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秦汉文明 [打印本页]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10
标题: 秦汉文明
这个题目比较大,而且也绝不是我一个后生小子能在这里高谈阔论的,盖因秦汉风采正是中国个性最张扬,中国最骄傲的年代,而且国博正在展出的就是秦汉文明,恰逢其时,我有幸去观赏,自然有所感想。
今天能有中国,功高莫过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大气磅礴,睥睨一切的汉武大帝,让肆虐北方的匈奴铁骑逡巡不前。。。后世研究,中国历经多次的战乱灾难,多次被少数民族灭国,而中国两字始终屹立不倒,传承至今,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书同文。而这仅仅是秦始皇功勋的一个片段。。。
秦军几乎百战百胜的秘诀,不在于有一批如白起、王翦。。。的名将,也不仅仅是战功制度,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式兵器的生产。《秦律十八种·上律》明确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二千年后秦俑坑的发现证明了这一点,其出土的所有同一种兵器都是如此。如铜弩,各个弩机上的同一部件都可以互换。如果说标准化生产是以严苛的律法和工匠们高度的自觉维系的勉强还能解释,那么经过两千多年沧桑岁月的磨砺,而出土的剑寒光逼人,没有锈蚀,又是因为什么?
经过现代分析仪器探索,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铬化处理技术是美国在1937年、德国在1954年分别获得发明专利权的。而我们现在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流水线标准化生产而到处去欧美拜师学艺的事情,我们的先辈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做到了标准化生产的武器,能够供秦百万大军使用。。。而汉朝的百炼钢技术锻造的环首刀,更是使的周边匈奴等少数蛮夷望风而逃。。。
我们对秦汉发自内心的尊崇和骄傲,不仅仅是年代久远历史久远的原因,更是因为他们站在了那个时代的顶峰,不仅俯瞰整个世界,而且让已经进入所谓20世纪文明世界的欧美都瞠目其后的科技能力。
我们不应该仅仅震惊于秦汉各种器物的制作精良,更应该看到秦俑和汉文官那种睥睨一切充满自信的神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信心,看着他们那种骄傲的神态,耳边似乎传来了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汉文明,是一种实力捍卫的文明。
另:由于博物馆不允许使用闪光灯,且照片经过缩小,精华和细微之处失真不少,难以表达其辉煌和神采。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12
[attach]463302[/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13
[attach]463304[/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14
[attach]463307[/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15
[attach]463308[/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16
[attach]463309[/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17
[attach]463310[/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18
[attach]463311[/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19
[attach]463312[/attach]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7-9-24 22:20
好文好图!赞!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4 22:20
[attach]463313[/attach]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9-25 06:29
在弱光中能拍到这样清晰,实属不易。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9-25 06:30
文字也写得好,与图并茂,看了更舒畅。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7-9-25 08:51
文字写得非常好,图片拍的也不错,赞一个!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7-9-25 08:58
我以为秦汉科技失传的原因在于儒家文化对于中国的统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导致人们争相读书科举,科技被认为是匠人所为,难登大雅,为士人所不齿。
如果后人像秦汉时那样,中国绝不是现在的中国。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7-9-25 09:00
我这次去西安充分体验了柔光拍照的难度,愿言在弱光下能拍出如此效果,殊为不易。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1
我用镜头顶着防弹玻璃防止抖动,虽然违规但保护了文物。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2
高兴就好,很欣慰能得到肯定。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2
谢谢季版,确实拍文物很难,三脚架不能用,闪光灯不能用。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3
有道理,一群绵羊和一群狼战斗力自是不同。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4
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内。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赢得了天下,无数六国发愤图强的君主、智慧的文臣、智勇双全的名将、悍不畏死的士兵、朴实的百姓,都不得不战战兢兢跪在这问大帝脚下,书同文、车同轨一系列的革新不仅带来的是政策变化,更多的是对原来固有的文化传统的冲击。焚书坑儒从根本上取消了不同声音,百年后的另一个大帝以另一种方式重新阐述了相同的治国理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这些谋略和心血得到了效果吗?
血写的历史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
两千年后,那位独立黄河岸边,漫天风雪中,吟诵一首《沁园春雪》的伟人赞颂的两位中国史上罕见的英雄人物秦皇汉武,这两位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只有武力才能削平六国,驱逐匈奴于塞北。所以,这位雄才大略的伟人在他们两位大英雄之前,用了一个“惜”字,正是恰如其分。
六国灭,四海一,得意洋洋的秦始皇下了一道销毁兵器的命令,“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干石”。目的不是仅仅禁止百姓拥有私人武器,防止六国残余势力起来造反,而是那个时期已有较多的铁制武器装备部队。很难想象,拥有了155毫米口径榴弹炮的部队,还会拿着汉阳造去打仗,古今一理。
秦军所装备的弩、箭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远射武器,是构成秦军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秦军箭阵令六国闻风丧胆;秦军的近战戈、矛、戟、短柄的弯刀和剑制式统一,让六国将士纷纷倒在沙场之上。汉朝时期,钢铁兵器已占据部队兵器的主流。战争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作战地域的广大,传统战车已经落伍,而此时步、骑兵单独作战或联合作战,已经主要战争方式。
秦汉的武器装备,在当时环境下,是最先进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有些人,他们只服从暴力,而暴力的工具正是教育他们头脑清醒的唯一方法。
秦箭和汉刀,就是让匈奴蛮夷俯首称臣的唯一良药。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5
[attach]463599[/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6
[attach]463600[/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7
[attach]463601[/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8
[attach]463602[/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09
[attach]463603[/attach]
就是这把剑,历经两千余年不腐不锈蚀,表面镀一层铬合金盐。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7 15:12
[attach]463604[/attach]
图片截取的一段百炼成钢的汉环首刀,那森森冒着寒气的刀光,当年让多少匈奴蛮夷饮恨沙场。。。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7-9-28 09:37
历史就是血和火写成的。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7-9-28 10:47
拍得好,点个赞!
作者: 紫晶儿 时间: 2017-9-28 13:14
拍的好!文字精彩!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8 20:46
历史就是这样残酷无情。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8 20:47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8 20:48
紫晶儿能不能把我都头像变了?
谢谢
作者: 紫晶儿 时间: 2017-9-29 08:44
QQ秀头像换不掉的看这里
http://www.bdlxbbs.com/forum.php ... 53&fromuid=3436
密道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10:27
谢谢紫晶儿,我试试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10:29
赢了,困扰我多时的难题解决了。
我那个头像好像美眉,弄得一群男士总是对我青眼有加,恼火加好笑。。。

作者: 紫晶儿 时间: 2017-9-29 10:30
我一直认为你是女孩子!
作者: 紫晶儿 时间: 2017-9-29 10:32
我掐指一算,就知你命中有此疑问,所以早在三年以前就写下了秘诀,在此等候。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10:52
你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10:53
哈,我前天掐指一算,今天限行,结果昨天出发,交了100.
比三年前的秘诀差远了。。。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19
中国读书人的一大动力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而那位汉武大帝则以金屋藏娇不仅表现了权力的显赫,更是以黄金做诱惑来达成美人投怀送抱的目的。从国内目前出土的文物看,出现黄金最早的年代是商代早期。如商代早期墓葬中出土了珥形金饰,殷代墓葬和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了金块、金箔、金叶。
开采黄金的过程是极为艰苦的,有一首诗是这样描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和那首讥讽被吊死的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诗相映成辉。
目前考据,黄金生产从商代开始,汉朝大规模开采生产、在五胡乱华时代衰落;后在盛唐时期复苏而高产,我们可以看到出土汉、唐金器之多之精美。而此后,黄金生产出现波浪起伏,直到当代有了专门的采金部队,产量才高而稳定。
亚洲美洲国家和部族,以黄金为器物首饰,其次才为财富象征;而英格兰银行正式定名盎司士的黄金价格是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实行了金本位制度以后,英国的物价指数波动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不可否认,在使用金子的更广泛的意义上,英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金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有价值功能。
不过多亏了我们的先人浪漫热烈,否则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个黄金硬币,而再也无缘得见这些华美灿烂的金子制作的器物。都说欧美人浪漫,但未见其精良器物,只见其阿堵物。
如同传承的优秀文化一般,这些金子制作的精美器物也将熠熠生辉继续伴随我们。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21
[attach]464033[/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23
[attach]464034[/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24
[attach]464035[/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25
[attach]464036[/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27
[attach]464037[/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31
[attach]464038[/attach]
举世皆知的长信宫灯。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9-29 23:32
[attach]464039[/attach]
仔细观察她的表情,生动而隐含一些哀怨。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10-1 08:34
有文字的说明,更能看懂片片的内涵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