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冒雨游太行:小河古村 [打印本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15
标题: 冒雨游太行:小河古村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我骑着驴儿归来了。 过了南天门的长山坡,远远望见翠绿丛中一带红墙,那就是孔子庙前我的家了……”
                                                                              
                                                                 ——石评梅《归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16
       石评梅,民国“四大才女”,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妇女运动的先驱。小河村,评梅的家乡,总是留给她无尽的依恋和乐趣。尽管远在京城,战乱频仍、交通不便,她每年都要利用暑假返乡一次。她的文学作品里,家乡的山水、人物,充满字里行间,如诉如泣。她有过一段催人泪下的生死之恋。她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如夏花一般的绚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17
    绵绵秋雨中,我们走进小河古村。从昔阳县乘汽车到阳泉,在阳泉打车来小河。小河村离阳泉市区仅4公里,却宛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整个村落背山面水,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明、清、民国时期的各类建筑,大多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有大院民居、老街老巷、古磨古井。纯朴、平和,恬淡、宁静,这里是一处世外桃源。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19
村口的一面山坡上,有座关帝庙,大约建于明崇祯年间。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0
关帝庙: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0
庙场上有一个古朴的戏台。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1
沿石阶而上,端门,钟、鼓楼,顶院正殿上悬“忠义千秋”牌匾。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2
前行,一处离地面十余米高的石崖,断面平如刀削,上部平台上依山就势建起一座庙宇——观音庙,不大,却显得雄奇。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3
进入村内,一代才女石评梅的塑像,伫立在石家大院前。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4
    石家大院即石评梅故居,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其规模宏大,院中有院,院院相通。大院内建有一座玲珑别致的小花园,即石家花园,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北方之雄,亦有南方之秀。其间小桥流水,假山鱼池,凉亭游廊,绿树繁花,更兼精美的“三雕”,充满儒风雅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5
    信步小河古村,建筑有窑洞,有起脊房,高低错落,鳞次栉比。老街老巷、大院民居,砖墙黛瓦、伟屋高墙,穿行其间,便有穿越历史之感。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6
小河古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7
小河古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7
小河古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8
    石家花园含清堂,评梅曾生活过的地方,辟有石评梅纪念馆,馆内介绍有石评梅参加女权运动、文学创作等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与家人、故乡、友人的动人故事。尤为感人的,是她与高君宇生死相恋的凄美故事。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28
    石评梅从小随父在外,11岁就读太原女子师范附小,13岁考入太原女子师范初等预科。19岁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毕业后受聘北京师范附中任教,这段时间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作品。

    石评梅在京期间,与中共早期领导人高君宇相知相爱。1925年,高君宇因过度劳累,病逝于北京。石评梅极为伤心,常“一身素衣孑然徘徊在高君宇墓前”。三年后,石评梅也因病去世,年仅26岁。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意愿,将其葬在了北京陶然亭高君宇墓畔。

    邓颖超曾写道:“我和恩来同志对高君宇同志和石评梅的相爱非常仰慕,但他们没有实现结婚的愿望,却以高君宇同志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深表同情,缅怀之思至今犹存。”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0
含清堂: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1
小河古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1
小河古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1
小河古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2
小河古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2
小河古村: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2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3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3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4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4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4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4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4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4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5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5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5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5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7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8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8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9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9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7-1 10:48 编辑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39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40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40
石家花园: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40
本帖最后由 井冈 于 2018-7-1 10:42 编辑

    将要离开小河村,回望评梅塑像,想到评梅故事,心中有一些惆怅。这萧瑟的秋雨,越下越大……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43
欢迎浏览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8-7-1 10:46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8-7-1 10:47
石评梅的事迹知道点不多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8-7-1 10:48
通过井冈的游记更能清晰地了解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8-7-1 10:49
你给大家带来知识,谢谢井冈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50
从容 发表于 2018-7-1 10:46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嗯,很美!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51
从容 发表于 2018-7-1 10:47
石评梅的事迹知道点不多

我以前也知道一点点,到小河村,才了解得更多。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51
从容 发表于 2018-7-1 10:48
通过井冈的游记更能清晰地了解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1 10:52
从容 发表于 2018-7-1 10:49
你给大家带来知识,谢谢井冈

问好!谢谢鼓励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7-2 21:24
真正的古迹,总是有打动你内心深处的东西。

重建的永定门,直至目前为止,看着还很新鲜,估计过几百年,后人看着会有感觉。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3 08:56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7-2 21:24
真正的古迹,总是有打动你内心深处的东西。

重建的永定门,直至目前为止,看着还很新鲜,估计过几百年, ...

是的是的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7-3 20:42
井冈的帖子实际上是一篇游记,文笔很美,片子拍的也很周正。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8-7-3 20:46
小河村我去过,当时只顾拍照,注重的是光线和结构。有关石评梅和小河村的故事印象不深。
今天通过井冈的帖子重温了一遍,看到熟悉的场景,勾起了当时的记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3 22:11
季风 发表于 2018-7-3 20:42
井冈的帖子实际上是一篇游记,文笔很美,片子拍的也很周正。

谢谢鼓励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8-7-3 22:12
季风 发表于 2018-7-3 20:46
小河村我去过,当时只顾拍照,注重的是光线和结构。有关石评梅和小河村的故事印象不深。
今天通过井冈的帖 ...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