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咱们这样说茶好不好 [打印本页]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1 15:49
标题: 咱们这样说茶好不好
今天又有人兴冲冲的给我发来图片,让我看他收藏的6年的生茶,说实话,茶样惨不忍睹。我都不忍心告诉他实情了。但是,还是必须得说,不然,他会在那个误区里越走越远。这就是不懂茶又爱存茶爱附庸风雅一知半解带来的惨痛教训。

抛开茶的价格价值不说,就是你这么多年来的守护殷殷期望,就这样被垃圾茶毁掉了,心中会不懊悔?人生说实话也没几个六年可以重来。所以,我今天就好事儿一回简单讲讲普洱茶吧,砖头可以使劲砸,但别伤及无辜就行。

我是这样想的,不管各位看官你懂不懂普洱,都听我从头道来,有不对的地方您老人家请不吝指正。

首先,普洱茶是分生茶和熟茶的。在你还不懂什么是生茶和熟茶的时候,可以看茶样儿。

普洱茶是紧压茶。也就是说都是压制成形的。有砖茶,饼茶,坨茶,当然也有散茶。这个顾名思义大家去想象它的形状吧。

首先咱先说说生茶和熟茶从外观和汤色上的区别吧。我先去准备一下图片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6-12-1 15:56
洗耳恭听,漱口待喝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1 16:08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1 16:22 编辑


这图片怎么这么不清楚,我也是没办法。系统的问题。
就以茶饼为例来说明吧。
图中左侧是熟茶的茶饼,看外观是红色的。咱现在先不说这个茶好不好。先认知一下外观。
右侧是生茶。生茶新茶时是绿色的。图中是放了一年的茶饼。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1 16:09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1 16:22 编辑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1 16:19
喜欢这个帖子。就想学一些这样的知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1 16:23
编辑不成
这图真模糊
重新来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1 16:24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1 16:28 编辑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1 16:19
喜欢这个帖子。就想学一些这样的知识。


不是系统的问题,是作图软件的问题。现在不做图,赤果果的上裸图了。

先不去管这个茶好不好。先看外观。生茶,存放八个月。新茶的时候是绿色的。随着存放时间加长,茶的颜色越来越发红。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1 16:25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1 16:29 编辑
九弟 发表于 2016-12-1 16:24
生茶


熟茶这个是熟茶,外观看是红色。熟茶从外观去看,不用管它颜色轻还是重去判别年份,这个一般茶友判断不出来。只要看它外观颜色是红色就知道是熟茶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1 16:33
茶汤那个图就不重新发了,比较直观。

也就是说,当你拿到一款茶的时候,打开一看茶饼,就要知道这是生茶还是熟茶。

常常有茶友来买茶就说我喝的普洱都是红色,你这个怎么是黄色?

这首先,他连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两种都不知道。

至于生茶和熟茶的区别,以后再谈。下面先谈谈什么样的茶值得存放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迫切,不能总是存了很多年再发现不对,那后悔也来不及。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1 16:35
九弟 发表于 2016-12-1 16:24
不是系统的问题,是作图软件的问题。现在不做图,赤果果的上裸图了。

先不去管这个茶好不好。先看外 ...

我从来不喝普洱,所以也基本不买。但素,大前年吧,从展会上买过两三包生普,放到现在还绿着。这是肿么回事?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1 16:38
九弟 发表于 2016-12-1 16:33
茶汤那个图就不重新发了,比较直观。

也就是说,当你拿到一款茶的时候,打开一看茶饼,就要知道这是生茶 ...

生普熟普我能分清,感觉你上面发的两款还不错。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1 16:38
先说生茶吧。说完之后上图,图在手机上。

还是要先从外观上说起。
普洱茶的压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手工压制。就是前几天发的那个石磨压制的过程。那就叫手工压制。这样做出来的茶,比较松散,有空隙,利于茶的后期转换。

再有一种就是机器压制。机器压制的茶饼比较紧实,像一块铁饼一样。不利于茶饼的后期转换。下面我传两张图,对比一下外观。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1 16:39
九弟 发表于 2016-12-1 16:33
茶汤那个图就不重新发了,比较直观。

也就是说,当你拿到一款茶的时候,打开一看茶饼,就要知道这是生茶 ...

说得对。我就想听听这个。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1 16:50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1 16:39
说得对。我就想听听这个。

来客人了,回头说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6-12-1 22:10
九弟 发表于 2016-12-1 16:50
来客人了,回头说

这好像卖关子的姐揍
作者: 一池碎曲为谁弹    时间: 2016-12-1 22:10
我不会网购,要购,都是请同事代劳的。
我都是喝七彩云南的小金坨,生熟都有,当然,茶饼也有。
大红袍真品太少,味道不如金骏眉。
大叶茶,太平猴魁也很好。
当然,还有毛尖、白茶,都有精品。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2:19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1 16:35
我从来不喝普洱,所以也基本不买。但素,大前年吧,从展会上买过两三包生普,放到现在还绿着。这是肿么回 ...

如果可以
玉爷发个照片上来瞅瞅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2:19
泌水 发表于 2016-12-1 22:10
这好像卖关子的姐揍

俺表示
咋就被嫩看穿了呢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2:22
一池碎曲为谁弹 发表于 2016-12-1 22:10
我不会网购,要购,都是请同事代劳的。
我都是喝七彩云南的小金坨,生熟都有,当然,茶饼也有。
大红袍真 ...

网购茶叶不如去实体店买
因为大部分人看茶的外观是分不出好坏的
去实体店可以品尝口感

再者
茶也是媒介
去实体店买茶品茶会增进对茶的认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2:33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3 10:32 编辑
九弟 发表于 2016-12-1 16:38
先说生茶吧。说完之后上图,图在手机上。

还是要先从外观上说起。


生茶手工石磨,古法制作的手工饼。

首先,值得存放的茶的制茶工艺每个环节都不能有问题。当然,这个从外观上看不出来程序是否有毛病。但直观来讲,首选是手工压制的茶。如图可以看到,手工压制的茶很松散,蓬松有缝隙,条形清晰。

其次,就是条形,一饼茶从外观上看茶的条形要完整,当然,断裂是正常,各个环节都可能导致茶叶的断裂。但总体上看是比较完整的。然后就是茶梗要少。要求一点茶梗都没有也不大可能。再者就是黄片少。通常我做茶在压制前都是请工人挑黄片的。将发黄的茶叶挑出来。但人工挑茶,难免遗漏,都正常,但不能多,只能偶尔可见或者不见黄片为佳。

外观上还有就是茶叶的叶片上会有发白的银色,近观甚至有金属光泽。这说明此款茶至少是春茶,如果选购的不是当年的新茶,茶饼已经开始变色,那么上面的银色也会跟着转变成黄色慢慢随着年份越多越红。

通常,早春茶的叶片会比晚采的茶的叶片小、细一些。这个需要两款茶放在一起对比比较直观。

好的茶饼色泽光亮,条形完整,手工石磨制作。

这些是从外观上的一个判断、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2:34
九弟 发表于 2016-12-2 12:33
生茶手工石磨,古法制作的手工饼

看近图吧,一传上来就这么模糊我也是没脾气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2:49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3 10:36 编辑
九弟 发表于 2016-12-2 12:34
看近图吧,一传上来就这么模糊我也是没脾气了。


这个图中的茶饼就是机器压制的。可以对比一下。

再来看这款机器压制的茶饼。表面紧实,条索不清晰,茶梗和黄片较多。

通常选择存放的茶,就不要选择这种机器压制的茶。因为好的原料我们是不舍得用机器压制的。都是选择手工。那么,很显然,机器压制的茶,从原料上来说就不是特别好。再者,黄片和茶梗其实并不影响口感,但是影响外观,看上去也不好看。

机器压制过于紧实,通风透气性差一些,不利于后期转换。加之原料选择级别较低。所以如果想要存放,尽量不要选择机制茶。

当然,现在坊间正在热炒所谓的“铁饼茶”,也就是机制饼的茶,并有一大堆合理的理由。但是,说到天边,真正的茶人是不会将好的原料用机器去压制的。小伙伴们可以自己去想这个道理。

但是这样说并不是说机制饼就不能喝或者不值得买。其实不然,比如春茶机制饼,还是性价比很高的。因为茶里的内含物质都差别不大,差别的只是一个量的问题和口感的问题。如果是平时喝茶,不存不放,机器饼也不错。比较价位要低很多。也就是说,用很少的钱去养生,也是挺好的选择。

咱们这里现在讲的只是什么样的茶值得存放或者收藏。这跟选择平时随买随喝的茶是有区别的。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4:13
说完茶的外观,下面要说的是实质性的问题,就是茶的原料。

首先普洱茶是分山头、分树龄的。
先说山头,所谓的山头就是茶的产地。比如易武、勐海、勐腊、勐库、景迈、南糯等等这些,都是产茶区。但是咱们都知道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仅一个云南,从北向南一路走过去就是从冬走到夏了。所以,气候海拔经纬度都对茶的口感有影响。因此才有了这个山头论。

任何一个产茶区都有好茶,但好茶的标准都是一样的。所以,但凡值得存放收藏的茶,一定要符合必要的条件。这个说来话长,对于普通茶友来说辨别有点难度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4:18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3 10:38 编辑

再有就是树龄的问题。树龄越高的茶,价值越高。当然,不是鼓励大家追高,而是需要了解这种情况。

因为树龄越高的茶,根茎扎在地下越深,汲取的营养越高。所以会更加的醇厚。

通常普洱茶的树龄都不会太低。一般都是乔木茶。

当然也有一些是后期培育的茶,但茶树生长过于缓慢,后期培育的茶苦涩味儿太重,所以也不值得存放和收藏。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4:23
如果想从口感上判断一款茶是否值得存放,首先记得要满足我上面说的那些条件,然后才能讲口感。口感这个东西就比较玄乎了,千人千样,所谓众口难调。

但是,无论口感如何,都必须满足基本的前提条件。有些茶完全符合上述的收藏条件,但是有些人喝着就是不好喝,为什么?因为不适合自己。那么,不适合自己的茶就不是好茶?肯定不对。不适合你它照样是好茶,只不过不对你的口感而已。找一款适合自己口感又满足收藏或者存放条件的茶即可。总有一款适合你的。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4:30
生茶的制作工艺全流程都发过了,不再赘述。现在说说熟茶。

什么叫熟茶?

通常,熟茶就是将茶菁原料进行渥堆发酵,渥堆发酵就是加温加湿控制温度定期翻堆,茶菁自身的苦涩味在发酵的过程中减弱,形成一种新的茶貌。用这种发酵过的原料做的茶,就叫熟茶。

什么是渥堆发酵?
咱村里人都知道,生肥是不能浇地的,要ou.这个字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字,就是那个意思。然后肥没那么烈了才可以浇地。

那么渥堆发酵的意思就是去掉烈性,人为的将苦涩烈的茶加工成不苦不涩不烈的茶。这个工艺就叫渥堆发酵。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4:34
我个人觉得,熟茶就是人为发酵过的茶,人工发酵后就会留下仓味儿。所谓的仓味儿,指的是发酵后的味道,不是自然的茶香了。

刚出堆的熟茶原料是不会直接用来加工普洱茶的,一般都会放上一段时间进行跑味儿,跑味儿的时间根据经销者对它的需求紧迫性而定,长短不一。

熟茶在制成紧压茶之前,我们自己的茶通常都要通风换气在一年以上才会制作,别人家怎样这个没有标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4:35
现在知道了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再说说熟茶的存放收藏问题。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16-12-2 15:21
打断一下,没说采摘时间呀,采摘时间对普洱茶口感没关系?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5:42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3 10:43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16-12-2 15:21
打断一下,没说采摘时间呀,采摘时间对普洱茶口感没关系?


嗯嗯嗯

这个忘记说了,谢谢提醒。

采摘季节的确非常重要。通常,春茶比其他季节的茶好喝,所以,一般新茶下来的时候,茶友和经销商都会大批购茶存放。

普洱茶的采摘时间跟绿茶一样,分一水茶二水茶。或者也有叫头春头采。或者明前明后。

这个简单解释一下。普洱茶一般采摘季节不会太早,要等到叶片足够大,内涵物质足够丰富的时候才会采。一般是叶片长到一芽两叶的时候开始第一次采茶。这个要根据当年的天气情况,早两天晚两天的不一定。所谓一水茶,就是第一遍采的茶叫一水茶。第一遍采茶过后,再采茶,就叫二水茶了。但采茶也是要采一芽两叶的。一般一水茶就叫头春头采。就是当年的春茶第一次采摘的。

再有就是明前明后。明前茶指的是清明前采摘的茶,明后就是清明后。一般来说,明前明后是通指那个时间段采的茶。不特指是这一年的第一次采摘还是第二次采摘。

说完这个下面的问题就是到底哪个时间采的茶更好的问题。

这个也是说来话长,因茶而异。下面慢慢讲。

通常我说的值得存放和有收藏价值的茶,都是指的春茶。当然,头春头采的茶会更好喝。但是,作为普洱茶,不追头春头采,要等一芽两叶开始采摘。一水茶比二水茶三水茶好这是肯定的。

但是只要是春茶,又满足上面那些条件的,都值得存放和收藏。

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15:43
讲春茶和秋茶的区别的时候,还会讲到采摘时间问题。

总有客人来来去去,一旦打断会衔接遗漏。欢迎及时提醒。
作者: 轻言    时间: 2016-12-2 16:37
这篇深入浅出,直观易懂,九弟好样的。有时间就来跟你学,虽然我一直喝白开水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2 20:13
九弟 发表于 2016-12-2 12:19
如果可以
玉爷发个照片上来瞅瞅

估计被骗了,等我去那所房子拍一下,拽爷给鉴别一下。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2 20:13
一池碎曲为谁弹 发表于 2016-12-1 22:10
我不会网购,要购,都是请同事代劳的。
我都是喝七彩云南的小金坨,生熟都有,当然,茶饼也有。
大红袍真 ...

你真腐败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2 20:27
我很认真仔细地反复读过几遍,感觉记下来了。这帖子我准备全文复制下来,以备以后购普洱参考。多谢拽爷免费普及,需要时找拽爷购茶哈。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6-12-2 22:43
早一段人家送了我一盒普洱茶,大益的

我明天开了喝喝看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22:45
拍岸浪 发表于 2016-12-2 22:43
早一段人家送了我一盒普洱茶,大益的

我明天开了喝喝看

兔爷吉祥
俺今天喝恍惚了
不说茶
随便溜达来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2 22:47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2 20:27
我很认真仔细地反复读过几遍,感觉记下来了。这帖子我准备全文复制下来,以备以后购普洱参考。多谢拽爷免费 ...

俺下午发现几个关键地方有错别字
但俺现在改不了
太晕乎
您老先凑合看吧
作者: 一池碎曲为谁弹    时间: 2016-12-2 23:28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2 20:13
你真腐败

喝点茶就腐败了,你要当纪委书记,别人都该要饭。
你家老虎一顿都喝半瓶拉菲,而且都是82年以前的,就没见你说腐败。


作者: 子叶    时间: 2016-12-3 00:07
好好学习。这样说来平时喝的普洱都是机压茶。接下来希望能说说泡。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6-12-3 09:09
你娓娓道来,我受益匪浅。

家里还有收藏的白茶和红茶,还有少量龙井绿茶,因为胃炎的原因,今年一年没喝茶。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0:45
轻言 发表于 2016-12-2 16:37
这篇深入浅出,直观易懂,九弟好样的。有时间就来跟你学,虽然我一直喝白开水

这些就是对于一个刚接触或者准备接触普洱茶的朋友说明一下怎样有步骤的去认知普洱茶。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3 10:57
九弟 发表于 2016-12-2 22:47
俺下午发现几个关键地方有错别字
但俺现在改不了
太晕乎

没关系,俺自己心里能改。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1:26
拍岸浪 发表于 2016-12-2 22:43
早一段人家送了我一盒普洱茶,大益的

我明天开了喝喝看

大益茶是个大品牌的茶
只要不是假冒的大益
都没什么问题

因为大益的茶是有专业拼配师拼配出来的
口感都不错
只是同样品质的茶
大益的会贵一些

再者
市面上假的大益太多
要买大益一定要去专卖店

再者
大益茶因为是拼配茶
后期的转换后通常找不到感觉

像我们的茶都是纯料
不拼配

纯料和拼配的问题比较复杂
后面有机会再讲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1:27
子叶 发表于 2016-12-3 00:07
好好学习。这样说来平时喝的普洱都是机压茶。接下来希望能说说泡。


俺没有大段的时间敲字
后面慢慢说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1:29
花开富贵 发表于 2016-12-3 09:09
你娓娓道来,我受益匪浅。

家里还有收藏的白茶和红茶,还有少量龙井绿茶,因为胃炎的原因,今年一年没喝 ...

家里的茶如果是发酵茶,比如红茶黑茶普洱茶类,自然存放就可以
龙井这类绿茶,是要放入冰柜中保存的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1:37
继续说什么样的茶值得收藏和存放的问题。

刚才兔爷提到了大益茶,像大益这样的茶经过拼配后,它有品牌价值。如果你是想收藏普洱让它升值,可以选择大品牌。因为市值高。但往往有价无市。大家都是在图乐而已。

如果收藏存放就是为了N年后自己有好茶可喝可嘚瑟,不去想它的附加值,那还是建议存放纯料的茶。

举个例子,老班章的茶,口感很重,又苦又涩,比其它茶区的茶口感都重的多。很多新接触普洱茶的朋友慕其名选择它,真正却未必会喜欢。谁苦谁知道。但是,其实真正能接受它口感的都是资深茶客。因为喝茶也是这样,越喝口味越重。但它如果是个纯料茶,后期的转换后绝对是个惊喜。口感我就不描述了,因人而异。

所以选择存放和收藏,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

当然,这个离题太远,咱说的是怎样去认识普洱茶。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1:51
关于熟茶的存放,通常,我个人建议是熟茶可以买了放些时间自己喝。但不要买多也不要收藏。

因为熟茶是个发酵茶,基本都是百分百的发酵过了。再怎么存放,它只是会去掉发酵的味道,口感上不会有很多惊喜。一般来说存了几十年的老茶,指的都是生茶。生茶是靠自身通过时间的长短来慢慢转换的。时间长了之后,苦涩味儿会减弱,口感会更加的绵滑柔厚。每次冲泡都会让你惊喜,这就是越陈越香和它真正存放的意义。而熟普百分百发酵后,存放的时间长了就是没什么味道,也不会再有惊喜的口感。意义不大。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熟茶呢?
因为不同的茶是适合不同的人群的,这个跟现在讲的存放不存放关系不大。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我只是建议大家存生茶而已。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1:52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3 11:57 编辑

现在说说从茶冲泡好以后,看茶汤的颜色、明亮度来判断茶的优劣。

这个图片可以看到茶汤很清澈明亮,从茶汤上判断这款茶在制作工艺上是没问题的。至于口感,需要品尝了才知道。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新茶刚做好的时候,茶汤不会这么明亮,颜色也是很浅的黄色。但是不会特别的浑浊。

至于怎样才是比较浑浊的茶汤,看下图。

手机一次只能上传一张照片,不能放在一起对比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1:52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3 12:07 编辑

现在在看这个图中的茶汤,就是比较浑浊了。这是因为这款茶首先是个机制茶。其次是秋天采摘的原料做的茶,称为秋茶或者谷花茶。谷花指的是个季节的意思。就是秋天要开花结果了。

秋茶茶青生长比较快,所以水分大,口感不如春茶好。

再者这个茶不是经过压饼后的晾干,而是进入暖房加温干燥的。所以,茶饼从外观上看,新茶的时候都颜色比较重。

这个茶泡出来茶汤比较浑浊一些。这个跟茶的采摘季节和制作工艺都有关系。

所以,在你不能判断一款茶是好是不好,或者不能判断它的工艺是否有问题,或者不能判断是春茶还是其它季节的茶的时候,可以从茶汤上去区别。

当然,也有的秋茶做得很好的,茶汤也明亮,这个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了。只看茶汤去分辨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可以作为判断的参考条件。

秋茶和春茶从叶片条形上也能分辨出来。这个就需要真正接触过对比过之后才能明了。图片上看区别不大。再者我拍照技术也有问题,传上来的图都不清晰,所以还是要看实物为好。以免误导。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3 11:57
一池碎曲为谁弹 发表于 2016-12-2 23:28
喝点茶就腐败了,你要当纪委书记,别人都该要饭。
你家老虎一顿都喝半瓶拉菲,而且都是82年以前的,就没 ...

王顾左右而言他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3 11:59
九弟 发表于 2016-12-3 11:26
大益茶是个大品牌的茶
只要不是假冒的大益
都没什么问题

类似于葡萄酒中的合作社酒与酒庄酒。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2:14
基本上,具备了以上的常识,在买茶的时候至少可以有个基本的分辨能力了。

我个人建议,购买普洱尽量要买当年的新茶,然后自己回去存放。不要迷信店家存放多少多少年的茶。

毕竟,像俺这样善良淳厚财迷心窍的小贩不多见。

再有就是如果想自己存些茶,还建议每年的五一左右就要购买足够的茶,不要一边喝一边买。这样说的意思是,每年五一普洱新茶如果是早春的茶,都会做好开仓销售了。这时候买对于不是特别懂茶的朋友来说,至少能保证你买到的是早春的茶。因为普洱茶的做茶工艺比较复杂,从采摘到制作完成周期比较长,一个月的做茶时间也还是很紧张的。所以这个时候买的新茶绝对是一年中最好时节的茶。

为什么一次要买够?跟赶这个时间和季节都有关系、左右都是要买的,干嘛不一下买了自己存放呢?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2:24
好了,一直在说存放的问题。那么普洱茶到底要怎样存放才好呢?

首先,普洱茶是不用放在冰柜进行冷藏的。
其次它买回来什么样就什么状态存放就可以了。当然你如果买的整箱的茶,前两年建议从纸箱里拿出来存放,后期可以重新放回箱子里,主要是陈化快的需要。当然,现在普洱茶的包装盒还有传统的竹筐形式,只不过那个形式不利于长途运输,所以现在大部分都改为纸箱了。如果是竹筐,就不必管它,随便放就可以了。

放在什么地方合适?
首先不能放在厨房,不能放入酒柜,不能放在化妆品味道浓烈的地方。普洱茶非常容易吸收异味。跟有味道的东西放在一个空间,容易串味儿。

只需要自然状态下存放就可以了。外表一定不能用塑料之类的不通风透气的器皿进一步包装。

再有就是不宜太阳直射,需要自然空气的流通。就是说,你家里的那些假绢花是怎么放的,它就怎么放就可以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2:24
了解了这些,基本入门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3:46
试一下相册里的图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3 14:20
受益匪浅。明年新茶出来,拽爷记着给我留点。虽然现在不喝普洱,保不齐以后就会喝,我先存点。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18:33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3 14:20
受益匪浅。明年新茶出来,拽爷记着给我留点。虽然现在不喝普洱,保不齐以后就会喝,我先存点。

如此一来,我怎么觉得我像是做广告的
作者: 子叶    时间: 2016-12-3 19:03
关于存放还想问个:湿度控制在什么幅度合适些?
我们这边年后清明时节空气能挤出水的地步。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20:37
子叶 发表于 2016-12-3 19:03
关于存放还想问个:湿度控制在什么幅度合适些?
我们这边年后清明时节空气能挤出水的地步。

这是没关系的,你提醒了我忘记说了一点,就是大量存茶的不要将茶直接放在地板上,也不能放地下室。

有湿度不怕,每个地区的茶转换出来后口感都不会一样。

湿度大的茶记得要空气流通就行。等干燥积极它自己会收潮。

我在威海乳山的海边房子里就放了一些茶,转换速度快,比在中原的茶存放的还好喝。
作者: 子叶    时间: 2016-12-3 22:44
九弟 发表于 2016-12-3 20:37
这是没关系的,你提醒了我忘记说了一点,就是大量存茶的不要将茶直接放在地板上,也不能放地下室。

有 ...

我没存过大量的茶,但见存茶的朋友年后雨水天(我们这边俗称回南天)都开空调抽湿。我曾试过两饼无任何包装的熟普经过梅雨天后都发霉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3 22:50
熟普是机器压制的茶,因为紧实,茶饼自身的通风透气性差,但也不至于发霉,我比较不确定原因
作者: 月光屏    时间: 2016-12-4 12:06
这个茶的知识量有些大.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4 22:10
九弟 发表于 2016-12-3 18:33
如此一来,我怎么觉得我像是做广告的

客观上起到广告效果了,看了这文,我就急吼吼想买拽爷的头水茶了。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4 22:15
九弟 发表于 2016-12-3 20:37
这是没关系的,你提醒了我忘记说了一点,就是大量存茶的不要将茶直接放在地板上,也不能放地下室。

有 ...

拽爷威海乳山还有房子啊?借机来威海玩吧,联系我。我请你喝酒。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4 22:17
特喜欢这个帖子,我基本都复杂保存了。多谢拽爷,还有不?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4 23:16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4 22:17
特喜欢这个帖子,我基本都复杂保存了。多谢拽爷,还有不?

有是有
怕大家烦我就没再啰嗦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4 23:18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4 22:17
特喜欢这个帖子,我基本都复杂保存了。多谢拽爷,还有不?

玉爷要是喜欢
给我地址
先送你一款收藏级别的茶你先尝尝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4 23:19

我在银滩买了海景房
每年去度假几次
年年去威海瞎逛

在那边放了一些茶
转换的很不错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5 11:43
九弟 发表于 2016-12-4 23:16
有是有
怕大家烦我就没再啰嗦

继续谈。一点不啰嗦,我很喜欢。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5 11:44
九弟 发表于 2016-12-4 23:18
玉爷要是喜欢
给我地址
先送你一款收藏级别的茶你先尝尝

等你来威海时,亲手送比较好。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5 13:48
月光屏 发表于 2016-12-4 12:06
这个茶的知识量有些大.

慢慢看
很简单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5 13:48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5 11:44
等你来威海时,亲手送比较好。

咱这是预备见光死的节奏么?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5 16:13
九弟 发表于 2016-12-5 13:48
咱这是预备见光死的节奏么?

咱俩又不搞基,不会的。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5 16:14
九弟 发表于 2016-12-5 13:48
咱这是预备见光死的节奏么?

拽爷来威海,我肯定要尽一下地主之谊哦。就是记得联系我哈。等我私下把电话号码给你。
作者: 落花生    时间: 2016-12-5 20:51
不喝茶的路过,学了些知识。虽然办公室两女人也经常论茶,但也只喜欢四川的飘雪和竹叶青,仅仅是是因为好看好闻。。。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6-12-5 21:19
喝茶这么多年,对于茶道俺依然是个门外汉。顶顶九妹此帖,悉心学习之。拽爷,晚上愉快。。。。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16:05
落花生 发表于 2016-12-5 20:51
不喝茶的路过,学了些知识。虽然办公室两女人也经常论茶,但也只喜欢四川的飘雪和竹叶青,仅仅是是因为好看 ...

很有情调的说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16:05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6-12-5 21:19
喝茶这么多年,对于茶道俺依然是个门外汉。顶顶九妹此帖,悉心学习之。拽爷,晚上愉快。。。。

花爷吉祥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16:36
本帖最后由 九弟 于 2016-12-6 18:29 编辑

咱们现在已经能够分辨生茶和熟茶了,也能分辨好茶和不好的茶了。那么有了普洱茶还要会泡茶,不仅要会泡茶,还要泡的好喝些。这个就需要注意几点了。

1、投茶量
投茶量就是说你每次泡茶需要取多少重量的干茶进行冲泡。我之所以要这样文绉绉的说投茶量是让小伙伴们了解一些泡茶喝茶的专业名词和术语。有晦涩的地方我会解释清楚的。

一般投茶量需要根据时间和品茶的人数或者自己的口感轻重来定。一般来说,茶事三至五人,每次投茶量在10克左右。如果是自己喝茶,5克左右。如果是自己晚上喝3克左右。

这样的投茶量既不浪费又比较好掌握口感。

2、泡茶用的水
通常,我个人建议用纯净水泡茶。不建议用矿物质水。因为纯净水泡茶能喝到茶的原汁原味儿,不管好喝不好喝,这是茶的本味儿。

用含矿物质的水或者自来水泡茶,水里面不同的微量元素可能会跟茶叶里面所含的微量元素起反应。也可能更好喝,也可能更不好喝,但无论怎样都不是茶原来的口感了。

作为一个资深茶客,可以根据条件和需要选择自己要用来泡茶的水。但尽量不要使用自来水。

3、水温
普洱茶不论生茶还是熟茶,都需要用烧开一百度的水进行冲泡。因为普洱茶基本都是乔木茶,细胞壁比较厚实,用一百度的开水才能泡出最好的味道。

4、茶具
泡普洱茶用的茶具很重要。很多人习惯用紫砂壶或者其他壶。我个人的建议是用盖碗。

因为普洱茶内含的物质比较丰富,用壶泡茶无法准确的掌握出汤速度,而用盖碗就可以随意掌握出汤的快慢了。

壶的壶嘴比较细小,不管你再着急,茶汤都是要慢慢的从那么细的壶嘴里倒出来,急也没用。而普洱茶的口感,前后相差一秒,都会完全的不同。所以,要想随心所欲的泡出一道自己想要的口感的茶,还是建议用盖碗。

什么是茶汤?茶汤就是茶水。术语叫做茶汤。

5、出汤速度
这里咱们以盖碗为例来讲出汤速度。

头道茶,开水注入盖碗后,不要反复的去搅合。很多的茶艺师在表演的时候为了好看或者因为茶里面有杂质,就会不停的用盖碗盖子去刮漂浮在盖碗最上层的茶叶或者杂质浮沫,这是很不可取的。

头道茶的开水注入盖碗后,停留七八秒的时间,将茶水倒出洗茶杯。然后第二道再重新注入开水,停留十秒左右,再倒出茶汤重新洗一遍茶杯。

第三道茶才正式可以开喝。就是说,冲泡普洱茶要先洗两道茶。生茶基本这样。

如果是熟茶,可以洗三遍茶再开始喝第四道茶,这个主要是为了更加洁净茶水。

正式开始品茶,每道茶汤的出汤速度都不一样,这要根据茶的品质,客人或者自己的口味轻重,泡茶的器皿的大小,投茶量的多少而定。需要强调的是,每次出汤后,都要将盖碗底部的茶水倒干净,防止浸泡了影响下一道茶的口感。

上面咱们说的泡茶指的都是冲泡。茶叶可以浸泡也可以冲泡。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喝茶,但凡条件允许,也建议使用冲泡的方式。要求条件很简单,只要准备两个器皿,每次出汤都能将茶水倒赶净,只留茶叶在另一个器皿中,随时喝随时再注入新的开水即可。

往往大家喝茶都是拿个大杯子,将茶叶丢进去倒上开水就不管了。想喝的时候喝两口,又苦又涩。等续两次水以后,就成了毫无滋味的茶水了。这样再好的茶也喝不出好的口感。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16:36
这次讲的有点多了,下次慢慢讲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6-12-6 18:19
九弟 发表于 2016-12-6 16:36
这次讲的有点多了,下次慢慢讲

拽爷辛苦了。九妹果然专业,俺昨晚一口气看完,倍长见识。谢谢哈。。。。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6-12-6 20:28
九弟 发表于 2016-12-3 11:29
家里的茶如果是发酵茶,比如红茶黑茶普洱茶类,自然存放就可以
龙井这类绿茶,是要放入冰柜中保存的

绿茶一直放在冷冻室里,不是冷藏哦,也不知道对不对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6-12-6 20:28
九弟 发表于 2016-12-6 16:36
咱们现在已经能够分辨生茶和熟茶了,也能分辨好茶和不好的茶了。那么有了普洱茶还要会泡茶,不仅要会泡茶, ...

还是喝茶轻松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1:18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6-12-6 18:19
拽爷辛苦了。九妹果然专业,俺昨晚一口气看完,倍长见识。谢谢哈。。。。

其实很简单
只是被感觉给复杂化了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1:20
花开富贵 发表于 2016-12-6 20:28
绿茶一直放在冷冻室里,不是冷藏哦,也不知道对不对

如果太多
可以放冷冻室
如果是随时喝的茶
最好放冷藏
这样还能保持原汁原味的清香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6-12-6 21:27
九弟 发表于 2016-12-6 21:18
其实很简单
只是被感觉给复杂化了

嗯,九妹过来娱乐听歌了,俺发新歌了。咳咳。。。。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1:30
看完这些内容,既认识茶了也会泡茶了,那会不会品茶呢?

其实很多人都说自己不会喝茶,那是真的不会喝茶。有些人总是听别人说适合你的对你来说就是好茶。其实不尽然。

那么茶应该怎么品怎么喝?
首先闻香。这个闻香跟茶艺师蜻蜓点水般的让你闻茶多么的香,完全两码事。这里的闻香,是你需要在茶汤烫过杯子以后,尽快拿起杯子使劲闻,所谓使劲就是用鼻子深深吸茶杯里的气息。然后晃动杯子让杯子稍微冷却,再深深对着杯子吸气。记住,一定不要将鼻子碰触杯子,那样很不雅观。将两次闻到的香气在脑子中综合一下,形成一种气味的概念。闭上眼认真回忆一下这个香气带给你的嗅觉感受,不要试图去拿哪种花香或者树香或者其他香气跟它对比。而是牢牢记住它特有的味道。这就是闻香的目的。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1:35
闻过香气之后,下一步才是品茶。在品茶的时候你会发现茶汤入口并不如你闻到的那么香,这就是很多人的困惑。其实,品尝和闻香是完全的两回事。一个是闻,动用的是嗅觉,一个是品,品的是味觉。味觉的感受是酸甜苦辣咸等,而不是香。香味是嗅觉的范畴。所以,不用困与为什么喝的茶没有闻的时候香,那完全是两码事。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1:46
茶汤入口,不是喝入口中,而是吸入口中。但是注意要吸很小一口。不可大口吸茶,容易被茶汤烫着。

茶汤吸入口中,不要急着下咽,要将茶汤置于口腔的前部,就是舌尖和牙齿的部位。将舌尖放入茶汤中,感受茶汤的滋味。舌尖是味蕾最敏感丰富的地方。一款好茶,入口感觉绵滑,那主要是舌尖上的感觉。然后将茶汤下咽,经过咽喉部分可体会茶的苦和涩。

这是品茶的基本要领。

通常你会发现资深茶客在品茶喝茶的时候都滋滋有声,这不是难为情的事情,也不是不雅,而是在吸茶的过程中产生的响声,听入耳中很是投入和过瘾的感觉,同时也是对茶主人的一种尊重和认可。表示此款茶很合意,品的很用心。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1:47
那么普洱茶的苦涩到底好不好呢?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1:47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6-12-6 21:27
嗯,九妹过来娱乐听歌了,俺发新歌了。咳咳。。。。

花爷吉祥
我正在说茶,刚看到,这就去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2:19
普洱茶都是苦涩的,苦涩是这类茶最显著的特点。很多人喝不了这么苦涩的茶,所以为迎合消费者,1973年中茶就研究出了熟茶。熟茶的发酵工艺就是为了消除生茶中的这种苦涩,让更多的人容易接受。所以很多人喝普洱都是从熟茶开始的。

从味觉上来说,苦尽甘来,涩能生津。

就是说这款茶初喝下去是苦的,但过后就会很快的回过甜味反映到嗓子里,也就是回甘。

涩能刺激口腔壁和舌苔,从而产生大量的津液,就是唾液。通常涩最敏感的体验部位在舌苔上,而后才是喉部。
作者: 一起神回复    时间: 2016-12-6 22:21
九弟 发表于 2016-12-6 22:19  涩能刺激口腔壁和舌苔,从而产生大量的津液,就是唾液。通常涩最敏感的体验部位在舌苔上,而后才是喉部。



这个太有价值了。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6-12-6 22:25
吃饭不能响
喝茶却可以响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2:28
那么,是不是苦涩就很好?

咱们前面说了,中国地大物博,云南经纬贯穿很广,所以不同茶区的茶的苦涩轻重度是不一样的,这个要细说就说来话长了,以后就某个山头的某款茶都具体情况慢慢说。先说说大体上吧。

好茶的标准,不管苦涩味儿轻重,喝入口中都是很舒服的感觉,这种舒服很难描述,需要用两种茶去对比感觉才会非常明显。就是一款好茶和一款等级低的茶去比较。这样立即就能分辨出所谓的入口舒服是什么感觉了。

用文字表达比较简单就是好的茶苦涩入口停留时间短暂,不尖锐的刺激味蕾,很快能化掉,就是在口腔里的表现很快就生津回甘。令品饮者喉部舒适,有继续品饮的欲望。

级别低的茶苦涩尖锐,入口后化不开,口腔一直发涩,嗓子发干,很不舒服,不想再继续品饮。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6 22:29
因此,普洱茶的好坏优劣通过品饮立时就分明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