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之“德”---亦步亦趋 [打印本页]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6 00:32
标题: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之“德”---亦步亦趋
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16-12-6 00:35 编辑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变化的,这个在先秦散文说过:事易时移。今天晚上一次谈话,几乎将我原定的学习计划毁于一旦。学易老师没有阻止,更没有劝说,只是说了一句话:读书是一种境界,各读各书吧。既然喜欢读书,而且承诺一起学习,自然有困难自己解决,再说,时间不是多的很吗?


   其实,最喜欢的先秦散文,从里面也能学到不少东西,虽然有时好像老古板,食古不化,但还是觉得有些老祖宗的东西,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落伍,反而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愈加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下面就是按照计划我读的第一本书《祭公谏穆王征犬戎》的部分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百度:



   穆王将征犬戎[1],祭公谋父谏曰[2]:「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3]:『载櫜干戈,载櫜弓矢[4]。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11],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


   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坦白说,里面的很多词语和典故,我也不懂,比如“玩”、“震”。。。需要借助词典和百度。但是大部分还是能够阅读理解的。这里不想就字词的含义来解释,因为这个既然能够百度获得,想必大家也都能获得,想表达的是对于这篇文字的感受,一个是文字的风格,一个他阐述的思想。



   这篇文字某种程度我认为是一篇议论文,开篇直接点明论点:“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其意思就是:不行,先王显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武力是备用不到万不得己不能动用的,一动用就使人畏惧;炫耀武力就会滥用,滥用就不能使人畏惧。


    开篇这段话,对于中国战争史有着指导意义,乃至对现代家庭的和睦都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比如著名的《孙子兵法》第一篇,开篇就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在强调军事武力,事关国家生死存亡,不能不慎重不仔细考虑。


    两千多年后西方著名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这样描写战争: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因为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象的。


    通过我学习这篇文字的写作方式,举了两个中外相差两千年各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著名的军事家泰斗的文字,来说明远在他们之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这一段是例证法,举了从上古时期到周武王起兵灭掉纣王,都证明一个观点:能够感化,让他们讲礼仪的,绝对不动用武力,用了这些例证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这篇文字中,我注意到了“德”字的使用,这个字贯穿了整篇文字,从头至尾共出现了:先王耀德不观兵、求我懿德、懋正其德而厚其性、怀德而畏威、时序其德、奕世载德、有不王则修德、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几处,经统计为九处。


    经过查询,我们得知,德字在这里有几种说法:道德、美德、德行、恩德。


    甲骨文中,“德”字符号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就是“德”。金文中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


    《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成为古代乃至近代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汉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


    作者想通过阐述道德的威力,以德服人的理念,来劝说穆王止干戈,虽然穆王没有听从意见,最终导致礼崩乐坏。但这不能说是这篇文字的论点和逻辑,乃至文采有丝毫瑕疵,反而通过穆王的不重视道德的威力和不尊重礼仪的严重后果,愈加体现这篇文字的魅力和远见卓识以及永久的生命活力。


    这篇文字出现的“德”和两千多年后曾出现的“以德治国”理念一脉相承,更证明了古人的这篇文字,具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


这就是我粗读之下的浅陋之见。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6 00:35
终于完成了任务。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6-12-6 00:37
看见你们读这些老朽的东西就头疼,不过看在我还值夜班的份上,帮你排下版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6-12-6 00:38
哟,挺自觉的。那我闭眼帮你一顶吧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6 00:39
花开富贵 发表于 2016-12-6 00:38
哟,挺自觉的。那我闭眼帮你一顶吧

感谢第二版主花开富贵的鼓励,晚安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6-12-6 00:42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12-6 00:39
感谢第二版主花开富贵的鼓励,晚安

尽义务,别客气!我就一目十行扫了眼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6 06:16
太好了。还是这样读书有意思。咱们对该文的理解各有侧重,这么一相互补充,就更加全面了。
牛帮功底厚实,是我学习的好棒样。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6 06:19
我写这种笔记,往往不耐烦解释。这使没共同进入阅读语境的人难于理解,感觉很突兀。还是你这样好,让大家先对该文有个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切入。赞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6 07:58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16-12-6 06:16
太好了。还是这样读书有意思。咱们对该文的理解各有侧重,这么一相互补充,就更加全面了。
牛帮功底厚实, ...

哈哈,没有,还是学易功底深厚,我是刚上路。

赞美与互相赞美是美德,也是礼仪。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6-12-6 13:38
人之初嘛,越朴素的东西越接近真理,越前推的文字越接近朴素。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6 14:30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16-12-6 13:38
人之初嘛,越朴素的东西越接近真理,越前推的文字越接近朴素。

是这样,返璞归真

上古人比道德比自然,现在人比智谋比奇巧。

作者: 深红荆棘    时间: 2016-12-6 15:59
家里也有本国语,还是哥哥读大学时买的。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6-12-7 19:34
很多汉字和词汇随着时代的变迁都变了味道
唯有这个“德”字,其含义一直没变
可见中华民族最讲究这个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16-12-8 11:35
看过《纸牌屋》,了解了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美国大选,你会发现"德"的窘境在于标准的无定。
硬要大一统,任何事情都能牵扯上德,实际上《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与《孙子兵法》的开篇不是一个理论。
这跟玲珑在《惜福》里说的福份不到不能娶同姓的三个太太,娶之则招来祸患一样,是倒果为因的附会吧。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6-12-8 20:23
下一回该说厉王拒谏了
静候
作者: 沧浪之    时间: 2016-12-9 00:02
学习~~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9 12:31
深红荆棘 发表于 2016-12-6 15:59
家里也有本国语,还是哥哥读大学时买的。

很多时候,我觉得看看能懂,但运用自如确实太困难了。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9 12:32
花若叶 发表于 2016-12-8 11:35
看过《纸牌屋》,了解了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美国大选,你会发现"德"的窘境在于标准的无定。
硬要大一统,任何 ...

叶子,我这个是发散思维,你个复旦高材生不懂?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9 12:33
泌水 发表于 2016-12-8 20:23
下一回该说厉王拒谏了
静候

估计要等一等了,我要忙碌几天,天天没事写字的光景要消失一段时间。。。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9 12:33
沧浪之 发表于 2016-12-9 00:02
学习~~

太客气了,共勉同学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