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石缘 [打印本页]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00:02
标题: 石缘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8 11:55 编辑

  大连的外海有个岛屿群,即“长山群岛”,是黄海最大的岛屿群,由200多个小岛组成,包括大小长山岛、广鹿岛、獐子岛等,与朝鲜、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唯一的一处海岛边境。

  长山群岛最东端,靠近鸭绿江口,有个岛屿叫“皮岛”,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大名鼎鼎。

  皮岛原是一个荒岛,虽与长山群岛属于同一岛链,却归属朝鲜。明天启二年(1622年),明将毛文龙为逃避当时还叫“后金”的满族人追杀,只身逃亡该岛,因为自己姓毛,他给这个岛命名“皮岛”。有皮才有毛,对的伐。

  毛文龙发现这个岛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于是上书明朝廷,朝廷在皮岛设“东江镇”,任命毛文龙为平辽总兵,左都督,统领辽东诸岛。毛文龙以皮岛为据,进可攻退可守,多次击败后金的进攻并经常骚扰后金,有效地牵制了后金对大明山海关的进攻。

  但毛文龙愈发骄狂,经常浮夸战功以多索军饷,深为朝廷所忌,又奈何不了他。

  直到袁崇焕督师辽东,崇祯二年(1624年),袁崇焕以毛文龙不肯接受文官监督,为“整顿军纪”,强加给毛文龙“十二条罪状”,杀了他。

  这是袁督师所犯的滔天大错。杀了毛文龙,等于自毁海上长城,为后金进攻大明解除了后顾之忧。三个月后,皇太极挥兵绕过山海关和宁远,取道内蒙,突破长城,直逼北京。袁崇焕领兵回援,击退了皇太极,却被崇祯猜忌下狱,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史称“己巳之变”,明朝大厦将倾,从此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

       明亡,应该说是从袁崇焕杀毛文龙开始的。无论如何,绝对不该擅杀毛文龙。

       而崇祯杀袁崇焕,并不是因为皇太极的离间计,而是因为袁崇焕擅权。就算毛文龙有罪,袁崇焕把毛文龙抓了之后,应该报朝廷处置。

扯远了。

      还有一件趣事:60年代中苏交恶,“珍宝岛战役”之后,解放军曾在长山群岛的主要岛屿“小长山岛”上建立秘密军事基地,修建潜艇水坞,以抑制前苏联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山崴)的远东舰队。因技术人员不慎将设计图纸丢失而泄密,刚开始修建的潜艇基地被迫废止。这件事被拍成了电影,就是《秘密图纸》。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7-8 00:16
袁崇焕的死,原因很多。毛文龙的死,按律该死,属于应该能挽救的人。

明朝灭亡,内困外患朝廷腐败综合症爆发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00:17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8 01:05 编辑

哈仙岛,是长山群岛的一个岛屿。近些年旅游业发展挺火爆的。

7月6日,学生处组织我们这些忙碌了一个学期的班主任到哈仙岛旅游。

早上六点集合,坐大巴车离开城区,穿行在高速公路上。

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坐在大巴车上,看着窗外的树木和田野。

对我来说,背起背包上车,就是旅行的开始,穿越城市街道,走向乡村,再换另一种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或者飞机,走向另一个城市。

大巴车走了一个半小时到皮口港。从皮口上船,一艘小型的摆渡客轮。

从小在平原小城长大的我,特别喜欢高山和大海。
据说住在海边的人并不喜欢海,住在山里的人也并不喜欢山。因为太平常而没感觉,熟视而无睹吧。

我一直站在船舷边上看着大海,吹着海风。今天的风并不大,但因为船速较快,溅起的浪花很高,打湿了衣衫。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风浪,我们一行三十人,终于登岛。
上几张图吧。

[attach]524859[/attach]
皮口港

[attach]524860[/attach]


[attach]524861[/attach]

一路随行的海鸥。


[attach]524862[/attach]

船尾的浪花。



[attach]524863[/attach]

哈仙岛到了。


[attach]524864[/attach]

合影。左边第一个就是哥。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00:22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8-7-8 00:16
袁崇焕的死,原因很多。毛文龙的死,按律该死,属于应该能挽救的人。

明朝灭亡,内困外患朝廷腐败综合症 ...

我跟你观点相反,毛文龙镇守皮岛,功大于过,即使有罪,决不至死。

况且当时的那种状况,无论如何不该杀了毛文龙。

袁崇焕太过书生意气了,不懂得审时度势。

不如你开个帖子说说这事。

我读过金庸在写《碧血剑》时写的那篇《袁崇焕评传》,非常钦佩袁崇焕。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01:02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8 01:07 编辑

到了哈仙岛,还要继续坐车,去我们预定的驻地。

到长山群岛的任意一个岛屿旅游,都不可能当天回来。所以要预定一个吃住的地方。

我们预定的酒店,在哈仙岛的背面。如果我们下船的地方算正面的话。

于是又上车,不过只坐了十分钟。

哈仙岛不大,差不多有五平方公里。车停在一座小山的半山腰,剩下的路要步行。

翻过这个小山,到达哈仙岛背面的海边。

这个叫“鸿缘”的度假村,就是这个依山而建的白色三层小楼。

背靠青山,面朝大海。

[attach]524865[/attach]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01:24
放下行囊,先去看海。
因为在小山背后,这里只有海、海岸和礁石,没有别的可看。


我站在一块礁石上,面对苍茫的大海,听着海浪的声音,感受着自然之壮观,造化之大美,一时物我两忘。

中午一顿带有渔家特色的海鲜大餐。

对于盛产海参、鲍鱼的长山群岛来说,这顿午餐不算名贵,主要是“鲜”,海蛎子、扇贝、蚆蛸,都是早上才打捞的。蚆蛸就是八爪鱼。


[attach]524868[/attach]


刚刚打捞上来的海蛎子和扇贝。
[attach]524866[/attach]


院子里的炉灶,现场煮。

[attach]524867[/attach]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01:36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8 09:57 编辑

吃过午餐,又去海边走走,天色越来越暗,好像要下雨。
回到度假村,打牌,喝酒,吃海肠馅儿饺子,看球,法国对乌拉圭,只看了半场。
因为喝了不少的酒,于是枕着涛声入眠。

第二天,七月七日。不到六点我就起来了。

由于天气原因,原本非常期待的海上日出和日落,都没有看到。

天刚刚亮,海上一片阴霾,正是涨潮的时候,海浪不断的涌上岸边,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长山群岛是典型的海蚀性地貌,哈仙岛的海岸上,很多被海浪淘洗冲刷得奇形怪状的巨石。

[attach]524871[/attach]


[attach]524869[/attach]



[attach]524872[/attach]


[attach]524870[/attach]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02:03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8 09:38 编辑

大概在2013年我来大连定居的时候,第一次去金石滩海边捡了好多的石头。

从那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几乎每次去海边,都要拣些石头回来。

去年带学生去旅顺口,在旅顺军港附近的海边,我捡了一块二十公分见方的一块岩石,其实这块石头很普通,没有什么奇异的行状和色彩,因为长期在海中浸泡,粗粝的表面绿迹斑斑,长满海蛎子的白色硬壳。

但我倒是蛮喜欢的,我把它放在电脑桌上面的书架上,每次看到它,我都会玩味一番。想起曾经拍打在这块石头上的海浪,似乎听得见浪涛的声音。

它就像一座小岛,耸立在旅顺口的那片大海里。

[attach]524890[/attach]

[attach]524891[/attach]


[attach]524892[/attach]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09:48
去年十月去泰山,我历尽千辛万苦,在泰山最高处玉皇顶,玉皇庙的围墙外寻了六块泰山石。

其实山脚下就有卖泰山石纪念品的,最小的才十块钱一个,雕刻着泰山十八盘等风景模样的摆件,跟我捡回来的丑陋的原石,却没法比。

意义不同。

[attach]524894[/attach]


[attach]524893[/attach]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10:08
这次在哈仙岛,除了观海听涛,我也带了几块石头回来。
[attach]524896[/attach]


[attach]524897[/attach]


这块石头是在山崖上的,狰狞,嶙峋,金光闪闪。

侧面有一个凹处,我准备用它当盆景,在凹处栽一株兰花。

[attach]524895[/attach]

这块石头是火山岩,在海水中是蓝色的,上面有白色的斑纹。原本夹在几块巨大的石头中间,我踩这几块巨石走近它,一个大浪打过来,海水瞬间淹没了膝盖。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10:22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7-8 10:31 编辑

[attach]524905[/attach]

这块石头有三十公分高,二十五公分宽,十公分厚。这是它的背面。

我又在它的附近找了一块跟它质地相同的小石头,给它做个伴儿。

[attach]524907[/attach]


你在想象中,把它放大,仿佛是在太空中俯瞰地球,那蓝绿色的是茫茫的大海,那白色的是大陆是岛屿。
你再放大些,仿佛在飞船中瞭望苍穹,那暗黑的是茫茫宇宙,那白色就是遥远的星云......

[attach]524908[/attach]


还有这一块,上面的白色花纹,像是一个篆字,亦或是远古人类的图腾,暗藏宇宙的某种密码。
我捧着这些石头从海边回到度假村的时候,同事们都嘲笑我:艾玛,老王老师捡到宝贝了?太大了吧,沉不沉啊。

我一路背着这些石头,翻过一座小山,乘车,乘船,再乘车,上上下下都背着,气喘吁吁。

越走,背包越沉,而我就越坚定:既然都背到这儿了,决不能放弃。

一直把它们带回家。
【结语】

也许,我有一点偏执。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为什么你会遇见他?为什么她会遇见你。

我从来就不相信命运,却深信缘分。

这些石头,在泰山顶上,在大海边上,沉睡了亿万万年,直到遇见我。

而我在亿万块石头中,一眼看中它,把它带走。

这是我与这些石头的缘分。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18-7-8 10:25
大表哥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8-7-8 10:48
这几块石头确实品相不错。赞一个。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8-7-8 10:48
这几块石头确实品相不错。赞一个。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10:55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8 10:48
这几块石头确实品相不错。赞一个。

谢谢,论玩石头,我还没入门。
初始阶段。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8-7-8 11:35
不错,有格调!:)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11:48
李熙 发表于 2018-7-8 11:35
不错,有格调!:)

这个爱好,成本低,不奢侈。

石头随处可见,就是有点沉重。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8-7-8 12:07
南方很少听说在海边捡石头,捡海螺壳之类的比较常见。
我在老家河边捡过一些石头,数最近过年回去这次捡的一块特别,有机会我发上来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8 12:31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8 12:07
南方很少听说在海边捡石头,捡海螺壳之类的比较常见。
我在老家河边捡过一些石头,数最近过年回去这次捡的 ...

嗯,分享一下。

作者: 暖春    时间: 2018-7-9 09:50
这是旅行日记吗 写的真好 一样的出去玩 我旅游回来只能发发图 惭愧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8-7-10 12:58
主帖里的写史这段也很强的,看过了印象深刻。
作者: 刘创驾到    时间: 2018-7-10 13:46
卧槽,还有这爱好
作者: 刘创驾到    时间: 2018-7-10 13:52
[attach]525288[/attach][attach]525289[/attach][attach]525290[/attach][attach]525291[/attach][attach]525292[/attach]

作者: 刘创驾到    时间: 2018-7-10 13:54
在电脑里找到的一些老家床底下的石头。大概也有十多二十年了。我小时候,嫩江石最大的我亲眼所见是石屏风。我靠,老讲究了。
后来在江边经常可以捡到,也大多只有两三公分大小了。最大的不超过拳头。
现在,都没了,连指节大小的石头都看不到了。
又叫水玛瑙。

作者: 扑尔敏    时间: 2018-7-10 17:53
想起曾经拍打在这块石头上的海浪,似乎听得见浪涛的声音。
--------------
这就是捡石的意义。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0 18:44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8-7-10 13:54
在电脑里找到的一些老家床底下的石头。大概也有十多二十年了。我小时候,嫩江石最大的我亲眼所见是石屏风。 ...

真漂亮。
有时候想起这些石头的形成过程,会一阵发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0 18:48
扑尔敏 发表于 2018-7-10 17:53
想起曾经拍打在这块石头上的海浪,似乎听得见浪涛的声音。
--------------
这就是捡石的意义。

背石头的路上,我就想,人这辈子,喜欢什么,就为此所累。
喜欢石头,为石所累,
喜欢喝酒,为酒所累,
喜欢感情,为爱所累。
却也是值得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0 18:50
李熙 发表于 2018-7-8 11:35
不错,有格调!:)

总比喝酒打牌好些。
小李,好久没看到你的字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0 18:52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0 12:58
主帖里的写史这段也很强的,看过了印象深刻。

我对那段历史,感受很深。
明亡,彻底改变了汉民族的历史和品格。
从此沦为亡国奴,再无民族自豪感。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8-7-11 10:51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0 18:50
总比喝酒打牌好些。
小李,好久没看到你的字了。


呵,最近在外边旅游,写得少。我发点旅游图片吧。
作者: 刘创驾到    时间: 2018-7-12 07:41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0 18:44
真漂亮。
有时候想起这些石头的形成过程,会一阵发呆。

那些石头横空出世的时候,是不是联想到了《西游记》第一章?
哈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2 10:44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8-7-12 07:41
那些石头横空出世的时候,是不是联想到了《西游记》第一章?
哈哈

你这思路真广。我想到的是时间。
这块石头从火山爆发时开始形成,经过了多少万年?
忽然觉得生命短暂,天地悠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怅然若失。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8-7-14 09:48
这篇不加精华?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4 11:06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09:48
这篇不加精华?

自己写的,多不好意思
现在,其他版主都忙,就我一个人在打理。

作者: 无弦风    时间: 2018-7-14 13:0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7-14 11:06
自己写的,多不好意思
现在,其他版主都忙,就我一个人在打理。


你不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吗?我推荐精华,你加。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7-14 13:15
无弦风 发表于 2018-7-14 13:06
你不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吗?我推荐精华,你加。

好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154.85.43.82/) Powered by Discuz! X3.1