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狗镇还是狩猎——顶级春秋笔法争锋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18-2-6 14:24
标题: 狗镇还是狩猎——顶级春秋笔法争锋
[attach]493475[/attach]
汤兰兰事件,如果不被带节奏,不投入立场和愤怒,单单看看双方的较量,倒是一件大开眼界的事。
汤兰兰事件,正如有人所说:“不是世纪奇案,就是世纪冤案”,不是一个狗镇的现实版,就是狩猎的现实版。
春秋笔法就是微言大义,古代有个专攻《春秋》的读书人陈生,同宋门一个妓女亲近厮混。一天,他俩又在曹门幽会,陈生一时兴起,仿照《春秋》简练笔法在墙上题写文章:“春正月,会吴姬于宋。夏四月,复会于曹。”
这种简明、无一不实的写法,也掩盖不住自己的得意,所以有人见了,就在下面续写道:“秋饥;冬大雪,公薨(死)。”游客见了无不大笑。
当初采访汤兰兰事件是多家媒体,其中已经成文的是《黑龙江离奇大案——是丧尽人伦还是人造冤案?》和南方周末记者王瑞峰的《家族、村民集体“强奸”事件——魔幻现实,抑或另有隐情?》。
从标题看,这两记者春秋笔法隐隐道冤情,可是一个不允许发表发自己公号又被删除,另一个依旧不能发表,仅仅发了自己朋友圈被人转载出来。
发出来的只有澎拜新闻的王乐,90后的公号习惯,1月30号以一个异常吸引眼球的惊悚标题:《10年前,14岁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进监狱,然后失踪了》,好家伙,一下子燃起渲染大波。
这则新闻令人想不到的以几何速度传播,当天迅猛的反扑也成几何方式的围剿,王乐这篇是自带立场的,想想当初台湾蓝绿之争,蓝营就毁于绿营敢于言独、蓝营却不敢言统。
王乐也这样,心理其实就把汤兰兰当做帮情郎反噬家人的幼魔,却不敢指责受害者,而标题倾向性又出来了,内容却没有明确摆出自己观点。
彭拜新闻和新京报又分别以《寻找汤兰兰:少女称遭亲友性侵,11人入狱多年其人》、《被全家“性侵”的女孩,不能就这么“失联”着》为题咄咄逼人开始攻势。但正如后文说的,没有把为什么这样做的充分理由表述清楚,反而给人一种欺负人的感觉,很多观众产生逆反心理。
反扑的势利非常敏锐察觉这点,抓漏洞相当精准,而且条条致命,非专业人士绝没有这么迅速、这么精准抓住漏洞不说,而且还能第一时间把这些传播出去,而且文笔之好,煽情之浓烈,很多词汇和表述根本不是现在看公号都快看傻了那些人所能想出的。
主要攻击点:
1、 没必要重审,无良媒体带节奏博眼球,已经二审判决的凭什么媒体一纸怀疑就要推翻?
2、 没必要重审,这是帮出狱犯人反扑伤害汤兰兰,
3、 没必要重审,媒体吃人血馒头,会造成二次伤害,保护汤兰兰
[attach]493478[/attach]
这次很奇怪最初交锋线都在知乎,记者在知乎匿名发布报道,对记者的反扑话题和借口也是始自知乎,接着是微博水军带节奏,往公号和论坛等其他媒体转,而各大门户都是冷处理,大公众号一般审慎太多,而那些二三流的公号抓住机会,根本不在意事实,在于热点和话题。
在舆论一边倒讨伐王乐和澎拜新闻之际,有人发动了寻找王乐话题,更是把王乐记者证和个人信息从知乎披露出传播到各大网站、微博。
本来媒体已经被打的土崩瓦解,毫无还手之力,眼看不仅要偃旗息鼓,还要被追责之际。
这时候五大连池政法委扮演了一次猪队友的角色,发布一则通告,口气严厉,有“借助少数媒体肆意炒作”、“企图翻案”。
“企图翻案”这四个字和后面两个申诉人又刚刚因嫖娼被抓这点画蛇添足,令人想起李庄,想起区伯的遭遇,居然使得舆论开始逆转起来;质疑的声音一夜间增多,慢慢变强。
这时候随后各大论坛的正反之争反是主战场了,观点碰撞非常有趣,尤其在猫眼,很多犀利的甚至有怪话让人忍俊不住的,对垒激烈,交锋碰撞后很多双方精彩观点又被传导出去,成为各公号的写点。
潜伏在论坛的各公号,在双方的争辩中取得素材,更有想趁机吸女性粉丝的公号,在观摩了交锋发言后,写出声泪俱下顺地打滚的煽情文章。
写文必定有立场,比如村上春树说“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那么写公号的最大的获益就是,坚决站在愤怒的妇女情绪一边,坚决写迎合她们的内容,把她们的愤怒清楚表达出来,你就是她们的英雄。
于是有了《汤兰兰案,一场媒体婊的狂欢》,这篇好在就是煽情但没加入不实材料,紧紧抓住“一个14岁的女孩,就算要诬陷,有必要将自己的亲生父母、爷爷奶奶、这个村那些十多个男人的名字及所作所为清清楚楚每个细节写来一起去诬陷么?”
这篇故意还加入大量情色情节吸引眼球,例如“几人同时将裤子脱下,围绕着汤兰兰转圈,强行让摸他们生殖器”,而且这文的春秋笔法在于把记者定位与帮着恶棍翻案,好家伙,这篇写的有声有色,写到动情深处,作者顺地打滚以头呛地,让人看了我心有戚戚焉。
至于另一篇《汤兰兰案:这是人血馒头最恶毒的吃法!!!》,则是拙劣的作品,就标题可取,写文必须经得起推敲,而它里面穿插了太多经不起推敲的东西,比如不知那来的王乐私人对话截屏,如有少女因为新京报自杀传闻等。
[attach]493479[/attach]
在这关键时点上,新京报开始为媒体打call,2月3日接近23点发出采访视频,主要看点在于汤兰兰勒索电话录音和两个作了证词的证人,一个说不记得证词所说的那个人,另一个说拿好材料让签,算立功减刑。 这算是猛料了,直指司法定罪的证词有问题。
无论时点还是时机,采访视频放出拿捏的恰到好处,如果早,早被愤怒淹没,如果晚,就失去双方交锋关键时刻助力的作用,就成了锦上添花或者徒劳无功了。
到这里为止,我们反看王乐那篇《10年前,14岁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进监狱,然后失踪了》,如果不是她这标题,如果不是她标题和内容天人交战的不统一,就算她爆出来,也不会有反响。
相反她这么一来往茅坑扔石头的歪打正着把事件炒作起来;本来她玩砸了面临很多惩罚,偏偏五大连池声明的愚蠢给了媒体反击的缓冲机会,成就了一桩功名,所以历史时点的人物,都是偶尔站上去的,一般自己都还挺惨。
[attach]493480[/attach]
最后时刻,春秋笔法炉火纯青到让人膜拜的当数凤凰新闻客户端特邀主笔阚大神2月5号中午写的《所有人都搞偏方向!汤兰兰案最详细调查在此》。
首先,这篇把前述三个记者的证据部分分类汇编,而且把事件脉路和时间线索理得详实还配图,没有一句虚言和判断,但不代表没立场。
开篇先是把同行王乐跟损了一顿,既厘清媒体界限,也损了一下同行,但也满怀善意地实际替王乐解释了很多动机情绪的由来,总体上对王乐还是有利,但这么一个开头,让反方也顺心。
通篇事实和证据没有断言,但实际隐隐约约说明了,关键节点是10月3号,汤兰兰打电话给母亲怀孕母亲气势汹汹过来狠揍了一顿却没有带走,然后汤兰兰说:叫你嘚瑟,把你们全送进去。
然后到了10月27报案抓人后,这期间是谁带她打胎? 为什么不留证据打胎? 这么近的明显线索,警方居然没有调查此事?这显然重点失误让人不服
加上之前已经铺垫的:采访同宿舍女生说:以前干妈对她特别照顾,经常单独带着她出去林业局吃供果等。再加上一个事实:汤兰兰一直在干爹家借宿,暑假都借口补英语没回。
虽然没有明说,但按现在这些看,虽然不排除家里有人性侵,但也不能排斥干爹家中有人跟汤兰兰相好,
所以怀孕的究竟是被强奸导致,还是情投意合意外? 这非常关键,如果万一有情郎,家里一愤怒告去坐牢概率也不是没有,如果是家里强暴,那么留下证据去控告岂不是更好?
如果打胎是10月3号-10月27号之间打的,基本确定干爹一家逃脱不了嫌疑;如果是之前,那么家里嫌疑更大; 为什么警方单单不查这点?
这个案件,可能反而放过了真正导致怀孕的案犯,犯了扩大化的错误,而且在爷爷不明不白爷爷死在看守所里,是不是另一个时点,这时已经不能不坐时铁案了,所以只有一错再错下去?
所以《所有人都搞偏方向!汤兰兰案最详细调查在此》,一篇一出,孤篇横绝,官方不给个明确解释,那么历史就会当做一桩疑案记录下去,就这么永存争议地记录下去。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18-2-6 14:59
这种事件真是千年也难逢。。。
作者: 薇芸 时间: 2018-2-6 17:17
有时候想想网上的舆论大战虽然众说纷纭,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有很多误导公众的声音,但如果通过这些讨论形成一种舆论相对自由的环境,其实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取证等各环节的公平规范透明,归根到底也是对中国司法进步的一个贡献。
作者: 慕容锦上 时间: 2018-2-6 20:04
这一阵小青蛙都是围绕热点问题展开剖析,语言犀利,思路清晰,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18-2-6 23:40
如果干爹有问题,可能是借宿处是一条卖淫线,这样牵涉人更多,更黑,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18-2-6 23:42
这个案件我看上面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禁止,也是上面有意识让舆论去冲击,然后采取行动,不然早收口了
不过腾讯的审核的娘们自带偏见,我这篇公号给枪毙了,还有南都记者的报道的公号也跟咔嚓了,仅仅是那些审核个人情绪
这样争论,其他地方都是推荐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18-2-6 23:43
是啊,我比较关注这事,虽然代入自己观点,但我还是能做到清醒看问题,大家看客角度看看,也能学不少东西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