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汉奸”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hushaozhong    时间: 2017-6-22 17:04
标题: “汉奸”教育
      教育: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工作,主要指学校教育
      汉奸: 原指汉族的投敌者,后泛指卖国求荣、效忠外敌的叛逆者。
      以上是名词解释。那为什么汉奸要加引号呢?尽管汉奸有“后泛指…”的说明,但作为一名政治家,不能给人留有丝毫的把柄,只能换个名词叫叛国。因为中国有56个民族,不能单单考虑汉族人的习惯。叛国两字不形象,还是汉奸形象好听(不然日寇入侵时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去当汉奸的);因为标题是汉奸两字连着教育两字,因此也得咬文嚼字,汉奸带上引号,就会避开用词不当的嫌疑。不过还要补充声明:带引号还有假汉奸的意思在里面。否则教育部长不知该撤多少个了。
      言归正传:目前的教育偏重于考试,偏重于尖子,主要方法是灌输法。有人对恢复高考后历年各省高考状元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现在没有一个称的上是亮堂堂的角色!钱学森临终遗言“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
      名人说中国的大学教育不行,而大学以下的学校目标就是向大学输送更多的学子,并以输送数量多为荣。因此整个链条的是有问题的。
      2千年前,大学生包分配,进了大学的门,就是草鞋换皮鞋。到毕业分配时所学专业对口与否,则是次要的。2千年后,虽然没有包分配了,但大学仍然像菜市场一样,人头涌动,好不热闹,并且学杂费一路飙升。但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那些无名气的大专院校叫毕业学子伪造就业证明,标榜母校的政绩。
      那些名牌重点学校,靠的是招徕高分的尖子学生(教授们是白痴其实也是没有关系的),然后又以输送国外的数量多为荣,多数继续去留学了,据说80%的留学生以后没有学成归国,如此中国的尖子教育方向就是为国外输送最好的学子,由此推论,不就是培养高级“汉奸”吗?不就可以简称叫“汉奸”教育吗?当然这样称呼有点冤枉了中小教育,但谁不以向 “汉奸”学校输送学生为荣呢?
      教育改革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1.教育大家孔子的老师是谁(他是谁培养的,如何教出来的)?
      2.孔子教出来的三千弟子有几个是人才?
      3.从幼儿园到大学,现在培育花费需十万以上,投入已经很昂贵了,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还是不受社会欢迎,这就要考虑教育课程方向有问题,而不要把责任推给社会。
      4.要合理处理人才培养战略和大多数孩子的教育问题。尖子毕竟只是少数,为了少数,而令大多数去当太子陪读,这样的教育方向是不对的。
     5.现在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别,单独选择一种也是不对的。孩子在发育前,应该以灌输方法为主,发育后应该以启发方法为主。
     6.要彻底改变“汉奸”学校的招生方法。
作者: 秋月迟迟    时间: 2017-6-22 19:11
这个问题太大,牵涉到的太多。可以逐一展开讨论一下。
作者: 秋月迟迟    时间: 2017-6-22 19:12
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民国时期出了那么多大师?无论男女都出了很多有建树的人物。
作者: 秋月迟迟    时间: 2017-6-22 19:15
为什么北京的孩子可以很低分就入读清华、北大?这是否是必须的优惠?又是为了什么?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6-22 20:27
秋月迟迟 发表于 2017-6-22 19:15
为什么北京的孩子可以很低分就入读清华、北大?这是否是必须的优惠?又是为了什么?

北京的好大学太多呗。如今不是讲舒解非首都功能么?把北大,清华这些大学迁到各地去就缓解些。
作者: 秋月迟迟    时间: 2017-6-22 20:33
张典 发表于 2017-6-22 20:27
北京的好大学太多呗。如今不是讲舒解非首都功能么?把北大,清华这些大学迁到各地去就缓解些。

应该不是这个原因。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6-22 20:34
现在分数至上,能考高分是王道.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都不太重视的.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6-22 20:34
现在分数至上,能考高分是王道.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都不太重视的.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6-22 20:39
秋月迟迟 发表于 2017-6-22 19:15
为什么北京的孩子可以很低分就入读清华、北大?这是否是必须的优惠?又是为了什么?

相比下,外国人上清华\北大更容易.请看:
-----
我国对于外籍学生参加中国的高考一向是由加分政策的,这也让很多家长为了享受政策而给孩子办理外国护照,摇身一变,成为了外籍人士。这早就已经不是秘密了。

而清华大学的国际学生本科招生将从2017年开始采用申请审核制,取消笔试。即外国人想进清华读本科,无需参加考试,提交申请材料等审核通过即可。

已经移民国外的原中国籍学生也可以参加清华国际学生本科招生,同样采用申请审核制,无需考试。但必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4年以上,且最近4年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

这样的好政策,更让为孩子移民的理由充分而坚定!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6-22 21:04
秋月迟迟 发表于 2017-6-22 20:33
应该不是这个原因。

北京的院校,招收本市的名额多些,竞争就不那么激烈了.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17-6-22 21:31
也不能一杆打死。
早期的填鸭,终有他消化的一天。外国教育是先进,但那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比如在学校里,同样上一堂礼仪课,外国孩子不一定背下来,但他们日常所见能更多印证所学。而在国内,课堂上再讲的彬彬有礼,出了校门所见尽是巧言令色,背下的也是虚假的认知。
慢慢来,可能经济发展太快,导致人们对什么都急于求成。而素质,真不是朝夕就可大变的。
目前来看,应试教育尽管有缺陷,但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立马代替。若说教育尽是为国外输送汉奸,那中国这几十年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就不好解释了。
作者: 壶中日月    时间: 2017-6-22 22:11
谁把中国的教育都搞成产业化了。哈
作者: 益阳乐平    时间: 2017-6-24 18:32
所言有些过,但也有道理。赞!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