥浆成了时髦的东西。参观展览后,在谈到自己的感觉时他说,这些画就像把颜料装在手枪里打上画布,随后签一个名就算完成。有些人则讥讽说这些画是调色板上刮下的颜色涂抹成的作品。
但是这次画展还是吸引了许多观众。展出作品的新风格使人们既感觉新鲜,又难于立即接受,挖苦讽刺远多于赞赏。展览以后,带有讽刺意味的“印象主义”一词被这群画家所欣然接受,从此也被人们所沿用。这样,举世公认的新画派——印象主义”诞生了。
到今天,还有谁不知道印象派?
摘自百度: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对欧美、日本乃至中国的画家产生过或大或小的影响。 结论: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能够带来观念和技法的革新。
四,迷惘的一代与垮掉的一代
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扉页有一句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它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小姐对美国一战后的一类作家的总称。 而关于“迷惘的一代”的来源,海明威在他的散文中更进一步提到过:当时格特鲁德·斯坦因小姐使用的T型福特车的发火装置出了故障,车行里那位战争(一战)最后一年当过兵的小伙子在修理斯坦小姐的旧车时技术不熟练,而且工作态度也不够认真,斯坦小姐提出抗议后,车行老板狠狠地批评了他。这位老板对他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于是斯坦因小姐回去之后就对海明威说:“你们就是这样的人。你们全是这样的人,你们所有在战争中当过兵的人。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你们不尊重一切,你们醉生梦死......别和我争辩,你们就是迷惘的一代,与车行老板说得一模一样。“
由此可见,一个有影响的流派,是代表了一代人的。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艾伦.金斯堡在他的代表作《嚎叫》里有这样的诗句: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拖着自己走过黎明时分的黑人街巷寻找海洛因。 “垮掉的一代”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那段时期的主流文化曾不顾一切的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牢靠的文化新秩序,然而在知识界却有一股强大的潜流抵制这种强硬的文化秩序,他们追求自发的艺术创作,反对扼杀人们心灵的力量,他们怀有渴求无序、狂欢状态的浪漫主义情怀。“垮掉的一代”就是这一潜流的代表。
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分别产生于二十世纪的两次大战后,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背景下,但两者都具有共同的反叛主旨,即反叛主流价值观,宣泄个人感受,用另类的方法引起社会的关注。两者有着一脉相承的精神实质,就是都是追求自由独立的美国精神。
如果说迷惘的一代还没有彻底消沉下去,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他们虽流落他乡,但仍自愿回国;他们虽抨击市侩作风,但仍热爱祖国。正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为美国奉献了文学史上最有生气、最激动人心的作品。
而垮掉的一代,却以各种极端的生活方式(例如放纵的**和吸毒等)对美国知识阶层中权威和主流文化形成最激烈的挑战。“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们创作的作品通常广受争议,原因是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
从很多角度上看,“垮掉的一代”都可被视为美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支“亚文化”。“垮掉派”文人是二战之后质疑和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最重要的力量,他们对主流文化的态度和观点影响了后世的人们对文化的理解。 由以上两个大战后出现的流派可以看出,一个新的流派,往往代表了当时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了他们的主体精神。
五,为什么是莫言
2012年若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若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注意:这里说的是中国籍,不是中国裔)。
委员会的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为什么是莫言呢?人们可能不仅要问。
其实在当今中国,与莫言一个档次的中国作家有好几个,比如王蒙、贾平凹、当时还有张贤亮等。但是为什么会是莫言呢?
那是因为,那几个作家的创作方法都比较传统。
从莫言的获奖词里我们看出,莫言其实就是把现代派的一些创作方法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起来。既前卫,又有民族性。既现代,又接地气。
欧美的不用说了,各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层出不穷。而拉美文学能够在世界上大放异彩,巍然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与欧美分庭抗礼。这除了拉美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外,还与拉美作家对文学创新的巨大的热情和努力分不开的。
终上所述,先锋意识,永远是文艺发展的动力,与科技的创新一样,推动着文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口号:永远追求创新,做时代先锋。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3:56
很科普
有个问题请教
文章的主旨你楼主的意思还是大众的倾向还是学术的代言或者是其他什么?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4:24
是我的意思呀,就是找了一些例子来表达我的意思,说明先锋意识的重要。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01
问题就在这里
举例说明不是不可以
但全篇几乎都在举例说明
就看不到个人的思想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01
你这里只表达了你学识渊博
其他什么都没有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03
比如你让我举例
我要精读你所举的那些例子之后
再好好想想他们对不对
然后了然于胸才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但前提就是
涉猎足够广
所以
我看到的就是这样
没自己的思想
都是现成的例子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06
看你行文的风格像在课堂讲课一样
你是老师吗?
这是职业习惯吗?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07
还有
就是你罗列的这么多
我很认真的看了一遍
也没记住什么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07
这说明什么问题?
文章比较晦涩难懂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28
我的意思就在每个例子的最后面。:)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30
五个例子从五个方面来说明先锋意识的重要呀。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31
应该很好懂呀,我都是在最后用一个结论总结那个例子和我要表达的意思。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33
给你推荐一本说吧
《好说歹说》
阿城、陈村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34
这是一本访谈类的书
但是
每一章都是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
这种讨论形式我觉得值得借鉴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34
每一个例子最后的总结就是我自己的思想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35
所谓高处不胜寒
把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用简单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出来
比较容易引起共鸣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35
同时也起到了科普的作用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35
当然
这也是我个人的一己之见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36
无恶意
勿怪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37
有的需要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但是我这个只是想找几个方面的例子来说明和支持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先锋意识的重要性。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38
知道,理解的。当然,我不太会读书。
只是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东西。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39
因为我就是比较喜欢写带先锋意识的探索小说。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39
总结是件最简单的事情
比如法官判案
会让律师、当事人举出所有的证据
然后他要做的就是最后裁决
可能就一句话
有罪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0
前面那些不能作为你的论据
你凭什么做总结呢?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40
你可以看看我前边贴的小说,我想在这方面有所尝试和努力。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1
你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些问题
总结留给读者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1
所以
这文章太学术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41
前面那些可以作为我的论据呀。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2
你个人觉得很简单很好懂
那是因为你有基础
你懂得这些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2
别人可能根本就看不进去
因为比如你说的雨果
雨果是谁?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43
当然,那些例子都是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我只是自己把它们选出来支持我的论点。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4
看第一段的时候比如我就不知道雨果是谁
你写了那么多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4
下面你简单的介绍了雨果
可是我可能根本就没看到后面就不看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5
你这番心血岂不白费?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45
一般爱好文学和艺术的都应该知道这些作家和艺术家以及艺术流派和文学史和艺术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6
再者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要写这类文章
一定要深入浅出
步步有伏笔
让人跟着你的思路走才行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6
那些乏善可陈的大事件
其实谁都知道
对不?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46
其实我这个就是过于简单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7
我突然发现说别人容易说自己难
比如我
一天到晚都是鸡毛蒜皮还乐此不疲
这也是我的问题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47
我找出来的这几个事情都不是乏善可陈的,而是文学和艺术史上的引人注目的大事情。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7
跟你比起来
我就显得很肤浅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8
所以
别拿我的话当真
就当我给版面贡献回复率吧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8
谁让你是版主呢?
不拿你开说拿谁开说?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49
我还发现一个事
你们这里的版主都不管自己的自留地
而是跑别人家玩儿的不亦乐乎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0
把别人家玩儿热闹非凡
把自己家荒芜的杂草丛生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0
所谓何来呢?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3
正因为是大事件大家都知道
才说他乏善可陈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4
除非你想杜撰出更东西来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54
其实我这个就是拿个现成的例子的说明,没有仔细地去分析,所以我说太简单了。
一个是我自己懒,另一个也是这么简单说一下,大家好理解一些。
如果我把我的文字把例子去掉,我说的其实只有很短的几句话:
先锋意识永远是文艺发展的动力
因为
一,一个新的文艺思潮或流派的诞生,往往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
二,坚持创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新的突破。一种新的创作方法,会开辟一片全新的创作领域。
三,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能够带来观念和技法的革新。
四,一个新的流派,往往代表了当时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了他们的主体精神。
五,莫言获奖是因为艺术手法新
结论:先锋意识,永远是文艺发展的动力,与科技的创新一样,推动着文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55
大事情很多,要找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情,还是要自己找。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5
当然大部分即便不了解雨果
也知道雨果是谁
我这里只是说比如人家不知道呢?
如果不是雨果是别人呢?
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个事情的本身有什么问题、
是说这种书写方式的问题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6
意思是
如果文章这样写
不容易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6
当然
我是例外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6
因为我找不到借口给书房增加回复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7
所以就拿这个帖子说事了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57
嗯,真的感谢你,确实你的到来为我们版贡献了不少GDP!:)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7
再有就是很难得
我来好几天了
就几乎没见到新的帖子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8
宋朝童鞋写了一篇
但那里不适合闲侃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8
所以
你也是比较冤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9
你可以不必理会我
我一向自言自语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5:59
哦,这个没什么,说实在的,我不太会写理论文章,只是有时候有点想法,按自己的一种方式找依据来凑成一篇文章而已,当练笔吧。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5:59
实话说
如果不是为了回复这些内容
你那帖子我真看不下去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0
不是说你写的不好
而是看不进去
可能太好了吧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1
你能简单的解释文化、文艺、文学的区别和共性吗?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6:01
就是因为我写的文章适合这个版的不多,我在这个版来当版主是为支持我的朋友。:)
另外其他版也有我们一起从红袖过来的朋友,有时也去支持一下呀!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2
就像前两天有个叫“凡夫俗子”的网友在帖子里问我
为什么有人说读书无用呢?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2
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有人说读书无用呢?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3
一个简单的问题
想要回答出来都不是一句两句能解释得清楚的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3
你愿意帮我解释一下吗?
为什么有的人说读书无用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6:03
我还真的写得不好,是那几个文学和艺术史上的事件太好了,我把它们引用来,也是想让大家看看。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6:04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16-11-23 16:58 编辑
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我不认为读书无用。我喜欢读书,只是读得不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5
一,一个新的文艺思潮或流派的诞生,往往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为什么?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6
可以不举例子及说明这个问题吗?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6:06
这些区别百度一下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这三者文化范围最大,文艺包括文学。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7
或者你举例用自己的话举例。也就是说,用你自己的理解去解释,而不是那硬生生的例子来说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6:07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16-11-23 22:42 编辑
哦,对不起,现在我有事情要出去了,这个,我回来再试着回答你吧。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8
文章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
只要不是灌纯净水都适合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6:08
好的,回来再说。再见!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8
比如你写的小说
书是怎么来的?
不都是写出来的?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9
如果有一天我们将在论坛里的这些废话集结出版了
是不是就成了书?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09
不管是不是为了支持朋友才来
来了就有一份守护的责任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10
比如我
如果想支持书房
我就有无数的方式
不会写难道还不会灌?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11
再有就是红袖来的?
来到这里就是这里的网友
干嘛给自己定位红袖呢?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12
我也在红袖开过版
锈针茶馆就是老乔专门帮我开的
但我在六星从来没觉得自己是红袖的人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14
我这样说没有别的意思
只是想让你放下红袖来的这个思想包袱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14
随遇而安是最好的心里状态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15
当然
还因为看头像觉得你是个大老爷们
所以觉得跟你胡说八道你也不会介意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19
其实我不是想让你回答我
我只是拿出一条跟你解释一下应该怎样去写这个东西让人更容易接受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19
这样也才能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东西讲出来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20
如果百度
谁不会呢?
干嘛还要费事写他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21
因为所以最终
这只是见证一下我的灌水能力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1-23 16:30
实话说
还是茶米油盐姜醋茶来得简单
客人马上来
再啰嗦这一句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6:56
回来了,你还在吗?现在来试着回答你的一些问题,或者解释一些问题。
首先感谢你的批评和指出不足。
欣赏这种有什么直说的态度。
写得好的人多得很,我只是一个爱好者,缺点肯定很多。感谢批评指正!
另外试着解释一些问题,看我的意思能否清晰表达?
支持朋友守护的责任,我在宋朝的回帖里有,你可以去看看。
下边再试着解释一下我的那篇文章的问题。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7:00
不是想给自己定位红袖来的,是想说明一起的老朋友,不能一下把他们丢开。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7:01
不会介意的,感谢你的直言!:)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7:05
我是这样认为的,知识是一个海洋,有些东西,不一定要都清楚地记在脑海里,毕竟人的脑容量有限,有些只知道个大概就行了,需要时,再去仔细搜索求证。有些东西需要记清楚,这样来构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者: 轻言 时间: 2016-11-23 17:19
好专业,两位辩论还没看完,明天再来
作者: 熙儿 时间: 2016-11-23 17:34
哇,这么高的楼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7:34
还是就那篇文章一起谈吧。我那篇文章是想说:先锋意识是文艺发展的动力
所谓先锋意识,就是创新的意识。
我是从五个方面来支撑我的观点的。只是我比较懒,用了五个例子来说明,没有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第一个,本来是一个新的流派代替一个旧的流派,但是我的侧重点在强调,一个新的流派,往往代表了社会的进步思想和时代潮流。举出欧那尼上演的例子,是因为那是一场很经典的新与旧的决战。雨果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关注和同情下层人民,其实代表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了社会的进步潮流。在那个时候,是具有时代先锋的作用。
第二个,我举出,波特莱尔与雨果的例子,是想说明,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曾经的新的,也会变成旧的,波特莱尔在诗歌方面,以新的创作方法,实现了新的突破,开辟一片全新的创作领域。
第三个例子,是想说,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能够带来观念和技法的革新。印象派的技法,一反以前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方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也使得艺术的创作更加多样化。
第四个,是想说一个新的流派往往代表了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我举出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代人的特征。如果文学不能反映这一代人的特征,就反映不了那个时代。他们的文学反映出他们那代人的特征,那文学就代表那个时代的潮流。
第五个,是说,莫言的获奖,与拉美文学一样,都是在形式上很有特点,就是在艺术手法上很新。
我把上面五个方面的创新,作为具有先锋意识,认为它是文艺发展的动力,与科技的创新一样,推动着文艺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1-23 17:37
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