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小说,散文及其它-------兼与悲剧商讨 [打印本页]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14:07
标题: 小说,散文及其它-------兼与悲剧商讨
本帖最后由 竹林吹箫 于 2010-2-8 14:40 编辑

写了一阵子的小说,散文也写了些,看了我想好了悲剧的小说《爱上我是为了忘记你》,突然产生了一些想法:小说,叙事散文和心情故事,到底有啥不同?

都说百度是无言的老师,对,俺找百度要答案去。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

再来看看悲剧的小说片段:

我是一个行走在时间背后的人。我把过去看的很清楚,却总是看不清未来。我知道他过去的故事。那个离开之后,他便经常在我这里喝得大醉。醉了便说爱你”“不要离开我 我当然知道这个不是我。
      
我在他的醉话里更多的知道了他的故事,知道那个的名字。我知道他无意间陷落在那座叫爱的城池里。但他不能逃离婚姻那座围城。他知道他的责任在那里,他无法解释自己,无法面对。他只是说自己是自私的。只是说自己对那场邂逅的突然袭来爱永远无悔。只是说自己对不起所有的人。
      
我常常看他喝醉,常常听他自言自语的醉话。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像憎恶那些滥情的男人那样鄙弃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悲喜着他的悲喜。
        
我把自己丢在别人的故事里。在别人的故事里沉醉,在别人的故事里伤悲。从何时起,我开始客串一个同样悲剧的角色我不晓得,总之我忘了在N机前抽身而退。即便我知道他——爱上我是为了忘记她。

读起来感觉就像一个人在自言自语,自顾自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人物心理描写,没有人物外貌特征描写,隐隐感觉到那个男人时常到我家来喝酒,为什么到我家,而不是到别人家?他和我有什么关系?不清楚。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再来看看悲剧的文字:

我知道我们的故事注定悲剧,就像他也知道。但我傻傻的以为,只要我不去在乎那结局,就无所谓悲喜。
      

可是很多时候,并不是无欲无求,就可以坦然,豁然,安然,了然······
        

没有战争,我已经丢盔卸甲,落荒而逃了。我在他妻子的信里读懂了患难与共,相濡以沫。我知道了他的爱曾经怎样厚重,知道我的爱又是如何脆弱。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说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我知道永远很遥远,我并不期待永远。可我不知道一转身就是永远,离开他之后,我才懂得。
        

我的离开,他不会开口挽留;离开的理由,我不说,他同样也不会问。
      

我知道我走后他会在所有人面前,装得无所谓;我也知道他一个人的时候,会用喝醉来麻醉。
     

我曾经归罪于时间,可现在却企望时间来为他疗伤。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他的身边多了一个她。我以为·····
     

可是他却在两个女人的对视里泪流满面。

整个是个抒情散文笔法,一点故事情节都没有,连叙事散文都谈不上。

什么是散文呢?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不过,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都属于散文的范围。这样,就有了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叙事散文,可以围绕着人物,事件而娓娓道来,要求“形散而神不散”,譬如我写的《蔡姐》,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最多是一些生活片段,但都是围绕着蔡姐而展开的,看完之后,相信读者会对蔡姐这个人有了大致的了解。

所以说,悲剧的这篇文章,不是小说,也不是叙事散文,甚至连心情故事都谈不上,没有细节描写,最多是心情文字,日记也。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14:12
第一次写小说评论,不知道该咋写,将就着看吧。:dizzy: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14:14
哎呀,这个就是我想看的,忒好了!!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14:18
我还有一个不太明朗的问题,什么是小说情节呢?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14:38
我还有一个不太明朗的问题,什么是小说情节呢?
唐朝国庆 发表于 2010-2-8 14:18

-----------------------------------------------
:o 小说情节,就是细节描写吧。譬如说,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怎么去爱呢?给她买花,献花的过程,就是细节描写。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15:12
换句话说:就是具体表现。
作者: 可馨    时间: 2010-2-8 15:18
悲剧还没看到。看你们PK很精彩!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15:20
本帖最后由 唐朝国庆 于 2010-2-8 15:22 编辑

比如说吧:要把将环保进行到底。这是散文。那人把一节废电池投入到商店的收集盒里。这是情节。
对不?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15:26
结果那人没投中,废电池掉在一个女孩子的脚边,女生差点滑倒,他们认识了……分手了。
这是故事。
是不?
作者: 妙韵怡然    时间: 2010-2-8 16:46
用散文的语言风格书写小说的故事情节,会更优美.:P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04
:《寻常巷陌》



                       艾晓明
               

          城市有大街,有小巷。大街是盛装华服迎宾礼宴,小巷才是家居过日子的地段。
          这些年,到过的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带都有了许多的建筑物,看多了会发现,每个城市热闹繁华的地方,其实也大同小异。不信,你看新闻联播以后的天气预报,每个城市的图象都是个标志显著的建筑,无非建筑的朝向不同,一个高点,一个低点。至于寻常里弄、胡同小巷,那肯定是见不着的。半年没去天河车站,几日前去送客人,就发现又是座新城拔地而起。哎,无非是些高房子,小孩搭积木的模样。
          城市有些小街,才有情趣。大街一拐弯,靠小道栽着一遛小叶榆树,从你小时侯就长在那儿,一些小铺子,小门脸儿。三步见个熟人,买东西和街坊聊天。今年出差去北京,想请朋友吃饭,朋友道熟,七弯八拐,给带到一个叫“小明大食堂”的地方。看那牌匾不禁暗笑,我自己家开的啊。又唤回过去的记忆,到钟点去食堂打饭。朋友那也是真熟,管老板叫兄弟。兄弟说:哥,你跟大姐先吃着。上来的都是京城老百姓日常的饭菜,白糖西红柿,粉皮拌小葱,皮蛋豆腐,凉面外加一碟小黄瓜丝,吃完了还给。大兄弟时不时过来说两句话,真不见外。
          年轻时老跑小县城,到了地方也是找吃的。有年在湖北某县,一条小街,卖一种蟮鱼粉。烫一碗河粉,浇一勺红与黑的辣椒蟮鱼丝。正待再吃一碗,汽车鸣笛要开拔。放下筷子,失魂落魄。这一点亏欠,足有二十年未得弥补。到后来招生再去湖北某县,走遍县城没了蟮鱼粉,吵菜也无非是对付来去流动人口,没滋没味。
          最高兴的是重庆,那些小街才叫是生活在沸腾。到处是食店,遍地的火锅和茶馆,小吃数都数不过来。还有那招牌,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三军过后尽开颜。
          香港的庙街、西环、北角等地方,也是小巷多,卖些货品细碎、实惠,当街还有巨大的茶炊,里面是些清补凉的药饮。到了那些地方,就有住家的感觉。
          听说广州将拨巨资搞市容,以迎接全运会。希望别全扔到那些当红的大建筑上。街巷里弄也该装饰休整,搞些花草树木什么的。人家笑话咱们这儿是国际性大排挡,我看也不难听,酒好不怕巷子深嘛。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05
援引一篇艾晓明的小说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10
汪曾祺的小说比较接近散文,是散文化了的小说。他说;“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象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了。”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11
现在的小说,情节设置上也呈两种倾向:“强化”或“淡化”。情节“强化”的小说,作者常常利用尖锐的、惊险离奇的情节来表现人物性格,作者往往将人物放在尖锐、严酷的矛盾斗争中加以磨炼和考验,造成紧张、激烈、大起大落的气氛和戏剧性的高潮。这类小说,其好处是吸引人,扣人心弦。缺点是过分强调巧合,多少丧失了一些真实感,让人一看就是“戏”,太戏剧性了,往往丧失了生活的开阔感和高瞻远瞩的距离感。有时候,过分强调情节,也会使人物在情节的安排下无所作为,使人物性格难以表现。情节"淡化"的小说,不写那么多的巧合、偶然、生死矛盾、巨大的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写平凡中的意义。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19
情节的淡化种种
1选材上不局限于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以一种开放的态度选取各种点上的生活现象进行加工。
2跳跃省略、计白当黑的表现手法超越了密密实实的情节网,把读者的思绪延伸到了文本之外,使作品的意义胜过情节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20
鞋架——魏金树
  
  床似乎太高,于是床下摆了个鞋架。鞋架是用几块木板钉成的,极简陋。
  春:鞋架上,摆着一双大号解放鞋,鞋上有破洞,散发着难闻的臭味儿。
  夏:鞋架上并排摆着两双鞋,一双是大号解放鞋,一双是红色高跟鞋。解放鞋打了补钉,也不再那么臭;高跟鞋几乎没有什么异味儿。
    秋:鞋架上,并排摆着两双鞋,一双是红色高跟鞋,一双是中号黑皮鞋。高跟鞋很整洁,似乎还有股香水味儿;黑皮鞋油光锃亮,属于挺时髦的那种。
  冬:鞋架上,摆着一双大号解放鞋,鞋上有破洞,散发着难闻的臭味儿。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21
作品以床和鞋作为透露故事信息的载体,通过跳跃式的叙述来展示关键细节,让读者在猜谜式的解读中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去补缀情节领悟意义,可谓别具一格。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22
其实,强化或淡化情节都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表现方式而已。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23
)“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
   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平铺直叙,一直 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 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21:34
嗯,由新思潮,密切关注。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21:37
我最近读了一本小说《风声》,我感觉写的很精彩,故事性极强。我读了一天。
以前读过一本小说《长恨歌》,我感觉写的冗长,抒情性极强,我读了很久,才坚持读完。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40
呵呵 一大推,其实我也喜欢情节取胜的小说 二者并不矛盾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21:45
我觉得吧,小说就应该有很强的故事情节,能吸引人的眼球,看着过瘾,在我们的面前,打开了一扇窗,透过窗户,看到以前没看到的风景,就是好小说。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21:47
密切关注二人的对话!!经验是个人的,拿出来就是大伙的。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21:49
散文呢,带有主观的东西多些,虽然语言优美,但故事情节一定缺乏,写散文,你可以抒情,感叹,但把小说当散文来写,就有点四不像。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21:52
散文和小说的根本分歧点,到底在哪里?
相同点都是叙事,叙事散文,小说叙述。不知道是不是?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21:54
)“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
   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平铺直叙,一直 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 种说不 ...
我想好了悲剧 发表于 2010-2-8 21:23

-----------------------------------------------
小说是快餐,看完就拉倒;若看你的文字,要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就像吃鸡肋一样,思考半天,那还不如去看古文。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1:55
我觉得吧,小说就应该有很强的故事情节,能吸引人的眼球,看着过瘾,在我们的面前,打开了一扇窗,透过窗户,看到以前没看到的风景,就是好小说。
==============================
对,但不能说淡化情节的小说就不是好小说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21:56
小说是快餐,看完就拉倒;若看你的文字,要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就像吃鸡肋一样,思考半天,那还不如去看古文。
==========================
哈,我笑喷。
实际是什么呢,这话说得有理。就是读个故事。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22:01
汪曾祺的小说比较接近散文,是散文化了的小说。他说;“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象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了。”
------------------------------------------------------
看看,汪老也说自己不会讲故事,他就写散文。我和他相反,我不太喜欢抒情的散文,要啥没啥,叙事散文看着才有味道。也许不同人的口味不同吧。你喜欢的我不一定喜欢。对吧。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22:01
悲剧,你的理论能不能说出依据,就是出自哪里,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我如果用了你的理论,人家问起来,我也有个说明的。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22:04
我倒觉得这样好些,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悲剧的哪篇小说,如果可能的话,如何才能修订得好看些。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22:09
散文和小说的根本分歧点,到底在哪里?
相同点都是叙事,叙事散文,小说叙述。不知道是不是?
唐朝国庆 发表于 2010-2-8 21:52

----------------------------------------------------
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情节,叙事散文可以有很多的生活小片段,但必须围绕一个主题来写,此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小说呢,故事情节必须紧凑,不能太散,太散了,就不是小说,而是叙事散文了。那个红尘散仙的小说,故事性就很强,很能吸引人。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22:14
我倒觉得这样好些,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悲剧的哪篇小说,如果可能的话,如何才能修订得好看些。
唐朝国庆 发表于 2010-2-8 22:04

------------------------------------------
:P 要是我写,我就不会自顾自地说话,而是把事件描写具体,清楚明白,有冲突,有矛盾,有情节,那样会好看点。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2:16
小说是快餐,看完就拉倒;若看你的文字,要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就像吃鸡肋一样,思考半天,那还不如去看古文。
==================================
吧小说比喻成一种快餐,本身不就在贬低小说。真正经典的东西不会是快餐,恰恰是耐人寻味的。
呵呵,我不是说我的是经典,撇开我的小说。我们只是说小说的一种形式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8 22:18
悲剧,你的理论能不能说出依据,就是出自哪里,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我如果用了你的理论,人家问起来,我也有个说明的。
======================
你指什么?呵呵,那些话当然都不是我的,我没时间打那么多东西啊 呵呵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8 22:28
今晚困了,明日来看你们pk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22:31
小说是快餐,看完就拉倒;若看你的文字,要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就像吃鸡肋一样,思考半天,那还不如去看古文。
==================================
吧小说比喻成一种快餐,本身不就在贬低小说。真正经典的东西不 ...
我想好了悲剧 发表于 2010-2-8 22:16

----------------------------------------------------
快餐文化不一定就是坏的,再经典的东西,没人看就不经典了。你看那个杂文,每篇不长,属于短篇,适合现在快节凑的人们。写出来的东西,有人看,而且愿意看,起码是成功的。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8 22:44
说小说是快餐,我的意思是:一篇故事很快就能看完,不用劳神费力,适合于大众的文化消费口味。或开心一笑,或掩圈思考,这就是收获啊,又怎么是贬低小说呢。晕倒。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09:32
或开心一笑,或掩圈思考,这就是收获啊,又怎么是贬低小说呢。
=======================================
我感觉说的有理的,所谓收获不是一读完了,就都去出门拦惊马了。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09:34
淡化情节的出处我不知道是不是这里来的:


小说的写作技巧方法略谈类别:言情小说
        (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

       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如1964年7月5日《湖北日报》发表的一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采取这一手法此文一开头是:夜墨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即文中主角)到一个生产大队去由于第一次去路生加上碰到天没月亮没星星自己又没带手电真是把人急坏了就在这时我碰到一个社员恰恰住在我要去的大队就把我引去了沿途他一会说:“同志注意前头有条沟!”一会又指点我:“同志注意左边是塘!”最后进了村又指着一条巷子说:“里面住着咱们队长他会招呼你的”可第二天清早我从队长屋里出来看到一个强壮的中年人挑着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场旁边的堰塘走来待他走近我一瞄哎多好的一条汉子眼怎么瞎了?正想着只见他蛮不在乎地下塘挑水我大吃一惊喊:“……是塘你不要掉到水里了”他回过头眨眨眼好像看到了我:“你不就是我昨夜给你引路的同志吗?”……看到这儿读者一定禁不住问自己:他是个瞎子吗?为什么能那么利索地引人走夜晚呢?为什么他比有眼睛的人的“眼睛”还明亮呢?这就叫作“切入悬念”下面就等着作者“倒叙事件”——读者也就非读下去不可了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

       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引自《卓别林——伟大的流浪汉》一书)这就告诉我们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非常巧妙地作到了这一点小说是叙述美国圣诞节这一天一对恩爱夫妇准备互赠礼物并都想买件使对方意想不到的东西妻子看到丈夫有个祖传的金表但没有表链就剪掉自己最珍爱的金色长女拿去卖了并用卖金发的钱去买表链丈夫呢?看到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金发但缺少一套适用的名贵梳子就卖掉自己祖传的、一直伴随在身边的、也是自己格外珍爱的表用卖表的钱买了一套美丽华贵的梳子结果两人一碰面丈夫拿着妻子送的新表链表没有了;妻子拿着丈夫送的一套新梳子长长的金发没有了!夫妻俩只好凄然相对而笑在这里尽管有对故事主人公与读者的“出其不意”但统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夫妻恩爱超过了对“金发”、“表链”的感情而“金钱第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下层的小人物来说也只能是这样辛辣的结局

       (三)“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

       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平铺直叙一直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如张洁写的《拾麦穗》是讲农村的一个小姑娘家里很穷每年夏天割麦时她总是挽个篮子到打过麦的麦地里拾麦穗这个时候一个卖麦芽糖的老汉来了别的孩子用拾的麦穗与老汉换糖吃而这个小女孩舍不得老汉便常常免费敲糖给她吃别人就笑她说她嫁给这个老汉算了她对此并不怎么懂老汉也觉得没什么大家也只是开开玩笑以后也再没提起此事可她——这个小小的姑娘当老汉没再来卖糖时却在村头等着等着……她在等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吃老汉的糖吗?不这里面有说不清的味有一种淡淡哀恋一种人与人之间能相互沟通的情绪…这就叫“形散神聚”是“无结构”的结构是用一种内在神编织的“情结”文体

       (四)“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

       作者在写小说中似导戏的导演常常让舞台上的角色拿这样或那样的具好导演会利用这个“具”不只让一个角色而使许多角色与这个“具”有关系;不只让一方而是让矛盾的双方都与这个“具”打这样就可以从这个“具”身上挖掘人物心灵世界揭露生活本质完成作者在这发现上的美学思想当代英国作家斯丹·斯托的短篇《二十先令的银币》就是如此我们看到“20先令的银币”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具作者就利用这个具首先让文中的、有钱的马斯顿太太故意把它放进一套衣服里然后让她的仆人弗斯戴克太太送这套衣服到洗衣店去洗但代了一句送洗之前得把衣服袋掏一掏弗斯戴克是个穷人丈夫又瘫痪急需钱用这银币该给她带来多少欢乐呵:可以给可怜的丈夫买水果买烟加上一瓶酒;还可以去买几件必须添置的衣服……而马斯顿太太就希望弗斯戴克悄悄地瞒下这枚银币并把这二十先令花掉然后她再叫弗斯戴克上这笔钱弗斯戴克若不出她的目的就达到了证明穷人穷得卑劣、下*而她自己才是高尚的你看作者利用这个具自然而然地“一箭双雕”了既展现了世界穷人物质的贫穷还暴露了富人神上的无耻并深刻地揭示了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残酷!这篇小说的结尾是:弗斯戴克太太经过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后总算没用这个“设下圈套”的钱当马斯顿太太一过问她就颤悠悠地还了……可这“二十先令的银币”却深深地在读者脑海里打下了烙印

       (五)“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

       小说作者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偶然中隐藏着的必然学会在写小说时运用这种偶然中的必然它能引发读者寻根盘底地、津津有味地追读下去而且能揭示生活中不易发现的本质意义如法国小说《项链》的作者莫泊桑对此技巧就运用得非常漂亮故事是这样的:小职员的妻子路瓦裁夫人为了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在准备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时向她的女友借了串项链配戴当晚这项链加上她的美貌确实让她出了风头不料乐极生悲在归途上她竟丢失了项链为了赔偿这项链她不得不承受经济上的压力经过十年艰苦努力她和丈夫还清了因买项链所欠的债谁知待她刚还完债便发现她原来借的项链是假的真是一夜风头得到的是十年辛酸片刻虚荣换来的是半生痛苦这“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项链债务”——“发现项链是假玩意”的一系列情节节节都隐蔽着“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读来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六)“银丝串珠数点一线”法

       当今现代派小说家面对某些人的神危机产生了恐惧感于是他们常常用荒诞的、超现实的、生活中还没出现的、纯粹主观想象的“抽象”物于以编织描绘——以反映他们的世界观

       而且在写法上从表面看往往是分离的、意识流的、不易理解的但是仔细读会发现这些小说内部是互为联系相辅相成彼此烘托合成一体的可称之为“银丝串珠数点一线”吧如美国作家亨利·斯莱萨写的短篇小说《……以后》它是反映核战争恐怖谈世界进行核大战以后的情况核大战如今没有发生如何描绘?现代派的作家就用他们打碎当代世界的“碎片”主观荒诞地串起来叙述《……以后》共分四段:“博士”、“律师”、“商人”、“酋长”这博士、律师、商人、酋长之间毫无联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博士”段讲的是——他原来教《记忆学》训练学生养成完美的记忆已出版了六本这方面的专著可核战争后他失业了人们再不要记忆了核战惨状令人不敢回忆!所以他只好改教“速成课程”——“如何忘记”“律师”段讲的是:过去的杀人犯是要判极刑的但核战后人减少了百分之九十女人与男人的比例是800∶1因此这位男杀人犯现在的极刑是:与18个女人结婚使他妻子的总数达到31个“商人”段讲的是:原来他以为核战后人死的多服饰用品销售量会直线下降但一个优生学教授对他说由于原子辐变种生育—一个孩子有两个头已经接近生育总数的65%所以包括帽子的服饰用品会逐渐畅销供不应求商人也就放心了“酋长”段讲的是:几个文明的白种人跑到一个很远的孤零小岛上去躲避原子辐毒他们随身带了个仪器—一个开着小的金属物凡是有原子幅毒的人只要一瞄它它会发出声响这些白人与岛上的土著酋长见面后就用这仪器试验:当时岛上的土人瞄仪器仪器不声不响;而白人看仪器仪器狂呼乱叫白人大喜请求留下可白人进村后酋长下令把他们杀掉并与部下吃了他们的结果染上了原子辐毒再瞄仪器仪器便响起来从此原子辐毒在哪儿也不能幸免了这四段无连贯的情节堪称“笔断意不断”藕断丝连以四个不同的荒诞侧面反映了世界一些阶层在核战争后的心态现代派作家就是这样把当代与未来采用他们的人生观穿起来了

       (七)“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法

       这种小说技巧是运用文中两个一明一暗的线索平行*双环连套从一个人物引出一个人物从一个故事引出一个故事不仅使两个人物、两个故事发生密切的关系而且不断丰富人物格推动主题思想深化如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结成双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八)“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法

       这种创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人物不妨先压一压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而准备贬低的人物则不妨先让他“威风威风”然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得更惨这里先看看“欲扬先抑”的典型例子它就是马烽写的《我的第一个上级》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县农建局的田副局长从表面看这个老田衣冠不整披个烂棉袄无打采疲疲塌塌慢慢吞吞简直不象个领导样子可随着作品的逐步深入突然异峰崛起:他在海门决堤抢险过程中熟谙全局胸有成竹果敢勇猛不顾1954年防汛中患上的、一直没有好的、十分严重的关节炎身先士卒地带头在大风大浪中搏斗一直到战胜险情才收兵!作品正是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英雄人物而“欲抑先扬”的例子各类小说中都有象《水浒》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先把蒋门神描绘得如何厉害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先扬“可武松一出场几个回合蒋门神就趴下了:一方面衬托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蒋门神欺软怕硬的虚弱本质揭露无遗这两种写法常常是*使用互辅互补

       (九)“盆中藏月以小见大”法

       用这个技法的小说一般题材单纯场景单一人物较少情节相对来讲也比较平淡但如何从单纯的题材和不长的篇幅里塑造丰满的形象和挖掘出较深的主题就得“盆中藏月以小见大”了下面是作家叶文玲用此法结构的《藤椅》简介:一个中学教师杨健领回了学校发给他的一把新藤椅全家都感到高兴可高兴之后大家想新藤椅往哪儿放呢?这个三代同堂、老幼六住的15平方米的房间里现在是连一把椅子也挤不进去了于是老杨只好婉惜地将藤椅退给学校看这个作品一无传奇色彩二无复杂的情节就这么平凡人小事就这么平铺直叙就这么淡淡然凄凄然……但它确实震撼了读者的心!解放三十年了一直勤勤恳恳干教育事业的杨老师一家为什么还窝在蜗牛似的小房里?!诚然是“四人帮”十年的“愚民”政策是“白卷大王”散发的神污染……除此之外我们是不是应该清醒清醒尽快地、实实在在地清除这些“愚民”的余毒和“白卷”的偏见!让藤椅、还有比藤椅更重要的东西能来到杨老师的家呢?!大海能容下皎明的月亮小小的一盆水也能容下皎明的月亮如何以小见大一叶报春就看作者运用此法的功力了

       (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法

       这是讲小说收尾的技巧故事的开头好发展好但最后一个音符最后一抹油彩最后一个标点处理若不当也会虎头蛇尾归之失败因为这不仅是作品的落脚处还需把作品最粹的地方展现出来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09:38
继续看pk,能增添点小意外,嘻嘻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09:39
真正经典的东西不会是快餐,恰恰是耐人寻味的。
==============================
快餐的确是突出了“快”字。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12:58
刚才读报,读出一个新鲜词:闪小说。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9 13:15
呵呵,国庆,我只是担心这些文字没人看 的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13:39
悲剧,辛苦你一个,幸福一大家。我们大家都要看啊。
你和竹子的精彩对白,我们都在关注,不过很多人喜欢潜水看。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13:50
“闪小说”源自英文“flashfiction”。西方的“flashfiction”源远流长。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伊索寓言,写作者包括契诃夫、欧·亨利、卡夫卡等伟大作家。闪小说既是文学的、具有小说的特质,又是大众的,具有信息时代多渠道传播的特色。这类小说,具有小小说的基本特征,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说,在写作上追求“微型、新颖、巧妙、精粹”。从作者创作角度看,闪小说是灵感的火花,是心灵的闪电;从读者接受角度看,闪小说是一种轻松阅读,符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特色。因其短,阅读快,可见缝插针随时随地阅读。2007年1月,微型小说和寓言作家马长山、程思良在天涯社区 “短文故乡”发起了“180至210字超短小说征文”,6个月时间收到的作品总量逾3000篇,参与写手200多人,且其中不乏小小说名家。关于这类180至210字小说的命名,征文期间讨论热烈,曾多达24种:闪小说、蚂蚁小说、迷你小说、核心小说、拇指小说等,经过众多作者、专家审慎甄选,最后决定采用“闪小说”这个名称。著名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樊发稼表示,一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总是要经过方方面面的检验,才能了解它的优劣。所以,现在我们还不能保证“闪小说”已经具备承载文化的功能与实力。妄加评论优劣都言之过早。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闪小说”能够在新型的媒介上迅速而畅通无阻地传播,让大众共享,这本身就是它具备的某种优势。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15:17
继续啊,俺就热衷看真刀真枪的过招呢:)
作者: 雪天使君    时间: 2010-2-9 20:18
关注关注,绝对的热点。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20:22
这可都是干货。
对不,君君。
作者: 雪天使君    时间: 2010-2-9 20:24
悲剧的小说如果在读完后能让读者的脑海里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故事,也不失为是小说。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进入的比较直接比较吸引人的小说,如“红尘散仙”的作品。
读过后能使人有所感有所悟,或者有所乐有所悲的小说都是不错的小说。
最怕不知所云。
作者: 雪天使君    时间: 2010-2-9 20:26
国庆贴的那些不错是不错,只怕真正写的时候会“拷贝走样”。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20:44
我觉得他们说的一个我记住了,小说情节要紧凑点。
这就挺好,我想紧凑就是合情合理的发展。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20:44
君君,你能否举个红尘的例子说明
作者: 香尘    时间: 2010-2-9 21:28
还是一个问题,写小说读小说你想获得的是什么?
快餐只是一种,吃过就扔,毫无价值。
但有一点,那些流芳百世的小说,绝对不是快餐。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9 21:30
回答:我读小说要看个好看的故事这是起码的。作为男人,我喜欢看惊险的曲折的。
例如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等
作者: 香尘    时间: 2010-2-9 21:30
至于小说必须具备的要素,不是能涵盖所有的。
比如意识流小说,许多就完全颠覆了小说要素。它们是通过灵魂式言语的共振来完成阅读的。
作者: 小叮当    时间: 2010-2-9 21:45
我在关注!理论的东西虽然枯燥但是实用!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9 22:24
还是一个问题,写小说读小说你想获得的是什么?
快餐只是一种,吃过就扔,毫无价值。
但有一点,那些流芳百世的小说,绝对不是快餐。
香尘 发表于 2010-2-9 21:28

------------------------------------------------
我看小说,有故事情节的,出人意料之外的,能给我教益的,就特喜欢看。无病呻吟的就不喜欢看,扫一眼就走人。

肯特基,麦当劳不比稀饭,馒头好吃?能说它们没营养?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就四部吧,出版的小说一定浩如烟海,怎么都不流芳百世呢?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9 22:34
我也逛过一些坛子,往往是那些故事情节精彩,曲折的小说,看的人多,回帖也多,也往往置顶,高亮。经常见到那些所谓的论坛元老回帖说,能让我一口气看完的小说,就是好小说。这话不一定对,但有一定的道理。另外,不同的人看小说的兴趣,口味也不一样。悲剧的小说写得好,可能不适合我的欣赏口味吧!
作者: 香尘    时间: 2010-2-9 22:50
本帖最后由 香尘 于 2010-2-9 22:58 编辑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就四部吧,出版的小说一定浩如烟海,怎么都不流芳百世呢?
=========================================================

这话真让人无语,中国古代小说流传至今的何止千部万部
所谓的四大名著不过是现代人的美其名曰而已,真正的好东西咱老祖宗流传的多的是
只是,肯钻故纸堆的人太少了而已,所以都没长到见识

我是属于喜欢钻故纸堆的人,它们带给我的影响,我的文字足以彰显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9 22:53
耶,香尘!抱抱!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9 22:54
至于小说必须具备的要素,不是能涵盖所有的。
比如意识流小说,许多就完全颠覆了小说要素。它们是通过灵魂式言语的共振来完成阅读的。
===========================
最能打动人的不是情节本身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9 22:56
肯特基,麦当劳不比稀饭,馒头好吃?能说它们没营养?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就四部吧,出版的小说一定浩如烟海,怎么都不流芳百世呢?
=======================
什么类比啊,倒胃口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9 22:56
肯特基,麦当劳不比稀饭,馒头好吃?能说它们没营养?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就四部吧,出版的小说一定浩如烟海,怎么都不流芳百世呢?
=======================
什么类比啊,倒胃口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9 22:58
另外,不同的人看小说的兴趣,口味也不一样。悲剧的小说写得好,可能不适合我的欣赏口味吧!
===================================
悲剧小说不行的。你好好看看香尘的。
我们只是探讨小说的形式以及情节的处理。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9 23:21
只是,肯钻故纸堆的人太少了而已,所以都没长到见识

我是属于喜欢钻故纸堆的人,它们带给我的影响,我的文字足以彰显
------------------------------------------------------------------------
:)看得出,这人有见识,怎么不去写一篇《三国演义》或《四国演义》之类的出来,让我们也瞧瞧。最少也写一篇在咱中国有点名气的小说吧,让《人民日报》给报道,报道
作者: 灵之舞    时间: 2010-2-9 23:23
完了,看的我心里拔凉的,这么复杂啊,以后小说是不能写了,改写太平歌词吧~;P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9 23:23
肯特基,麦当劳不比稀饭,馒头好吃?能说它们没营养?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就四部吧,出版的小说一定浩如烟海,怎么都不流芳百世呢?
=======================
什么类比啊,倒胃口
我想好了悲剧 发表于 2010-2-9 22:56

--------------------------------------------------
:o 自己找痰盂啊,悲剧,那清纯,可爱?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9 23:26
最能打动人的不是情节本身
--------------------------------------
:o哪又是什么呢?自顾自说,无病呻吟的心情文字?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10 09:10
真正的好东西咱老祖宗流传的多的是
=====================
古为今用。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10 09:10
灵子,讨论要进行,小说照样做。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11 08:33
这篇帖子虽然零散,但形散神不散,支持继续!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11 09:46
就是讨论一下而已,增长一下见识。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11 12:38
我一直觉得太散文的小说读起来不好看,但如何界定散文小说,是通过你们讨论后知道的。
作者: 妙韵怡然    时间: 2010-2-11 14:07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11 20:05
我看竹子的观念很好,避免小说弄成情感文字。我的个人目前看法。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22 14:25
我一直觉得小说一定要有情节,故事性要强,能吸引人,否则,就不是小说了,哪还有什么看头呢?是吧:handshake国庆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22 14:25
我一直觉得小说一定要有情节,故事性要强,能吸引人,否则,就不是小说了,哪还有什么看头呢?是吧:handshake国庆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22 14:38
我一直认为小说要有个情节,这是没错的,起码目前我这样认为吧。
作者: 飘霜红叶    时间: 2010-2-22 15:51
听竹子上课,好!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23 12:06
听竹子上课,好!
飘霜红叶 发表于 2010-2-22 15:51

---------------------------------------------
:o 红叶不会笑我吧?开篇写篇小说评论吧。:handshake 谢了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23 15:07
怎么又置顶了?我要晕了。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23 15:10
怎么又置顶了?我要晕了。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2-23 15:10
怎么又置顶了?我要晕了。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3-3 01:47
不是我,是国庆弄得。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3-27 14:25
继续来探讨。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3-27 14:42
:lol老树昏鸦的小说《我的名字叫临时工》,虽说是小说,但把它当叙事散文来看,也未尝不可,里面有生活片段,有人物,有场景,但缺乏矛盾冲突,所以,不是完整的故事,我以为。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3-27 19:16
你觉得那个中月亮的女人的小说呢。我感觉场景太多。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0-3-28 20:04
这个,我还是站在竹林一边。
小说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具体的事例,有起伏的情节具体的人物,而且能让你坐下来,看下去读完。
所谓片面的抒情及大段大段没来由空洞的发泄,在我眼里,很矫情,那不叫小说,叫心情日记。
散仙的小说也有局限性,他像阵雨,节奏来得快去得也快,缺乏非常有魅力和回味的长句比拟及细腻的人物环境描写,他就是一个小小说写手,故事写手,离成功的中长篇及大气的作家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做为故事和小小说写手,他称得上六星写手的典范,我们在汲取他长处的同时,也不必一叶障目,要看到他的不能处,这样,相信会对自己的文章体裁的把握会有一定的益处。
作者: 耿去病LX    时间: 2010-3-29 12:43
:victory:野妞说得真好,小说就是故事,要有情节,有冲突,有人物,要波澜起伏,剧情曲折才好看。
作者: 蒲松齡    时间: 2010-3-29 13:04
{:1_89:}
作者: 药都公子    时间: 2010-4-1 14:44
玉儿有气势呢,呵呵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4-1 17:17
老树昏鸦的小说《我的名字叫临时工》,虽说是小说,但把它当叙事散文来看,也未尝不可,里面有生活片段,有人物,有场景,但缺乏矛盾冲突,所以,不是完整的故事,我以为。
=============================
老树昏鸦的小说不能说不是小说吧,我还是认为小说不一定要凸显情节。我并不是不喜欢情节构思好的小说,比如欧亨利,但是淡化情节的小说也可以成为好小说
作者: 我想好了悲剧    时间: 2010-4-1 17:18
玉儿有气势呢,呵呵
==============
呵呵,你的小说就是我很喜欢的风格
作者: 药都公子    时间: 2010-4-1 17:23
玉儿有气势呢,呵呵
==============
呵呵,你的小说就是我很喜欢的风格
我想好了悲剧 发表于 2010-4-1 17:18



嗯,只有玉儿会这样说。呵呵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0-7-18 18:47
我喜欢这样有益的讨论,计论得愈发深入,读的人也心领神会。其实,就文学争论来讲,无所谓对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不错的。
  不过,我还是认为,小说,应该有一定的情节,淡化是一种笔法,但也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当然,创作上也应该鼓励创新,以后可以就一篇文章进行讨论的,这样可以有的放失,免得说空话。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7-22 15:03
烟云说得好,到网上去找几篇小说来看看。;P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