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同学们,静一静啦!
春节过完了,过得非常海皮圆满、酒肉撑得肚儿圆,红包落进袋儿圆了!
那么接下来要迎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更加庄重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呢?知道的请举手。
不对,不是三八妇女节,男女老少咸宜的,更庄重更深情的,对了,有位同学答出来了,就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六星杂谈不寂寞
配合杂志搞征文
看了这首诗,知道要干什么了吗?还不知道啊,且听详解:
四月份是清明节,《八小时以外》杂志正在策划一个清明系列,决定在我们杂谈搞一个清明节征文作为稿件,被刊登的文稿,除荣誉之外,还有大大的稿费哦!
具体要求:
1 文体: 散文杂文小说为主。
2 字数:每篇文字不超过1200。
3 内容:人文风俗,伦理逸闻,怀念缅怀,三方面,另外务请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4 文字:要求生动活泼幽默深情悲伤,诸多要素必具其一或其二三等。网络语言能免则免
5 形式:所有征文都以跟帖的形式帖在本贴之下。
6 日期: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3月5号中午12点结束
7 奖项:不设置奖项,被杂志选中刊登,有稿费。
俊男才女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收起你对春晚的眷恋,都行动起来,开始写征文吧!
清明祭 文/闲散之人 在我的印象中,已经有很多的清明节没有这样的天气了,当真的风和日丽。气温已经升高到了20度。一天的艳阳,照的周身暖融融的。我没赶在清明这天去祭奠父母,一则这个日子人多拥挤不方便,二则也不能为这件俗事请假。我在周日去给父母扫墓。说实话,所谓的扫墓也不象过去那样去老坟添土,焚香,烧纸。如今长眠在公墓的双亲,背靠青山,翠柏郁郁,面向碧水,碧水澄碧。我在大多数的时候,就是一束鲜花,一柱清香。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那一株香燃烧,放任着自己的思绪,仿佛双亲就在眼前。我很少烧纸,因为我觉得在那种烟熏火燎之中,人的心境会变得烦躁。纸灰带着星星点点的火花,在空中飞舞着,空气中散布着呛人的味道。 至于摆上贡品,我更是从来没做过。 连绵起伏的公墓,不知道埋有多少逝去的人。每一块墓碑都在诉说着一种人生的艰辛和无奈。所有的生者对亡人的悼念都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是做给活人看的把戏。就算你摆上再丰盛的东西,也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生命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内容。这种形式和内容在大多数的时候,是不因一个人的生命终结而马上结束的。在我们的血管里,延续了父精母血,延续了他们的基因,也延续了他们的人格品行、思想。 周日的那天,去公墓的路上,我看到一个人捧着一栋纸别墅,据说其中还扎有纸保安、保姆,卖烧纸的也不失时机的将冥币弄到了十几个亿,或许这在我们看来有几分滑稽,但是,说起来大约也算是一种虔诚吧? 清明时节雨,路上行人魂。有人说这是一首思乡之作,或许也未必没有道理。 不管我在这个世界上受到了怎样的坎坷和不如意,当我面对二老的墓碑的时候,我要说的唯一的一句话就是:感谢!感谢他们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或许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平,充满了艰辛,充满了风雨。但是,我能来到这个世界,能在他们的庇护之下,健康的走过童年,走过小学、中学、大学,走进工厂,走进社会,娶妻生子,开始一个新的生命的轮回,我没有理由不感谢。 母亲去世的时候,身上有五种疾病,每一种都是致命的。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连续的高烧不退。去世的母亲体重只有七十斤。那天,我拒绝了医院的担架车,双手抱着母亲的遗体,把她送进了太平间。老人家一生育有八个子女,活下来五个,这五个孩子在她的呵护下生长,走向成人。她熬干了她生命的全部,带着一身的疾病,告别这个她依然留恋放不下的世界,我知道她是放心不下她的亲人,她的儿女。 人是亲情的动物。所谓亲情就是血浓于水,割舍不掉的情愫。我大哥在一九九六年因脑溢血猝然离开我们,期间家父已经卧病在床数年,脑萎缩,人已经很糊涂了。但是,对于我大哥他一再追问我们,我们无奈只能编造了一个大哥出国去莫斯科的谎言来糊弄他,为了让谎言更真实,我们甚至伪造大哥的笔迹给他写信,给他寄钱。父亲一直不说,2000年父亲去世了,临去世前,他已经人很糊涂了,但是,有一天突然很清晰的问我:“你大哥是不是已经不在了,你们瞒了我这么多年,我和他只能在阴间见面了。”一句话问得我泪流满面,老爹您不糊涂啊。 我曾经有一次和儿子谈起生死的事情,我对他说,将来我死了你有一个义务,那就是把我送到火葬场,把所有的手续办好,目送我进入火化炉,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不要骨灰,也不要墓地,你只要想到,父亲的生命没有结束,按照物质不灭的定律,只不过是幻化成另一种物质形态而已。想我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我无处不在。你也不要忘了,树高千尺也有根,这就足亦。 我在父母的慕地上摆上了两盆鲜花,点燃了一束清香,看着那袅袅的青烟在飞舞,依稀间我似乎看见二老朝我微笑着,那笑容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 不管你信不信,我相信人有灵魂,有一个美丽的天堂专门为那些善良的人们敞开大门。 无雨的清明,我们不流泪,留下自己无尽的怀念就是最好的祭奠。 |
小雨芊芊 |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10-2-23 21:12 编辑 唐开元24年,皇帝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在这个国家法定的四天长假里,寒食与清明连在了一起,人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去扫墓、踏青、搞体育活动,于是“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道士》)的奇异景象,成了大唐疆域内的一道风景。 这里只谈一下清明节大家举行的玩儿的活动。 踏青。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郊游、春游,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就不再细说了,唐代踏青最盛,玩儿的种类也很多,举一个例子。踏青时,各人把自己的酒杯放在流水里,让其自由漂流。酒杯到了谁的面前,谁都可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但是饮后要马上作诗作赋。这个活动非常浪漫,在唐代非常盛行,也是一个文人们显示自己敏捷才华的一个场所。但是要找到这样一个回返往复的流水处并不容易,于是就又带动了一批园林设计师建造了“曲水”,建造了“流杯亭”,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曲水流觞”。 《秦中岁时记》上说:“唐上巳日,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这个活动太热闹了,是皇帝在与民同乐。于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这个时候也是一个谈恋爱的季节,大家都知道的那个著名的诗人崔护“人面桃花”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唐代的某个清明节。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当时踏青春游的一副盛大场景:清明时节,长安城里的妇女都要外出郊游,遇到了名花就在草地上设下一个个的座位,并且把红裙插挂在树枝上,作为野餐时的帷幔。这是一幅很浪漫的场景,它会不断地刺激那些个帅小伙探头探脑的张望,寻找自己的意中人。诗人杜甫所写的“江边踏青罢,回者见旌旗”,就是此时的实录。 插柳、戴柳。唐高宗(一说唐中宗)每年清明节都在渭阳举行被禊仪式,并且一定要赐给群臣们一人一个柳圈,说这样就可以避免瘟疫与毒虫的侵害。这个问题,另篇细说。 放鹞。俗称鹞子,又叫纸鸢,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风筝。清明的时候,此项活动在江南尤其盛行。唐高承在其《事物纪原》中说:“纸鸢,其制不一,可以悬灯。又以竹为弦,吹之有声如筝,故又曰‘风筝’。”这段话不但让我们知道了“风筝”的由来,而且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候的艺人,制作风筝的技术是多么的高超。江南还有一句谚语,叫做“清明放断鹞”,为什么要“放断鹞”呢?这里有一个说法。古代的人认为“清明后东风谢令乃止”,因此,放风筝的人都在这一天,剪断了风筝线,让鹞子自由地飞,非常的浪漫。 拔河。生活在玄宗、代宗、德宗时代的封演,写过一本非常有价值的笔记《封氏闻见记》,在这本书的第六卷,有一个条目叫做“拔河”,在里面他详细地说了清明拔河的壮举。他是这样记录的: 拔河,古代又称为“牵钩”,襄、汉风俗,经常在正月举行这项活动,相传是楚将要伐吴的时候,用这种方法来训练士兵的,梁简文到了雍这个地方的时候,屡次禁止而不起作用。古代的时候是用篾变成缆绳,现在(指唐代)人们用粗大的、长达四、五十丈的麻绳制作,在这只粗大的麻绳的两头,又分别系上小绳子数百条,并且在粗麻绳的中间立一杆大旗。分两拨人,活动开始的时候,两边的人抓住绳子,一声号令,同时用力,锣鼓齐鸣,喊声动地,被拉过去的一方就算输了,所以叫作“拔河”。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唐中宗的时候,在一个清明节举行了这项活动,场地是在梨园的毬场,拔河的双方都是帝国重量级的元老。东面是七个宰相两个驸马,西面是三个宰相五个将军,因为东面多一个人,拔河的结果是东面赢了。这让西面很不服气,上告皇帝,认为不公平,要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再比赛一次。唐中宗不同意,最好还是判西方输了。在看此时这些个老头子们,早就累得起不来了。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璟,年级太大了,比赛的时候不是他们拉绳子,而是绳子在拉他们了,只见他们白须飘飘,随着绳子颠来荡去,把个唐中宗笑得都站不起来了,只好让人给扶着。 唐玄宗更是了得!他在御楼也举办过一次拔河比赛,那场面可就大了去了。他让一千多人同时拔河,但见“喧呼动地,蕃客、士庶观者,莫不震骇。”老隆基真是富有想象力,很会玩儿。当时在场的进士河东人薛胜即兴写出了一篇《拔河赋》,文词非常的优美,当时的人竞相传阅,为拔河文化浓著了一笔。 还有荡秋千、踢球等丰富的清明活动,这里就不在一一详说了。唐朝,那个浪漫、先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下了鲜活的痕迹映照在历史里。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每一次走进春天,我感觉最深的就是韩愈送给张籍的这首小诗,里面的风景太熟悉了,正因为它普通,人们反而没想到说它,也只有高手才能说得这样赏心悦目、这样润人心肺。 “满皇都”的“绝胜”是“烟柳”,作者第一次让“烟柳”压倒了一切,把她排在了皇都之冠(关于这句诗的解读有歧义,我准备写“打倒辞典”系列,将会有自己的论述),这个“美好无比的烟柳”(“绝胜烟柳”)才是作者心中的至爱,才是真正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先来说一下柳与人的关系。柳枝是倒垂下来的,这一点与其它的树木很不相同;她的美丽不是远离人类,而是要与人类接近,就这一点就足以让人类感动。她是那么美丽,裹着一身的新绿,含情脉脉地向人类伸出手来。人们都可以用手去直接接触感受那缕缕青丝,我相信任何人,在这样的时候,都是幸福的,都是心存敬意的。 当绿柳连成排,当柳条们“万条垂下绿丝绦”,当她们一根一根地在河沿上竞相妩媚,每一个拂柳而行的人,都会感到春天的美丽,都会为之动容、陶醉、留恋忘返。柳其实与人走得最近,近到与你丝鬓相磨,近到你可以走入、穿过。 每一棵柳树都要吐出万千枝条,这是多么的充满活力呀,生命又是多么的旺盛!因此,在古代传统丧葬习俗中,柳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因此“折柳”的习俗慢慢就养成了。当柳以“折柳”的表象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那么围护与护送死者灵魂远行的神圣使命便由此诞生。 在古代中的“杨柳”,多数情况下是单指“柳”。如梁元帝“垂柳复垂杨”中的“杨”也是指“柳”。如乐府古辞《折杨柳行》(嬷嬷施行违)一共说了八件事,有六件都与死别有关,由此而言,柳是人们表达死别之情的象征物,也是寄托生命平安的吉祥物。 正因为“柳”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它的走进清明便成为了必然。唐代清明节插柳、戴柳是最盛行的,这一习俗强烈影响了后面的各朝各代,成为清明文化的一个亮点。 前面讲了,唐中宗每到清明就要赐给大臣们每人一个柳圈,说是可以避免瘟疫和毒虫的侵害。其实这不是他的发明,他只不过是把这一习俗发扬光大了而已。早在北魏的时候,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里就明确记载:“正月旦,取杨柳枝著户上,白鬼不入家。”这是说大年初一就有这个习俗了,到了唐代这个习俗被移到了清明节。 先说插柳。通常的做法是折取柳枝插在自家的大门外(直到现在冀鲁豫交界地方,一旦邻居死了人,周围的邻居都要门上绑柳条辟邪),还有一种是插在屋檐下(福建建瓯一带),更有插于寝室、床头、窗户、灶台上的。现在江苏、浙江、陕西、湖北、东北的一些地区还有在亲人坟头上插柳的习惯。还有把柳条插在花瓶里供奉神像的。无锡一带的农民更是有特点,他们在门前的晒场周围、自家农田的田埂上插柳,这就是他们俗语说的“清明插绿柳,稻麦长过头”,这里插柳又成了他们祈求收成的法宝。山西的做法更有趣,大家知道,山西人以面食见长,到了清明节这一天,他们就会用面粉捏成各种造型的面偶,如兔、猪、蛇、羊等等,蒸熟后把它们用柳圈(一定是刚从柳树上折来的柳枝做的)穿起来,悬挂在室内,俗称“寒燕儿”。关于插柳,还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梦梁录》中提到,把柳条插于门上,可以明目,不知道究竟有什么道理。 再说戴柳。有的人戴头上,有的挂在脖子上,有的别在衣服上。一定要注意,这个“柳”,不是经过加工过的艺术品,而就是从柳树上折下来的柳枝。无论贫富贵贱,这一点是相同的。当然,为了美观一些,可以把它们编成柳圈、捋成柳球。在辽宁,小孩儿将柳条编成柳圈,戴在头上,唤作“柳树狗”。在浙江,少男少女都会把柳圈戴在头上,所谓“今世戴杨柳,下世有娘舅”。在安慰芜湖,清明“清晨,街市上叫卖杨柳,家家折一只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梢,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在广西,是把柳枝别于衣服扣子间。据乾隆时代的《相符县志》记载,那个时候,就连家里的狗、猫也要戴柳。 清明期间,妇女们尤其喜爱佩戴柳条、或柳球,据说这样可使红颜不老,前文说过的俗语“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地方把柳条插于门上是为了预报天气,所谓“檐前插柳青,农夫休望晴”(好像河北的什么地方,记不清楚了)。 一个民俗研究者认为:“寻求永葆青春常驻、生命长久安康的力量,才是在清明节插柳、戴柳的根本动机”。这话很有道理。因为柳树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一到春天,万条垂下),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尤其她的生命力实在是太旺盛了,折下柳条,入土即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人类的繁衍不也是需要这种强大力量吗。这也许才是人们对柳崇拜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10-2-25 19:45 编辑 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花录》引《岁时杂记》记载,到了宋代,政府规定,以清明的这一天为界,前后各三天,放假七日。这个假期就包括了清明前两日的寒食节,于是两个假期混到了一起,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就不只是一个上坟扫墓的问题了,活动的节目非常的繁多,踏青、访友、宴请、体育比赛等等活动,把这个长假搞的是热热闹闹、五彩纷呈。 这个上篇还是让我们通过宋代诗人的描述走进宋代的清明,我阅读了差不多300首宋人写的清明诗(包括大量的寒食诗,因为它们是一体的),现在撷取一些诗句,让我们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清明氛围。 先说哭。事实上这些大量的清明诗里,说哭的内容很少,更加奇怪的是,说哭的大多都是五言,七言有,但不是太多。这大概是因为,语句越短,抒发感情的力度越大,读起来更容易让听者动情。 “寒食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壬辰寒食》)这是王安石的清明,当时他在舒州通判任上,不能回家,只好象那些清明在别处的旅人一样,把柳条般的情思泪状倾洒,那思乡的泪水呀,使整个冶城边上的潮水都涨高了呢。“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飒飒”(《寒食》)、“呜咽同归橹,悲哀欲问天。泣亲非泣玉,流泪剧流泉。”(《寒食日过荆山》)、“去不避春雨,泣望松柏门。飒然风悲响,如感泉下魂,沃酹向坟上,空湿陈草根。”(《宋次道一百五日望郑拜墓》)这是梅尧臣笔下的清明,已经是涕泪横飞、悲风大骤了。 “落絮丝丝恨,飞花片片愁。东风似想念,终日倚扁舟。”(《渝南寒食》)诗人贾宗凉身居外地,也是回不了家,于是在他的眼里,美好的风景全都成了愁与恨。“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黄庭坚的这首《清明》曾被选入了千家诗,他里面更多了一种对于人生的思考。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诗人高翥以更多、更深入的思考给我们送来了宋代的清明。清明到了,人们各自扫墓,但见纸灰如白蝴蝶般飞扬人们的眼泪如杜鹃啼血般涌出了。在这样的一个场合,诗人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这也许是一种生存的感悟,是智者的选择。 再说乐。这样的诗句实在是太多了,佳句纷呈,多的让你不知道如何采摘,诗人的浪漫就如春天的丝丝柳枝,一根根清新地垂立在你的面前,你随意拂去,就是一片琳琅珠玉。 “饶郭春水满,坡底新柳黄。官池无禁约,野艇得飞扬。浪泛歌声远,花浮酒气香。晚风归棹急,细语湿红妆。”苏轼的《寒食游南湖》三首,首首精彩,篇篇浪漫,这里选出的是其二,不用解释,一副诗情画意,一派大好春光。 “冠盖连翩陌上来,风光烂漫拥楼台。玉卮贮酒随宜饮,绮席寻花解处开。”(《次韵和韩子华寒食休沐…》)、“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尽日解鞍山店雨,昨晚回首酒旗风。”(《寒辰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寒食良辰无赏心,杂花烂漫柳成荫。若非独酌酬佳景,一日风光值万斤”(《寒食游南园独饮》),若非我亲自读到,连我也不相信这么优美的诗作,这竟然是那个固执的、被苏东坡称之为“司马牛”的北宋保守派领袖司马光所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对这位老司马刮目相看。 “闭门饮浊醪,秋千系树丫”(《次韵酬文忠公》)、“寻春何处客,映柳阿谁家”(《依韵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这是梅尧臣眼里的清明,诗情画意、情意浓浓。“笑看人家竞时节,争持新火照清明”、“处处秋千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飞花”(《清明日卧病有感》二首)、 “三日熏炉沉葸绿,一星春火迸榆红”(《答友人清明雨思》)、“一雨东郊卷西山,山中坐对寂寥春”(《山中清明》)这是诗人张耒眼里的清明,热闹有热闹的风景,独处有独处的意境。 在宋代的清明,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上坟回来的时候,都要放歌而回,歌声都是很低沉、悲凉的那种。因此每到这个时候“日暮人皆醉,夜深歌似啼”(张耒《黄人为寒食…..》)”,更加有意思的是,张耒还描写了南人与北人听到这些歌后的不同反应:“插花饮酒山边市,醉后歌声动邻里。南人闻歌笑相语,北人闻歌泪满襟”(《一百五日歌》),南、北人的性格特点一览无余。因此那位豹林先生感慨地写道:“风尘九陌车逐马,人生万态哭与歌”(《清明阙下寄弟汶》),一语道尽人生百态。 这就是诗人眼中的宋清明,也是一个文化高度发达、诗人竞相纷出的时代,翻阅一下宋代的历史就会发现,那是的中国无论文化还是科技都是很先进的,只是政治的腐败最后断送了那片大好山河,任下面的人如何折腾,也无回天之力了。 |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10-3-1 22:21 编辑 现在选取一个视角,说一下宋代京城里的清明节是怎样过的。这部分内容的资料取自《东京梦华录》等宋代史料笔记。 先介绍一些知识点。通常情况下,京师以冬至后一百零四日为“大寒食”,前一日为“炊食”。炊食又叫“炊熟食”,这个时间一般是在清明后的一百零三日,因为到了一百零四日就是寒食节,就禁火了,不能开火做饭了,而在宋代,这个禁火期是三天。也就是说在“炊熟食”这一天,必需要做好之后三天的熟食。这对一个大户家庭,可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因此这一天做熟食的工作就非常地繁忙。但宋代没有唐代执行的严格,一些官僚之家也会在“密室”做饭,情有可原,有老人在吗,热食会对他们有好处。 冬至后一百零六日为小寒食。正因为这三天不做饭,所以妇人们都很高兴,可以尽情地玩儿了,俗语所谓“馋妇思寒食”、“懒妇思正月”,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好了,从皇家开始说。清明节的长假开始时,皇帝下令对老百姓开放皇家园林金明池,老百姓都可以到里面去游玩,非常的热闹。当然,这个园林里的有一些地方是不对老百姓开放的,但对所有的官员们开放,皇帝要亲自去那里与臣下们游宴。 为此还曾经有一段佳话。早已退休的老宰相、邓国公张士逊在清明节的这一天也来到了金明池,检查身份的官员们不认识他,要他出示身份牌。但见这位张老先生微微一笑,请过纸笔,当即挥毫一首:“闲游灵沼送春回,官吏何须苦见猜。八十衰翁无品秩,昔曾三到凤池来”。官员见状,知道了这是一位退休重臣,就放他进去了。 这一天,每户人家都要“麪”(读“面”,麦粉)蒸做“枣(食固)飞燕”,然后把它们用柳条穿起来,插在门楣上,叫做“子推燕”,当时的人也不知道,这个称呼究竟与介子推有没有关系,现在更是无从考知了。子女成人的,要在这一天以簪结发,行成人礼。到了清明节的这一天,凡是新坟都必须在此日去拜扫。都城里的人都外出郊游。而皇宫里,由于事务繁多,都会在清明节的前半个月就开始各种祭祀活动了。 在宫官们有条理地指挥下,宫中的车马按顺序、日期去朝拜王陵。宗室的近亲,也按顺序去朝拜王陵、并且献出他们的祭品,跟从的人全着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全部是官府统一供给。到了清明这一天,皇帝下令出宫中车马,派特使去郑门外五里的“道者院”祭祀“诸宫人坟”,但见“金装绀幰,锦额珠簾,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场面很是壮观,以至观者都阻塞了交通。皇城各门的纸马铺,这一天都把纸煞摆在了大街上,他们用纸兖垒成楼阁的形状。四野如市,一些人实在找不到喝酒的地方,就在树下、或者房前屋后罗列杯盘,互相酬劝唱和。都城里的“歌儿舞女”,也倾巢出动,遍满园亭。 等到晚上归来的时候,人们各自携带者“枣(食固)”、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这叫做“门外土仪”。轿子都用柳条与各种花朵装饰娇顶,柳条从轿子的四面垂遮下来。寒食这三天,都要出城上坟,但是“一百五日”(寒食节的当天)上坟的人数最多,这一天也最热闹。 节日期间,大街里的各种店面都很热闹,还有卖稠饧、麦膏、乳酪、乳饼的。寒食这一天还做醴酪(用大粳米或大麦做的,就是麦粥)。还有一种吃法很像现在的肉夹馍,寒食这一天把把煮熟的猪肉与汤汁一起捣成糊状,称作“姜豉”,等冷冻起来后,夹在饼里而食。还有一种有意思的吃法,也是在寒食这一天,用嫩香蒲的叶子裹住糯米蒸熟吃,有的还在里面加上鱼肉、娥、鸭卵,很像现在的粽子的做法。 一百四日(大寒食)这一天,北人与南人一个明显的不同是,他们都是在这一天上坟扫墓,尽管在这个长假里哪一天都可以做,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北人做事往好里说中规中矩,说的不太好听些,有些古板。 清明长假期间,京城里还有一个很好玩、很流行的游戏博扇子。就是以扇子做赌具,谁赢了就取走对方的扇子。因为春天就要过去了,夏天马上来临,因此运气好的人,顺便把夏天的乘凉的用具也带回家了。还有卖小秋千的,专门提供给大户的孩子用,非常的精致而华丽。 《东京梦华录》在“清明节”这个词条的最后这样写道:“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为之摔脚。其旌旗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这个官方的禁军队伍为京城的清明,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景点。 再简单解释几个上面提到的吃的、玩的东西。 “枣(食固)”,后一个字字库里没有,读“护”,就是枣饼,现在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的乡俗过年仍然蒸枣饼,有的非常大,与锅一样大,蒸熟了全家人分吃。小点儿的还串亲戚用。 黄胖,就是用黄土捏制的泥人,这个风俗就起源于金明池。也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宋代的时候有一个权臣宴请下级官员,席间,让官员们抓阄写诗。有一个俞性官员抓到的是咏黄胖诗,他本来就对这位权臣不满意,就借机巧妙地讽刺了一把。他当即赋出了这首诗是:“两脚捎空欲弄春,一人头上又安人。不知终入儿童手,筋骨翻为陌上尘”。 好了,这个宋代清明先暂时放在这里,有时间的话下一篇再换个视角,还写宋代的清明节,从《清明上河图》说起:走进张择端的街。 |
在一个昙花开放的夜晚,一好友不期而至。她是第一次见到昙花,她欢呼着,庆幸着,让我也感染了她的喜悦。 昙花的幽香弥漫在室内…… 她从桌上拿起画卷,打开一看,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立即情绪高昂起来,她是善戏谑的,指着画点评道:“一样的房子,何苦画那么长呢?居然从城里画到了城外!”听到她这一奇特有趣的高论,我忍不住笑起来,而且越想越觉得有趣,当时竟没能想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昙花谢了,活泼的好友走了。一夜繁华,似梦。 今夜在下雨。雨声为沉沉的夜晚涂抹了几分迷离。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追忆那个快乐的夜晚,我在灯下展开了《清明上河图》。想到好友的议论,我又找出一个高倍的放大镜,对着那长长的画卷认真的看了一遍。我想看看那么多人是不是有着一样的面貌,在一条绵延不尽的街上绵延着一样的表情。 一段凝固的时间,或者说是经历了一次梦游。 我猜想,张择端一定是个非常浪漫的人。我猜想,当他还是个孩子是,就在这条街上来回穿行,追逐阳光和色彩,他会好奇地观看每个角落的人的喜怒哀乐。我猜想他一年年的长大了,走的路越来越长。喜悦、哀愁,这种种充满幻想、美丽又痛苦的情绪开始浸淫他的心灵。我猜想,在这条沉淀光阴的街上,他的脚步放慢了,不再像儿时那样奔跑着、嬉戏着,他走得越来越慢,有时还会在河边发呆。我猜想,他会在夜晚回忆起他遇到的每一个熟悉或陌生的眼神,会偶尔思考见到的哪一个小孩子特像儿时的自己。 他会画画了,会逼真的留住一个形象了。世俗无法永生的,在画笔下可以得到永生。 我猜想,他一定见过昙花了,一夜的繁华转瞬即逝。我猜想他那颗浪漫的心会不顾一切地让感动自己的一切得到永生。他拿起了画笔。一条长长的、极尽欢笑繁华的街,是他的街。 走进张择端的街,就仿佛走入了时空隧道。九百多年前的某月某日某时被一只神奇的笔做了一个精彩的、魔术般的定格。人的一生中,一个表情的变换只是四分之一秒的事,我们当中,谁能看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四分之一秒的时间,谁又能看到自己背后的时间呢?张择端把长长的一条街的四分之一秒记录了下来。现在,我能够在九百多年前的四分之一秒中悠闲的从汴梁城里走到城外。我看到人们在爱了,在恨了,在哭了,在笑了。我看到人们在热热闹闹的生活着。张择端用梦想的画笔把一种永恒的美呈现给我们,清明、祥和、温暖,一种家的情调。 我真是很喜欢张择端的这条街,房子旧有什么关系?样式雷同有什么关系?我突然想对好友说:我们能不能够挽留住那个昙花盛开的夜晚。慢慢的享受那四分之一秒的繁华呢? 100218 |
本帖最后由 坏菜 于 2010-3-4 20:04 编辑 凌晨,一队挑担的挑夫,担负着满满的生活用品,叩开了宋都汴梁城的大门。 这是让这个大都市活力起来的诸多血管中最细小的毛细血管之一,它很普通、很平常的律动在大宋国都的每个早晨,于是街道渐渐的饱满起来,城市在慢慢的苏醒。 城市之内、亭台楼阁之下、街道之上,酒楼茶肆、宅第店铺鳞次栉比,骡马喧嚣、人头攒动,但见一顶一顶的轿子、各色人等在向城外运动,正在汇入清明上河的洪流。一只驼队满载货物正在由里而外穿过城门,一些商家店铺前,正在卸下刚入城运送过来的货物…… 京城里的数百个行业也在街道的两边依次登台亮相,那一望无际的繁华与闲适一收眼底。此时你会感到,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做一个宋代城市里的小市民是幸福的,你可以无忧无虑、兴致勃勃的一日看尽汴梁花。那个九百多年前的张择端就是这样用脚步一次次的丈量着这似梦的繁华吧,那些画面就是那样被岁月沉积着融进了他的记忆,化作了那一幅五米多的长卷:《清明上河图》。 那个市民们欢乐的天堂———瓦子,已经出现了人影的晃动,一些杂货零卖、酒食正向里流动,啊,多么丰富的表演项目啊:小唱、嘌唱、史书、小说、音乐演奏、杂技、舞蹈、相扑、影戏、杂剧、傀儡、唱赚、踢弄、背商谜、弄虫蚁、诸宫调、叫果子、学乡谈、说浑话……一项一项,与市民们的生活贴的是那么近,融进里面,你就可以感到作为普通人的快乐,就可以逍遥自在的做一次神仙。 史载,那个时候的东京汴梁,居有上百万人口,是大宋国第一大都市,每天涌上大街的会有上万上十万人,你可以想象这个帝国之都的繁华热闹。汴梁自赵匡胤建都起,就鼓励市民娱乐,想方设法、甚至通过法律手段让它成为一个万民同乐的大舞台。在张择端描绘的这条街上,最精彩的是穿戴各异、各式各样的小市民,他们就那样通过老张的如椽之笔定格在这幅图卷里了,成为一段历史,成为一抹鲜活的符号,留在了大宋的天空下。 我很想随意走到一个招旗下,走进一家酒铺,讨杯酒喝;很想走入一家茶馆里,看宋朝的茶艺精彩在我的眼前。我很想走到那个姓李的艺妓前,把我最后的一文钱奉献给那轻盈曼妙、美轮美奂之舞;我很想把那诸多小吃、各式果子全部裹入我的肚腹。 那个壮志未酬的改革家王安石可在某处奋笔疾书他的“墙角数枝梅”,那个东坡先生可在某间小舍里优哉悠哉的烹饪他的特色肘子,那个落寞的林冲是否就这样恨恨的踏过这条大街走向了梁山,那个浪子燕青就是在这里的某个勾栏里表演跤艺吧…… 我就这样走进了张择端的街,消失在茫茫人海里,再也没有回来。 这是一个清明,一个宋代的清明,我急匆匆的、迫不及待的消融在这幅长卷里了。 |
56# 星卒斋主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 ...
蹙娥眉 发表于 2010-3-7 20:01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