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与“年”相关~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16-12-31 22:02
标题:
与“年”相关~
本帖最后由 江小蝶 于 2016-12-31 22:06 编辑
【以下资料,来自网络。】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上古的中原地区和藏族都是过年,后来变成了过岁(说法还是讲“过年”)。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16-12-31 22:03
本帖最后由 江小蝶 于 2016-12-31 22:08 编辑
年在古代汉民族传说中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夕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来伤害人,神仙年与人们齐心协力,通过放鞭炮赶走了”夕“。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即除掉了猛兽夕,为了纪念“年”,把初一称为过年。(引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除夕的故事》,并非现在错误版本,“夕”是怪兽)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16-12-31 22:13
郭沫若“岁”字考结论为:
(1)岁戌古为一字。(2)古人尊视岁星,以岁为之符征,以表示其威严可怖,故以岁星名岁,(3)由岁星之威再孽乳而为年岁字(郭氏著《甲骨文字研究》上册)。《说文》则谓:“岁,木星也,从步戌声,律历书,以五星为五步。”其意亦先有木星名岁,然后始有年岁之岁。唯日本学者新城新藏反对此说,以“岁字似由配合步与戌而成,其意乃指戌月迄戌月之一年。又所谓戌月者,系指十一月”,由此十一月至彼十一月,为一岁,乃先有年岁之岁字,然后举以名诸木星。(《东洋天文学史研究》第三编第三节)古固无以十二辰记月,但戌为十一月,殊不可信。不过先有年岁,后以名星,亦可备一说。姑且不论先有木星名岁及后有年岁之岁,还是先有年岁之岁及后以名木星者,岁字实与农事有关。这是因为星象天文为农业兴起后之事。而年岁与农作有关,尤显而易见。(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16-12-31 22:17
[к:塷:
ɡɡλ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16-12-31 22:18
本帖最后由 江小蝶 于 2016-12-31 22:22 编辑
据黄现璠在其著《古书解读初探》一书中说道:“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生于禾,非禾生于年。故《说文》曰:“年,谷孰也。”《尚书正义》引孙炎亦曰:“年,取禾谷一熟也。”
其实,从甲骨文的“年”字就可以知道,“年”最初是一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其实就是“年成”、“收成”,后来才引申作为“年”这一计时单位。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16-12-31 22:20
本帖最后由 江小蝶 于 2016-12-31 22:26 编辑
年的产生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它最初是指庄稼的一个成长周期。西周的农夫在农历的十一月间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这被认定为是新年的习俗起源。但这时的年没有固定在某一天。到汉武帝时期,才正式确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春节开始定型。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16-12-31 22:30
年者,为人类社会纪历。伏羲以前称为“载”。伏羲时期称为“岁”。继伏羲之后称为“年”。
“年”是神农氏炎帝所创造出来的用以指导农耕劳作的纪历称谓,也叫农历年。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16-12-31 22:31
为什么称为年呢
炎帝的名字叫石年,石年诞于烈山石室,其母安登,其父少典。少典父母即是伏羲和女娲。石年意为其寿如磐石,万岁不倒,亦称之为万年寿。所以人们以炎帝“石年”的“年”字做为地球绕太阳一周约365日的纪历方法,并把此纪历演算到万年以后,叫“万年历”。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16-12-31 22:35
好吧,最后的最后,还是俗套:祝福!
[attach]436777[/attach]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7-1-1 00:24
祝福小蝶江,蓉儿大,新的一年活得如诗如画更如意。。。。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