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一意孤行 [打印本页]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7 17:49
标题: 一意孤行
本帖最后由 新解玉玲珑 于 2016-12-7 17:54 编辑
我一提读书,宋朝就笑了。他的笑是有理由的,因为几年前,我信誓旦旦要译《五种遗规》,成立了一个译书小组,其中就有宋朝。后来嘛,没两个月所有人都撤出去了,只剩下我跟老虎两个人了。那天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帮书房,我说还人情啊。有些情谊,存在心里,虽然从来不说,但一直记得。
很多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就象我译书,没名没利,投入大量挑灯夜战的时间,收获的不过是最终往网上这么一投放,并且心里一直忐忑,我们译的对吗?会不会误导他人?但在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多浅薄,多无知,这就是收获。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前,我总拿无知当有知,沾沾自喜。现在,至少我知道自己有多无知,较不得真,跟醉笑真没法比啊。这认知象一把利刃,直指内心。又象书房,依照墓规,早晚在撤并之列。我也不认为坚守下去有任何意义,但是,宋朝以为有意义,那就帮一天是一天,能挨到哪天就到哪天吧。我们总能在无意义外收获到有意义的事情吧?读书亦是。
泌水在笑,九弟在笑,那江在笑,一池在笑,花大妈也在笑,笑就笑呗。反正我脸皮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反正好歹牛帮还没笑,还在一本正经地响应。
今天读的小故事叫《邵公谏厉王止谤》,原文大意是,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责骂他。厉王为了堵住百姓的口,就找了卫巫监听,谁骂就杀头,国人以目。大臣邵穆公看不下去啦,把纳谏兴国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厉王不采纳,结果呢,国人起义,厉王被放逐到彘地去了。这是周朝历史上有名的“国人暴动”,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最终被犬戎所灭。
这个小故事所阐述的道理,基本都快被讲滥了。估计牛帮一肚子典故要倒,我就不多说了,老抢占主阵地,让他一直在侧路上徘徊,剑走偏锋,有点不厚道。
纳谏与止谤,历史上似乎每个朝代都会提到。《尚书•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见官与民永远是朝代兴亡的主宰。每个强盛的王朝,都有几个善纳谏的皇帝。每一个灭亡的朝代,都有几任刚愎残暴不听劝阻的君王。比如齐威王善纳谏,使齐国称雄于诸候;唐太宗善纳谏,使唐代出现了贞观之治;汉文帝善纳谏,使汉代出现了文景之治;宋太祖善纳谏,建立了鼎盛的大宋王朝。夏桀残暴,失了夏朝,商纣王止谤,导致商灭;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只历二世;项羽刚愎自用失了天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自古及今,无不如是。
所以,我是否从谏如流把读书这事儿停了呢?是个问题。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7 18:12
切瓜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7 18:13
回亲耐的玉爷
俺没有笑
真的
俺表示俺只是对读书有不同的认识
但俺文化少不知道咋表达
所以俺表示很内向
作者: 九弟 时间: 2016-12-7 18:15
只是您老人家现在读的这些书
俺啃不动了
作罢
廉颇老矣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7 18:33
说明我老了,只对老书感兴趣了。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6-12-7 19:01
读书嘛一意孤行最好
章学诚先生曰,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作者: 花开富贵 时间: 2016-12-7 19:05
继续。
能看到思想的火花就好,不管是谁的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6-12-7 20:27
章学城也是从袁枚那里贩来的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6-12-7 20:32
我笑了么?如有嘲笑,恐怕连我也在被笑里面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要回头偶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6-12-7 20:36
书房就要讲书,书的涵盖很广
提倡心平气和的探讨
希望就书论书的辩论
作者: 一池碎曲为谁弹 时间: 2016-12-7 20:45
我没有笑,我是建议好吧!
看来没领会建议精髓。
把周五下午周六周七的书先读好,再读周一周二周三周四的。
先读好生活这本书,再读其它书。
而生活的书,最难读好,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够读的了。
然后有空,再读书。
作者: 一池碎曲为谁弹 时间: 2016-12-7 20:45
我没有笑,我是建议好吧!
看来没领会建议精髓。
把周五下午周六周七的书先读好,再读周一周二周三周四的。
先读好生活这本书,再读其它书。
而生活的书,最难读好,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够读的了。
然后有空,再读书。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7 21:32
其实有些人爱读古书,也不是装,就是认可古人的一些包括修身到治国的理念,觉得不虚此读罢了。读过这些书,再读现在的很多书,感觉白开水一样无味了是。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7 21:33
呵呵,见笑了。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7 21:33
谢谢泌水鼓励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7 21:34
怕我拍砖吧?六星好象没拍砖的环境了,大家都老了,没激情了。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7 21:37
嗯嗯,是建议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6-12-7 22:02
我不笑你
宝贝,加油,你是最棒的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16-12-7 22:15
我是否从谏如流把读书这事儿停了呢?是个问题。
——————————————————————
此言谬矣!书可读,但要读成乐趣。这是大家的主要意见,没人反对你读书,只是劝你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如和尚早课晚课诵经,晨钟暮鼓的招呼,大可不必。像你,一手握一杯红酒,一手给老虎添香,捎带脚把书读了,那有多哏儿!
现在,我的乐趣之一,还是进书店选一两本书。电脑上也可以看,但还是不如捧在手里有真情实感。这也许就是一种未泯的读书情怀吧。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6-12-7 22:34
俺也不笑你,你做你力所能及爱做的事,在俺看来怎么都是有意义的。。。。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6-12-7 22:57
你喇嘛漂亮 说什么都是对的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6-12-8 01:39
我要带着笑容入梦。。。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8 09:01
咱们的约定继续哈,我写帖子逗呢,哪儿有这么脆弱。
作者: 薇芸 时间: 2016-12-8 10:31
反正我是懒得翻故纸堆的,我只看帖,你读了再写我再看,好省时间。。。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8 16:19
我只有把书读成任务才能勉强自己看点。太贪玩了啊。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6-12-8 16:19
好。我以后读时,就尽量复制下原文和译文。让你也跟着读读,
作者: 薇芸 时间: 2016-12-8 16:56
这样挺好,我看你怎么解读,然后再看看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作者: 轻言 时间: 2016-12-8 16:56
要坚持哦,看你们读古书,我不行,硬着头皮把那本厚书翻完了。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6-12-8 18:0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很好,能够从读书中思考这么多,我是好久没读古书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