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秦汉文明 [打印本页]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1:55
标题: 秦汉文明
这个题目比较大,而且也绝不是我一个后生小子能在这里高谈阔论的,盖因秦汉风采正是中国个性最张扬,中国最骄傲的年代,而且国博正在展出的就是秦汉文明,恰逢其时,我有幸去观赏,自然有所感想。
今天能有中国,功高莫过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气磅礴,睥睨一切的汉武大帝,让肆虐北方的匈奴铁骑逡巡不前。。。后世研究,中国历经多次的战乱灾难,多次被少数民族灭国,而中国两字始终屹立不倒,传承至今,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书同文。而这仅仅是秦始皇功勋的一个片段。。。
秦军几乎百战百胜的秘诀,不在于有一批如白起、王翦。。。的名将,也不仅仅是战功制度,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式兵器的生产。《秦律十八种·上律》明确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二千年后秦俑坑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其出土的所有同一种兵器都是如此。如铜弩,各个弩机上的同一部件都可以互换。如果说标准化生产是以严苛的律法和工匠们高度的自觉维系的勉强还能解释,那么经过两千多年沧桑岁月的磨砺,而出土的剑寒光逼人,没有锈蚀,又是因为什么?
经过现代分析仪器探索,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铬化处理技术是美国在1937年、德国在1954年分别获得发明专利权的。而我们现在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流水线标准化生产而到处去欧美拜师学艺的事情,我们的先辈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做到了标准化生产的武器,能够供秦百万大军使用。。。而汉朝的百炼钢技术锻造的环首刀,更是使的周边匈奴等少数蛮夷望风而逃。。。
我们对秦汉发自内心的尊崇和骄傲,不仅仅是年代久远历史久远的原因,更是因为他们站在了那个时代的顶峰,不仅俯瞰整个世界,而且让已经进入所谓20世纪文明世界的欧美都瞠目其后的科技能力。
我们不应该仅仅震惊于秦汉各种器物的制作精良,更应该看到秦俑和汉文官那种睥睨一切充满自信的神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信心,看着他们那种骄傲的神态,耳边似乎传来了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汉文明,是一种实力捍卫的文明。
另:由于博物馆不允许使用闪光灯,且照片经过缩小,精华和细微之处失真不少,难以表达其辉煌和神采。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1:59
[attach]463293[/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1:59
[attach]463294[/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00
[attach]463295[/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01
[attach]463296[/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02
[attach]463297[/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03
[attach]463298[/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03
[attach]463299[/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08
[attach]463300[/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09
[attach]463301[/attach]
作者: 妖精七七 时间: 2017-9-24 22:12
牛帮的摄影比芸芸的好,芸儿不会砸我吧?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7-9-24 22:20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17-9-24 22:22 编辑
可惜的是,秦汉汉族那么强大,后来也衰落了,历经五胡乱华,南北分裂和被蒙古族和满族等少数民族统治。
作者: 三味老驴 时间: 2017-9-24 22:21
不敢插话,图片对于我来说有一幅足矣,文字才是最好的东西,开篇的文字不错,但是我觉得还是有话要讲。
等你全部发完再说吧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17-9-24 22:24
少数民族用蛮力摧毁了一部分的汉文化。。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24
你是一个好妖精,而且是最好的妖精。
薇小芸只会表扬与自我表扬,固步自封,踟蹰不前。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7-9-24 22:24
当然,我懂得不多,我是乱发言哈,还是看愿言思归兄弟跟三味兄弟和耶律折腾的。:)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25
没有内乱引不来外鬼。
一个民族的衰落一般是从自身引发的,西晋的八王和贾南风做成了数十万匈奴铁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27
没关系,如果大家喜欢看,我准备弄一个秦汉系列,先发陶俑的图,然后是兵器、生活用具,还有金光闪闪的金子。。。
你随时拍,我欢迎。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28
花花是个大智慧的人,比三味眼光远多了,看得准!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7-9-24 22:29
赞同,就是内乱窝里斗把自己搞衰落了。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32
目前统计学表明和三味的比是:4:1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7-9-24 23:05
非常同意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7-9-24 23:06
非常支持你俩拍
我随时准备吃瓜看戏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7-9-24 23:07
深刻大气的学习了。。。
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时间: 2017-9-24 23:49
静待楼主与三味讨论。
作者: 耶律折腾 时间: 2017-9-25 01:24
前四个是秦俑,后五个是汉俑,大家分析一下那有啥差别罢。
作者: 跳梁老丑 时间: 2017-9-25 11:41
秦军横扫各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小麦的大面积种植,没有这个也是不能成事的。
作者: 跳梁老丑 时间: 2017-9-25 11:46
秦俑面部线条刚硬,造型以战斗、耕作为主,汉则线条柔和,造型也偏重艺术。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7-9-25 12:44
秦时明月汉时关,关关雎鸠,渊源九州。牛帮兄精彩图文,翰林欣赏之至。。。。。
作者: 耍帅 时间: 2017-9-25 15:30
漂亮,有味。
作者: 三味老驴 时间: 2017-9-25 22:25
这个题目比较大,而且也绝不是我一个后生小子能在这里高谈阔论的,
.................................................................
既然不能高谈阔论,为什么不用一个小题目呢?
这句话有影射的含义,酸溜溜的。
为什么你一个后生小子不能谈秦汉文明呢,谁配呢?孔子,老子,孙子乎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7-9-26 11:09
我不同意。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7-9-26 11:12
芸芸的照片还是蛮专业的。真正用心体察的话,会发现芸芸拍的东西,是有表情有语言的,所谓神韵吧,一般人很难达到。
作者: 妖精七七 时间: 2017-9-26 11:14
不同意我也装作看不见。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7-9-26 11:20
所有强大的民族或者国家的灭亡,一般都是内部原因造成的。人类的毁灭,肯定也是来自由人类自己的手段。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17-9-26 11:26
全是秦俑和汉俑?没发完吧?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13
秦汉耀武---真理就在于刀刃的强度
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内。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赢得了天下,无数六国发愤图强的君主、智慧的文臣、智勇双全的名将、悍不畏死的士兵、朴实的百姓,都不得不战战兢兢跪在这问大帝脚下,书同文、车同轨一系列的革新不仅带来的是政策变化,更多的是对原来固有的文化传统的冲击。焚书坑儒从根本上取消了不同声音,百年后的另一个大帝以另一种方式重新阐述了相同的治国理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这些谋略和心血得到了效果吗?
血写的历史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
两千年后,那位独立黄河岸边,漫天风雪中,吟诵一首《沁园春雪》的伟人赞颂的两位中国史上罕见的英雄人物秦皇汉武,这两位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只有武力才能削平六国,驱逐匈奴于塞北。所以,这位雄才大略的伟人在他们两位大英雄之前,用了一个“惜”字,正是恰如其分。
六国灭,四海一,得意洋洋的秦始皇下了一道销毁兵器的命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干石”。目的不是仅仅禁止百姓拥有私人武器,防止六国残余势力起来造反,而是那个时期已有较多的铁制武器装备部队。很难想象,拥有了155毫米口径榴弹炮的部队,还会拿着汉阳造去打仗,古今一理。
秦军所装备的弩、箭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远射武器,是构成秦军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秦军箭阵令六国闻风丧胆;秦军的近战戈、矛、戟、短柄的弯刀和剑制式统一,让六国将士纷纷倒在沙场之上。
汉朝时期,钢铁兵器已占据部队兵器的主流。战争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作战地域的广大,传统战车已经落伍,而此时步、骑兵单独作战或联合作战,已经主要战争方式。
秦汉的武器装备,在当时环境下,是最先进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有些人,他们只服从暴力,而暴力的工具正是教育他们头脑清醒的唯一方法。
秦箭和汉刀,就是让匈奴蛮夷俯首称臣的唯一良药。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15
[attach]463605[/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15
[attach]463606[/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16
[attach]463607[/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17
[attach]463608[/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18
[attach]463609[/attach]
历经两千多年不锈蚀的秘诀是剑身表面有一层铬盐。。。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20
[attach]463610[/attach]
这是令匈奴望风而逃的百炼钢环首刀,相当于21世纪的歼二十。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20
休息一会,这几天太累了,还上不了网。
呼呼去了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7-9-27 21:28
这个造型别致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9-27 22:15
刚好在学隶书,写了几个字送给愿言思归版主,希望不要嫌弃。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23:22
谢谢轩主,收藏了。
我写字半途而废,看你的字进步神速,让人羡慕。
投桃报李,给你几幅国博拍的汉隶的碑帖。聊表谢意。这些碑帖的神韵可以一观。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23:23
[attach]463698[/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23:24
[attach]463699[/attach][attach]463700[/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23:25
[attach]463701[/attach]
这一幅据说是汉隶中的神品。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7-9-28 07:41
后世研究,中国历经多次的战乱灾难,多次被少数民族灭国,而中国两字始终屹立不倒,传承至今,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书同文。
……………………
曾经有人把这个归功于儒家思想的包容性。
现在,对儒家思想应该做更多的反思。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9-28 08:08
感谢思归版主。
这是《曹全碑》,的确是汉隶中的精品。
目前我学的是《张迁碑》。《张迁碑》以刚劲朴拙为美,《曹全碑》以柔美见长。其实《曹全碑》更适合女子书写,学完张迁,我也有再临曹全的意思。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9-28 18:19
又仔细看了看,前三幅是《曹全碑》无疑,因为这个碑比较常见。第四幅不认识,查了一下才知道是《泰山都尉孔宙碑》,以前真的没见过。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8 20:45
轩主,这个孔宙碑现在你们山东孔府,而且孔宙就是大名鼎鼎让梨的孔融的老爹。
这些不重要,关键这个孔宙碑的汉隶应该是最优秀的汉隶之一,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建议你去看看原碑,感觉会比看贴更深刻。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9-28 21:34
之前 已经去过曲阜三孔两次了,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学书法,因此没有注意看过碑刻,或者看了也没看懂。
真的有意再去一次,这次专门为看汉碑而去。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9-28 21:48
去年我朋友带孩子去孔府,据说现在只要能背出《论语》中的三十句,就可以免门票。于是一家大小在车上狂背子曰,最终全部免票而入。
我问了一下自己,张嘴就来且正确的《论语》有几条?认真数了数,恐怕不超过十条,十分惭愧。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9-28 22:14
秦始皇最鲜明的主政就是耕、战,一切为耕战服务
思想单一,向力集中才能无往而不胜。关东六国缺少的正是这个
没文化的打败有文化的,中国历史不乏先例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10:34
有道理,不过秦始皇战胜六国的时候,他的文化建设也不错。
至于没文化打败有文化的,这个在冷兵器时代,也是无奈的事情。
好在今天是热核武器时代,对付野蛮根本用不到,派几架武直十,再有一千个蒙古骑兵方队也是烟消云散。。。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9-29 14:15
当时中原各国的文化积淀要比秦强得多,正是因为文化的庞杂无序,无所适从,才有了秦的焚书坑儒。秦始皇取得天下,政权虽然建立,但文化建设还是没跟上,而文化建设又是政权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决定了理念,秦不能改变和融合中原文化,治天下的理念也就偏颇了。马上可以打天下,马上却不能治天下。文化的差异,使秦不能绥抚六国,这恐怕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六国的文化百家争鸣,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治国的政见参差不齐,给纵横家以可乘之机,以致朝合夕分,攻逐不息,给秦以可乘之机;秦不尚空谈,致力耕战,研究武器的精进,耕种的改良,战士彪悍善斗,粮草转输不乏,短褐以博袍绨,利器以伐枯木,怎么能不胜利呢。
作者: 耍帅 时间: 2017-9-29 15:07
就像打红色警戒,若你把武装采矿车也当作主攻部队压到前沿,我倒要看看你能打多久?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03
说的好。
这个问题以后有时间可以深入探讨。
多谢你的回帖,是个认真的回帖。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05
嗯嗯
我曾用基洛夫驱逐舰,用巡航导弹做饱和攻击,最多消灭过6个国家。
如果用矿车当主力部队,灭国顷刻间。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06
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17-9-29 23:08 编辑
黄金屋
中国读书人的一大动力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而那位汉武大帝则以金屋藏娇不仅表现了权力的显赫,更是以黄金做诱惑来达成美人投怀送抱的目的。
从国内目前出土的文物看,出现黄金最早的年代是商代早期。如商代早期墓葬中出土了珥形金饰,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了金块、金箔、金叶。
开采黄金的过程是极为艰苦的,有一首诗是这样描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和那首讥讽被吊死的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诗相映成辉。
目前考据,黄金生产从商代开始,汉朝大规模开采生产、在五胡乱华时代衰落;后在盛唐时期复苏而高产,我们可以看到出土汉、唐金器之多之精美。而此后,黄金生产出现波浪起伏,直到当代有了专门的采金部队,产量才高而稳定。
亚洲美洲国家和部族,以黄金为器物首饰,其次才为财富象征;而英格兰银行正式定名盎司士的黄金价格是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实行了金本位制度以后,英国的物价指数波动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不可否认,在使用金子的更广泛的意义上,英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金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有价值功能。
不过多亏了我们的先人浪漫热烈,否则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个黄金硬币,而再也无缘得见这些华美灿烂的金子制作的器物。都说欧美人浪漫,但未见其精良器物,只见其阿堵物。
如同传承的优秀文化一般,这些金子制作的精美器物也将熠熠生辉继续伴随我们。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11
[attach]464027[/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12
[attach]464028[/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13
[attach]464030[/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14
[attach]464031[/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18
[attach]464032[/attach]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信宫灯。
作者: 耶律折腾 时间: 2017-9-30 07:26
看了金器……
作者: 剔透玲珑 时间: 2017-10-2 11:15
说得有道理,内乱的破坏力是最大的,也是最可怕最可恨的
作者: 剔透玲珑 时间: 2017-10-2 11:28
小时候不喜欢历史,却常被母亲讲故事形式灌输,工作后,特别是与更多不同类型的客户打交道时,才发现母亲讲过的那些历史故事是多么给力,05年去了埃及看到那博物馆内千年以上的真品是如此珍贵,看到地下千米的王后墓室内墙壁上的壁画与中国莫高窟壁画的相似处,才发现历史和考古是多么有意思,想起母亲的那句话:读历史长知识,出远门长见识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0-8 18:05
女士喜欢书籍,男人喜欢浪迹天涯。
不过,我觉得你的老母亲说的对,应该听一听。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